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

朱慈笑,是覺得自己這種不上進的念頭有些好笑。23us.com更新最快身爲大明皇帝,朱慈的權勢與財富已經到了天下之中無人能及的地步。

如果要弄一個全世界權勢人物排行榜與全世界財富排行榜的榜單來,哪怕朱慈每天睡大覺也依舊能夠排名第一,一直到朱慈死去。

但是呢,每當朱慈想起一些見聞裡所見過的故事時,又覺得人世間苦難何其多。身爲天下萬民之君,帝國之元首。大明的皇帝,朱慈哪裡能有半分懈怠?

“不知兩位姑娘,可有聽說過保險之事?”朱慈說。

孔洛靈稍稍迷茫,表示自己沒有聽說過這東西。柳如是顯然是見多識廣的:“保險之事,我聽說過。是個挺流行的東西。”

聽說過保險的人顯然不少,朱彝尊也聽說過,更是有過一番不堪回首的過往。朱彝尊前年進了家族裡南洋的海上生意的公司,在裡面歷練做事。做事之時,有個朋友便介紹他去買海上交通安全搶盜險。可是,這海上交通安全險一問,卻開出了一個足足六千銀元的價格。雖然足可以保五年之久,也證明了朱彝尊家族的事業龐大。

但是……六千銀元啊。那是朱慈一擲千金的雙倍了,而且,在這年頭。六千銀元的價格,拿出去都能在南京城裡置辦出一個舒適宜人,風景秀逸的宅院了。

沒錯,朱彝尊想着省點錢下來。年終結算的時候,遵照太爺的承諾,他能拿着公司一年的收益自己去花銷。

就這樣,朱彝尊便忘了這事,再也沒提買保險的事情。

可是,世上的事情有時候就是太巧合,太巧合了。

平平安安過去了半年,當朱氏海外貿易的船隊遠航南洋新加坡的時候,路上竟然遇到了海盜!這可真是一道驚天霹靂傳來,讓朱彝尊感覺天要塌了一般。

碰上了海盜,足足十三條船全都被俘虜走了。

如果說是碰上了風暴這種不可抗力,朱彝尊也還好接受一些。

可是,這一回碰上的卻是海盜。

這可真是個稀奇事了,而且還是非常低概率的事情。

因爲,原來在海面上主要的海盜就是鄭氏集團。現在,鄭氏集團變成了希望公司。由大明控制的遠征公司也成了聲名赫赫的殖民集團。這都使得在大明沿海周圍能遇到的海盜都變得十分稀少,至少再也沒有成組織的海盜了。

當然,西洋海盜終歸也是有可能的。

原來就發生過這種事情,到了南洋之上,被歐洲殖民者的船隊給洗劫了。

但自從大明在臺灣一戰勝了荷蘭人,又俘虜了西班牙、英國以及荷蘭人三國的船隊以後。在亞洲範圍內的歐洲殖民者船隊都乖巧得和小綿羊似的,鮮少還有敢搶劫的。

這也是朱彝尊不願意花冤枉錢的想法,他也打聽過,許多人都覺得而今大明水陸兩軍十分強大,有定期巡航的水師艦隊在,不用花這冤枉錢。

再加上這也是一條成熟的航道,都是熟人熟路,碰上風暴的可能性也很小。

只可惜,世事難料。

十三條船都被搶了,朱氏幾乎破產。雖然隨後水師給力,一番找尋後在爪哇國全殲了海盜巢穴,也救出了十三條船上的人員。

可是,上面的貨物自然是都已經轉手被賣光。

朱氏損失慘重,雖然人和船救回來以後終歸還能繼續做生意緩過氣來。但當初沒買保險的事情被傳出來以後,朱彝尊好一陣灰頭土臉,人人都覺得朱彝尊眼界太小,沒有格局,讓他氣得不行。

尤其是那叫什麼華夏保險公司的人聽聞以後,竟然還主動上門來推銷保險,氣的朱彝尊直接甩手不幹這商賈之事了。

自此以後,朱彝尊也更加對商賈之事不喜起來。

而今,朱彝尊聽朱慈提起保險,當即便冷嘲熱諷地說了起來:“我當這位兄臺是個什麼來路,原來卻是個賣保險的。保險保險,一紙文書,巧言令色取人家財萬金。閣下的職司很有前途嘛!”

說完,朱彝尊便哈哈大笑了起來,更是繪聲繪色地說那些賣保險之人的故事。說着這些賣保險之人如何如狗皮膏藥一樣,黏上了就甩不掉,自己愣是實在甩不掉,才施捨地買了一些。

朱慈臉上表情微微一抽。

賣保險和狗皮膏藥一樣,那是後世常見的情況。但也不都是如此,至少公司主體買保險的時候,很多都是必要的。

比如後世天津大爆炸,許多企業被爆炸損毀十分嚴重。但是,這些企業卻並沒有因此就紛紛倒閉。許多都是按慣例會買一大堆保險,這種爆炸原因造成的損毀也是理賠範圍內的。

故而,朱慈對此記憶尤深。

當時天津大爆炸事情發生之後,竟然有人花了大篇幅說起天津保險行業會因此利潤被抽乾。因爲都得賠進去。“”

朱慈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些保險公司真肥……這麼大的爆炸,這麼高的損失,這麼巨大的理賠額。這些人竟然只是把利潤丟進去……

撇去這些題外話不論,朱彝尊這一歪樓,氣氛頓時變了起來。

大家看向朱慈,似乎都有些擔心。

賣保險的人真這麼恐怖如騙子一樣,是不是自己得離遠一點?

柳如是輕哼一聲,看了看孔洛靈,她想提醒一下自己那個糊塗的小妹妹。不過,一看孔洛靈笑吟吟又專注地聽着大熊貓先生說話,柳如是頓時失去了勸說的興致。她沒興趣繼續做無用功了。一年與此,柳如是覺得有些挫敗,又狠狠瞪了一眼大熊貓先生。

被柳如是瞪眼了,朱慈有些無奈,摸了摸剃光的鬍鬚,感受了一下扎手的感覺,朱慈也有些惡狠狠地看向朱彝尊:“既然如此。我便出三千兩銀子,爲朱彝尊閣下買一份保險便是。只要閣下聽完我這故事以後,不會搶着不要!”

“這故事,也不是我從保險公司裡聽到的。而是前陣子,我去捐資援建的景山學校裡看望學子的時候,聽了裡面講學的一位老師,黃宗羲老師的講課。”朱慈緩緩說:“景山學校修築不易,裡面進學的學子。許多都是身在外地入京,暫時沒有京師戶籍的孩子。這裡面,少不得有些人覺得讀書無用。”

“故而,那一堂課一開,黃宗羲老師就聽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爲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用?”朱慈環顧身邊衆人。

被朱慈瞪了一眼,朱彝尊也是很不爽,冷哼地說:“這是三歲小兒都知曉的事情。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說着,朱彝尊直接朗聲背誦了起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取妻莫愁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門莫愁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有沒有師長教你過,長輩說話的時候,少插嘴!”朱慈皺起了眉頭,這回是真的有些惱了。

這一回,朱慈沒有瞪眼,沒有放狠話。但這氣勢一出,卻是真的讓朱彝尊感覺到了彷彿是自己老太爺走來,平靜地看了他一眼。他很清楚老太爺的脾氣,如果是這麼平靜地看過來。那基本意味着有大麻煩來了。

朱彝尊奇異地安靜了下來。

“當時,黃宗羲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是黃宗羲老師創辦華夏保險時的情況,當時,華夏保險的業務主要是海上交通安全搶盜險這些。爲的,是爲海上貿易的企業保駕護航。讓他們不用擔心風暴,不用擔心海盜。”朱慈說到這裡,朱彝尊感覺眼眶有些溼潤。

情況不對啊,怎麼自己變得這麼老實。還有,明明天空晴朗,自己在屋子裡,怎麼感覺眼睛有水,不會是腦子裡流出來的吧。

“當時。有個老伯來到華夏保險大興分公司裡,聽聞了這保險的事情。說什麼,保險公司能保一切平安。便是人老死了,意外被賊人殺了,也能賠一大筆錢,上奉父母,下養妻兒。這本來是海上保險裡的一部分。若是有船員被海盜殺了,保險公司會按照定配額約莫每人五百兩銀子的規模,賠給船員的親人,解決身家安危之事。到了老伯那,不知怎的,只傳出去了一半。老伯不是船員,自然無法適用這一條。”

“但老伯堅持要買,掌櫃的出面幾番勸說都無用。此後,老伯無論颳風下雨,一直堅持了七天,直到黃宗羲老師去了,破例單獨賣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險給了老伯。當然,黃老師也很好奇。就派出去了人,一路跟隨了過去。找到了那老伯。”

“老伯好像重重鬆了一口氣一樣,放鬆了下來,在一個酒家鋪子裡買了一袋水餃,白菜餡的。餃子不多,十六個。老伯下了鍋,煮了吃。隨後一起上吊在了家中。桌子上,餃子湯被喝的幹趕緊加,碗底都是乾的。碗的旁邊,壓着那份保單,還有一份情人寫的遺書。遺書裡,說出了事情的真相。老伯還有個兒子,在礦裡做工,一條腿斷了,在醫院裡養着,要做截肢手術。可是,連截肢手術的錢也拿不出。閒話裡,老伯聽人說華夏保險公司裡買着保單。人要是死了,能賠五百兩銀子。老倆口兩個人,死了,那就是一千兩銀子。”

“等等,這又不是被海盜殺了,怎麼會賠錢?”徐秋聽到這裡,忍不住打斷了

“沒錯,那說的是意外呀,又不是什麼風暴的。自殺怎麼會賠錢,黃大官人何等聰慧,辦的華夏保險公司是有名的大公司,怎麼會由這等疏漏。要不然,每年光是詐騙保險的案子都能從京師排隊到天津衛去。

“就是,這白死了啊!”見有人開口,朱彝尊也敢說話了。

“但老伯死了呀。兩條人命,爲了一千兩銀子。死了。”朱慈輕輕地說着,長長吐出一口氣:“死了。孩子的疾病逼得他們愁白了頭髮,貧窮的生活讓他們吃一頓餃子就是臨終前最好的美味。爲了一千兩銀子,偉大的親情讓他們放棄了生命。最美好的事情與**的金錢結合在一起,卻是如此的悲哀。”

“後來呢?老伯……還有老伯的兒子呢?”孔洛靈皺眉地說:“據我所知,截肢雖然很不幸。但如果換一條假肢還是不慎影響生活的。就是未來往後生活艱難一些,工作不便一些。”

“但老伯都不知道呀。”朱慈緩聲說:“老伯沒有讀過書,看不懂合同上說的關於意外的解釋,自殺不屬於意外。因爲老伯窮,所以孩子裝假肢的價格他根本不敢去問。所以,有的同學問,爲什麼要讀書。因爲人,不能無知。爲什麼這社會要爲了利益而驅動,而向前發展。因爲,全大明的福祉,離不開每一個人爲了金錢而奮鬥。”

“後來,華夏保險公司爲老伯的孩子某了一份差事。後來,老伯不知道的是,原本一對假肢開價要三百銀元,因爲楠木昂貴,做的假肢自然也昂貴。但京師鋼鐵廠技術革新,開發了可以用作假肢的材料。價格暴跌,算上手術費二十銀元足夠。他兒子勤懇工作,三月就攢了出來。”朱慈又說:“貧窮是如此的可怕,讓一對老人走上了死亡的陌路。知識又是如此的可貴,沒人知道,如果不是老伯的兒子去了夜校掃盲,他也不會獲得那份工作。”

“朱彝尊同學說,這個世道爲了賺錢,人倫喪盡。道德流失……是啊,爲了一千兩銀子,讓一對老人走上絕路。甚至,我也親眼見到。有從朝鮮逃難而來的百姓,跪在屠夫面前。因爲他的孩子一年沒吃過肉,偷了一塊肉。”朱慈沉聲說:“敢問,這是世道爲了賺錢而人心淪喪呢。還是說……這世道不能讓更多的人賺到錢,讓人可恨呢?”

第七十六章: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十八章: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國宴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十二章:得了更大的便宜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七十三章:預言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五十三章:趟渾水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四十七章:被欺負的清軍第三章:暴亂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五十三章:重圍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國第二十三章:變革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八章:天津衛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十七章:天生驕傲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七十七章:重擊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一章:大明猛人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43章:琉球秘辛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六十五章:設計下套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八十二章:烈士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
第七十六章: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十八章:圖窮匕見第三十九章:國宴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十二章:得了更大的便宜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七十三章:預言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五十三章:趟渾水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四十七章:被欺負的清軍第三章:暴亂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五十三章:重圍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國第二十三章:變革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八章:天津衛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十七章:天生驕傲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七章:周王與代王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七十七章:重擊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一章:大明猛人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43章:琉球秘辛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六十五章:設計下套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七十二章:情義千斤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八十二章:烈士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