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總攻

入夜之後,雞鳴蕩水面上各種船隻往來穿梭絡繹不絕,不斷有落水之人被救上船隻,而那些被困於雞鳴蕩水道之中的大型船隻,此時經過船上水手們不斷的清理之後,漁網被紛紛清除掉,重新恢復了動力,這些船上的李全軍全部被繳械,然後押送到了岸上,交由岸上之人看押,李全這次又賠大發了,近八千水步兵將此戰中基本上全軍覆沒,數十條各型戰船也絕大多數成了宋軍的戰利品,只有少數被燒燬或者擊沉,逃脫昇天的船隻幾乎沒有,因爲他們即便是脫離了戰場,當跑回通往洪澤湖的水道的時候,還是被這裡埋伏的宋軍船隻給堵住俘獲。

八千人逃離戰場的不足二百人,其中江同算是一位,江同跳船之後,一路潛泳躲過宋軍的搜捕,惶惶如同喪家之犬,一路逃上岸,又化妝了一番,一路逃回了楚州。

王泉水軍大捷的消息傳至寶應縣城外宋軍大營之後,宋軍無不歡欣鼓舞,士氣大振,高懷遠聽罷此消息也大爲振奮,看來這次帶水軍一起出徵果真沒有做錯,要不然的話,他們在此圍攻寶應縣城,如果突然背後遭到李全水軍突襲的話,這場仗戰敗的可能性非常大,水軍在水上行船,特別是晚間利用夜色隱秘行蹤,一旦突然襲擊的話,和城中劉慶福軍來個裡應外合,即便他麾下兵馬都是精銳,也難免不會慌亂,要是戰敗的話,這次他就丟人大了!

“來人,傳令嘉獎王泉以及水軍將士,將此捷報速速送回京城,爲王泉以及水軍請功!另外別忘了把這個消息順便送給城中的劉慶福,告訴他們不要再對李全派軍來援寄以厚望了,他們的援軍這會兒已經大部都成了朝廷的俘虜,奉勸他們還是識趣一些,儘快放下兵器開城投降的好!省得白白送了性命!”高懷遠滿臉帶笑的下令到。

於是有人立即依言按照他的吩咐,將消息寫在絹帛上面,綁在一些鵰翎箭上,射入了寶應縣城之中,並且派出一些大嗓門,在城外放聲大叫,繼續搞他們的攻心戰術。

城中守軍很快便得到了這個消息,當即便一片譁然,自從他們被圍在寶應縣城之後,連續多日被宋軍砲石打的焦頭爛額,惶惶不可終日,大部分人心中還是在幻想着李全會盡快發兵來救他們,可是當他們得知援軍全軍盡沒之後,城中軍心當即便跌入了谷底,一些人便開始琢磨着退路的問題了。

其實李全軍中並非真的如同他們所宣傳的那樣鐵板一塊,李全軍的構成註定他們不是如同宋軍那樣是一個高度統一的軍事組織,李全這些年發家之後,他收攏了許多京東一帶紅襖軍散部,說起來麾下數十萬大軍,其實卻是由多支不同勢力所構成,其中幾個勢力比較大的比如國安用、閻通、邢德、時青等人以前都乃是忠義軍的一些軍閥,後來因爲李全勢力大,而歸附於李全手下,但是這些人人心並不齊,此乃是李全軍中最大的問題,他麾下現在號稱二十萬大軍,但是真正可以調動的兵馬,其實總數不過就七八萬人左右,而且這些人還要分別駐守鹽城、沭陽、徐州、淮北等地,維持他的地盤,故此這次集結在楚州一帶的兵馬數量貌似不少,但是其中不少人都是這些人的舊部,人心並不齊,其中不少人心裡面自己有本帳,各自在打着各自的主意。

同時李全軍中兵卒不少人都是強行裹挾入軍中的老百姓,這些人以前受盡了金人的欺壓,讓他們打金兵的話,倒是還算樂意,但是他們不少人都自認爲自己是宋人遺民,並不願意真的和宋軍撕破臉,打個你死我活。

而這次宋軍一開戰,便大肆宣傳,會優待降軍,而且還到處放言,要這些李全麾下的將士們放下兵器投誠,不要這麼骨肉相殘,這樣的宣傳攻勢是不容忽視的,這便更加劇了李全軍中的不穩定因素。

當寶應縣城之中的北軍得知援軍完蛋之後,軍心頓時變渙散了,當宋軍在城外擺出要攻城的架勢之後,主動登城御守之人明顯不太多了,許多人磨磨蹭蹭的不願意對城外放箭,甚至私下議論着乾脆投降拉倒,省的在這裡被宋軍給殺了就冤枉了。

劉慶福當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也大爲懊惱,心知這一下寶應縣算是完了,再堅持下去,也等不來李全的援軍了,現在他只能靠他自己,要麼死守寶應縣城在這裡和宋軍拼一個魚死網破,要麼就趕緊準備突圍出去,能跑回去楚州多少人就跑回去多少人。

這兩條路他必須要選擇一條,想想李全這些年對待他的方式,劉慶福就滿腹牢騷,爲了一個李福,李全這些年將他置之高閣,在這裡爲李全賣命劉慶福真是有些不太樂意,但是他也不能投降宋軍,當初發動楚州兵變乃是他一手實施的,淮東制置使許國可是死在他的手中,而且當時他還殺了不少宋廷的官吏,南宋朝廷是不會饒過他的,而眼下他雖然有心想和宋軍在這裡拼死一戰,但是他樂意,並不代表他手底下的人都樂意,他很清楚自己手下這些兵將們心裡面在琢磨什麼事情,假如再堅持幾天的話,恐怕他手下這幫人就會譁變了,所以思來想去,劉慶福最終還是決定突圍,省的被人家在這裡來個甕中捉鱉。

想明白了這件事之後,劉慶福也不再怠慢了,立即將手下的諸將都招集到了寶應縣城的縣衙之中,將他的打算告知了這些手下。

這幫人其實也早就想跑了,寶應縣城在這麼多宋軍圍攻之下,明擺着是堅持不了多久的,現在他們也算是完成了李全交付他們的任務,將宋軍在這裡拖了好幾天時間了,算得上是對得起李全了,繼續在這裡等死就是不智之舉了。

於是這些劉慶福的手下頭目們紛紛點頭答應,張羅着出謀劃策計劃如何突圍。

大多數人都將突圍的方向選在了北門,眼下只有北門沒有遭到宋軍的圍攻,而東西南三門都有大批宋軍駐守,眼看着是不容易突出去的,所以大家意見基本上一致,都要求連夜從北門突圍出去,迅速的逃回楚州。

唯有劉慶福最終卻搖頭否定了他們的建議,對他們苦笑着說道:“不成,我等絕不能從北門突圍,你們不瞭解城外的宋軍主將的想法,宋軍這是在給我們故佈疑陣,誘我們上鉤呀!北門看似是個生門,其實如果我預料不錯的話,城外定時早已陳駐了宋軍最精銳的兵馬,只等我們從那裡走了,說白了那裡是個火坑,就等我們自己跳下去了!

故此我們絕不能走北門突圍,我決意從東門走,我們不能回楚州去,在通往楚州的道路上,定會埋伏有宋軍伏兵,即便我等突圍出城成功,最終也很難返回楚州,所以我決定走東門,突圍出去之後,朝鹽城方向撤退,只要到了鹽城,那裡還有兩萬我軍,我們合併一處,方有同宋軍一戰之力,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當即有人便驚道:“這如何是好!東門宋軍十分精銳,我們這麼衝出去,能突出重圍嗎?”

“不妨!我們以有備攻敵不備,敵軍當會猝不及防,我們只要一鼓作氣衝出去就好!諒宋軍也想不到我們會選這個方向突圍,反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劉慶福儘可能的做出鎮定的樣子,來給手底下的人打氣。

大家聽聽劉慶福的話似乎有理,想想可能確實是這麼回事,故此最終紛紛點頭答應了下來。

劉慶福還特意囑咐他們,先莫要說出去突圍的事情,以免這個時候亂了軍心,衆人也紛紛答應了下來,看了一下天之後,劉慶福將突圍的時間定在了第二天晚上。

但是高懷遠卻似乎不打算給劉慶福他們這個機會了,當得知水軍在高郵湖大勝李全水軍的消息之後,高懷遠終於決定要大舉進攻寶應縣城了。

當天中午不到,大批宋軍便在城外列陣,幾聲號炮響過之後,宋軍便在城外猛烈的砲石掩護之下發動了對寶應縣城的猛攻。

這幾天宋軍的兵將們的日子過的相當順心,每天吃飽了就在城外坐着,如同看大戲一般的看着自己這邊的炮兵們一刻不停的朝着寶應縣城發砲,砸的北軍狼狽不堪,他們的工作就是時不時的佯攻一下,不讓城中北軍們消停,這幾天下來,不少人自覺似乎都吃胖了一圈,當今天再次出營列陣的時候,一個個宋軍將士龍精虎猛,早已經躍躍欲試。

當總攻號令下達之後,這些生兵、效用們立即披掛整齊,齊聲虎吼了一聲,然後立即大踏步的朝着寶應縣城衝了上去。!

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44章 如何處置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97章 人贓俱獲第342章 伏兵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86章 誰更缺德第129章 死諫第8章 離任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145章 佯攻第113章 生死籤第11章 反擊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25章 啓動第8章 偃旗息鼓第12章 拜師第43章 落花流水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30章 交鋒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09章 身份第40章 鬱悶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50章 階州失守第17章 三山散人第21章 憤怒第201章 頑抗1第252章 總攻第47章 逐出軍中第239章 斥候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95章 賭博第336章 警示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64章 橫掃第15章 陷陣士第204章 城破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上)第91章 請罪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16章 清君側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78章 交手第36章 忙碌第197章 試探2第35章 兄弟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137章 幻化寺第274章 交易第99章 漁翁之利第60章 鴿子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105章 決勝4第122章 忠衛第4章 祭奠名將第53章 彙報2第67章 與狼共舞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1章 暗鬥(下)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5章 潰兵第165章 得勝回朝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95章 草包掛帥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229章 武生營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88章 懸案第264章 激戰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315章 後事第11章 臨安第34章 三溪口第365章 雨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13章 把柄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27章 勸慰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78章 交手第141章 談判第78章 交手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45章 新丁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335章 依計行事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10章 挑釁
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44章 如何處置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97章 人贓俱獲第342章 伏兵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86章 誰更缺德第129章 死諫第8章 離任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145章 佯攻第113章 生死籤第11章 反擊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25章 啓動第8章 偃旗息鼓第12章 拜師第43章 落花流水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30章 交鋒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09章 身份第40章 鬱悶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50章 階州失守第17章 三山散人第21章 憤怒第201章 頑抗1第252章 總攻第47章 逐出軍中第239章 斥候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95章 賭博第336章 警示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64章 橫掃第15章 陷陣士第204章 城破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上)第91章 請罪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116章 清君側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78章 交手第36章 忙碌第197章 試探2第35章 兄弟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137章 幻化寺第274章 交易第99章 漁翁之利第60章 鴿子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105章 決勝4第122章 忠衛第4章 祭奠名將第53章 彙報2第67章 與狼共舞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1章 暗鬥(下)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372章 京東駐屯軍第5章 潰兵第165章 得勝回朝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95章 草包掛帥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229章 武生營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88章 懸案第264章 激戰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315章 後事第11章 臨安第34章 三溪口第365章 雨第345章 紛紛受挫第13章 把柄第262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第27章 勸慰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78章 交手第141章 談判第78章 交手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45章 新丁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335章 依計行事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10章 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