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權知大冶

黃州大捷的消息很快便從水路傳到了對岸的鄂州城中,京西路制置大使趙方當即便大喜過望,連說了三個好字,最後對高懷遠作出了一個評價,就是此子絕非池中之物,他日一旦上陣帶兵,定會是個驍勇之將!其前途將不可估量!

作爲高懷遠來說,他倒是沒有想太多,這次黃州之戰對他來說,只是爲了保命一戰罷了,他被趙方趕鴨子上架,發到了黃州,他不得不玩命和金軍一戰,這一戰他不過只是完成了保命的任務罷了,倒也沒把自己上升到一個太高的高度。

此戰結束之後,他在黃州城又盤亙了幾日,和黃嚴等弟兄好好聚了一番,黃嚴幾次提到想要卸甲歸田,回臥虎莊逍遙自在,不再在軍中受那種約束。

但是高懷遠卻不答應他的要求,令他必須要好好在忠順軍幹下去,因爲他以後的事業,需要在江北軍中擁有一支自己的力量,這一點他明白無誤的告訴了黃嚴,令他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最好是能在忠順軍裡面的官當的越大越好,並且帶着那些他留給黃嚴的弟兄們,逐漸控制忠順軍。

而忠順軍的成分也利於他這麼做,因爲忠順軍的兵卒大多數都是北方河南人,對於他們來說,在棗陽是身處異地,可以比較好控制,而且對於他們來說,北復中原的願望要遠高於其它部隊,所以高懷遠從當初建議孟宗政組建這支部隊的時候,便開始打這支部隊的主意了,現在好不容易黃嚴等人已經在忠順軍站住腳了,他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天賜良機的。

而且他還令黃嚴等人要注意結交忠順軍的將領們,特別是那些有真本事的人,要特別留意他們的狀態,最好能打成一片,稱兄道弟不分你我最好,這對他以後將會有很大助益。

黃嚴等人聽罷了高懷遠的解釋之後,雖然不知道高懷遠最終想要做什麼,但是還是答應了他的要求,繼續留在忠順軍之中當兵,有朝一日看看能爲高懷遠做點什麼吧!

雖然對未來高懷遠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但是這些棋子早一點佈下卻不會有錯,他的力量從來都不嫌多,多一支軍中的力量他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的。

幾天之後,黃州城的局勢基本上徹底穩定下來,黃嚴接到孟珙的將令,令他率軍北上麻城,因爲金軍已經棄守麻城,在他的追擊下,開始撤往黃土關,麻城已經被孟珙佔領,他決定在麻城整飭兵馬,接受棗陽援軍之後,一鼓作氣,重新奪回黃土關,最終收復此次金軍侵佔的南宋土地,有可能的話,最好能攻佔息州。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兵馬,纔派人將黃嚴所部調往麻城歸隊,黃嚴雖然不捨,但是將令難違,只得和高懷遠、周昊等人依依惜別,然後點齊他的部下,出黃州徑直向麻城方向而去。

而高懷遠將黃州城城防再次交還給了蔣方,清點了大冶縣鄉兵之後,乘船南渡,回到了鄂州城大營。

對於他來說,本可不必這麼早回到鄂州的,他完全可以在黃州呆下去,直到此戰結束之後,等候朝廷封賞,而以他在黃州的功勞,別人想取代也取代不了的,這對他仕途升遷來說,無疑很有好處,蔣方在此戰之中雖然也立功不小,但是軍事上,基本上都是高懷遠在指揮,這一點黃州軍民基本上都清楚。

但是高懷遠最終卻沒有這麼做,在請示了趙方之後,還是毅然帶兵回了鄂州城,將黃州之戰的功勞大部分給了蔣方,他這麼做自然有他的目的,因爲他不想這個時候因爲升遷一事,離開大冶縣,因爲大冶縣現在纔是他的重中之重,他必須要留在大冶縣,坐鎮指揮保證他的事業穩步發展。

所以他主動放棄了這個機會,令趙方頗爲感嘆,認爲高懷遠不居功自傲,是個難得的人才,連蔣方都對高懷遠感激不盡,臨走的時候,幾乎傾盡家財,送給了高懷遠一份厚禮,算是對高懷遠的答謝。

高懷遠通過此事,算是賣給了蔣方一個天大的人情,爲以後的北上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一戰對於高懷遠來說,也有很大的好處,起碼趙方在上書朝廷的時候,在黃州之戰上,爲高懷遠落下了重重的一筆,同時爲高懷遠爭取到了一大筆賞錢不說,連他所帶的陣亡在黃州城的大冶鄉兵也家家戶戶得到了很重的獎賞,起碼讓他們的家人不會因此無所依靠,連帶殘餘的這些鄉勇們,也都受到了不少獎賞,落得一個皆大歡喜,讓當初沒有能前往黃州的那些鄉勇們各個眼紅不已。

最大的獎勵還不是錢財的問題,高懷遠因此再次進階一級,以前他是正九品保義郎,而此戰之後,因功進階爲從八品從義郎,算是升了一格,但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劉知縣這個時候忽然調往它地任職,以至於在高懷遠領鄉勇回到大冶縣之後發現沒了縣長!

而趙方卻爲他爭得了這個大冶縣知縣的位子,沒有派員來大冶縣補劉知縣的位子,而是請旨之後,讓高懷遠繼續任大冶縣尉,全知大冶縣,實質上等於是當了以縣尉之名,當了個大冶縣常務副縣長,雖然名字不好聽,算不上是正牌知縣,但是實質上卻等於是大冶縣的第一人,也是大冶縣的父母官了!

這可是個意外的驚喜,高懷遠覺得自己好像被天上掉的餡餅砸到了一般,他在鄂州臨行前趙方居然沒有提前告訴他,讓他回到大冶縣之後,才得知了這個消息,搞得他有點措手不及,直到縣裡面的那些同僚出城迎接他的時候,才明白過來。

這一下高懷遠嘴巴樂歪了,雖然他手下還有主薄、縣丞等人的監督,但是基本上這幫人現在都已經被他收買了,而且這幫人都看出,高懷遠深得趙方的喜愛,巴結還來不及呢,所以也就是說,高懷遠其實已經等於掌握了大冶縣的黨政軍權,在大冶縣他說了算了。

高懷遠在回到了大冶縣之後,光是應付本縣那些鄉紳們的登門道賀,就忙活了半個月時間,要不是還有紀先成這個老狐狸給他幫忙的話,他還真的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這個場面了。

這一次黃州之戰,對於他來說收穫相當豐富,收穫最大的就是高懷遠真真切切的第一次掌握一城之力,打了一場非常正規的城市防禦戰,大大的豐富了他對防守城市的作戰經驗,這是他第一次從軍所沒有機會得到的,這一次卻意外的讓他體驗了一把。

其次就是他接管了大冶縣,成爲了大冶縣說了算的人,以後做事的時候,不再用受人掣肘,可以大膽的發展他的事業了,這是第二個收穫。

第三就是這一戰之後,各種封賞和鄉紳送來的禮物,讓他的荷包再次大大的充實許多,原來難怪人人想當官,這纔是其中的奧妙呀!收禮的感覺也真是不錯,而且你不收的話,還得罪人,所以他可以堂而皇之的收受錢物了,這樣一來,讓他的資金更加充裕了一些。

不過高懷遠自然不願隨大溜當什麼貪官的,他沒將這些錢財禮品收入自己荷包之中,而是拿出來一部分,分給了手下的那幾個同僚,大家一起歡喜一下,其餘的他都一股腦捐出來,給各鄉的弓箭社,一是作爲陣亡者的撫卹金使用,讓陣亡鄉勇的家庭又多獲得了一份撫卹,同時讓各鄉可以補充一些兵器甲冑之物,充實地方鄉兵的力量,這將是他以後可以掌控的一份力量,他也不惜血本。

同時他這麼做還帶來一個好處,雖然鄉勇陣亡了一些,但是對於其他那些沒有參加弓箭社的青壯來說,這麼豐厚的獎賞,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所以各個弓箭社在這之後,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老百姓參加弓箭社的訓練也更加踊躍了一些。

除此之外,高懷遠還貪墨了一大筆意外之財,就是他在從黃州回來的時候,將當初在鄂州大營所配給鄉勇們的器甲都給一股腦帶了回來,成了他的私藏品,偷偷的囤積了起來,這些東西可是好東西,一般人有錢都買不到的!

其中甲冑要耗費大量人力去打造不說,他眼下的陷陣甲雖然堅固,但是卻產量不高,而且其中所帶回來的那些弓弩,更是他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

他的臥虎莊現在雖然有秦虎的制弓坊,但是實際上製造一把好的弓弩,並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除了所需的牛角、牛筋、魚鰾、硬木這些國家管制物資之外,將這些東西組合成一把上好的複合弓,需要的時間也很長,一把好弓從製作,到可以使用,幾乎需要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這一批弓弩就成了他的應急戰略儲備,被他藏到了深山之中,嚴密的保管了起來。

戰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時候是一種聚斂財富的過程,比如蒙古,對於有些國家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消耗,比如南宋、金國等國家,但是對於高懷遠來說,卻算是聚斂財富的過程,通過兩次參戰,他的收穫之大,只有他一個人知道,所以他簡直有些愛上了戰爭,假如以後他再有機會的話,保不準他還會領兵出戰。

不過這次出征對於他老爹來說,又是一次提心吊膽的難忘經歷,高懷遠受命點兵奔赴鄂州的時候,他老爹高建便得知了這個消息,他雖然擔心,卻沒有一點辦法,因爲高懷遠當的就是縣尉,乾的就是這個活,推卸不掉的,後來一聽說高懷遠被趙方派到了黃州禦敵,高建差點沒有嚇瘋,躲在家中大罵趙方無良,居然把他的寶貝兒子派到黃州那樣的險地之中,現在他三個兒子,大兒子二兒子都已經不用說了,他現在已經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高懷遠身上,卻又被派往前線打仗,他簡直怕的要死。

就這麼提心吊膽的過了半個多月之後,才收到高懷遠的來信,高建這才放心下來,心情也由害怕,立即變成了狂喜,他自己也不過就是個七品通判罷了,沒想到高懷遠這一下就和他的官平級了,雖然只是個從八品的官,但是實質上卻等於當了大冶縣的知縣,乾的活卻是七品官的活,這可真算是光宗耀祖了呀!

於是高建少不得立即提筆,給高懷遠寫信,大加讚賞了一番,他幾年前,打死也沒想到,自己這個三兒子居然能完成他的光耀門楣的事業,於是索性將高家老宅那些房子還有田產乾脆就劃到了高懷遠的名下,算是他送給高懷遠的禮物了。

這裡所有人之中,要說最高興的還是要算是柳兒,自從高懷遠出征之後,她便提心吊膽的過日子,整日擔心的睡不着覺,生怕高懷遠在黃州城有個三長兩短的,她以後就沒法活了,直到高懷遠回到大冶縣之後,她立即將手頭的事情都交給了周毅、蔣鵬等人打理,自己飛速趕到了大冶縣,到了高懷遠身邊。

兩個人相見之後,自然是小別勝新婚,好一番纏綿,讓柳兒幸福的跟個小媳婦兒一般,整日都保持着笑容,任誰都看出來她臉上洋溢的那種春\情和幸福。

就這樣,高懷遠回到了他的大冶縣,開始了爲期半年多的平靜生活,這半年時間之中,他在大冶縣整頓吏治,肅清了縣裡面原來官吏們保留的不少惡習,對於地方的老百姓的搜刮程度減輕到了最低點,獲得了不錯的聲譽。

而且這半年之中,大冶縣的弓箭社發展的十分迅速,各鄉的弓箭社都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態勢,許多原來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加入到了弓箭社之中,開始參加各種軍事訓練,真正的做到的出則爲兵,入則爲民,讓大冶縣地方也變得安定了許多,原來一些無賴、地痞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夾起尾巴做人,要麼只好遠走他鄉,周邊的那些蟊賊們,也都不敢輕易到大冶犯事,省的沒撈到錢倒把小命給弄沒了。

但是也有一件事,讓高懷遠很是扼腕嘆息,主持京西路軍政的趙方,在黃州之戰結束之後沒多長時間,也就是八月期間,因爲病重終於不治,撒手人寰,高懷遠在趙方病重期間,還親自趕到鄂州探視他,趙方那時候已經臥牀不起,氣息短促,既便如此,看到高懷遠之後,還是拉着高懷遠的手道:“懷遠!老夫十分看好你!望你能像答應我的那樣,好好做官,有朝一日能北復中原!我即便死也安心了!”

趙方的話令高懷遠心情複雜,只能點頭答應!而趙方死前對他的部下們叮囑,定要協心報國,不幾天之後,便撒手人寰,令南宋再次痛失一個忠心報國的良臣,不少人聽聞之後,都自發爲趙方服喪送葬,舉國哀悼這個曾經爲南宋作出巨大貢獻的老臣。

即便朝廷方面,寧宗再不問政務,史彌遠再怎麼把持朝政,也給予趙方了很高的平價,在趙方死後,追贈他銀青光祿大夫和太師,並且賜諡號忠肅,也算是給這個忠臣良將一個定論。

趙方死後,高懷遠也深感痛惜,深爲南宋又失這樣這樣一個良臣而感到遺憾,倒是他老爹關心的和他不同,高建聽聞趙方死訊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將高懷遠扶正的事情,再怎麼說高懷遠還只是一個全知大冶縣的縣尉,不是正兒八經的知縣,於是花重金活動,想將高懷遠扶正,這個事情高懷遠沒興趣參與,老爹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吧!他對當官倒也不是太感興趣,關鍵是他要做的事情做好就成。

於是他只管做好他的官,以紀先成爲輔,負責打理縣衙的事情,而他的主要精力,又放在了他的生意和暗中的力量上。

半年多時間裡,他的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其中銅鐵礦大幅擴充,又兼併了附近兩個小規模的礦場,擴大了銅鐵的產量。

銅鐵作坊裡的陷陣甲和火銃也開始逐漸的擴大了產量,實用的產品逐漸開始產出,特別是銅作裡面的火銃,已經逐步定型,並且正式投產兩種中小口徑的銅炮,穩定了鑄造的工藝,下一步就可以大量投產,並且還在進行着各種試驗和改進工作,比預期的要快不少,這也讓高懷遠掌握了一種超時代的利器,使他對未來更有信心了許多。

同時酒坊方面,以孫福、林三等人爲主,將酒坊生產規模再次擴大,並且在四川的酒坊也投產開始出酒,大大滿足了市場對於神仙醉系列酒的需求,也爲酒樓的擴張大好了基礎。

而酒樓方面,在黃真兄弟和他們手下的打理下,醉仙樓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出現在南宋各地重要的城市中,並且在金錢開道下,開一家火一家,生意好的自然不必多說,附帶着各種化妝品的店鋪在兩浙路也開始大肆走紅起來,多種產品都一經上市,便受到世人極力追捧,成爲坊間炙手可熱的新鮮貨。

值得一提的是,黃浩按照高懷遠的吩咐,經過一番籌措之後,終於在益州也就是成都站住了腳跟,連續在四川一帶,開辦了多家醉仙樓,生意很快做大了起來,並且在四川投建了酒坊,專司生產供應西南一帶的酒水,還以很低的成本,生產出了低檔的高度酒,也就是高懷遠定名的燒刀子,使之打入了吐蕃諸國,大大吸引了好酒的吐蕃人,令他們趨之若鶩,紛紛聯絡黃浩,想要大批採辦燒刀子在吐蕃銷售,故此黃浩選擇了兩個合作伙伴,以燒刀子爲交換,在靠近四川一帶的吐蕃建立起了兩個草場,開始初步收購種馬,在那裡馴養,假以時日之後,從吐蕃向南宋輸入馬匹,也不見得就是個夢想。

同時連帶着他的情報網絡,也開始初步建立起來,爲此高懷遠將這件事交給了已經成熟起來的賈奇負責,要不然各地彙集的海量信息,便讓他無法應付。

總之一切都在按照高懷遠的想法逐步推進,事業方面蒸蒸日上,而且高懷遠的小日子過的日漸舒心,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嘉定十五年夏,高懷遠突然間收到了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件,令他意外的是,來送信者居然是沂王府之人。

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26章 憂心忡忡第321章 權利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77章 流雲彎刀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63章 平地驚雷第102章 完勝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199章 北進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51章 歡聚第18章 軍統司第16章 密謀第97章 獻計第9章 初戰告捷第54章 盤點第91章 圈錢第60章 考量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365章 雨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07章 決死第58章 香精第292章 功成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28章 失蹤(上)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48章 敗露第12章 備戰2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72章 屠村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65章 神仙醉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94章 監視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7章 降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93章 城破第87章 劍指吐蕃第109章 身份第87章 走馬上任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21章 我軍威武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47章 大換防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71章 鋌而走險第81章 屠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320章 軍紀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119章 副官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91章 師妹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69章 支援(下)第18章 殺威棒第116章 清君側第5章 山東李全第29章 巡視楚州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10章 亂局第349章 倉惶第83章 點卯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94章 爆冷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76章 刀匠第34章 三溪口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191章 師妹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129章 死諫
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45章 報門而入第226章 憂心忡忡第321章 權利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159章 火藥建功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77章 流雲彎刀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63章 平地驚雷第102章 完勝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199章 北進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51章 歡聚第18章 軍統司第16章 密謀第97章 獻計第9章 初戰告捷第54章 盤點第91章 圈錢第60章 考量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365章 雨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07章 決死第58章 香精第292章 功成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28章 失蹤(上)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48章 敗露第12章 備戰2第186章 再露鋒芒第172章 屠村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65章 神仙醉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122章 首戰告捷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94章 監視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7章 降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93章 城破第87章 劍指吐蕃第109章 身份第87章 走馬上任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21章 我軍威武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47章 大換防第29章 天羅地網(下)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71章 鋌而走險第81章 屠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320章 軍紀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119章 副官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91章 師妹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69章 支援(下)第18章 殺威棒第116章 清君側第5章 山東李全第29章 巡視楚州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10章 亂局第349章 倉惶第83章 點卯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94章 爆冷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76章 刀匠第34章 三溪口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191章 師妹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129章 死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