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武學

劉大勇聽了之後先是一陣狂喜,但是馬上又皺起了眉頭問道:大人!戶部可是姓鄭的管轄,咱們就憑這個,戶部可能會把錢老老實實的撥給兵部嗎?他可是早已聽聞鄭清之領着一幫閒人給高懷遠拍磚,這一次牽扯到戶部撥錢的問題,他擔心鄭清之會從中作梗,不給兵部撥錢。

高懷遠點點頭道:你考慮的也對,不過這個事情你不必擔心,自有我從中運作,諒他戶部也不敢不給!這件事就這麼說,我給你半年時間,給我將各地都作院都抓過來,器甲質量要大幅提升!

還有,你要求各地都作院以後多多生產火藥,大批進行儲存,以備不時之需!這次咱們北伐,用的幾種東西你也都見到了,火藥這東西以後將會徹底改變戰鬥的方式,總之,對於這些東西的製作,要放在重中之重才行!

我羅列出來幾種東西,你先拿去讓明州都作院開始大批製造,其中冀州所用的馬尾震天雷還有地雷、火箭等物都要大力生產,然後交由殿前司統一儲備起來,以後上陣這東西都用得着!

再有,加大神臂弩的生產,這東西射程遠,可以壓制蒙古韃子騎兵的弓箭,讓弓弩院加大生產數量,還有讓江南西路、福建路、荊湖南路幾路的都作院多制藤牌,削刀手對付敵軍騎兵效果也相當不錯!

各地都作院都要加強牀子弩的生產,然後交付沿江各城大批裝備,此物據守城池效用非常,敵軍一旦南侵,這些東西會讓他們嚐到厲害的!

高懷遠拿出一張他寫的清單,上面都是他所羅列出來的各種戰場效能高的兵器,交給了劉大勇對他吩咐道。

劉大勇一聽,立即挺直腰桿道:卑職接令,請大人放心,只要戶部那邊不從中作梗,卑職絕對半年之內,拿下各地都作院!說完之後便要告辭,馬上去辦這件事。

高懷遠趕緊招呼他道:慢點,回來!我話還沒有說完,你急個什麼!

劉大勇這才趕緊掉頭回來,聽高懷遠還有何吩咐。

記住,這件事我們是偷樑換柱,雖然可以做,但是不能大張旗鼓的幹,還有你也不能做的太過分,讓各地都作院都有個緩衝的時間,特別要交代他們的頭,要着力想辦法多招能工巧匠,淘汰那些臨時招募的民夫,假以時日才能令器甲質量得以大幅提高,京師的御前應奉所那邊,你就不要打他們的主意了,那裡所產器甲乃是屬內廷所用,歸工部所轄,我們就不要去找他們的麻煩了!只要想辦法把御前應奉所裡面的巧匠挖出來一些就行,不要和工部有什麼衝突!高懷遠繼續吩咐道。

劉大勇立即心領神會,呲牙一笑道:卑職明白了,只挖人,不動他們便是!嘿嘿!

高懷遠隨手在後面的牆上摘下了當初三山散人所贈他的那把唐刀,一按繃簧,大堂中頓時響起一陣龍吟之聲,接着一道寒光便閃爍出鞘,看的劉大勇口水直流。

想我們華夏曾經創制過何其多上好工藝,早在數百年前,大唐的能工巧匠便打製出如此犀利的兵器,但是沒成想到了我們大宋一代之後,卻越來越不如以前了!

多少工藝都早已失傳,以至於我們現在所用手刀,居然遠不如數百年前的這些唐刀!倒是這些工藝傳到了東方的小小倭國,得以發揚光大,讓他們鑄成了犀利的倭刀!

一想起這些,就讓人感到扼腕嘆息呀!想我大宋能工巧匠也着實不少,但是所鑄兵器卻甚至連東瀛倭國的倭刀都不如,真令我等汗顏!假如繼續如此下去,我們華夏遲早會沒落下去的!

看似這件事只是權力之爭,但是大勇你要記住,此事關乎我們漢人的振興,以及我們各種技藝的振興,希望有朝一日,我們還能看到我們的工匠們再次鑄成如此鋒利的寶刃來!

這把刀我暫且寄放在你那裡,同時我再贈你一把流雲彎刀,你一併拿去,希望你有朝一日能還給我這把龍鱗寶刀的時候,同時送給我幾把超越它的寶刀,那樣的話,你也就沒有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劉大勇聽得是心潮澎湃,伸出雙手跪下將高懷遠手中的這把龍鱗寶刀接過去,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收刀入鞘,又接過高懷遠遞給他的一把流雲彎刀,同時配在了腰間,然後鄭重的點頭道:卑職記下大人的話了,大人的重託下官絕不敢辜負,定會盡心盡力將此事辦好!只是下官還是有些事情,想問一下大人!

高懷遠點頭道:你說!

下官可是個武將呀!這件事我保證盡心竭力的去做,但是大人可不要就此就把我丟到兵部,一輩子幹這個事情呀!假如有朝一日,大人還要率軍出征的話,可一定別忘了末將呀!跟着大人打仗,那纔是人生一大快事,即便是讓末將充當馬前卒,戰死沙場,末將也絕無怨言!劉大勇一臉擔憂的說道。/

高懷遠頓時樂了起來,拍拍劉大勇的肩膀笑道:你這個傢伙,好吧!我答應你便是,但是前提你先做好這件事再說,等到有人能接手你的事務,你再回來帶兵不遲!我可以給你一些熟悉此道的匠人,你讓他們做你的手下,做這些事情便可事半功倍,傳秦虎過來!

隨着高懷遠一聲令下,從後堂之中李若虎立即便帶出一個魁梧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當年在大冶縣高懷遠收的秦虎,這次高懷遠從京東回來的時候,派人將秦虎也召回了京城,他也是剛到這裡不久,正好高懷遠便將他交給了劉大勇。

草民參見太尉大人!秦虎裝作和高懷遠不熟,一出來就跪下給高懷遠見禮。

免禮!起來說話吧!劉大勇,此人名叫秦虎,乃是我在京東網羅來的一個大才,他可是熟知器甲督造之事,以後他便跟着你做事好了!至於你給他安排個什麼官銜,那是你的事情,他手下還有一些巧匠,一併也交給你好了!以後兵部的都作院合併之後,便統稱兵器局,各地都作院改稱兵部兵器所,統一由兵部執掌!秦虎你還是給劉大人見禮吧!高懷遠擺擺手讓秦虎起身,給劉大勇引薦道。

劉大勇自然不敢小覷高懷遠舉薦給他的人,趕緊和秦虎相互見禮,然後稍作攀談之後,便向高懷遠告辭,離開了樞密院到兵部赴任去了。

高懷遠送走了劉大勇之後,立即着人在醉仙樓定下了一桌酒席,並且派人前往鄭清之府上送了一份請柬,同時也給現任戶部尚書的卓厚林也一併送去了一份請柬,同時邀請他們二人一起赴宴。

就在高懷遠看看時間差不多正待起身先到醉仙樓等候鄭清之和卓厚林的時候,一個人卻擋住了他的去路。

大人慢走,下官有事要找大人商議!

高懷遠一看來人不是外人,正是現在的散騎常侍、武學博士華嶽華大人。

哦?華兄今日爲何如此閒暇,居然跑到我這裡了?太學武學那邊你進展的如何了?高懷遠立即對華嶽笑問到。

華嶽臉色頗爲不好,他和高懷遠之間也不講那麼多的禮節,徑自坐下,悶聲說道:武學的事情別提了,先前那批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武學生現在都已經授官配發到了軍中,而這次我打算擴大一些武學生的名額,但是太學的那些老學究們卻嗤之以鼻,說我乃是吃飽了撐的,而且學子之中很少有人願意入武學,以至於我忙活了半個月,只收到了幾個學子!

而且武學生待遇比起太學其它學子待遇也低得多,上一次要不是大人您親自在軍中選拔的話,恐怕五百學生也絕難招到!現在的學子十分勢力,武學進官不易,於是都不入武學,即便個把人有興趣的,也只是找我借讀一些兵書,可以說根本無人願意入武學!

看來這麼下去,用不了多久,武學照樣還要同北朝早年間那樣,解散拉倒!華嶽氣哼哼的說道。

於是他的話立即引起了高懷遠的重視,武學興起於北宋慶曆三年,宋朝廷置武學於武成王廟,以阮逸爲武學教授的情況看,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宋朝廷在此期間,是在極力從事於建立並完善一種武官選拔制度。

然而,事與願違,武學並不那麼具有吸引力,沒有人願意入學充當武學生。對此,身爲參知政事的范仲淹上疏皇帝道:國家興置武學,但卻苦於無人願意入學,長此下去,只怕敵國認爲我國沒有英雄。不如下令取消武學的名義,如果學生中有喜好兵法者,可由本監官員做保,讓其秘密地去讀兵書。於是,中國(或許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學校武學只存在了90余天,就被迫結束了自己的使命。

第24章 各懷心思第36章 游擊戰術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69章 銅礦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54章 臥虎莊第58章 圍城之戰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72章 壞種兄弟第49章 低調第25章 弘武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82章 爲難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87章 策反第342章 伏兵第10章 挑釁第105章 決勝4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63章 平地驚雷第162章 還師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67章 與狼共舞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67章 楚州兵變(下)第23章 牀子弩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23章 威逼第18章 殺威棒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94章 爆冷第52章 彙報第143章 進兵第7章 是福是禍第184章 竊聽者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86章 軍棍伺候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26章 孤島第34章 證據第20章 軍器監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44章 無恥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2章 交易第25章 啓動第79章 截殺第52章 海拉蘇第292章 功成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11章 攻克相府第89章 兩邊忙活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一百六七十章 太湖餘孽第51章 歡聚第26章 收僕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03章 決勝2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89章 兩邊忙活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260章 再捷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0章 名儒(下)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148章 範小五第2章 錯亂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308章 大魚第9章 初戰告捷第5章 潰兵第30章 兄弟相會第75章 對簿公堂第40章 鬱悶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359章 洛陽鏟第4章 紛雜第13章 民報第270章 奇怪援軍第25章 啓動第42章 墨水瓶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99章 膽小如鼠第87章 走馬上任
第24章 各懷心思第36章 游擊戰術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69章 銅礦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54章 臥虎莊第58章 圍城之戰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72章 壞種兄弟第49章 低調第25章 弘武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82章 爲難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87章 策反第342章 伏兵第10章 挑釁第105章 決勝4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63章 平地驚雷第162章 還師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67章 與狼共舞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67章 楚州兵變(下)第23章 牀子弩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23章 威逼第18章 殺威棒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94章 爆冷第52章 彙報第143章 進兵第7章 是福是禍第184章 竊聽者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86章 軍棍伺候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26章 孤島第34章 證據第20章 軍器監第95章 草包掛帥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44章 無恥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2章 交易第25章 啓動第79章 截殺第52章 海拉蘇第292章 功成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180章 何爲道義第40章 父子相見(下)第139章 劍指鳳翔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11章 攻克相府第89章 兩邊忙活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一百六七十章 太湖餘孽第51章 歡聚第26章 收僕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103章 決勝2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89章 兩邊忙活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260章 再捷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0章 名儒(下)第130章 得以強援第148章 範小五第2章 錯亂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308章 大魚第9章 初戰告捷第5章 潰兵第30章 兄弟相會第75章 對簿公堂第40章 鬱悶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359章 洛陽鏟第4章 紛雜第13章 民報第270章 奇怪援軍第25章 啓動第42章 墨水瓶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99章 膽小如鼠第87章 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