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四娘勸夫

看到這支宋軍以一種無堅不摧的氣勢朝着他們推進,嚇慌神的李全手下的兵將們紛紛四散走避,生怕自己擋住了這支見鬼的宋軍的去路,被他們砍瓜切菜一般的給剁零散了,前面的隊列只是一小會兒的時間,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李全現在才知道這個姓高的爲何敢口出狂言,聲稱只需五萬人馬便能將他給討平了,如果這個姓高的都是憑藉着眼前的這些宋軍的話,別說是五萬人馬,即便是來兩三萬人,他也絕對難以招架。

仗是打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李全心知今天這一戰已經不能再打下去了,如果繼續這麼和宋軍死扛下去的話,恐怕用不了到晚上,他帶出來的這兩萬人馬,就要全軍覆沒在這裡了。

眼看三面戰況都已經很不樂觀了,李全也算是個名將,當機立斷下令手下大將王文信率領三千精銳殿後,並且下令鳴金全軍收兵,立即撤回楚州城,打算據城防守,省的在野戰之中不是宋軍對手,讓宋軍一舉將他麾下兵馬擊潰。

聽到中軍鳴金之聲後,李全軍哪兒還有鬥志呀,諸將紛紛招呼手下兵馬,連頭都不回,掉頭便朝着楚州方向奔逃而去,連李全自己也惶惶然裹夾在敗軍之中,一起朝着楚州方向敗逃而去。

只剩下王文信帶了三千兵馬在後面殿後,而高懷遠看到李全軍開始全軍敗退之後,隨即也下令全軍開始追擊,於是一場數萬人的大追殺便在楚州以南上演了。

王文信受命殿後,但是他哪兒擋得住近三萬如狼似虎士氣盎然的宋軍的追擊呀,眼看事不可爲,他只是稍稍領兵阻擋了一下宋軍,便帶着殘兵緊隨大軍之後,落荒而逃。

宋軍在高懷遠的率領之下,一直追殺到了天色漸黑,才鳴金收兵,選擇了一處適當的地面陳駐了下來,紮下了營盤。

這一天激戰下來,宋軍可以說是又一次大獲全勝,殺的李全落荒而逃,帶出來的兩萬大軍,一戰之中損失近半,幸好後來李全眼看王文信擋不住宋軍追擊,親自率領一支兵馬爲大軍斷後,阻擋了宋軍一段時間的話,這次他帶出來的兩萬人恐怕就全丟在楚州城外了。

這一戰雖然未能盡全功,將李全一舉幹掉,但是卻嚴重的打擊了李全軍的士氣,待到李全這幫人悽悽惶惶的逃回楚州城之後,軍中上下無不心驚膽顫,跑的腿肚子都有些轉筋了,人人都在入城之後心中暗呼僥倖,半晌纔算是安定下來。

參加這一戰的衆多李全麾下的將領,都搞不清楚這次來的宋軍是吃錯藥了還是怎麼了,爲何突然之間便變得如此厲害,連他們這些久經戰陣的沙場老將,居然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於是更多人開始感到前景黯淡,不知道他們這次能不能在楚州城擋住宋軍的進攻。

城中李全軍的士氣受此一戰的影響,再一次變得低落了許多,連李全自己,也有點揪心了起來,回到楚州城之後,回到府中大發雷霆,破口大罵手下無能,宋廷無德。

李全在家中發了一陣子邪瘋之後,過了半晌纔算是稍微平復了一點,而這個時候從內堂之中走出一個婦人,來到了他的身邊。

官人今日何以如此暴躁?難道官人是對未來與宋軍一戰沒有信心了嗎?這個婦人開口說道。

李全擡頭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婦人,不耐煩的搖頭道:夫人此話何講?我豈會怕那宋軍!只是今日一戰小有失利罷了,我心中有些煩躁!夫人不必擔心!

這個婦人正是李全的妻子楊妙真,楊妙真又名楊四娘,正是當年紅襖軍首領楊安兒的親妹妹,貞祐二年也就是一二一四年楊安兒兵敗僕散安貞之手,乘舟入海結果被人所害,落水而死之後,麾下兵將便歸於楊妙真所率,楊妙真可不比一般女子,她從小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使得一手好槍法號稱暴雨梨花槍,甚爲厲害,雖然他只是一介女子,但是卻英雄不弱於其兄,紅襖軍在她的率領下,和金軍連連周旋,多次大敗金軍,被手下兵將尊稱爲四姑。

後來楊妙真在莒南磨旗山和李全的紅襖軍相遇,兩人爲了繼續抗金,合兵一處並且二人也結爲夫婦,實力大增,這些年來,楊妙真隨李全南征北戰,同樣也是李全軍中的領袖,在軍中甚至威望超過了李全,深得部下的尊崇,李全能有現在的地位和勢力,可以說楊妙真起碼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力量。

楊妙真雖然只是女子,但是見識並不短,這些年以來,對於丈夫李全的所作所爲她曾經多次出言告誡過,但是現在李全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李全了,現在的李全一心只想着私慾,根本聽不進去楊妙真的勸誡,往往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不放在心上。

當年賈涉在楚州爲官的時候,李全麾下的兵將曾經就堵住過賈涉的道路,將賈涉困於城外,還是楊妙真出面斥退了李全手下,纔將賈涉解救了出來,後來李全對付許國,楊妙真也曾經勸阻過,但是沒有起到作用。

而李全李福兄弟對於轄地之內的商賈百姓橫徵暴斂的行爲,楊妙真也很是不滿,多次勸告過李全,並且斥責過李福,但是最終也沒有起到作用,以至於李全現在越走越遠。

但是楊妙真依舊一直堅持幫扶着李全,這次宋廷發兵來征討李全,李全麾下許多將領其實已經有了想法,不太願意與宋廷爲敵,更不願投效蒙古人,幸好有楊妙真從中帷幄,總算是安撫下了不少將領,所以說楊妙真其實政治頭腦比起李全更爲好用許多。

楊妙真看李全不願承認,於是坐在了他的身邊,對李全說道:官人,妾身知道你現在的心情,你莫要怪妾身說話不太好聽,這幾年來,我們所做之事確實有些過分,要不然的話宋廷那邊也不會如此興師動衆的前來討剿我們!

李全最不愛聽這個,一聽楊妙真說這些話,當即便站起來要拂袖而去,但是楊妙真一伸手便拉住了李全的手腕,硬是拉住他讓他重新坐下,並且接着對他說道:

我知道官人不愛聽這個,但是事到如今我作爲你的夫人,卻不得不坐下來要好好和你談談了!你我夫妻一場,本來就該同心纔是,難不成現在官人連妾身幾句話都聽不進去了嗎?楊妙真一雙杏眼直視着李全的眼睛,對他說道。

李全其實很清楚楊妙真在他軍中的威信,也深知這些年自己能有此成就,楊妙真是功不可沒的,故此在楊妙真的逼視下,他不得不點點頭道:夫人有話請講好了!

楊妙真這才接着說道:其實不瞞官人,這一次宋軍來伐,對於官人來說,恐怕勝算真的不大,自宋軍起兵以來,城中便早有人風傳,只要有人取了你我夫婦的人頭,便能獲得朝廷重賞,而且軍中之人多有人表示對官人投靠蒙古大汗的這件事非常不滿,軍心早已有所渙散了!

而這次官人選擇投靠蒙古大汗,其實是一招錯招,不但沒有震懾住宋廷,反倒令軍心渙散,現如今假如我們在楚州城繼續抗擊宋軍的話,恐怕是堅持不了多久,城中就會有人反水背叛我們,我們夫妻的結局恐怕會很慘!

李全聽到這裡勃然大怒,當即拍案而起道:敢!我看誰敢背叛於我!我定要滅他全家!

官人稍安勿躁!且聽妾身把話說完!楊妙真立即又勸住了李全,讓他坐下聽她把話說完。

李全氣哼哼的又一次坐下,但是臉上卻露出了一臉的不耐煩的神色。

官人,眼下的情況是楚州城中我軍早已軍心不穩,這也是這次你領兵迎戰宋軍大敗而歸的重要緣故,而且妾身也已經問過了回來的將士,他們告知妾身,這次宋軍主將乃是一員智勇雙全之輩,絕非以前的那些膽小怕事的宋將可比,宋軍十分厲害!

假如再如此下去的話,我等前景實在堪憂

李全聽到這裡實在按捺不下去了,當即又一次站了起來,大聲吼道:你今天這是怎麼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李全就真的不如城外那個乳臭未乾的姓高的不成?我李全不怕他,讓他儘管來吧!我就不信他能攻下我的楚州城!我要令他所率宋軍把血流乾,屍體將城外城河填滿!有本事就讓他來吧!

楊妙真看着暴怒的李全,不由得有些搖頭,但是她還是站起來繼續說道:官人難道就不能冷靜一些嗎?現在你我已經有了孩子,你即便不爲自己打算,不爲我們衆多弟兄打算,也該爲我們的孩兒做以打算吧!

那麼你說我又該如何?現在宋軍已經攻至了城下,你要我該如何?李全這會兒一點也聽不進去楊妙真的話,對着她大吼道。

快樂閱讀,請記住唯一地址(/)

第192章 強助第4章 兵發襄陽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52章 磨洋工(上)第22章 武學第53章 哪根蔥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315章 後事第109章 身份第102章 完勝第215章 定局第81章 滅口第99章 漁翁之利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79章 截殺第82章 變陣第22章 覬覦第9章 堅壁清野第15章 陷陣士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65章 雨第217章 暴斃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67章 千里眼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88章 懸案第44章 中原大定第103章 決勝2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87章 策反第28章 失蹤(下)第40章 鬱悶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75章 分化處之第4章 紛雜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60章 鴿子第68章 意外第33章 家書第292章 功成第84章 如此軍容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72章 海州告急第8章 偃旗息鼓第123章 勤王第91章 請罪第13章 擒賊擒王第269章 叛軍第6章 名將第80章 衝陣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124章 夜襲第129章 死諫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47章 偷渡第22章 不過如此第67章 集結第34章 宮門之屠第22章 武學第105章 毒花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79章 截殺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293章 城破第39章 暗算第27章 危城1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107章 陷陣甲第104章 決勝3第8章 時局第2章 有事相托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51章 屠城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37章 新皇登基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78章 前村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289章 甕聽第37章 周俊第195章 河中府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179章 故鄉依舊
第192章 強助第4章 兵發襄陽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52章 磨洋工(上)第22章 武學第53章 哪根蔥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315章 後事第109章 身份第102章 完勝第215章 定局第81章 滅口第99章 漁翁之利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79章 截殺第82章 變陣第22章 覬覦第9章 堅壁清野第15章 陷陣士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65章 雨第217章 暴斃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67章 千里眼第151章 入地有門第88章 懸案第44章 中原大定第103章 決勝2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87章 策反第28章 失蹤(下)第40章 鬱悶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75章 分化處之第4章 紛雜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60章 鴿子第68章 意外第33章 家書第292章 功成第84章 如此軍容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72章 海州告急第8章 偃旗息鼓第123章 勤王第91章 請罪第13章 擒賊擒王第269章 叛軍第6章 名將第80章 衝陣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124章 夜襲第129章 死諫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147章 偷渡第22章 不過如此第67章 集結第34章 宮門之屠第22章 武學第105章 毒花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79章 截殺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293章 城破第39章 暗算第27章 危城1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107章 陷陣甲第104章 決勝3第8章 時局第2章 有事相托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51章 屠城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37章 新皇登基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74章 虎狼之師第78章 前村第46章 最後餘勇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289章 甕聽第37章 周俊第195章 河中府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179章 故鄉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