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
時間:2015年11月23日
主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主講人:顧海良(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教授)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下午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爲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顧海良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強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論,提出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以農業爲基礎、工業爲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比如,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於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理論,關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
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關於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理論,關於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等等。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習近平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爲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爲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要堅持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對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要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製度,努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同時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習近平指出,實踐是理論的源泉。我國經
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着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專家學者觀點摘要
顧海良:新時代政治經濟學的“五求”
【編者按】《光明日報》2015年1月21日刊登了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顧海良教授的《新時代政治經濟學的“五求”》一文。文章對新時代政治經濟學的已有成就和未來取向簡單明瞭的用“五求”進行了詮釋,即“求真”,“求實”,“求新”,“求善”,“求美”。
我們可以用“五求”來概觀新時代政治經濟學的已有成就和未來取向。
一是“求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來就是以對社會經濟關係真實、真知的探求,以對經濟科學真諦、真理的追求爲目標的,“求真”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本質。從“計劃經濟爲主、市場調節爲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一路選擇,就是“求真”的生動寫照。
二是“求實”。馬克思在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時,就主張“從當前國民經濟的事實出發”。新政治經濟學之“實”,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民經濟的“事實”,就是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事實”。
三是“求新”。政治經濟學作爲“歷史的”科學,決定了新政治經濟學務新、創新和求新的特質。改革開放以來,新政治經濟學一直以其新內容、新形式、新方法和新結論,昇華理論的指導力和闡釋力,深刻體現了源於新的實際、新的實踐的“求新”特質。
四是“求善”。對於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異樣”、“異質”的經濟學理論,不只限於交鋒的單一思維,而是拓展爲交流、交融和交鋒的多種對待方式,既善於吸收和借鑑各種經濟學理論的菁華之處,又善於摒棄和批判其糟粕之處。
五是“求美”。直面前沿問題,增強問題意識,把著述寫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廣袤大地上,成爲透亮人們思想深處的普照之光,是新政治經濟學之大“美”。正是在緊扣中國經濟道路探索和經濟制度完善、經濟體制改革等問題中,新政治經濟學彰顯了具有中國特色理論風格和風範的學術品格和品位之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