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山東李全

高懷遠經過這一年多無數次試炮之後,爲一門炮配置七個人,負責整個火炮的運作,每個人專門負責一項工作,規定了操作流程,相互配合共同操作,使火炮的運作流程化,這種規定更是使火炮的發射提高了效率。

經過連番的試用之後,火炮的實用性日臻成熟,可以說只待一鳴驚人了,這讓高懷遠很是高興。

至於另外一種,就只能說是火銃了,這種火銃高懷遠設定爲單兵使用的武器,儘量要求小型化,輕量化,口徑也要求比較小,大致在三公分左右,再小他的工匠們便做不到了。

在這個東西上,高懷遠更是費了不少的周折,首先輕量化上,便不容易做到,青銅材質雖然不錯,但是鑄造起來很是麻煩,內膛的鏜孔也很不容易,質量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氣泡等瑕疵,火銃的膛壁太厚不行,那樣的話太重,不易攜帶,太輕也不行,承受不住膛壓,會炸膛傷及使用者。

所以幾經反覆試驗,纔算是確定了膛壁厚度,槍管長度也穩定在兩尺,重量控制在了二十斤以內,不過這種東西還是不合高懷遠的要求。

因爲這個火銃使用起來實在太麻煩了,不管是裝填還是操作,都麻煩的要死,開始時候用的是引線點火發射,但是這麼一來,裝填發射一次,一分鐘的時間都不行,這射速真是要命,有這功夫一個善射的弓箭手可以射出二十支箭了,根本不實用,只能用來嚇唬一下人。

所以高懷遠決定改進裝填和發射的方式,步槍的發展最初就是前裝火繩槍,接着是燧發槍,後來纔出現後裝的擊針步槍,對於後裝槍,高懷遠是不想了,現在各種技術條件根本達不到那種程度,火繩槍用起來太麻煩,他也看不上,最後便將目光落在了燧發槍上,這個東西他有條件實現。

燧發槍說白了就是個打火機,而現在他已經有了這種東西,打火機在他從黃州回來之後,帶回來一大桶猛火油,他採用蒸餾的方式再次提純,得到了不少的火機油,現在他的身上就有了一個用火機油的打火機,笨是笨了點,但是比起以前用的火鐮、火絨點火的方式,先進了不知道多少倍。

有了打火機這個成功經驗之後,改造燧發槍就不是什麼問題了,於是高懷遠花圖紙,開始搞這個東西,經過一幫各式工匠們半年多的努力之後,還真就讓他做成了。

這種燧發槍和後世的燧發槍不太像,因爲口徑過大,裝藥量也很不小,想要抵肩射擊,除了他這樣的怪物能承受,一般人,只要開槍,便會槍響人翻,打着打不着目標,使用者肩膀就受傷了。

所以即便是造出這種東西,也只能採用臥姿射擊,用小駐鋤抵着地面,將後坐力傳導到地面上,才能發射,用起來還是麻煩了一些,裝填一發速率提高到了一分鐘兩到三發,算是進步不小了。

試用之後,最遠射程可以達到一里左右,有效射程大概也就是百米左右,再遠就不知道打到哪兒去了!這對目前的工藝來說,已經算是極致了。

所以高懷遠只是試着造了一些,作爲技術儲備,沒有要求繼續製造,只是又改了一下,搞了個小傢伙出來,算是個雙管手銃,平時可以拿來防身使用,出其不意之下,神仙也躲不過這傢伙的偷襲。

他讓靳同等工匠將主要精力都放在製造中型火炮上面,保證源源不斷的儲備這種火炮,應急使用,並且在他的臥虎莊裡面,抽選出來幾十個精壯莊丁,組成他的私人炮兵,裝備給他們五門火炮,住到山中無人之處,專司操練火炮,這幫人將會是他以後組建炮兵的指揮官,每個人都將成爲教官,有他們在,只要儲備的有足夠的火炮,他短時間便能訓練出來一支無堅不摧的炮兵來!

高懷遠現在覺得自己牛叉到了極點了,他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中國古代達芬奇,是個超級發明家了,從他手底下現在誕生出來不少超時代的產物,假以時日,將這些武器搬上戰場的話,將會是敵人的噩夢!

除了這些火銃之外,高懷遠還比較關注他的陷陣甲的發展,陷陣甲都是周伯通主持的鐵作裡面所造,使用的都是用水力機械杵錘千錘百煉的百鍊鋼所制,式樣上和當代甲冑風格迥異,防護力可以說超強,一般情況下,正面攻擊穿着此甲的戰士,刀槍箭弩基本上無法穿透,傷不了穿着之人,讓他的人多了一個保命的機會,對於提高士氣,也是一種很好的措施。

他當初到黃州的時候,沒有帶上這種陷陣甲,要不然的話他上次從山莊裡面帶走的那五十名少年莊丁也不會傷亡小一半,讓他着實肉疼了不短時間。

於是回到了大冶縣之後,他要求加速這種陷陣甲的製造,並且將第一批五十套陷陣甲派人送到了軍前,交給了黃嚴等人使用,那些人都是他的心血和種子,死一個都心疼的要死,首先保證他們在軍前效命的時候,要有安全保證,至於黃嚴怎麼解釋這種奇形怪狀的盔甲,那是黃嚴的事情,這小子一肚子鬼主意,編點瞎話跟喝稀飯一般簡單,由着他去編故事吧!

高懷遠忙他的,紀先成和賈奇忙他們的,從趙於莒的事情出現之後,他們的情報網絡便開始正式運作起來,各種有用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彙總到賈奇的手中,賈奇整理分析之後,得出一個結論。

那就是他們當初猜測的應該不會有錯,現在史彌遠正在和太子趙竑進行較勁,一方想要廢立太子,另一方想保住趙竑的這個太子的地位。

雙方暫時陷於僵持階段,當今皇帝態度明顯不支持史彌遠一方廢立太子,而且楊皇后那邊,也態度不明,既不支持史彌遠,也和趙竑比較疏遠,可以說是兩方誰都拿誰沒辦法。

這個分析更加堅定了高懷遠的想法,趙於莒應該就是後世的宋理宗,只不過現在還沒有人知道罷了,穿越者就是佔便宜,高懷遠起碼在這件事上,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他開始相信,京城中的這場爭鬥,到最後還是會以史彌遠的勝利而告終的。

所以他決定坐山觀虎鬥,不參與到這場紛爭之中,這是因爲他覺得從歷史角度來看,他眼下沒有能力去影響這場爭鬥的進程,何況對於趙竑,他也不算了解,只知道趙竑性格比較外向,年輕氣盛,想要有所作爲,痛恨史彌遠,但是這並不能成爲高懷遠支持他的原因。

因爲現在看趙竑對史彌遠不感冒,誰知道他假如真的當了皇帝,又是個什麼德行的皇帝呢?清除了史彌遠,會不會再弄出一個史彌遠第二呢?所以他犯不着去幫趙竑,何況八竿子現在他也夠不着趙竑呀!

另一方面是私人方面的問題,趙於莒假如真的就是以後的宋理宗的話,雖然混蛋了一些,但是他最終成爲那樣的皇帝,成因很多的,並不能都怪罪在趙於莒身上,何況從他目前對趙於莒的瞭解上來看,趙於莒並非天生就是個紈絝子弟,他生於民間,更知道民間老百姓的疾苦,畢竟他在史彌遠死後,還折騰出一個端平更化的局面,不能說他一定就是個昏君,這件事高懷遠也想明白了。

歷史要怎麼走,就先讓歷史這麼朝前走好了,他現在只要做他自己的事情,到該捲進去的時候再說,到時候他爭取一鳴驚人,給歷史留下濃重的一筆好了!

而且潛意識裡面,高懷遠認爲,遲早史彌遠要死,史彌遠死之後,自己再去輔佐趙於莒,爭取使他成爲一個明君,不要搞出來一個賈似道弄權就成,以南宋的國力,只要對兵制和政治制度進行調整,在蒙古大軍來襲之前,整飭軍隊,不見得就擋不住蒙古軍的鐵蹄。

所以說高懷遠認爲一切皆有可能,這件事他還是站在高處看熱鬧好了,於是他便將這件事放下,不再過問,轉而沒事的時候,讓賈奇多收集一些有關金國、西夏和蒙古那邊的消息。

其實也不用賈奇去收集什麼太多的消息,嘉定十五年間,金國的那個豬頭完顏珣也沒消停。

他頭一年殺了僕散安貞之後,過罷年就又忙活了起來,金國連年興兵和周邊諸國開戰,還要對付山東的李全的紅襖軍,國庫日益空虛,到了國家破產的地步,他還發行什麼貞祐寶劵,想挽回經濟崩潰,但是結果是一經發行,就立即飛速貶值,基本上跟擦屁股的草紙一般不值錢,讓他沒辦法,就又向南宋打主意,好像南宋就是他的提款機一般,想取錢就來取錢。

於是乎這個豬頭皇帝,再次派出大軍以完顏訛可爲元帥,起三路大軍攻打南宋,這個吃飽了撐得慌的傢伙,總覺得南宋好欺負,一點也不讓南宋消停。

完顏訛可受命之後,四月間和時全兩個人親率大軍,從淮北安徽一帶進兵,先是從潁州(安徽阜陽)壽州(安徽鳳台)兩地渡過淮河,在淮河以南擊敗了南宋守軍,進而攻打到了廬州(今安徽合肥),廬州守將是宋將焦思忠,焦思忠領兵在廬州和完顏訛可所率金軍展開了一場大戰,結果是焦思忠兵敗而逃,廬州也被金軍攻下。

完顏訛可攻下了廬州之後,自己也知道成不了什麼大事,也沒繼續朝南攻打,而是在廬州進行了一番大搶劫之後,便帶兵北還,小勝則安打算回汴梁找豬頭皇帝完顏珣覆命請功。

結果沒想到的是他的監軍時全,這個時候卻心生一計,打算多撈點在回去,於是便矯詔說金主完顏珣要他們再留在宋境之中一段時間,因爲過段時間之後,宋境的小麥就要成熟了,金國缺糧,待到收割了宋人的麥子充實了糧食之後,再回兵不晚。

於是完顏訛可便聽信了時全的矯詔,帶兵留在了宋境之中,孤軍駐紮在淮河南岸,傻乎乎的等着田裡面的小麥成熟,他們好搶收回去。

其結果是老天不照顧金兵,打了勝仗的金兵也有些鬆懈,三天之後,完顏訛可看天色不好,弄不好要下大雨,於是便又要準備渡過淮河北還,但是監軍時全當自己是個神仙,愣是蹦出來表示反對,不許完顏訛可帶兵北還,結果完顏訛可沒辦法,只好留下。

誰知道當天晚上,老天爺便下了一場瓢潑大雨,淮河水一夜之間便暴漲了許多,幾乎沒過了堤岸,將原來河上的橋給沖斷,他們金兵又沒有什麼水軍幫忙,這一下完顏訛可算是慌了,連時全也跟着一起慌了起來,於是時全便從完顏訛可哪兒分兵,親自帶兵在湍急的淮河上突擊架設浮橋,淮南宋軍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出兵偷襲金兵。

這個時候的金兵已經成爲了一支疲兵了,加上天降大雨,一羣金兵淋得跟落湯雞一般,如何還有鬥志,於是在宋軍的襲擊下,發生了潰敗,大批金兵爭相動尚未搭好的渡橋上搶渡淮河,結果是大部分金兵落水被活活淹死,宋軍戰船又在水上攔截金兵,使金兵大敗而逃,損失慘重,好不容易從廬州搶來的那點財物,又都還給了宋軍要麼就丟到了河裡面。

而時全和完顏訛可跑回汴梁之後,完顏訛可才知道時全矯詔,於是狠狠告了時全一狀,豬頭皇帝完顏珣怒急之下,當即將時全滿門抄斬,殺了個乾淨。

這一次金兵南下,結局又是金兵鎩羽而歸,讓金人更加不再看好和宋人的戰爭了,就是不知道豬頭皇帝完顏訛可這次會不會接受教訓了!

除此之外,通過從北方逃過來的漢人那裡,還有海上遠航到遼東做買賣的商人那裡,高懷遠還了解到了蒙古那邊的一些信息。

蒙古國那邊主持攻金的木華黎也沒閒着,趁着金豬完顏珣忙活着對付南宋這邊的時候,又大舉發兵,攻入了金國的河東一帶,將山西大半給攻佔了過去,這一次木華黎採用了不同的方式,不再如以前那樣,打下來劫掠一番就走,而是令大軍停駐在了山西,將山西大部給佔了去,可憐金國這一下疆土更小了許多,基本上可以說是被圍在了河南這一小塊地方上了。

對於這個消息,高懷遠不感到意外,金國現在想要翻身,已經徹底沒有機會了,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方面,他們都已經宣告離死不遠了,最後只等蒙古大軍和南宋軍隊聯手給他最後一擊了。

高懷遠的目光開始停留在了山東一帶,這幾年間,他不斷的聽到紅襖軍的消息,但是卻並未仔細關注那邊的形勢,現在他不管是財力還是情報,都比以前有了長足的發展,終於有機會將注意力轉向山東了,並且他還令黃嚴,派人在揚州開設了一座醉仙樓,不求賺錢,只求將揚州作爲宋金兩國之間的一個橋頭堡,抑或是一個情報收集點,而現在那裡已經也開始運作起來,隔三岔五的會發來一些有關山東一帶的消息。

李全這個人在宋史上可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作爲一個金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在楊安兒、劉二祖這些紅襖軍將領紛紛被僕散安貞剿滅之後,他已經成爲了山東紅襖軍的一面大旗了。

但是高懷遠卻知道,此人一生譭譽參半,先是投靠了南宋,使南宋有機會入主山東,收復山東舊土,但是後來李全卻因爲賈涉等南宋官員的不信任,最終倒戈相向,投降了蒙古人,使南宋這邊最終卻未能收復山東,令人有些扼腕嘆息。

他並不十分了解李全的生平,對於這個人,他起初是感到厭惡的,作爲一個漢人,在高懷遠以前看來,李全不管怎麼樣,都應該跟着南宋幹,不該出爾反爾,又投降蒙古人。

但是經過這兩年來,打聽到的不少消息來看,南宋君臣在處理紅襖軍一事上,確實太過優柔寡斷,另外疑神疑鬼不肯徹底信任這些投誠宋國的紅襖軍將士,加上紅襖軍內部之間的各種勢力相互傾軋,都想吞併對方的力量,而賈涉等人又沒有把握好處理這些事務的尺度,不是一屁股坐歪,就是乾脆坐山觀虎鬥,令紅襖軍上下,日漸開始厭惡起了南宋朝廷的這種態度,最終纔會離心離德,叛離了南宋。

這種情況實在是令人有些感到扼腕,以前高懷遠沒能力去插手這個事情,但是現在他有了雄厚的財力和人力之後,逐漸的開始對山東那邊起了一些心思,想試試能不能趁着這個時候,李全等人還沒有和南宋鬧僵,從中做點什麼事情。

於是他令賈奇關注山東紅襖軍的動態,結果很快傳來消息,原來紅襖軍舊部張、林因不堪李全等其他紅襖軍的軍閥們的欺負,於嘉定十四年,便以京東等地,投降了蒙古人,並被木華黎任命爲山東路都元帥府事,主領山東路益都、滄、景、賓、棣等州,他麾下的舊部也都倒戈當了蒙古人的僞軍。

現在李全已經成爲了山東一帶,最大的一個軍閥頭子,在山東盤踞,並且在宋金蒙三方勢力之間搖擺,態度很不明朗。

而今年五月份,宋軍濟南知府種贊聯合李全,大舉起兵討伐張、林,在益州擊敗了張、林軍,張、林敗逃,而李全則率兵進佔了益州。

這裡說的益州高懷遠知道,就是青州,如此一來,山東大部等於都落在了李全的手中,看來宋廷想控制李全,恐怕是有些力有不逮了。

第33章 反擊2第72章 回家第138章 勳章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51章 歡聚第13章 民報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1章 臨安第25章 啓動第81章 滅口第366章 慘烈第36章 游擊戰術第13章 不聽勸阻第21章 暗鬥(下)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53章 哪根蔥第58章 翹班驚遇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42章 中伏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60章 服軟第137章 幻化寺第3章 怒懲惡奴第157章 出使第93章 驗屍第52章 磨洋工(上)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51章 亂戰1第35章 陣前顯威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53章 彙報2第183章 豪賭第33章 兵發通江第50章 階州失守第51章 屠城第97章 人贓俱獲第107章 攤牌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138章 勳章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5章 臨潁會戰1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338章 殿後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21章 流民第31章 賊巢(上)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153章 亂戰3第46章 意外第214章 傷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104章 貴誠的耳聞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277章 積極備戰第158章 和談第2章 錯亂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37章 新皇登基第31章 賊巢(下)第39章 整頓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51章 擴建第315章 後事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27章 驚喜(上)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8章 變局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50章 劫獄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327章 當頭棒喝第31章 厲兵秣馬第320章 軍紀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6章 佈局第29章 巡視楚州第304章 亂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89章 磔於市第59章 殺猴敬雞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56章 縣衙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11章 奇怪老者
第33章 反擊2第72章 回家第138章 勳章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51章 歡聚第13章 民報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1章 臨安第25章 啓動第81章 滅口第366章 慘烈第36章 游擊戰術第13章 不聽勸阻第21章 暗鬥(下)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53章 哪根蔥第58章 翹班驚遇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42章 中伏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60章 服軟第137章 幻化寺第3章 怒懲惡奴第157章 出使第93章 驗屍第52章 磨洋工(上)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151章 亂戰1第35章 陣前顯威第31章 有病亂投醫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53章 彙報2第183章 豪賭第33章 兵發通江第50章 階州失守第51章 屠城第97章 人贓俱獲第107章 攤牌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138章 勳章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5章 臨潁會戰1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338章 殿後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21章 流民第31章 賊巢(上)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10章 暗流涌動第153章 亂戰3第46章 意外第214章 傷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104章 貴誠的耳聞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277章 積極備戰第158章 和談第2章 錯亂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37章 新皇登基第31章 賊巢(下)第39章 整頓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51章 擴建第315章 後事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27章 驚喜(上)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8章 變局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50章 劫獄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327章 當頭棒喝第31章 厲兵秣馬第320章 軍紀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6章 佈局第29章 巡視楚州第304章 亂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89章 磔於市第59章 殺猴敬雞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56章 縣衙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11章 奇怪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