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

共和254年(西元1913年)4月6日,下午4點。日本,東京。

此時,在上午接到宣戰書後,日本的高層就聚在皇宮裡召開御前會議,商議怎麼怎麼應對目前的局勢。從上午九點前傳來支那開始進攻的情報後,壞消息就不斷的傳來。

現在日本這些大佬的臉色所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目前支那的步兵還沒開始進攻,但空戰已經打得如火如荼,旅順空戰、平壤空戰、臺北空戰、高雄空戰,接連四場空戰下來,日本的陸航和海航一共損失了37架飛機,艘飛艇,而戰果可以確認的只有可憐巴巴的9架,其中當場擊墜的只有4架,另有6架是返回後不堪操縱棄機,另外據說還擊傷了幾十架。

雖說這年頭的飛機便宜得很,一架全副武裝的戰鬥機也不過二三千日元,但飛行員值錢啊。這一下就被於掉了20多飛行員,已經佔了日本飛行員總數的四分之一了。這可謂是大敗虧輸,連底褲都輸掉了,全身上下只剩一雙襪子的節奏,簡直就是撲街撲到街尾去了。

更加不要說,還有空襲帶來的慘重損失。聽到這麼悽慘的結果,大佬能笑出來就怪了。

“剛纔臺北來電,臺北、臺中、高雄都遭到了支那的空襲。第十三師團、第十九師團和臺灣旅團都遭到很大損失。尤其是正在圍剿亂匪的臺灣旅團,他們在臺中的集結地遭到大規模空襲,空襲之後又被亂匪趁機進攻,截止下午2點,臺灣旅團已經有2100多人玉碎,26多人受傷,已經暫時失去戰鬥力了……”

陸軍參謀次長大島健一中將臉色難看的念着電報。“另,臺北要塞和高雄要塞都遭到支那飛艇轟炸,主要炮臺都被摧毀,損失慘重,目前已無力抵禦來自海上的襲擊……”

參謀總長長谷川好道怒道:“混蛋,都是我們被空襲,陸航和海航的飛機呢?帝國花了那麼多經費買來的飛機呢

教育總監淺田信興一臉無奈的說道:“我們在臺灣的陸航和海航都很英勇,他們與支那空軍進行了決絕的空戰,但因爲敵我雙方裝備的飛機性能差距太大,都遭到慘敗……”

海軍那邊的幾個大佬也是面無表情,顯然也是知道了消息。不過還好,關東州和臺灣的防務主要都是陸軍的事情,海軍不過是協防。

“難道我們大日本帝國就沒用更好的飛機和飛艇嗎?”這時一個聲音打斷了衆人的沉默。

衆人一看,說話的卻是很難在會上開口的大正天皇嘉仁。去年9月他老子明治天皇掛掉之後,他就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並以《易經》中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今年就是大正元年。

不過這位嘉仁老兄卻是個腦殘,病情發作時,天皇常常在大庭廣衆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舉止。

呃,據說是因爲幼兒時期曾患腦膜炎留下了後遺症,後來轉爲精神病。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嘉仁同學的神經病,是被日本某些政壇元老意圖架空皇權,蓄意陰謀暗害造成的。還有更進一步的說法,不但嘉仁被人暗算成神經病,就連明治也是被暗算死的。哎,看來日本天皇也是個高危職業。

嗯,至於那種說法是真的,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反正他們父子倆已經一死一傻。不過,也正是因爲嘉仁老兄的腦子不好使,所以他和他老子明治的強勢風格完全不同,基本上就是個橡皮圖章、吉祥物而已,在御前會議上也很少發

但是今天的情報似乎引起了他的興趣。

山本權兵衛揉了揉太陽穴,苦着臉答道:“陛下,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在當今世上支那確實是第一空軍強國,他們的飛機和飛艇都是最先進的。不過,請您放心,我們已經下令中島、三菱等幾家大會社進行新一代戰鬥機和飛艇的開發,但是現在是趕不上了。這次戰爭我們只能用現有資源和支那作戰。”

“陛下請放心,我們一定會造出比支那好的飛機和飛艇。”衆人都紛紛附和,就跟哄孩子一樣。雖然大夥都知道這位比較傻,都當他是個擺設,但人家好歹也是天皇,起碼的尊敬還是要的。

“吆西,那就好朕突然想到三菱會社準備進貢給朕的御用飛艇。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衆卿,朕現在去看看飛艇……”大正天皇傻笑幾聲,就站了起來,準備離場了。

“臣等恭送陛下……”山本權兵衛齊齊站起鞠躬。

大正天皇走後,衆人都鬆了口氣。沒辦法,雖然這個橡皮圖章比較自覺,一般不會摻和到政務當中,但他是天皇,是有這個權利的,如果是明治那種精明強於的君主,摻和一下沒什麼。但這位卻是非正常人類,要是突然腦洞大開,給大夥發幾個很固的命令,就就麻煩了。

現在大夥纔算可以放心開會了。

陸軍大臣木越安綱說道:“剛纔關東都督福島安正中將來電,在關東州周圍海域發現大量支那魚雷艇,旅順港口已經被他們封鎖了。另外,現在關東州軍力不足,目前只有第八師團和第十七師團兩個正規師團,和六個鐵道守備大隊,大約66萬人,而支那在復州一線已經有4個師團、l個旅團和若於地方部隊、武警部隊,總兵力超過十三萬人。這個事情還需要海軍出力,務必打通旅順的補給線,將援兵送到關東州。”

海軍大臣齋藤實頓時反駁道:“木越閣下,我不贊成這樣做。從支那的行動以及我們瞭解的情報分析,支那在關東州的只是佯動,他們的主攻方向是臺灣”

“不錯,關東州面積狹小,又是飛地,防守起來非常困難。你們看,支那軍儘管向關東州大舉進攻,卻僅限於空襲和炮擊,步兵一直沒有動靜。反而在臺灣,他們已經開始登陸了。這正是說明他們意圖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關東州。”軍令部長伊集院五郎立即表示了支持。

“而且支那的主力艦隊在臺灣,他們的戰略重點再明顯不過。而且渤海被陸地環繞,島嶼衆多,並不適合聯合艦隊發揮,要是我們冒然進去,肯定會中了支那的圈套。別忘了支那的空軍”

陸軍和海軍立即吵了起來。

陸軍認爲臺灣地盤大,駐軍多,一時半會兒丟不了,反倒是關東州非常危險,而且這裡地理位置更重要,所以就要求海軍重點支援關東州,護送他們的援軍上陸。

而海軍的看法截然相反,他們認爲臺灣纔是重點,關東州那種地方雖然也很重要,但那也得看隔壁是誰。如果俺大清那種渣渣,肯定是佔了就佔了無所謂。但如果換成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只要看看關東州的地理位置就明白,它和大陸接壤,卻和日本控制的朝鮮隔斷了,而且周圍都是中國領土,隨時都可能遭到來自這些地方的空襲。海軍現在對飛機的評價,可不像陸軍那樣落後,哪怕是他們很自豪的聯合艦隊,要是被大羣飛機圍住,絕對也不好過的。現在的飛機雖說難以擊沉重巡和戰列艦這種級別的軍艦,但用槍彈、炮彈、炸彈什麼的,給軍艦洗洗甲板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是戰列艦也不可能什麼設施都有裝甲的。

最重要的是,卑鄙的支那現在裝備了海量的魚雷快艇。魚雷艇這玩意兒結構簡單,造價便宜,技術門檻極低,市縣級甚至鄉級船廠都可以找,甚至連船臺都不用,直接在海邊的沙灘上可以開工了。這幾年支那人就跟下餃子一樣,造了起碼幾百艘大大小小的魚雷艇,最小的才三十噸,大的也不過三四百噸。

在有理想、有野心的海軍,比如英國和日本海軍看來,魚雷艇這種東西就是邪道。適航性差,不能長期執勤,不能遠洋航行,不能破交,不能成爲進攻力量,除了沿海防禦就是一無是處,造上一點點無所謂,造多了純粹是浪費資源。

但是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這種東西對自己沒啥用的東西,被敵人大規模裝備後,就非常噁心了。這玩意兒雖然不經打,但速度快,轉向靈活,如果被它們發射的魚雷咬上一口,就算是無畏艦也夠喝一壺的。雖然魚雷艇確實不能參加正規海戰,但在沿岸防禦時,尤其在上了一定規模之後,就足以⊥任何一個對手頭疼了。

飛機和魚雷艇這兩種東西如果單獨拿出來,日本海軍還有是信心對付,但是當這兩種東西加一起後,事情就產生質變了。

海軍在前些時候就做過推演,要是他們的聯合艦隊真的跑到沿岸地區去作戰,就會遭到大羣飛機飛艇和魚雷艇的圍攻。飛機飛艇洗甲板,牽制住己方軍艦的注意力,同時壓制己方的小口徑速射炮(這些炮一般都沒啥防禦力)。然後支那的魚雷艇趁機發起狼羣衝鋒,靠過來釋放魚雷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這樣搞下來,就算能贏,損失也會大到讓人無法接受。用寶貴的戰列艦去交換支那人那些廉價的魚雷艇和飛機,這種不划算的“兌子”,只有傻子纔會於。

所以海軍一聽到陸軍要他們去支援關東州時,直接就翻白眼了。海軍大佬們交換了一下眼神,都是咬牙切齒,這些該死的陸軍馬糞,這是把咱們當傻子呢

海軍堅決不去關東州那種死地,反而聲稱,關東州那種地方本來就不好守,就算一時丟了也沒什麼關係。消滅支那的海軍主力纔是重點。

雙方吵了一個多小時,海軍還是毫不讓步,堅持把臺灣方向作爲重點,陸軍無奈之下也只得妥協。畢竟沒有海軍的護航,陸軍的運兵船可不敢自己開到關東州去。日本陸軍雖然中二了點,但還沒傻到去送死,用自己的生命去驗證中國空軍和海軍的訓練度這種事情,還是做不出來的。

當天晚上b點,日本聯合艦隊在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後,就拔錨啓航。這一次,他們幾乎是傾巢而出。

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54章 平衡貿易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355章 陸遠的日常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112章 傳檄而定(上)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682章 次大陸戰爭(1)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86章 基層(中)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424章 看電影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451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669章 非洲問題(5)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98章 安排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697章 打擊(5)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215章 撈船第13章 忽悠錫良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98章 新領土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
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54章 平衡貿易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333章 阿妹你看,人類希望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355章 陸遠的日常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112章 傳檄而定(上)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682章 次大陸戰爭(1)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86章 基層(中)第433章 慘烈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第424章 看電影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181章 文總的第二動物園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451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669章 非洲問題(5)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53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上)第158章 “一五計劃”(6)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98章 安排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697章 打擊(5)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215章 撈船第13章 忽悠錫良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637章 蘇維埃巨熊來了!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563章 顛覆進行時(下)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334章 南洋攻略(二)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662章 拿破崙的戰旗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98章 新領土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