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上)

文德嗣對於西伯利亞的興趣遠沒有中亞來得大,西伯利亞雖然面積廣闊,但環境實在是太坑了,大部分都是永久凍土,開發難度極高。原時空後世的毛子花了那麼多力氣,也沒搞出什麼花頭,直到21世紀初,整個遠東聯邦管區(含外東北、東西伯利亞和勘察加半島)面積多達6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才700萬出頭。

反正文德嗣是搞不懂,爲什麼後世有些人怎麼會對西伯利亞這種鳥不生蛋的地方那麼感興趣。不過,文德嗣也知道大多數都是“葉公好龍”的嘴炮黨,別看他們嚷嚷什麼“一定要拿到西伯利亞”,“不拿到西伯利亞就是腦殘”什麼的。可要是真的讓他們移民去那邊,100個人裡面能有1個願意就謝天謝地了。

要知道,在西伯利亞那種極端氣候下,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很難發展。比如俄國的整個遠東地區面積621萬平方公里,但可耕地只有280萬公頃。而這些土地裡面只有外東北那邊的好一點,其他地方一年只有四五個月能種植,只能種生長期短的作物。有人說,那裡礦多,種不了田咱可以開礦啊。沒錯,那邊的礦產是很多,但是你先得有本事把這些礦挖出來。那地方大多都是永久凍土帶和沼澤地,在這些地方開礦的話,那畫面簡直美得不敢想。

甚至就連當地最多的木材資源也很難開發,因爲沒有足夠的道路。不是不想修,而是修不起,在凍土和沼澤地帶上修路是相當奢侈得事情,這玩意兒的建造難度和成本都高得感人肺腑,高得讓人想哭。

所以在文德嗣看來,西伯利亞那塊地方除了看着地盤大,地圖上好看之外,就真的沒啥用了。比如現在已經到手的東西伯利亞面積很大,達到460多萬平方公里,但環境惡劣,農耕價值相對較低,能夠作爲耕地的只有不到50萬公頃,另外還有大約500萬公頃的牧場。

然而中亞地區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裡纔是真正的好地!

經由中國的各大情報機構這幾年來對各國的查詢統計,中國周邊地區的可耕地面積已經被列的出來了。和雞肋一樣的西伯利亞相比,而中亞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它的緯度和中國東北相若,是相當好的耕地。別的不說,光一個哈薩克地區,就有農牧業用地2。1億公頃,其中耕地約3000萬公頃,牧場18100萬公頃。整個中亞地區的耕地面積3900萬公頃左右(5。85億畝),牧場2。55億公頃(38。25億畝)左右。

而中國本土的耕地面積目前只有8500多萬公頃,比起原時空大圖朝巔峰時期的1。2億公頃是少了不少,但少了的這些很多都是“後世”胡亂開墾的部分,雖然增加了這些耕地,結果卻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大量的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甚至旱澇災害。本位面的中國出於保護環境,退耕還林、還湖、還草等措施,以及“集村並寨”後所放棄的那些山區劣質耕地,現有準許開墾的土地也就是這個數。當然現在搶到的新領土使得耕地增加了不少,但這種好東西是不會嫌多的。

也就是說中國如果吃下中亞,那麼就可以憑空多出了相當於本土45%的耕地,外加4倍的牧地。如果以每戶平均150畝的規模發放耕地,那麼可以移民390萬戶,大約1950萬人左右。再加上牧場以耕地2。5倍,也就是每戶375畝的規模發放,移民戶數達到1020萬戶,大約5100萬人,這樣該地的中國本土人口可以增加到7000萬人。這裡將成爲中國的大糧倉和大肉倉。再加上工業、商業和其他行業的移民,養活兩億人口不在話下。

而現在,整個中亞地區的人口只有不到800萬。而且,文德嗣並沒有打算就這麼接手過來,800萬原住民他也嫌多。反正現在紅白歌會開得正嗨,等他們互相殺個痛快,等他們殺得差不多了,中國再進去清理一遍,估計也就差不多了。最後再進行一遍甄別,不聽話的統統送去勞改。

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往這裡移民更加方便。中亞屬於溫帶氣候,這裡的緯度相當於東北到華北,氣溫也和這些地區差不多,比起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更能吸引移民。按照現在的計劃,最多20年後,這塊地就會成爲中國的“自古以來”了。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只有少數人知道的原因。哈薩克的鈾礦儲量約佔世界鈾礦總儲量的15%,居世界第三位,並且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也都有鈾礦儲藏。這種風水寶地怎麼可以讓它留在別人手裡?當然要儘快佔下來。至於開採與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先佔下來擺着,等到把加拿大、南非、澳洲等國的鈾礦都給買完挖完以後再來挖這裡的鈾礦,方纔是正理。

更不要說,這裡中國最缺的銅和鉻在這裡就有很多,此外中亞還有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鐵、錳、鎢、鉬、鋅、銻和鋁土礦等資源了,而且

有這麼大的利益,這麼好的機會,要是再不下手,那就不是文德嗣了。再說,他一直對中國地圖的形狀感到很不順眼,不管是海棠形或是雞形都是。他認爲現在該是用大炮來重新調整一下地圖形狀的時候了。

………………

此時,外東北地區的“紅白歌會”已經大致分出了勝負,戰五渣的白軍們都被趕出了大城市,在鄉間和農村苟延殘喘。現在海參崴、伯力、廟街、海蘭泡等稍大的城市都已經落入紅軍的控制。

在《哈爾濱條約》簽署後,中國就派人帶着白俄政府的聯絡官去跟當地的紅白雙方選手聯繫交換領土的事宜。白軍已經被打得屁滾尿流,自然沒什麼好說了,都願意服從小爸爸的命令撤退。而紅軍就不一樣了,他們痛斥了一番“中修帝國主義分子”之後,拒絕向中國交還領土,聲稱他們只服從布黨中央的命令,腐朽墮落的沙皇政府無權命令他們。

好吧,既然“先禮”無用,那就只好“後兵”了。

1918年6月6日,以收復北方和西北故土爲目的,代號“芒種獻禮”的軍事行動正式展開(這天正是芒種)。

中國的軍事行動已經形成了一定套路,首先就是飛機洗地,這次也不例外。凌晨4點,從黑河、伊春、佳木斯、雞西、延吉、清津等十幾個機場,以及在日本海的六艘航空母艦上,一共起飛了1400餘架戰機。在天色矇矇亮的時候,這些鋪天蓋地的飛機開始向蘇俄紅軍盤踞的重要據點、機場和軍事目標發動空襲。

俄國基本上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歐洲,對於遠東的投入要差得多。除了歐洲是核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距離他們的核心領土實在太遠了。僅僅靠一條經常掉鏈子的西伯利亞鐵路,根本不可能滿足大軍團作戰的需要。即使在本位面,俄國爲了警惕崛起的中國,他們在遠東的軍事力量也很弱小,陸軍只有不到五個師,空中力量只有100多架老式戰鬥機。

海軍就更悲劇了,原本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實力還算客觀,但在日俄戰爭中基本全軍覆沒,之後也一直沒有增加。在原時空的歷史上,到十月革命勝利之後,俄國遠東海軍只有幾艘護衛艦、快艇和海上邊防警備隊的幾艘艦船。本位面的情況也差不多,不是他們不想補充,而是沒錢,補得少了還是打不過中國,補得多了,歐洲怎麼辦?所以索性就這樣好了。

九月革命後,革命性最強的水兵基本上都加入了紅軍,整個太平洋艦隊都被紅軍控制了。而空軍和陸軍則分爲兩派,在歐洲的紅白歌會開始之後,接到消息的遠東軍隊也開始了大撕逼。白軍在數量上完全處於劣勢,不到兩個月就被車飛了,在被紅軍幹掉三分之一後,狼狽逃出了幾個大城市。

而這次,中國的空襲目標就是這些被紅軍控制的大城市。中國這次空襲的機羣是由空軍、海航和陸航組成,制空權由空軍和海航的戰鬥機負責,其實這些戰鬥機也沒多少事情,蘇俄紅軍的飛機在和白軍撕逼之後就沒剩多少了,又沒法補充,現在能升空作戰的不到50架。而這50架飛機又大半被擊毀在機場上,勉強起飛的十幾架飛機,剛剛到天上還不到十分鐘就被蜂擁而來的,如狼似虎的中國戰鬥機給抽了下來。

空軍裝備的主要是大中型轟炸機,轟-4“黑天鵝”重型轟炸機和轟-5“蒼鷺”中型轟炸機,它們的主要襲擊目標就紅軍的軍營、要塞等大目標。海航的攻擊機主要目標是海參崴的港口和遠東艦隊,那幾艘破船在第一輪空襲中就被全部炸燬了。而陸航的強-3“林鴞”俯衝攻擊機則是把敵方的裝甲車、列車等目標納入攻擊,它們從高空帶着尖銳的呼嘯俯衝而下,將炸彈準確的砸到目標頭上。而強-4“長耳鴞”強擊機的任務就是憑藉它們機首的兩挺25毫米機炮和四挺12毫米機槍“舔地皮”,這些外形類似原時空a-20的飛機,有着堅實的裝甲,足以防禦大口徑機槍。

於此同時,黑龍島(庫頁島舊名,因其處於黑龍江口的位置,故名黑龍島)上的戰火也開始了。在窟南市(即日據時期的“豐原”,俄據時期的“南薩哈林斯克”,光復後,以“窟說之南”爲名,取名窟南)駐紮的空軍和陸航也開始對北部的紅俄進行打擊,隨後早已摩拳擦掌的113師越過北緯北緯50度線,向北部進發。

在對外東北的空襲完成之後,就是各種大口徑重炮洗地。此前,中華軍隊早已將2個重炮旅和5個列車炮營調到了黑龍江和吉林一線,第一輪空襲剛結束,這些重炮就開始發出怒吼。這些重炮裡面最小的都是130毫米加農炮,最大是280毫米和310毫米鐵道炮。

這些重型鐵道炮都是用艦炮生產過程中的多餘產品改造的。比如310毫米45倍徑炮,這種炮在幾年前生產出了很多,但是自從那批二手戰列艦處理了之後,就一直沒有合適的軍艦使用了,這些炮就只能放在庫房吃灰。還有就是換代下來的280毫米45倍徑炮,有了更新的280毫米50倍徑炮之後,這些炮也只能吃灰了。此外還有被海軍淘汰的240毫米炮,現在已經沒有軍艦使用這種口徑的大炮了。節約慣了的中國就把這些炮廢物利用,改成了海防要塞炮和鐵道炮。

按現在的海軍發展情況看,這些炮作爲戰列艦主炮可能有些嫌小了,但是用在陸軍那就只能用變態來形容。專供它們使用的臨時鐵路被鐵道兵們一直鋪設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河岸附近,然後這些鋼鐵巨獸就順着鐵路開到預設陣地,以每五分鐘一發或十分鐘一發的射速向對岸的紅軍陣地轟擊。

本時空的中國崛起得太猛,讓俄國也忌憚不已,他們爲了防止中國的進攻,就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東岸修了很多防禦工事。不過,這些要塞的防禦重點都是針對中國一側,因此在紅白歌會的時候,根本就沒起到作用。除了原本就是紅軍控制的要塞之外,由白軍控制的那部分也很快陷落。這些這些要是都被紅軍控制住了。

不得不說俄國人在修這些烏龜殼時確實很上心,大部分都是鋼筋水泥土的工事,重點部位甚至還鋪設了裝甲鋼板。按照俄國人自己的實驗,這些工事足以抵禦八英寸重炮的打擊。而且爲了強大的中國空軍,他們這些要塞也佈置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在剛纔的空襲中,中國航空兵爲了避免無謂的損失,並沒有對這裡大舉進攻,僅僅由重型轟炸機是用制導航彈進行了轟炸,不過這些早期制導炸彈的精度還不太好,雖然摧毀了很多,但還有至少一半殘留。

但是這樣的烏龜殼在大口徑列車炮面前完全不夠看,310毫米炮彈重達410公斤,280毫米炮彈重達300公斤,最小的240毫米炮彈也有190公斤。在這種等級的重磅炮彈面前,就像紙糊的一樣,隨着不斷騰起的火柱和蘑菇雲,對岸的工事一個個的化爲廢墟,無數殘破的鋼鐵和人體到處飛濺。

第694章 打擊(2)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641章 二虎競食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97章 海軍天才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705章 新局面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9章 動員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101章 修約和關稅(上)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上)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586章 審判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5章 飛艇!飛艇!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147章 落網的黑島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52章 年終總結第25章 團練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105章 搶救第53章 救災問題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4章 燒烤大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21章 留學計劃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40章 戰前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388章 國內的情況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68章 善後處置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669章 非洲問題(5)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65章 起義前夜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1章 春宮行動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19章 當官了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97章 海軍天才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61章 春宮行動第348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上)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95章 首府問題第362章 趁火打劫爲快樂之本第4章 寶石第621章 金庫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24章 佈局美國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92章 選擇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
第694章 打擊(2)第331章 下場前的準備第624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下)第641章 二虎競食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97章 海軍天才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705章 新局面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226章 飛艇、火箭、鈾礦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9章 動員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101章 修約和關稅(上)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上)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586章 審判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5章 飛艇!飛艇!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147章 落網的黑島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59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中)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258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52章 年終總結第25章 團練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105章 搶救第53章 救災問題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4章 燒烤大頭第349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中)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21章 留學計劃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40章 戰前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388章 國內的情況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68章 善後處置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669章 非洲問題(5)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第65章 起義前夜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1章 春宮行動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363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19章 當官了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97章 海軍天才第685章 次大陸戰爭(4)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61章 春宮行動第348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上)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95章 首府問題第362章 趁火打劫爲快樂之本第4章 寶石第621章 金庫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24章 佈局美國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134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92章 選擇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