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加強道德建設必須模範遵守生活道德
本章將討論一下黨員幹部生活道德修養方面的問題。在開始討論之前,還是讓我們看兩個實例吧。
第一個是古代的。“舉案齊眉”這個成語就從這個故事中來的。後漢時期有個叫孟光的女孩子,到了出嫁的年齡,父母給她找男朋友,她總是不中意,問她爲什麼,她回答說:“只有像梁鴻那樣品德高尚的人,我才能嫁給他。”梁鴻爲人正直誠實,從太學讀書回鄉,鄉里有許多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他都一一拒絕了。這次,聽了別人傳說的孟光的話後,很受感動,便登門前去求親。與梁鴻結婚以後,孟光天天盛裝打扮,穿戴非常華麗。梁鴻看到以後,很惱火,一連七天不和孟光說話。孟光問丈夫爲什麼不理她,梁鴻說:“我本打算找一個可以同我到深山裡一起吃苦過日子的妻子。現在你這樣塗脂抹粉,穿紅戴綠,怎麼行呢?”孟光說:“我正是想試一試你的志向是不是像別人說得那樣,我早就準備好了隱居時勞動的衣服了。”緊接着,孟光就卸下頭飾,換下綢衣,穿起粗布衣服,動手幹起活來,把家中的一切收拾得非常利落。梁鴻高興地說:“這纔是我的好妻子啊。”後來,夫妻兩人到霸陵山中生活,梁鴻耕田,孟光織布,夫妻倆恩恩愛愛,生活得非常幸福。再後來,他們東出潼關,路過京師,看到了崔巍的宮殿,便聯想起民生的疾苦,寫下了著名的《五噫之歌》。最後,他們到了江南地區,住在一個叫皋伯通的大戶人家的廊房裡。這時,梁鴻每天外出給別人舂米,掙一些工錢,夫妻倆過着清苦的日子。每天做完工回家,孟光早已把飯菜準備好了,她給丈夫端飯的盤子(古人稱作“案”)舉得高高的,跟眉毛一樣平,然後夫妻倆才吃飯。此情此景,使房東皋伯通感到非常詫異。他們夫妻相敬如賓,直到壽終。
第二個實例是和劉少奇同志有關的。劉少奇反對動不動就向國家伸手的作風,更討厭老是佔公家便宜的行爲。1955年,在他的機要秘書辦公室,放着一個大收音機,家裡的孩子們常常去那裡聽收音機。機要秘書楊俊出於保密工作需要,就和一個單位聯繫,表示想用一個大收音機換幾臺性能差一點的收音機。單位很快送來了幾臺收音機,楊俊就在孩子們的房間放了一臺,幾個孩子都很高興。劉少奇知道後,馬上把楊俊找來,問了事情的經過,要求楊俊馬上把收音機退回去。楊俊瞭解劉少奇的脾氣,馬上把收音機退了回去。
還有一次,劉少奇外出回來,老遠就聽到孩子們興奮的叫嚷聲。進屋一看,原來孩子們圍着一臺電視機在看節目。當時電視機在國內還是稀罕的、高級的娛樂品,劉少奇家裡過去沒有。他邊看邊問:“是從哪裡來的?“是××單位送來的。”孩子們回答。劉少奇皺了皺眉,沒有說話,看了一會兒就走了。過了兩天,他把孩子們叫來,對他們說:“電視是公家送來的,我們不應當據爲己有。再說我身邊有許多工作人員和警衛戰士,我們應當讓大家都有機會看到電視,你們說,電視應該放在哪裡呢?”孩子們想了想,認爲食堂地方大,又有許多人在那裡吃飯,便異口同聲地說:“應當放在食堂裡。”
不要說收音機、電視機這樣的大件,就是很小的東西,劉少奇也公私分明,一絲不苟。劉少奇出差時,總是自帶行李和用具。一次,他到廣州出差住在陶鑄家裡,陶鑄爲他準備了新被子和洗漱用具,他都讓工作人員換成自帶的。
劉少奇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說到做到,以自己一塵不染的人生,爲周圍人和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還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遵守紀律,公私分明。有一次,他到杭州等地視察。每到一處,他都囑咐隨從人員要遵守制度,不收禮,不吃請。開始,隨行的同志覺得喝點招待茶、抽點招待煙是小事,甚至是合情合理的。後來,他們看到劉少奇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自帶茶葉和香菸,便都學着這樣做,培養自己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的作風。
劉少奇等革命前輩雖然職位很高,但他們都能像一個普通公民一樣遵紀守法,以自覺遵守法律和紀律的模範行動,維護法律和紀律的權威和尊嚴,使法律和紀律在自己身邊得到順利執行。
講述上面兩個古今實例,是想表達這樣一個意思:家庭美德、生活美德,是一個人必備的道德修養;對黨員幹部來說,加強道德建設必須模範遵守生活道德。
一、生活道德建設的意義與原則
生活道德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是人們在生活領域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這裡所講的生活道德主要是指黨員幹部日常生活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道德要求。生活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在人們的生活領域的道德的具體體現和運用。
生活道德也是相對工作道德而言的,兩者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首先,“工作中的道德”和“生活中的道德”是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一個人在工作中的道德表現,是他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積累的道德建設水平的體現和反映,是日常生活中修煉而成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建設昇華的結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於促進他在工作中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樣,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水準,又是他在工作實踐中的道德的繼續和延伸,工作中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又有利於推動他在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實踐證明,一個不守職業道德的人,一般也是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一個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也常常是不遵守職業道德的人。可見,二者是相互銜接,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其次,“工作中的道德”與“生活中的道德”所規範的領域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二者是有區別的。工作中的道德所規範的領域主要是職業生活,屬於職業道德範疇;而生活道德所規範的領域主要是日常生活,屬於個人生活道德範疇。二者又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並非工作中遵守職業道德的人,就一定是生活道德高尚的人,遵守生活道德的人,也未必是遵守職業道德的人。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工作中尚能嚴格要求自己,而在日常生活中卻不大檢點,就能說明這一點。
(一)生活道德建設的意義
第一,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的生活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隨着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生活領域在不斷拓寬,生活方式在不斷髮生變化,生活的空間也在不斷擴大。黨員幹部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和發展,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個人生活中起表率作用。黨員的生活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只是個人的行爲,更重要的是一種社會行爲。每一個黨員特別是黨的幹部都是黨和政府的一個代表。羣衆往往通過每一個具體的黨員或幹部在生活中的所作所爲來評價和判斷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如果黨員個人的生活道德水平高,就會給黨和政府帶來良好的影響,如果他們的生活道德水平低,就會給黨和政府帶來壞的影響。所以說,黨員幹部的生活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和聲譽。
第二,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的生活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管理工作的成敗。
工作目標的實現,除了正確決策的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認真執行,科學的工作方法的運用,羣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以外,一個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黨員幹部必須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和表率作用。黨員幹部的表率作用和模範帶頭作用不僅表現在工作中,更直觀地表現在他們的生活中。尤其是一個幹部,其生活道德水平的高低,生活質量的好壞,對於領導與管理工作中影響極大。如果他的生活道德高尚,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個人生活中都能起模範帶頭作用,表現出高尚的道德情操,那麼,人民羣衆就會讚賞他的崇高品德和高尚行爲,因而他在人民羣衆中的威信就高,就能贏得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愛戴,就容易得到人民羣衆的支持,這樣也就容易推動工作順利進行,容易實現工作目標。如果他在社會生活中霸道、在家庭生活中橫蠻、在個人生活中品行卑劣,表現出爲人們所齒冷的道德行爲,那麼,他就必定會被人民羣衆所唾棄,絕對得不到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愛戴,他的工作也很難得到人民羣衆的支持,這就必定會影響行政效率、效益的提高和從政目標的實現。
第三,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的生活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黨羣關係和幹羣關係。
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人民羣衆的密切關注,他們的優良作用和美好行爲必定會得到人民羣衆的稱讚,他們在生活道德中的高尚情操必然會得到人民羣衆的讚賞,他們的崇高道德行爲必定會影響整個社會,他們的美好行爲必定被人民羣衆所接受。人民羣衆也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仿效他們的爲人處世的行爲,並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爲。同樣,他們的缺點和錯誤也會受到人民羣衆的批評和譴責,他們的所作所爲不僅會影響到一些人的行爲,而且可能使一些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效仿。如果一個黨員幹部生活過於豪華、過於奢侈、過於超前、過於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這就必定會導致幹部和羣衆生活水平差距過分懸殊,必定會引起人民羣衆的強烈不滿,使人民羣衆對幹部產生離心傾向,並進而對黨和政府產生離心傾向,也必然會導致幹羣關係緊張。如果一個幹部道德品質惡劣,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個人生活中腐敗、墮落、頹廢、糜爛,就必定會遭到周圍羣衆的唾棄。這就必然會導致人民羣衆對政府官員的強烈不滿,還可能引發強烈的憤怒和反抗情緒,從而很可能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和動盪,影響政府的管理和國家政權的鞏固。因此,黨員幹部的生活道德問題不是小問題,而是關係到黨羣關係、幹羣關係,關係到國家政權的鞏固和發展的重大問題。“那些真正偉大的人物從來不蔑視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事情。即使常人認爲很卑賤的事情,他們也會滿腔熱情地去幹。”(《品格的力量》,(英)塞繆爾·斯邁爾斯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7頁)黨員幹部、尤其是黨的幹部必須充分考慮自己對社會的影響,認真考慮自己的所作所爲能否爲人民羣衆所接受。
黨員幹部職業的特殊性和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要求必須隨時隨地注意個人的形象,因爲黨員幹部的形象代表着黨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一個黨員幹部在生活上不檢點,或整天花天酒地、燈紅酒綠,或坐豪華車、或住高檔房、或奢侈庸俗、或糜爛腐敗、或宿妓嫖娼等等,必定會影響個人形象,損害自己在下屬和羣衆中的形象,削弱自己在下屬和羣衆中的威信,其最終結果是個人必定會受到黨紀國法的懲治。個人受點損害事小,如果因此而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重大損失,問題就大了。
綜上所述,黨員幹部的生活道德建設並非小事,而是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和聲譽的大事,是事關國家、社會穩定和安定團結的大事,是事關國家政權的鞏固和發展的大事。提升生活道德水平,是加強黨員幹部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生活道德建設的原則
生活道德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則,並運用這些規律和原則來指導自己的行動。2007年初,胡錦濤同志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要在各級領導幹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並明確要求“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對於廣大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來說,生活道德建設還有自己獨特的規律和原則。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字:慎、恆、正、拒。
第一,慎。慎即謹慎、慎重。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都會放鬆警惕,不像在工作中那麼專注,那麼執著,那麼慎重,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黨員幹部來說,由於自己所處的地位、所擔負的責任不同,再加上工作性質和特點不同,就不僅在工作中要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而且在生活中也需要保持慎重態度。黨員幹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慎重,主要是應做到:慎言、慎行。
要做到慎言。在各種場合說話要謹慎,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要信口開河。要做到慎言,主要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慎玩笑。風趣幽默的玩笑可以活躍氣氛,使人輕鬆愉快。但是作爲黨員幹部,開玩笑時一定要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不要開無聊、無恥下流、傷人自尊心、與工作無關、有痛苦悲傷生理缺陷、心理疾病之類的玩笑。二是慎蜜言。聽一點“甜言蜜語”當然是令人高興和愜意的事情。但是,切切不可把自己的語言固定在“甜言蜜語”這一語言模式上。本來自己無法辦到的事情,卻用甜言蜜語哄騙人家,耽誤了人家的事也不感到愧疚,人家也一定會感到很失望;本來是人家的弱勢,卻硬說是人家的優勢,無異於往人家的傷口上撒鹽;本來對對方的行爲嗤之以鼻,而嘴上卻大加讚賞,口是心非。這都是道德品行不高的語言行爲,切不可爲。作爲黨員幹部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應該一致,不能言不由衷。三是慎抱怨。黨員幹部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會碰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發發牢騷,說幾句抱怨的話也是正常的事。從心理學上講,這叫做心理宣泄。對黨的幹部來講,要正確對待下屬和羣衆的抱怨和牢騷,不能一聽到下屬發牢騷就大動肝火。一般不要輕易發牢騷,更不要不顧對象、場合、地點、方式亂髮牢騷,有意見、有問題要儘量通過正當途徑反映,使問題得到解決。“牢騷太甚防腸斷”,說的就是要少發牢騷。牢騷多了,在羣衆中的威信就低了,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中就差了,做正事的精力就少了,完成工作任務的質量就低了。
要做到慎行。黨員幹部要經常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採取措施付諸實施,這當然要非常慎重。這裡所講的慎行,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態度要慎重,尤其要做到慎嗜好、慎習慣、慎交往、慎花費。一是慎嗜好。個人嗜好人皆有之。或嗜吃喝,或嗜穿戴,或嗜字畫,或嗜古
玩,或嗜名車等等,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作爲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偏好,一般屬於個人行爲,無可非議。但作爲黨員幹部,在個人嗜好方面必須注意:有正當的嗜好,不能有不良嗜好;正當嗜好也應該適度,不能不加任何限制地任其發展;嗜好應該是自己掏錢去滿足,不能用公款來滿足個人嗜好;警惕有人利用個人嗜好來圖謀不軌,或進行行賄。黨員幹部尤其要慎重對待自己的嗜好。黨員幹部位高權重,個人嗜好往往容易超出個人範圍。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個人嗜好問題。要警惕因個人嗜好而在自己管理的部門或單位釀成一種禍患。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矣”。因此,不要把自己的嗜好僅僅看作是個人行爲,而應從政治影響和社會影響上慎重地進行選擇,並加以限制,努力做到喜羣衆之所喜,惡羣衆之所惡。要警惕社會上個別人投領導幹部之所好,爲己所用。黨員幹部身上的某種嗜好,常常是疏於防範的薄弱“環節”,如果不檢點必定會被不法之徒從中打開進攻的缺口。二是慎習慣。習慣與道德情操緊密相關聯,不同的習慣,大都包含和孕育不同的道德。良好的習慣越多,道德情操就愈高尚完滿,抗禦誘惑的能力就越強,拒腐防變的力量就越大。不良習慣越多,就越侵蝕人的靈魂,降低人的道德水準。三是慎交際。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朋會友等社交活動中要擇善而交。習近平同志曾經對“小節無害”論有過精闢的分析。他告誡黨員幹部要慎重對待交友,擇善而交,要“注意分寸,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慎同餐、慎同行、慎同事,還要學會包公的‘黑臉’,該拒絕的時候就要拒絕,不要被人情和麪子所累。”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今有識之士都主張交際要有選擇。提出要多結交“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的“畏友”和“緩急可共,生死可託”的“密友”,而不可交“甘言如怡,遊戲徵逐”的“暱友”和“利則相攘,患則相傾”的“賊友”。作爲黨員幹部一定要認真地選擇好交際對象,不要結黨營私,不要“傍大款”。交友要有原則。要有原則地培養個人友情,堅持原則重於私情,決不徇私枉法,以私情損害公利。四是慎花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自己在金錢上的花費,該花的花,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要花。各種花費要有意義:贍養父母不應吝嗇;撫養子女不要太小氣,也不能太大方;救貧助困是應盡責任。
第二,恆。恆就是在生活道德建設方面要有恆心,要有長久不變的意志,也就是要加大持久力,堅持不懈地進行思想改造和道德建設。
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生活道德情操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才能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來同志一生保持個人魅力的法寶,也是他對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的諄諄告誡。因此,黨員特別是黨的幹部一定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不懈地加強生活道德建設,終生遵行社會主義生活倫理道德規範和道德要求,不能虎頭蛇尾,不要出現“59歲現象”,即使退休,也要始終不渝地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正。正即正身、正己。也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嚴守生活道德準則和道德規範。
要做到正理、正行。一是正理。正理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正確的道理。身爲黨員幹部,無論公事還是私事,無論工作中的事還是生活中的事,都要站在“理”上。儘管手中掌握着權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應該玩弄權力,而應該以權力服從道理,做一個文明的、講理的掌權人。二是正行。正行就是指無論幹什麼事都要端正自己的行爲,使自己的所作所爲符合社會主義生活倫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四,拒。拒即自覺拒絕各種腐朽生活方式的腐蝕,自覺抵禦各種誘惑,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婉拒、嚴拒、怒拒或抗拒、必要時甚至要立即通知有關部門予以打擊。應當說,當前我們的大多數黨員幹部還是廉潔的,在生活上也是檢點的。但應該明確,道德修養是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爲前提的,是黨員幹部自覺改造自己主觀世界的過程,它靠的是自律,而不是強迫。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時刻檢點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臺上和臺下一個樣,工作時間和業餘時間一個樣,有監督和沒有監督一個樣,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二、黨員幹部要帶頭弘揚傳統美德
(一)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人類社會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樣,一代代繁衍生息、延續發展。每一代人的活動,都是與前一代人相聯繫的。兩頭(幼小和老年時期)“人養”,中間(青壯年時期)“養人”,這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自然規律。每個人在家庭生活中,每個人都要承擔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對兒女的哺育、教育的責任,這是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以婚姻、血緣和收養關係爲基礎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生活的基礎。存在於家庭之中調整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的原則規範,就是家庭道德。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家庭道德,是以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志同道合、平等相親爲根本特點,因此又可稱爲家庭美德。家庭美德屬於家庭道德範疇,是指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爲準則。家庭美德,是調節家庭成員之間,即調節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長輩與晚輩、鄰里之間關係的正確行爲規範,也是調節家庭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關係的科學行爲準則,還是評價人們在戀愛、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交往中的是非、善惡、美醜的行爲標準。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家庭美德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家庭美德的繼承和發展,又是對社會主義的新型家庭關係、新型家庭生活的倫理上的概括。弘揚家庭美德是每個人都應當履行的基本義務,黨員幹部更應當在弘揚家庭美德方面爲一般羣衆做出表率。
我國古代文獻《稗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15歲的原毅,其祖父年老體衰,不能行動。原毅的父母很厭惡這個老人,命令原毅悄悄地把祖父拋棄到山野中。原毅深知不應該這樣做,又一時無法違抗,便編了一隻筐簍,把祖父背到僻靜處安頓妥當,然後揹着空筐簍回家,一本正經地把筐簍收藏起來。父母說:“這筐簍不吉利,還收起來幹什麼?扔掉它。”原毅說:“不,不能扔掉!將來你們老了,我也要讓我的兒子背它,應該收藏好!”父母一聽,茫然了半天才省悟過來,忙把老人接回家來供養。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一個人從在母腹中孕育到長大自食其力,其父母、長輩不知要付出多少辛苦,傾注多少心血!唐代詩人孟郊作的流傳千古的名詩《遊子吟》寫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它情真意切地歌頌了貧寒之母對愛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無限的慈愛。草木有情,人孰能無情?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都把孝敬長輩作爲對人進行道德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今天,尊重父母,贍養老人,更是我們必須履行的社會義務和自覺遵守的家庭道德規範。任何不孝敬長輩,甚至歧視長輩、虐待年老長輩的行爲,都要受到輿論和道德的強烈譴責。當然,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孝敬長輩,與封建社會裡的“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之類的愚孝有着根本的區別,體現的是一種新型的、民主的、和睦的家庭關係。
孝敬長輩,要始終如一,不講條件。不論長輩在經濟收入、勞動能力、身體狀況等方面發生何種變化,子女對長輩的孝敬之心不能變。不能長輩有錢時笑臉相迎,無錢時白眼相對;有權時畢恭畢敬,無權時輕慢冷淡;身體強健可以幫助做家務時親親熱熱,年老體衰需要予以照顧時就怨言百出。首先,年老長輩安度晚年,需要有物質條件的保障,目前社會上也主要以是否提供必要的財物,作爲判別子女是否盡到贍養長輩的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標準。同時,精神贍養也是不能忽視的,不能“只管生活費,不問喜和憂”。精神贍養有時甚至比物質贍養還重要。因此,做子女的應在提供物質贍養的同時,努力使長輩保持愉悅的心境,並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適當參加有益的娛樂和社會活動。要尊重長輩的正確意見,有虛心向長輩學習的好品質。這對長輩來說是最大的安慰。長輩提意見,一般來說總是爲了下一代好,爲了家庭生活幸福,子女應認真考慮,虛心接受。即使長輩的意見是片面的,特別是有些老人因生理、心理原因容易產生固執、嘮叨等毛病,所提的意見可能是錯誤的,也應當和顏悅色地加以耐心解釋。對於喪偶的老人,晚輩應尊重他們的心願,支持他們再婚。當長輩患病時,更應注意精神護理,給予耐心細緻的開導和勸慰,使長輩始終感到自己生活在和睦、溫暖的家庭氛圍之中。孝敬長輩的一個更高要求,就是不辜負長輩特別是父母的期望,努力掌握知識,砥礪品行,立志成材成器,爲國家、爲社會多做貢獻。這會給長輩、特別是父母帶來更大的、更深層次的寬慰和滿足。
教育子女,把他們培養成祖國有用之材,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父母要把子女養大成人,首先必須在生活上撫養他們,讓他們有合理的營養和整潔的衣着等,使他們身體健壯結實。對於子女的成長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這一點,絕大多數父母都能做到。主要問題是,如何在思想道德方面教育子女。當然,這種教育也是學校、社會各方面的義務,但社會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家庭是子女最初的生活環境,父母又是子女最先接觸、最親近、最頻繁地受影響的人。因此,父母可以說是子女最早的也是教育時間最長久的教師,一定要名副其實地擔當起教育好子女的責任。父母教育子女,不僅要講道理,更要以實際行動教育、感染和影響子女。青少年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父母的一言一行,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子女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列寧是在一個充滿勤奮與和諧氣氛的家庭里長大的。他的父親是一個性格堅強,工作勤奮,把終生獻給了公共教育事業的人。他的母親則是個讀書頗多,待人接物周到而親切,具有超凡毅力的人。他們的孩子從小受到家庭的良好影響,長大後都成了革命者。現在,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年輕父母容易犯對子女嬌生慣養的毛病,什麼都按“獨苗苗”的性子辦,好吃的盡他吃,好穿的盡他穿,百依百順,一味遷就。結果,不但會使孩子逐漸養成自私、驕橫、無禮的毛病,以及好吃懶做、不愛惜東西等壞習慣,還會對子女今後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當前媒體上經常披露的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違法犯罪的案例,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因此,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應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儉樸生活的習慣,鼓勵他們自強自立,積極向上。這既是對子女的未來負責,也是對國家的未來負責。高爾基說:“單單的愛孩子,老母雞也會做。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卻是一個偉大的公共事業。”所以,要教育好子女,做父母的首先必須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
(二)男女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把家庭美德作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一個着力點,並且嚴格規範了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指出:要大力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爲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裡做一個好成員。這也爲黨員幹部加強家庭美德建設指明瞭方向。
這裡,談談男女平等方面的一些問題。
首先,要尊重和保障婦女的權益。尊重婦女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必然結論,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內容。我國曆史上“男尊女卑”、“夫爲妻綱”、“三從四德”等封建禮教,使婦女深受夫權束縛。再加上君權、神權、族權的壓制,婦女一直處於被壓迫的地位,很難走出家庭,在社會發展中有所作爲,更談不上婦女的尊嚴、人的尊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婦女的社會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而且在戀愛、婚姻、家庭生活方面也擁有了充分的自主。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現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事實上的不尊重婦女的現象,個別地方還相當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勞動就業方面,一些單位和部門毫無理由地不願招收女性,限制女性比例,在改革和優化組合中不適當地裁減女職工,女職工再就業難度較大,一些地方甚至提出“女人回家去”的口號。二是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女性整體受教育的機會仍然大大少於男性。在農村,不論是失學、輟學兒童,還是成人文盲、半文盲,都是女性佔有較大比例。在各種技術培訓、職業培訓和成人教育中,女性明顯少於男性。三是在參政議政方面,女性力量仍然很弱。女性入黨難、提幹難,對女幹部的培養和重視不夠,這些老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由於缺乏公平競爭機制,使得許多參政議政能力和領導能力強的婦女無法走上合適的崗位顯露才幹。四是在婦女權益保障方面,一些企業一味追求高額利潤,對女工缺乏起碼的勞動保護措施,一些“外來妹”被歧視、被侮辱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農村女孩和女嬰母親被遺棄、歧視。一些服務行業、商業廣告、影視書刊、電腦網絡爲了贏利,不惜損害婦女的形象和尊嚴。五是在婚姻家庭方面,仍然存在着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寡婦改嫁難、家庭暴力的問題。隨着外出務工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家庭危機現象也多起來,其中受害者多是婦女。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真正的解決,勢必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進程。這就必然要求廣大黨員、黨的幹部,要做實現男女平等的模範,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帶頭尊重和保障婦女的權益,爲婦女全面走向社會創造平等的機會和條件。
其次,要樹立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新生育觀。男女比例保持平衡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條件。從生理角度看,
生男生女完全是一種自然的過程,男女除了性別不同外,男子並不比女子有什麼生理優勢。從家庭角度看,女子在照顧老人、撫養子女、操持家務等方面發揮着男人替代不了的作用。從社會角度看,一個人事業是否成功,關鍵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女子建功立業的大有人在。從我國古代替父從軍傳爲美談的花木蘭,到現代西方女強人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還有韓國當代女政治家,曾任新國家黨領袖,現任韓國第18任總統的朴槿惠。從古代女詩人李清照,到現代大文豪冰心。從“當代保爾”張海迪,到真情爲他人的優秀女工李素麗,體壇女冠軍、女政治家、女將軍、女企業家、女科學家、女作家、女藝術家比比皆是。但在現實生活中,確有一些人仍然存在着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丟棄女嬰、看不起女孩的現象時有發生。我國封建社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這個“後”指的是男孩,而不是女孩。在持這種觀念的人看來,嫁出去的女子如潑出去的水,是不能栽根立後的。在經濟、科技、文化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仍然抱着這種陳腐觀念過日子是非常愚蠢人、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可悲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與鄧穎超夫婦,一生都沒有親生孩子,但他們把革命烈士的遺孤作爲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和培養,爲全國人民的幸福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事實表明,一個人只要胸懷寬廣,志存高遠,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就一定能夠實現人生目標和價值,得到社會的尊敬。
再次,要自覺實行計劃生育。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人口數量一直高居世界首位。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人口國情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人口政策是帶有戰略性的大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是中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江澤民同志也反覆強調,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把人口問題放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目前的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人口規模過大並繼續膨脹、低生育水平還不穩定,提高人口素質,任重道遠。計劃生育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它對於減輕人們尤其是婦女的家務勞動負擔,對於使我國的人口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逐步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對於保障母親健康,保障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長,對於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素質,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政策,需要全體公民的共同努力。要繼續破除“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封建落後觀念,靠政策發展,靠科技進步,靠勤勞致富。計劃生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更不是女方一個人的事情,男女雙方都有采取計劃生育措施的義務。所以夫婦雙方要相互配合,不能把計劃生育的責任都推到女方那裡去。另外,採取計劃生育措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講究科學。
三、黨員幹部要帶頭遵守家庭美德
(一)夫妻和睦是維繫夫妻關係的重要條件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夫妻之間只有做到互敬互愛,實現在感情和生活上的和諧,才能充分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要互尊互助。互尊,就是夫妻之間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工作、意見、愛好、親友等,任何一方都不應把自己凌駕於對方之上。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果把這種區別硬搬到家庭生活裡,就不能平等地對待自己的配偶,以致歧視、虐待對方,引發“大男子主義”或者“氣管炎”(妻管嚴),那是無論如何也搞不好家庭關係的。只有雙方都尊重自己又尊重對方,纔是平等基礎上的互相尊重,也只有這樣的互尊,才能增進夫妻之間的互愛。互助,就是夫妻間要經常關心、瞭解對方工作的成績和困難,並給予鼓勵和支持,做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夫妻在生活上的互相幫助,主要體現在家務勞動上的互相照顧、共同承擔。倘若丈夫回家蹺起二郎腿,什麼活也不幹,或者妻子嬌氣十足,把家務全推給丈夫,都是不妥的。這種家務勞動上的不平等關係,不可能獲得對方真正的愛。許多婚姻生活美滿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一方忙於家務時,另一方在旁積極相助,被幫助者就會產生一種生活的甜蜜感。特別是在對方身體欠佳,甚至失去料理生活能力時,另一方更應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對配偶體貼入微。
要互信互諒。在夫妻感情上,互相信任的主要表現是以誠相見。只有以誠相見,才能做到有事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有缺點互相糾正,才能互慰互勉,和睦相處。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一看到配偶與別的異性接觸,就疑神疑鬼,把正常的男女交往誤認爲不正常,其結果往往在夫妻雙方感情上形成一條無形的鴻溝。還有的已婚男女,在與異**往中有失檢點,甚至超出了正常的界限,這勢必給夫妻關係蒙上一層陰影。這些,都是不正常的,應當引以爲戒。
夫妻之間在互信的同時,還要互諒。夫妻之間有着確定的責任和義務關係,這種關係是由一夫一妻制的性質決定的。以愛情爲基礎平等相待,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幫助,是這一婚姻體系對夫妻雙方的必然要求。作爲行爲準則,它不僅爲社會主義家庭道德所認可,而且也爲社會主義婚姻法所認可。但是,家庭生活較之社會生活要具體複雜得多,僅僅用上述準則來處理夫妻關係是不夠的。一般說來,男女雙方在戀愛階段對對方大多能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如果發生矛盾,雙方保持謹慎退讓狀態。但一旦結婚後,夫婦雙方常會產生一種“放鬆”感,朝夕相處,經常遇到柴米油鹽等問題,不可能停留在戀愛階段那種浪漫之中,這就容易產生許多因家庭“瑣事”而帶來的糾紛和摩擦。如不妥善處理,互不相讓,就容易發生爭吵,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夫妻恩愛和家庭和睦。所以,在處理家庭“瑣事”的糾紛中,要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注意互讓互諒,千萬不要爲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無休止地爭論個“誰是誰非”。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曾在北京六個城區十幾家企業進行過一次戀愛婚姻問題抽樣調查,結果表明,職工認爲夫妻生活中最使人滿意的事情,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全家和睦,夫妻感情好,夫妻平等,子女有出息,經濟收入上過得去。可見,人們是把夫妻互敬互愛,促進家庭和睦放在家庭幸福的最重要位置。但是,要實現自己的這種美好願望,不能只停留在企盼之中,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時時用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樣,良好的願望纔會變成美滿的現實。對黨員幹部來說,在職業行爲當中,要**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衆、無私奉獻的模範;在家庭美德方面,要做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模範。
(二)勤儉持家是良好家風的重要體現
如何對待和處理家庭經濟生活,不僅涉及家庭關係的維繫,還關係到能否建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陳毅元帥在給子女的一首詩中說:“汝是黨之子,革命是吾風。汝是無產者,勤儉是吾宗。”勤儉持家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這一傳統美德,在我們現實家庭經濟生活中的具體要求,就是儉樸節約、合理消費。
勤儉持家包含着兩層意思:一是勤,二是儉,即通過勤奮勞動的“開源”和儉樸節約的“節流”來操持家庭經濟生活。這兩層意思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對廣大黨員來說,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自工作。勤儉持家的重要內容也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堅持儉樸節約。在這方面,我們每個黨員幹部都應該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學習。據在他身邊工作過的同志介紹,周總理穿的襯衣,除了領子、袖口是另外換上去的外,其他地方則打了許多補丁,顏色都有些發黃了;周總理吃的菜也非常簡單,非常節省。他在“衣食”兩字上嚴於律己的高尚行爲,實在令人感動和欽佩。當然,講節儉絕不等於小氣,更不能排斥幫助別人。我們有許多黨員幹部家庭,平時省吃儉用,但在支援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和捐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時,卻能慷慨解囊。這種節儉與大方相統一的生活辯證法,是那些頭腦裡塞滿利己主義思想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勤儉持家的另一面是合理消費。儉樸節約與適當改善生活是不矛盾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目的就是爲了消滅貧窮,不斷改善和提高廣大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但人民生活的改善,要根據生產發展的水平來決定。就我們每個人的家庭生活而言,也要與自己的勞動收入相適應,讓家庭的物質資料、精神資料和勞務的消費,在現有的消費條件和水平上得到平衡發展。要懂得消費知識,如物質生活方面,飲食需要注意熱量的適當攝入,葷素的合理搭配,切忌暴飲暴食;服裝要整潔、美觀,大方、自然等。要注意家庭內消費對象的側重面,對年老的長輩,在飲食、起居方面應盡心照料;對幼小子女,應重視教育上的合理智力投資。要注意精打細算,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反對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好吃懶做,奢逸敗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現代社會,還需要注意與金錢消費相隨的“時間的消費”。從社會學角度看,人的時間“消費”模式是人的生活方式的一個指標。不問時間“消費”是否合適的消費,實際上是最不合算的消費。因此,應樹立消費的“時間眼光”。如在添置一件昂貴的消費品或進行一項消費性活動時,應問一問自己,有沒有相應的時間可供“消費”。又如,在消費品中要努力尋找那些可以“生產”時間的消費品,像洗衣機、微波爐等。再如,應根據家庭生活的全面安排,確立消費的時間和次序。如有的青年同志在剛走上工作崗位後的兩三年中,先不考慮購置大件貴重物品,而以有限的財力上業餘大學或進行業餘研究工作等。合理的時間“消費”,實際上就意味着時間的節省而不是時間的浪費,它理應包括在勤儉持家、合理消費的家庭道德規範之中。
(三)鄰里團結是生活和睦的重要環節
由於居住的地緣關係,許多家庭交往較多的是左鄰右舍。在鄰里之間建立和睦的關係,是建立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一個前提條件。只要我們大家自覺地按照社會主義家庭道德來處理鄰里關係,做到和睦相處,平等相待,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一定能夠營造一種融洽、溫暖、祥和、友愛的鄰里環境和氛圍。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好,賽金寶”。鄰里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創造充滿友誼、和睦的融洽氣氛。這種關心和幫助,大量體現在日常生活上。例如,對於老弱病殘的鄰居,家有青壯年的應該主動幫助幹些重活;鄰居雙職工上下班緊張,家有退休職工的不妨代爲照看一下爐火或孩子;鄰居家來了客人而主人不在時,周圍住戶可先代爲接待或轉達來客的留言;有文化知識和一技之長者,可以爲鄰居學習以及維修方面提供服務。特別是當鄰里發生困難或突遭變故時,更應真誠關心,赤誠相助,給予必要的物質支援和精神慰藉。鄰里之間的關心和幫助,還體現在對待共同生活環境上以公益爲先,多爲鄰居着想。如開音響、電視機要掌握時間、控制音量,以照顧鄰居的學習和休息;在陽臺上澆花,要看看樓下有無晾曬的衣服;對於共用的樓道、走廊、天井等,相鄰的住戶應多爲對方考慮,主動清掃,共同合理地加以利用,決不能“先下手爲強”,亂堆雜物甚至飼養家禽家畜。鄰里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是社會主義道德在家際關係中的體現,也是加強家庭美德建設的必然要求,必須在全社會、尤其要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大力提倡。
我國古代曾有一個禮讓待鄰的生動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傳爲美談。據《桐城縣誌略》記載:張英相府旁邊有一空地與吳家相鄰,吳家蓋房子想越界佔用。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只得寫封家書,向在京城做官的張英求助。張英接到家書,認爲事情簡單,無需分出高低,提起筆,沾上墨,在家書後面批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馬上主動讓出三尺地基。吳家思忖再三,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顯示出超乎尋常的大度,備受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從此,張、吳兩家相安無事,和睦爲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由於鄰里關係涉及的都是各個家庭的切身利益,加上鄰里之間職業、經歷和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文化水平、風俗習慣、情趣愛好等存在着差異,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要解決這些矛盾就必須以團結爲重,互讓互諒。否則,就會傷害彼此感情,芳鄰變惡鄰,睦裡變冤家,影響社會安定和家庭生活,有時甚至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所以,鄰里之間產生了生活上的矛盾,要注意正確處理。無理要認錯,有理也要讓人,互相禮讓,互相團結,才能你仁我義,“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實現鄰里和睦。當然,鄰里之間還要共同扶持正氣,抵制歪風。對鄰居中一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爲,也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教育和勸導,這也是愛護、團結鄰居的一種表現。
關心社區建設,也是搞好鄰里關係的重要方面。社區是爲鄰里服務的,是鄰里活動的重要場所。鄰里之間許多事情例如公共衛生,安全保衛、環境秩序都需要社區來解決,可以說,社區是鄰里的延伸,只有把社區工作做好了,鄰里才能真正做到相安無事。現在,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於人們逐步由“單位人”向“社會人”過渡,社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社區工作非常瑣細複雜,只靠社區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鄰里們的關心和支持。因此,居住在社區的黨員幹部要積極關心社區建設,把社區當成大家共同的“家”,自覺參與社區工作,爲創造一個美好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