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劍指吐蕃

拖雷帶着滿心的不甘,令人放火燒燬了他們的大營還有那些他們無法帶走的財物,押着他們搶來騾馬牛羊等牲口以及綁縛的女人,星夜啓程趕往了鐸龍橋方向,拋棄了大量他們這次入川所獲的物資遁入了吐蕃境內,踏上了回返西夏國的道路。

嶽琨、黃嚴等人在接近天亮的時候得知蒙古大營突然間火起的消息,立即升帳議事,判斷很可能是蒙古軍已經放棄了大營,撤離了階州,但是可惜的是他們兩天激戰之後,諸軍皆已損失過大,也擔心再次遇上蒙古軍的伏擊,故此未能發動追擊,而是提兵緩緩的朝着階州進發,沿途收復了被蒙軍所控制的鄉鎮。

而高懷遠領兵進入了階州區域,偵騎發現了蒙古軍的行動,立即回報了高懷遠,高懷遠立即提兵,對蒙古大軍進行了追擊,在階州以西方向截住了一支正在撤退的蒙古軍,雙方發生了一場激戰,最終奪還了大批蒙古軍劫掠的物資以及難民,一直將蒙古軍逼離了鐸龍橋,遁入了吐蕃境內。

此時高懷遠早已查清,蒙古軍之所以這次能如此迅速,而且在宋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襲了階州,全都是因爲蒙古軍威脅於南宋接壤的吐蕃諸部,從這些吐蕃逐步借道,才得以進入了南宋的關外五州。

當高懷遠和嶽琨兩軍在階州會師之後,嶽琨率領諸將立即趕到高懷遠的駐地參見高懷遠。

大帥!卑職無能,未能擊敗蒙古韃子,使之得以全身而退,請大帥責罰!嶽琨帶着一臉愧色,撩戰裙跪倒在高懷遠面前,主動請罪道。

高懷遠帶着笑容上前,伸手攙住嶽琨道:嶽將軍何出此言?此次我等能將蒙古大軍擊退,獲此大捷,全乃嶽將軍的計劃妥當,此戰嶽將軍當居首功,本官如何會怪罪你呢?

還有軍中諸將,你等也都辛苦了!本官會立即向朝廷奏捷,爲諸位請功!嶽將軍還是快快請起!

但是嶽琨卻堅持沒有站起來接着說道:大帥,卑職僭越,在來路上因爲興元府都統潘福臨陣脫逃,無奈之下將其臨陣處斬,有違法度,還望大帥懲處!

哦?高懷遠聽罷之後,眉頭皺了一下,不由得心中暗驚了一下,潘福乃是興元府都統,和嶽琨平級,而嶽琨卻將其臨陣斬首,無疑是太過大膽的行爲,此事雖然是迫於無奈,但是顯然做的有點過頭了些,這一下他還真是有些爲難。

啓稟大帥,此事怪不得嶽將軍什麼!大帥曾經有令在先,令岳將軍進擊西合州之敵,並且統馭西合州、成州、天水軍諸軍,前來側擊蒙古韃子,有便宜行事之權!

而那個興元府都統潘福,不思進取,膽小怯戰,臨陣首先脫逃,險令我軍全軍崩潰,幸好是嶽將軍當機立斷,將其處斬,才穩住了局勢,頂住了蒙古大軍的猛撲。

如若不然的話,此戰我軍定會大敗而歸,不知道要有多少將士將會淪爲韃子刀下之鬼,嶽將軍不但無過,反倒有功,此事絕不能怪罪於嶽將軍頭上!卑職不才,原爲嶽將軍擔保!潘福乃是死有餘辜,絕不足惜!不待高懷遠說話,黃嚴便帶頭站了出來,跪下對高懷遠大聲說道。

而那些跟着嶽琨來到此地的一些宋軍將領,也紛紛出列,跪倒大聲爲嶽琨開脫,唯有隸屬於興元府的那一系將領各個帶着不忿之色,跪倒爲潘福喊冤。

高懷遠於是立即詢問了嶽琨等人當時的情況,包括興元府諸將在內,他都進行了詢問,最終即便是興元府諸將,也無法否認潘福臨戰遭到蒙古軍猛攻之時,臨陣脫逃的這個事實。

高懷遠的臉色立即便沉了下來,怒道:潘福身爲一軍主將,不但不思報國殺敵,反倒帶頭臨陣脫逃,實乃是死有餘辜!

嶽將軍將其臨陣處斬,當爲明智之舉,作爲本官臨時指定的副帥,嶽將軍此行爲並無不當之處,即便嶽將軍不殺潘福,本官得知之後,也絕不會放過他潘福的!

都不用說了!此事自有我高某承擔,嶽將軍並無錯可言,假如有人要彈劾嶽將軍的話,自有本官承擔,諸位都起來吧!

本來高懷遠這次對潘福就很是不滿,他下令各路兵馬出關之時,潘福便陽奉陰違,拖拖沓沓領兵裹足不前,高懷遠當時便對潘福起了殺心,當時如果不是正在用人之際,怕潘福麾下的興元府軍將不滿,發生混亂的話,當時他就會派人去將潘福給綁了,直接押送利州關入大牢聽候處置了。

而這次嶽琨將他殺了,也正合高懷遠的心意,故此高懷遠當然不會怪罪嶽琨僭越了。

那些潘福曾經的手下一聽,得了!這狀告不贏了,連都承旨大人都說殺的應該,那麼潘福也只能自認倒黴了,誰也沒辦法了!不過有幾個潘福的親信手下卻是一肚子腹誹,心道早知道你姓高的和這個姓岳的還有姓黃的結拜爲兄弟,你當然是要爲這個姓岳的撐腰了!

雖然大家也都知道,嶽琨乃是當年嶽王爺的後裔,但是岳飛在四川的影響力並不算很大,當時主持四川防禦的主要是吳氏兄弟,所以四川的軍方一直都很推崇的是吳玠兄弟二人,所以不太看重嶽琨的身世。

而高懷遠這次擺明了一屁股坐到嶽琨那邊,爲嶽琨撐腰做主,這些人也明白自己眼下是沒法扳倒嶽琨,只得暫時偃旗息鼓,等着以後再去臨安城找當今聖上告御狀,參高懷遠和嶽琨跋扈。

這件事就這麼暫時被高懷遠按了下來,緊接着高懷遠便令軍中書吏,將本次戰事之中有功之將的功績記錄下來,寫成奏章立即飛馬送往臨安城報捷,爲三軍將士請賞。

此戰幸有諸位將軍捨命相搏,才得以將韃子大軍逐出宋境,否則的話定會令我宋境之內的老百姓生靈塗炭,諸將都可謂是功不可沒!諸位可以先下去休息一下,令將士就地休整,傳令關內,令逃難入關的百姓返回故地,重建家園!高懷遠忙活了一陣之後,開口對諸將說道。

諸將聞言之後立即躬身謝恩,告退離開了高懷遠的大帳,而嶽琨和黃嚴自然被高懷遠留在了大帳之中。

雖然這一次宋軍齊心合力將蒙古大軍逐出了利州路宋境,但是蒙古大軍所過之處,對於關外的各地破壞卻十分嚴重,整個階州城的軍民以及周邊數十里範圍內的軍民基本上被蒙古韃子屠戮一空,可謂是損失十分嚴重。

好在是高懷遠在這裡,及時率軍迎戰,纔將宋境之內的損失降至了最低,否則的話,關外五州還不知道會被蒙古大軍禍害成什麼樣子呢!

三弟,這次實在是對不住了,愚兄恐怕是給你惹麻煩了!嶽琨看到帳中只剩下他們自己人之後,便開口對高懷遠說道。

二哥不要再說這些話了,你做的沒錯,完全用不着對我道歉!眼下我們要商議一下,下一步該如何行事,興元府軍的潘福被你斬了,而金州軍的陳鬱也戰死沙場,眼下這兩軍要儘快安排人統馭!不知你們兩個有何適當的人選沒有呢?高懷遠不待嶽琨把話說完,便立即打斷了嶽琨的話頭,對他們二人問道。

這個!不瞞二弟!這次我率領興元府軍來此地和蒙軍交戰,興元府諸將之中除了張慶尚可圈可點,算是一個堪用之人外,其餘諸將各個都是潘福的親信,基本上都是一羣酒囊飯袋,而且他們對於這次我斬殺潘福,非常不滿,堪用之人實在沒有幾個!嶽琨略微想了一下之後,便對高懷遠說道。

乾脆,我看還是換成咱們自己人好了!二哥手下的那個鄭秉傑我看還算是不錯,還有我麾下的費文龍也算是個腦子好使的傢伙,乾脆就將他們二人提拔起來算了,這麼一來,四川的四大駐屯軍便也成了老大你手中可以直接控制的嫡系了,省的以後再有人不聽你的號令!黃嚴讓李若虎給他搬來了一個椅子,蹺起來腿舒舒坦坦的躺在了椅子上,對高懷遠說道。

嶽琨不待高懷遠說話,便立即搖頭道:鄭秉傑雖然敢戰,算是員不錯的虎將,但是卻不善用心,做個副將倒是還行,但是作爲一軍主將,顯然不太合適!而費文龍是個不錯的大將,確實也可升任,但是畢竟他資歷尚淺,直接升爲都統顯然會遭人非議!這麼安排恐怕不妥!嶽琨畢竟要比黃嚴沉穩一些,所以在這方面的考慮上也相對周全一些。

高懷遠點點頭道:二哥說的有理!我這次率軍入利州,已經換了兩個都統司的都統了,假如再從你們手下提拔人手,充任興元府和金州都統司的都統的話,顯然會招致不少人的非議!這麼安排恐怕會有點不妥!雖然我身爲都承旨,有權這麼做,但是也不能不考慮朝中一些人的非議!

而四川又是咱們大宋的西南門戶,蒙古韃子看來早已惦記着咱們這裡了,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假道利州,趁機攻入咱們宋境之內,所以此地軍隊的主將必須爲敢戰之人,此事關係重大!

我看如此辦吧!這次我看利州副都統何進倒是一個堪用之將,此人受命之後,立即率軍西合州,孤軍奮戰力抗蒙軍猛攻,倒是一個不錯的將領,而且何進也是利州本地部將,此次立功不小,倒是可以提拔他去興元府擔綱興元府軍都統,費文龍可以提拔起來,到興元府做一個副都統,而金州方面,我看還是可以提拔那個魯有糧當都統,鄭秉傑可以提拔起來,到金州軍中當個副都統,你們二人各自從手下抽調一批精幹的手下,調入這兩軍之中充任副將、準備將,假以時日,很快這兩軍的戰力便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還有這次表現比較突出的諸軍中的幾個將領,比如麻仲、王平、馬翼等人,也都算是敢戰之將,我看這次也都一併提升起來,派駐他們到關外五州駐守,如此一來,利州便可以加強防禦,而且有些人也不容易抓住我的把柄!不知你們二人意下如何?

高懷遠一邊合計,一邊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嶽琨和黃嚴聽罷之後也連連點頭,雖然這次鄭秉傑和費文龍都提拔起來,但是同時也沒忽略原來的川軍之中的一些將領,如此一來,即便有人認爲高懷遠任用親信,但是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對於四川諸軍之中的將領們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了,於是他們二人對高懷遠的這番安排也都表示同意。

黃嚴!你這廝傷勢眼下如何?高懷遠看了一眼軟塌塌四腳朝天斜靠在椅子上的黃嚴,對他問道。

不怎麼樣!不過也死不了!這一次不小心,捱了韃子兩箭,還有兩刀,刀傷倒是不妨,只是箭傷有點麻煩,韃子該死,箭頭上有毒,也幸好是老大這次在京城出來,帶了些個醫官不錯,還有一些良藥,要不然這次保不準就被韃子給幹掉了!

眼下恐怕我是要躺些日子了!渾身疼的要死!哎呦!我要求告假半個月,專門療傷!黃嚴一臉無賴相,對高懷遠答道。

高懷遠看黃嚴並沒有誇大,知道這一次黃嚴傷的一定是確實不輕,要不然的話這廝也不會這麼說了。

高懷遠低頭沉吟了一下,嶽琨看出高懷遠似乎有些想法沒有說出來,於是便立即開口道:三弟想要讓四弟做什麼?四弟傷的不輕,如果合適的話,不妨就讓愚兄去做吧!

高懷遠想了想之後點點頭道:黃嚴就好好養傷吧!我可不想你這麼快就掛了,要不然的話我也沒法給黃老伯交代!就準你十天假,休息一下吧!

我在想一件事,這次蒙古韃子入宋試圖攻入關內,其實應該是早已謀劃好的事情,他們定是想要試探一下我們宋人的態度,另外也想試探試探我們利州一帶的軍力,雖然我們這次僥倖擊退了韃子,但是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嶽琨聽高懷遠說到這裡,眉頭立即皺了起來,對高懷遠說道:三弟指的是吐蕃諸部吧!

(今天有事,更新晚了一點,抱歉抱歉!奉上四千字大章!)

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21章 流民第44章 如何處置第5章 山東李全第18章 辭行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9章 高家老宅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361章 內訌第96章 湖匪屠村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4章 紛雜第325章 爭執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106章 擴張第81章 忠僕第73章 驍騎第349章 倉惶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0章 軍器監第123章 勤王第27章 孤兒第77章 流雲彎刀第4章 紛雜第99章 真相大白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21章 就擒第18章 混亂第339章 死扛第64章 無心插柳第65章 壽宴(下)第77章 幕賓第79章 翻臉第16章 大婚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184章 竊聽者第78章 前村第289章 甕聽第32章 縮小範圍(上)第369章 入城第38章 敗招第35章 特種行動第80章 惡鬥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72章 槍林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182章 大鍋飯第35章 陣前顯威第64章 無心插柳第95章 草包掛帥第51章 屠城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47章 惡鬥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27章 驚喜(下)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2章 以拳服人第65章 神仙醉第68章 狼口脫險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42章 墨水瓶第308章 大魚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59章 養犬第27章 勸慰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329章 孛魯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5章 餘孽第70章 奸相召見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51章 擴建第315章 後事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70章 琉璃鏡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68章 遊說(下)第31章 賊巢(下)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97章 人贓俱獲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45章 佯攻第21章 憤怒第58章 應諾第1章 趙範
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21章 流民第44章 如何處置第5章 山東李全第18章 辭行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9章 高家老宅第146章 敵軍夜襲第361章 內訌第96章 湖匪屠村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4章 紛雜第325章 爭執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106章 擴張第81章 忠僕第73章 驍騎第349章 倉惶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0章 軍器監第123章 勤王第27章 孤兒第77章 流雲彎刀第4章 紛雜第99章 真相大白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21章 就擒第18章 混亂第339章 死扛第64章 無心插柳第65章 壽宴(下)第77章 幕賓第79章 翻臉第16章 大婚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184章 竊聽者第78章 前村第289章 甕聽第32章 縮小範圍(上)第369章 入城第38章 敗招第35章 特種行動第80章 惡鬥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72章 槍林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182章 大鍋飯第35章 陣前顯威第64章 無心插柳第95章 草包掛帥第51章 屠城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47章 惡鬥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27章 驚喜(下)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2章 以拳服人第65章 神仙醉第68章 狼口脫險第213章 大局初定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42章 墨水瓶第308章 大魚第99章 漁翁之利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59章 養犬第27章 勸慰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329章 孛魯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5章 餘孽第70章 奸相召見第36章 京東亂局(上)第51章 擴建第315章 後事第363章 報信人選第70章 琉璃鏡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68章 遊說(下)第31章 賊巢(下)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97章 人贓俱獲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45章 佯攻第21章 憤怒第58章 應諾第1章 趙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