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壽宴(下)

高懷遠聽罷之後,幾乎有一種要暈了的感覺,這件事也真是夠扯的了,他不過是拿出了一些小玩意,想幫着貴誠取悅一下楊皇后,沒成想楊皇后居然高興的暈了頭,居然拿出如此一條象徵着身份的玉帶,賞賜給了他,這傢伙可是好東西呀!這世上除了皇帝發的金書鐵劵之外,能超過這條玉帶價值的東西還真是不多,恐怕朝中不少重臣也沒這份榮耀吧!

貴誠看到高懷遠有點兩眼發直,於是趕忙在一旁猛使眼色給他,高懷遠忽然意識到是他謝恩的時候到了,於是趕緊跪倒:“臣多謝娘娘的厚愛,雖粉身碎骨,也無以爲報,實在是折殺了臣下了!”

楊皇后看着高懷遠驚喜的神色,不由莞爾,冷不丁的賞賜一下人的感覺也真是不錯,她很享受這種高高在上被人仰視的感覺,於是揮揮手道:“高從侍不必客氣,本宮歷來如此,只要你一心爲國做事,那麼本宮從來不會吝嗇什麼賞賜的!好了!你受了玉帶之後,便下去吧!記住上次你讓貴誠送本宮的那種茉莉香精本宮已經用完了,回頭有機會的話,想辦法再給本宮送一些過來吧!”

高懷遠撅着屁股一邊答應,一邊退出了慈元殿,捧着楊皇后賜給他的那條玉帶,傻呵呵的笑着離開了皇宮大內,這次的投資收穫還真是不錯,他怎麼覺得自己有些不太像是個武將,反倒跟個商人一般,而且做的還是投資回報率極高的買賣,不知道這玉帶要是拿出去賣的話,能值多少錢呢?高懷遠居然開始給這個玉帶在心裡面定起了價碼!

楊皇后賜玉帶給高懷遠的消息立即從宮中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城中各處,起碼在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這樣的武人系統裡面傳了個遍,不少人聽聞之後,都大爲眼紅,居然有人也開始琢磨着是不是也去搜尋點稀奇物件,獻給皇后娘娘,也換一條這樣的玉帶回來戴一下呢?

高懷遠自然懶得管別人怎麼想這個事情,繼續着他忙忙碌碌的生活,這期間他利用他的職權,在城中權貴之間大肆走動關係,結識了不少以前難得一見的當朝權貴,加上他出手大方,而且他的產業裡面稀罕玩意兒層出不窮,時不時的會送一些小禮物給各個權貴們,所以他在接手了御龍直之後,很快就獲得了不少當朝大員的賞識。

其中高懷遠跑的最勤的恐怕還是要算是楊府了,這個楊府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而是當今皇后義兄楊次山之子楊谷和楊石的府邸,之所以他會如此重視和二楊兄弟的交往,還是因爲此二人在當朝之中的影響力,旁的不說,單單是他們二人乃是楊皇后的侄子,就足以讓高懷遠沒事多跑幾趟了。

而且這二人也非等閒之輩,楊谷官至太傅,保寧軍節度使,充萬壽觀察使,永寧郡王。楊石以貴戚賜第初任承信郎,嘉泰四年(1204)時金國強大,金人頗驕,自持善騎射,輕視宋人。楊石從容起立,英姿勃發,挽弓搭箭,三發三中,使金使氣沮。由揚州觀察使進保寧承宣使。保寧節度使。進封信安郡侯。

還有就是這二位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一般情況下,卻很少參與朝政,所以和他們的父親楊次山一樣,在朝中頗有賢名,但是隻要他們出面說話,卻對政事影響力頗大,楊皇后很能聽進這二人的話。

所以高懷遠料定,假如有朝一日史彌遠要發動政變,貶黜太子的話,這二人必爲史彌遠所用,所以高懷遠在對待這二人的時候,十分盡心,隔三岔五的會到他們府中以巡查侍衛的名義,參見一下他們,並且對他們二人非常恭敬,而楊谷、楊石兩兄弟聽聞了楊皇后賞賜高懷遠玉帶一事之後,也對他頗爲另眼看待,視他爲自己人,說話也頗爲客氣,加上隔三岔五的時不時會收到高懷遠的一些稀奇禮物,所以沒多長時間,高懷遠便可以自有出入他們的府邸,甚至還可以閒聊一些政事。

從他們閒聊之中,高懷遠偶然說出的一些見解,就連楊谷、楊石兄弟對高懷遠也不得不點頭稱讚,所以時間一長,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相處的更加融洽了許多。

這次楊皇后的六十大壽辦的非常隆重,朝中上下官員,無不絞盡腦汁向宮中進獻各種賀禮,以圖取悅楊皇后,連久不聞政事的聖上趙擴,也親自出來爲楊皇后主持壽宴,宮中專門還在麗正門之內的垂拱殿設宴,大宴羣臣,並且宣佈大赦天下,可見這次楊皇后壽辰的隆重。

高懷遠雖然獲得了楊皇后的青睞,但是因爲身份的原因,無緣出席這樣的壽宴,只有貴誠和鄭清之纔有份參加這次壽宴。

而貴誠在壽宴上這次也出足了風頭,當衆獻給了楊皇后一副非常精緻工整的壽聯,立即博得大殿上下一片喝彩之聲,也令楊皇后和寧宗趙擴大爲高興,當即賞了貴誠不少禮物。

而相比之下,趙竑就差太遠了,趙竑只顧着看史彌遠不順眼了,忙活着領着少數幾個人整天挑史彌遠一黨的毛病,對於這次楊皇后過壽,沒怎麼上心,雖然也做了一些準備,但是和貴誠一比,便落入了俗套,根本引不起皇上和皇后的歡心和注意,特別是在貴誠當着衆人的面,獻了這副壽聯之後,趙竑立即就被比的找不着了,一個晚上都默默坐在下手喝悶酒,居然尚未結束壽宴,便喝了個酩酊大醉,趴在了桌子上,被黃門給攙回了他的東宮太子府去了,更是惹得楊皇后大爲不喜,覺得太子太過無禮了一些,連好久不怎麼管事的趙擴,看着趙竑的表現,也暗自搖頭。

而高懷遠雖爲參加壽宴,也能想得出當時的趙竑的落寞和難堪,真是爲趙竑感到悲哀,假如他當初聽真德秀的勸告的話,不和史彌遠處處爲敵,真德秀也留在京城輔佐於他的話,何苦會落得如此難看呢?

第35章 黑吃黑第93章 驗屍第78章 交手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94章 不拘小節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46章 斥責第196章 試探1第321章 權利第31章 賊巢(下)第323章 兇悍第236章 定策第56章 釘子第15章 李璮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23章 勤王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5章 對簿前堂第148章 範小五第62章 那是何物第147章 偷渡第8章 變局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40章 鬱悶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371章 條件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64章 剪除後患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下)第55章 將利縣第83章 瘋狂第1章 郾城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25章 堵口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33章 反擊2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9章 堅壁清野第53章 王家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91章 請罪第67章 集結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章 縣尉有請第321章 權利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96章 奪情起復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38章 佃戶第323章 兇悍第6章 佈局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83章 豪賭第50章 劫獄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9章 高家老宅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2章 錯亂第123章 勤王第53章 哪根蔥第1章 趙範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16章 清君側第54章 盤點第13章 民報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03章 決勝2第44章 中原大定第26章 收僕第31章 賊巢(上)第83章 點卯第20章 家僕李通第93章 秋季比武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21章 暗鬥(上)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193章 密謀第11章 奇怪老者第129章 猛火油櫃第85章 路遇故交第180章 餘太醫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108章 火銃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125章 廷杖第246章 回回炮第279章 四娘請命
第35章 黑吃黑第93章 驗屍第78章 交手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59章 改過自新(下)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94章 不拘小節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46章 斥責第196章 試探1第321章 權利第31章 賊巢(下)第323章 兇悍第236章 定策第56章 釘子第15章 李璮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23章 勤王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5章 對簿前堂第148章 範小五第62章 那是何物第147章 偷渡第8章 變局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40章 鬱悶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371章 條件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64章 剪除後患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下)第55章 將利縣第83章 瘋狂第1章 郾城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25章 堵口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33章 反擊2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9章 堅壁清野第53章 王家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91章 請罪第67章 集結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章 縣尉有請第321章 權利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96章 奪情起復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38章 佃戶第323章 兇悍第6章 佈局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83章 豪賭第50章 劫獄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9章 高家老宅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2章 錯亂第123章 勤王第53章 哪根蔥第1章 趙範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16章 清君側第54章 盤點第13章 民報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03章 決勝2第44章 中原大定第26章 收僕第31章 賊巢(上)第83章 點卯第20章 家僕李通第93章 秋季比武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21章 暗鬥(上)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193章 密謀第11章 奇怪老者第129章 猛火油櫃第85章 路遇故交第180章 餘太醫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108章 火銃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125章 廷杖第246章 回回炮第279章 四娘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