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霅川之變

就在上元節剛過,楊太后宣召撤簾歸政之後的第三天,湖州方向便傳來了一個令南宋舉國震驚的消息,被廢太子趙竑在湖州黃袍加身,宣告登基爲帝,並且集結了相當數量的兵馬,在湖州傳檄天下,要南宋各地不要服從現在臨安城中的皇帝趙昀,轉而要聽從湖州新帝趙竑的聖諭。

這一下如同在大宋境內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一般,炸得大宋朝野無不暈頭轉向,年前史彌遠擔心趙竑在臨安城內會生事,於是便讓趙昀和楊太后下旨,將趙竑逐出京師,趕到了湖州居住,本以爲這件事自此就算是瞭解了,雖說天下人有同情趙竑這個廢了的太子,但是他們都以爲將趙昀立爲天子之後,大家也就會接受這個事實的。

但是沒成想這個時候卻出了這種事情,而第一個收到消息的人還不是史彌遠,而是高懷遠,上元節過罷第二天高懷遠便從賈奇那裡得知了這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從湖州的醉仙樓傳來的消息說湖州在年後忽然間出現了大批不明身份之人,並且在上元節之前開始武裝起來,將湖州城給徹底控制了起來,似乎要有大亂髮生。

而且湖州醉仙樓的人員很快便在城中查明,有一批湖州人不忿濟王趙竑的遭遇,暗自糾集了大量人員,在年前便開始遊說移居到湖州的趙竑,要立他爲帝,討伐矯詔所立的新君,並且駐鋤史彌遠的奸黨。

這些人之中又以湖州人潘壬、潘丙兄弟和族中兄弟爲首,來往出入趙竑的王府十分頻繁,最終還是說服了趙竑,並且暗中派人到楚州搭上了李全的線,請李全暗中派兵潛入湖州助他們興兵,爲此他們中有人代表趙竑許諾了李全很多好處,答應只要事成之後,便受李全爲京東節度使,準其開府稱山東王。

於是李全考慮到現在他的處境因爲彭義斌和飛虎軍的反叛,令他幾乎喪失了對京東路的控制權,於是便在他幕僚的慫恿下答應了這次趙竑的邀請,暗中派出了精銳兵馬六千餘人化整爲零通過各種方式,水陸並進繞過了泰州,最終走水路進入太湖,並在年前就駐於太湖之中,勾結了太湖之中的湖盜、漁民,將這支李全的兵馬隱藏了起來。

而趙竑其實當初在受到潘壬兄弟鼓動的時候,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他也自知力量薄弱,朝中大權早爲史彌遠一黨所把持,而且現在趙昀登基已經成爲既成事實,雖然有人不滿,但是總體上朝野也已經默認了趙昀登基爲正統的這個事實了,以他看來,現在就這幫地方氏族想要擁立他爲帝,整體來個大翻盤幫他奪回帝位,顯然有些癡人說夢,一旦失敗的話,他可是難逃一死的。

於是趙竑最初死活不肯答應潘壬兄弟們的攛掇,堅決不同意被擁立爲帝,可是說來潘壬等人也算是死心眼子,說什麼都要幹成這件事,後來甚至不惜以武力相脅迫,逼得趙竑沒有辦法,才總算是勉強答應下來。

後來在潘壬兄弟的暗中聯絡下,趙竑聽聞李全答應派兵來助他重新上位,並且實實在在的派來了數千精銳,於是趙竑的心纔開始活泛起來,加上一些文人聞風而至,投入他門下甘當他的幕僚,爲他出謀劃策,並且在湖州周邊到處遊說,居然連湖州知州謝周卿都被他們遊說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之中,甚至連駐守嘉興的一支殿前司的左軍統制也被遊說動,同意加入他們的行列。

趙竑至此纔算是放心了下來,在他看來天下之人大部分會同情他的遭遇,視他爲大宋的正統繼承人,故此態度才從最初被迫無奈答應轉變成了積極準備之中,而湖州因爲境內有一條河叫霅川,湖州因此也被成爲霅川,故此這次兵變也被成爲霅川之變。

他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說是相當隱秘的,加上連湖州知州上下等人也加入了他們,故此消息被徹底封鎖了起來,以至於連高懷遠的情報系統也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這件大事,雖然年後他們在察覺此事之後,也曾放出信鴿,將消息傳遞迴京師的賈奇那裡,但是好死不死的他們放出的信鴿居然沒有飛回京師,最終不知所蹤了,以至於賈奇也未能在第一時間得知此事。

直到趙竑等人決定在上元節起事的時候,湖州的醉仙樓人員發現上次傳出消息之後京師那邊沒有任何反應,纔在叛軍封鎖湖州之後,一下放出數只信鴿傳遞消息,這一次纔將消息傳回了賈奇那裡。

聞聽這個消息之後,賈奇驚得差點撂翻在地,衣服都來不及換,便衝出他的住處,急忙趕去找高懷遠稟報此事。

可是高懷遠偏偏正卻在宮中參與和趙昀討論親政之事,直到很晚纔出宮,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高懷遠聽聞這麼大的事情之後,幾乎感覺如同晴天霹靂一般,一下就蹦了起來,他對南宋的歷史不是太清楚,許多有關這個時代發生的事情都沒有聽說過,只是對歷史大致的發展走向有所瞭解罷了,在他印象之中從來不記得發生過這麼大的事情,這可是件天大的禍事,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同意將趙竑趕到湖州去了!

“此話當真?湖州那邊的人以前幹什麼吃了?怎麼到現在才發現?”高懷遠當即便怒了起來,如此大的事情,怎麼可能到現在才發現呢?他養活的情報人員現在都是吃乾飯的不成?

賈奇大爲慚愧,趕緊解釋道:“湖州那邊的人年前的時候便發現了此事,放出了信鴿,但是不知何故,我卻未能收到信鴿,以至於就這麼耽擱下來了!現在湖州已經被趙竑手下的叛軍封鎖了,湖州那邊的人一看咱們沒有反應,這才又一次發回消息!此事小的難脫罪責,但是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還望少爺速速決斷,趕緊將此事告知朝廷,速速發兵平叛再說!”

高懷遠立即點頭,信鴿這東西雖然很快,但是卻並不十分安全,他也十分清楚,這個時候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以後看來他的通訊聯絡還是要改進一下才行!以前他還以爲他影響歷史並不算太大,但是今天他終於知道,因爲他的出現,歷史還是出現了很大的改變,起碼在趙竑的這件事上,已經很可能大大偏離了歷史原來發展的方向,如此一來,對於以後歷史的發展,他再也無法預測了,高懷遠這個時候開始心亂如麻了起來,但是也只是稍微混亂了一下,馬上又鎮靜了下來,心道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總該考慮如何解決纔是,本來自己不就是想要改變歷史嗎?現在發生了改變,豈不正合他意嗎?

於是他立即吩咐道:“既然如此,暫時就罷了,回頭再說也好!你給我速速查明,都有什麼人在支持叛軍,湖州周邊的軍隊眼下的態度和反應!總之替我收集一切有關叛軍的事情!我現在就去將此事稟報給聖上,開始商議此事!”

賈奇接令之後立即離去,開始佈置對湖州叛軍的情報蒐集之事,而高懷遠立即動身,直接撲到鄭清之家,將鄭清之不分青紅皁白的從被窩裡面揪出來,拉上他便朝宮中跑去。

鄭清之開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一肚子不樂意的出了熱被窩,直到高懷遠在路上告訴了他這件事之後,鄭清之也被驚得差點在轎子上蹦起來。

於是二人一刻不敢耽擱,便闖入了皇宮,幸好這裡他們進出方便,要不然的話,這麼晚,想把消息通知給趙昀還真是成問題,而趙昀這個時候也剛剛睡下,聽聞高懷遠和鄭清之深夜入宮,便知出了大事,趕忙起來在寢殿之中接見了他們二人。

在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趙昀也被驚得出了一身冷汗,手中的茶碗一下就跌落在了地上,站起來急道:“這可該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呀!”

趙昀自己很清楚自己是如何登基稱帝的,本來就覺得這件事對於趙竑來說不公平,有些心虛,現在倒好,人家現在不幹了,起兵要找他來討回帝位,他一時間便亂了分寸,慌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高懷遠趕緊勸慰道:“官家莫要驚慌,您纔是大宋的正統,無論從哪一點說,您都是經過百官朝賀登臨大寶的官家,而趙竑此舉乃是反叛,何況兵權在這裡,他們定不會掀起什麼大浪的!”

鄭清之也趕緊安慰趙昀到:“官家莫要太過擔心,此時應該先鎮靜下來,您纔是大宋公認的正統,不管濟王如何作亂,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現在聖上該考慮的是立即傳檄天下,將濟王定爲反叛作亂,然後儘快發兵討之,以雷霆手段將其作亂撲滅,以防事態擴大!”

趙昀此時纔算是稍微放心了一點,慌忙又說道:“可是眼下朕尚未能親政,出兵討滅叛軍,也必須要通過史彌遠才行!史相該會如何安排呢?”

(大家請放心吧!寒風是個厚道人,絕不會上架之後便故意降低更新量,來騙大家包月的,起碼寒風保證不會低於現在的更新量的,這個敬請大家放心好了!還望上架之後大家不吝繼續支持呀!)

第33章 反擊2第17章 烏龍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36章 游擊戰術第83章 瘋狂第23章 牀子弩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第97章 獻計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59章 洛陽鏟第236章 定策第88章 懸案第6章 名將第349章 倉惶第27章 蓬州兵亂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91章 圈錢第9章 初戰告捷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52章 彙報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371章 條件第58章 圍城之戰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16章 舉賢第121章 就擒第341章 渡口第52章 磨洋工(下)第59章 殺猴敬雞第27章 驚喜(上)第36章 游擊戰術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50章 階州失守第288章 夜襲第55章 調整第71章 遭遇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318章 北上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73章 親情第64章 剪除後患第92章 名利雙收第18章 辭行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269章 叛軍第26章 冗兵之亂第183章 豪賭第7章 遇襲第65章 狩獵第65章 神仙醉第61章 壞消息(下)第199章 北進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129章 死諫第64章 橫掃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76章 疑兵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121章 就擒第44章 承諾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56章 縣衙第96章 奪情起復第80章 惡鬥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85章 正面衝突第5章 餘孽第89章 懲罰行動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43章 殺俘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1章 亡金第13章 不聽勸阻第76章 疑兵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50章 中華肥皂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172章 屠村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128章 逐出京師
第33章 反擊2第17章 烏龍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36章 游擊戰術第83章 瘋狂第23章 牀子弩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第97章 獻計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59章 洛陽鏟第236章 定策第88章 懸案第6章 名將第349章 倉惶第27章 蓬州兵亂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91章 圈錢第9章 初戰告捷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52章 彙報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371章 條件第58章 圍城之戰第41章 非她不娶(下)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16章 舉賢第121章 就擒第341章 渡口第52章 磨洋工(下)第59章 殺猴敬雞第27章 驚喜(上)第36章 游擊戰術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50章 階州失守第288章 夜襲第55章 調整第71章 遭遇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318章 北上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73章 親情第64章 剪除後患第92章 名利雙收第18章 辭行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269章 叛軍第26章 冗兵之亂第183章 豪賭第7章 遇襲第65章 狩獵第65章 神仙醉第61章 壞消息(下)第199章 北進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129章 死諫第64章 橫掃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76章 疑兵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121章 就擒第44章 承諾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56章 縣衙第96章 奪情起復第80章 惡鬥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85章 正面衝突第5章 餘孽第89章 懲罰行動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43章 殺俘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1章 亡金第13章 不聽勸阻第76章 疑兵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50章 中華肥皂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172章 屠村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128章 逐出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