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

關於修士的使命和職責,趙然認爲,館閣修士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享受到了權利,而沒有盡到義務,或者說僅僅盡到了部分義務。

“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司馬天師問道。

“我去西夏呆了一年半,看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回到大明之後,我漸漸接觸了我道門上層的許多架構設計,瞭解到了館閣、十方叢林和官府之間的關係,懂得了我道門最重要的信力。在我看來,我大明的信力吸納,是遠遠不夠的,或者說無法與我大明的人口規模相適應。”

“以嘉靖二十年爲例,信力簿上記載的全年信力吸納值是十二個億。我聽龍虎山的王梧森道長談起過,西夏的信力吸納值大概在兩億兩千萬,吐蕃則是一億八千萬。我初步推算過,大明的人口約在一億一千萬,算下來的話,相當於人均十一圭;西夏人口大概在一千五百萬,人均近十五圭,吐蕃人口八百萬,人均近二十二圭。”

“由此推算,其實大明的信力吸納值還可以有很大幅度的提升空間。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距,問題出在哪裡呢?以我看來,有很大原因是因爲佈道體制的不同。”

宋天師忍不住插口問道:“你的意思,是佛門寺廟的佈道方式更好?”

趙然笑道:“宋天師稍待,我慢慢解釋。我道門佈道的主體是十方叢林,但我剛纔已經說過,十方叢林的俗道們出去佈道,假的比真的要多,說得比唱的好聽,我自己就造過很多次假。試問,長年累月下來,老百姓都知道,道門的齋醮科儀是沒有用處的,如此一來,他還會信你麼?哪怕表面上信,內心中呢?所以在我看來,我們道門的公信力正在漸漸喪失……”

講到這裡,趙然給大家片刻時間消化,然後舉例道:“如今困擾我們的很多莫名其妙的教派,如八仙教、摩尼教之流,是怎麼出現的?我以爲,正是因爲我們的失職,才導致了他們的存在。陣地就在那裡,我們不去佔領,必然被別人佔領!”

一衆真師們品味着他關於“陣地”的話認真思索,趙然則繼續道:“反觀西夏和吐蕃,他們的佛寺之中,存在大量的修行僧侶,他們舉辦佛門儀軌,面對普羅大衆宣講說法的時候,往往‘妙諦俱現’,顯聖於人前而人愈信之。他們的儀軌,不能說全部,至少十次裡面有一到兩次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這就足夠了!”

“剛纔宋天師問我應該怎麼辦?我的建議,其實這很好辦,簡單一條,學習佛門!”

這話一出,有幾個真師就不太樂意了,眉頭微皺。

趙然解釋道:“諸位真師放心,我說的學習,並不是通盤拿過來照搬,更不是要打破現有的館閣和十方叢林的佈道體制,因爲壓根兒不需要打破。我們當前施行的這套體制運行了六百年,保我大明一直國運昌盛,令我道門一直立足中原而不敗,就說明這套體制是有很多優點的,總體而言是適合的。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將十方叢林館閣中的一個在我看來十分雞肋的道職拿出來,讓願意出來做事的修士去擔任,這就足夠了。”

九州閣的宋天師追問:“是哪個道職?”九州閣專門掌管天下信力,對於任何提升信力值的事情都極爲關注,此刻聽趙然談到這個問題,忍不住追問。

趙然笑道:“正是小道如今擔任的方丈一職。”

很顯然,宋天師對此非常感興趣,催促道:“你繼續說。”

趙然道:“小道我在谷陽縣歷任過靜主、方主、廟祝、都管乃至方丈,對十方叢林的決策體制感受頗深。在我看來,這套體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方丈和監院之間權責的不明晰。”

“三都議事是十方叢林的決策機制,由監院帶領三都共同議決大事,如果議決時無法通過,則提交方丈裁奪。實際上,在監院威望不夠的情況下,很難議決大事,因爲監院加三都一共有四票,很容易形成二比二的對峙,如此一來,就成了方丈一言而決。而在監院掌控力很強的情況下,方丈又往往成了擺設,因爲所有的事情都在三都議事時決定了,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方丈來裁決。正是因爲這一體制的存在,很多十方叢林宮院之中,方丈和監院嚴重不合,內鬥十分厲害,內耗極爲嚴重。”

“所以,我的想法是,明確方丈和監院的職司,賦予方丈新的職責,由方丈來主導重大齋醮科儀,維持我道門在世人心中的神聖地位,恢復百姓對道門的信念,由此增加信力值的吸納。而其餘俗務,則仍由監院負責。”

“同時,仿照總觀例,三都議事時將方丈也算入其中,這樣就有五票,三比二,遇到大事時很容易決斷出來,方丈和監院都能在其中發揮作用。”

趙然談完,宋天師大點其頭,並要求立刻就這一策略在真師堂議決通過。

趙然不禁汗顏,心道自己只不過說了大致思路而已,肯定還要經過調研、反饋、彙總、斟酌、草擬等等諸多環節,形成具備可操作性的具體措施,如此纔好提交真師堂議決吧?這位宋天師還真是急性子啊。

宋天師也醒悟過來,明白自己操之過急,便不再多說。

趙然講完之後,一衆真師堂的真師們各自凝神思索,仔細回味。

過了片刻,張雲意道:“大真人,您老的意思,我們明白了,致然的思路,很有啓發性,我們回去就想想辦法,爭取不令大真人失望。關於景緻摩一事的罪責,應該如何處置,還請大真人示下。”

張老道擺了擺手,道:“真師堂的事情,我已經快一百年沒有打理過了,說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若是說重了,也請你們見諒。老道我剛纔就是隨便吐吐心裡話,說過就忘,還有張陽明和沈雲敬,你們兩個也別在意,不要動不動就撂挑子不幹。”

二人忙道:“不敢!不敢!”

“行了,把帽子戴上吧。我也就是發發牢騷,下觀怎麼成了這個樣子呢,我記得老道我當年退出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嘛,真是令人不省心。”

“是,請大真人恕罪!”

“景緻摩這件事情怎麼處置,還有下觀怎麼整頓,最終還是得你們來決定。回頭你們自己好好商量商量,這事兒究竟該怎麼辦。行了,把姓景的小子擡出去吧,還有趙致然,你也先出去,真師堂的兩件事議完了,下面該輪到老道我的事情了。”

感謝歡樂醉大額打賞,恭賀道友榮升護法,特授鍊師籙職。感謝liusong83、想醉逍遙的大額打賞,貧道九鞠躬!費德勒的反手、摸摸頭、無明逆流、大蟲dhd、indrax、zzzzlf、九面龍神、書友20180823、哦哦呀呀哈哈、白羽1、唐僧爸爸、嘛心湯圓、書山的男爵、書友20170216、段冪、arctan的打賞,拜謝道友們的訂閱和投票。

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四十八章 一路向東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二章 在路上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章 無極院的十月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五十六章 仲裁庭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完本感言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四十五章 再見諸蒙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條件第十二章 烏塘初法事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四十一章 聽話的宋師姐第九十六章 後山藥園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第四章 御姐風範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三十二章 依據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
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四十八章 一路向東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五十二章 整人的藝術第二章 在路上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章 無極院的十月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五十六章 仲裁庭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完本感言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四十五章 再見諸蒙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條件第十二章 烏塘初法事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四十一章 聽話的宋師姐第九十六章 後山藥園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第四章 御姐風範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十八章 待遇(爲林教主盟主加更)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三十二章 依據第五十五章 至孝(爲吃飽撐着2013盟主加更)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