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使

老百姓們也都不算傻,雖然他們受了金國百年統制,已經認爲女真人理所當然的應該是他們的主人了,但是眼下他們也看出來,女真這主子已經靠不住了,金國也蹦躂不了幾天了,而南宋卻日益的強大了起來,而且城中所有人都聽說了宋軍大敗蒙古軍的消息,人心裡面都有一個小算盤,老百姓纔不會真正的對誰忠心耿耿的,誰能讓他們過上安穩日子,誰就是天,金國不行,那麼就讓南宋來好了。只要南宋能保護他們的安全,不讓蒙古韃子禍害他們,他們歸於南宋也不算是什麼多大的問題,畢竟大家都是漢人,宋軍再壞,還能像蒙古軍那樣動不動就屠城嗎?所以一聽說王得兆要以慶陽府投順南宋,城中的混亂倒是立即減弱了許多,許多人琢磨了一下之後,於是各自又帶着鋪蓋捲回家去了,等着宋軍入城接管慶陽府,小日子該咋過還咋過!

雖然城中有些女真貴族不答應,但是他們眼下人單力薄,鬧騰了一下之後,很快便被王得兆給鎮壓了下去,還殺光了兩戶女真大戶全家,人頭懸於城樓之上,這才鎮住了城中的反對勢力……

高懷遠看罷了王得兆的這封信之後,讓人賞了王得兆這個家奴了幾兩銀子,告訴他道:“回去告訴你家主人,就說明天我便率軍接管慶陽府,讓他出城相迎好了!另外告訴他,讓他放心,本官以前答應他的條件,都會履行的!”

第二天一早,高懷遠便率軍進至了慶陽城外,王得兆率領城中部下紛紛換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宋朝的官服,一起出城相迎,王得兆跪在地上,將慶陽府總管大印奉給高懷遠,高懷遠自然沒有收,下馬攙起了王得兆勉力道:“王大人辛苦了!本官來晚讓大家受驚了!不過幸好時下蒙古韃子已經被我們擊敗,以後大家就不必擔心蒙古韃子再來襲境了!”

王得兆等一衆金國舊臣,趕緊連說不敢,並且將早就準備好的花名冊還有府庫的賬冊呈給了高懷遠。像這樣的東西,高懷遠自然是要收下的,這些東西可都是牽扯到軍資的問題,不能留在像王得兆這樣的金國舊臣手中,這幫人都是沒骨氣的傢伙,是不值得信任的……

至此在慶陽府王得兆投降之後,鳳翔路全境基本上都歸於了南宋的版圖,只剩下少部分土地還在金人控制之下。

高懷遠親自坐鎮慶陽府,除了留下週昊率領三千人鎮守慶陽府之外,其餘的李若虎、姜海、費文龍、黃嚴等人都撒出去,各自領一軍開始對鳳翔路尚未投降的縣鄉開始掃蕩,而很快嶽琨便派人送來了消息,告知高懷遠鎮原州已經被他攻克。

有了火炮這種東西之後,攻城戰便顯得簡單了許多,嶽琨愛死了這種火炮,當用這種火炮攻城的時候,在對手不瞭解火炮的犀利的情況下,攻城作戰的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爲這一帶比較缺水,所以許多城池基本上沒有護城河保護,如此一來,便好對付多了,雖然時下的火炮威力還很有限,遠不足以把城牆轟塌,但是對付起包鐵皮的木質大門,卻很是好用,把大炮架好之後,集中火力對準城門一通猛轟之後,疾飛的鐵彈便很快把城門打得千瘡百孔,派人衝上去用撞車一撞,大門便立即倒塌下去,剩下的便是派兵攻入城中進行巷戰,而宋軍這些年來,巷戰也是他們重點操練的科目,一旦城門一破,守軍的軍心便立即瓦解,在宋軍再攻入城中一通砍殺之後,守軍往往很快崩潰,要麼逃走,要麼就乾脆跪下投降……

火炮的大批量投入使用,對宋軍來說解決了以前很多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也使戰爭進程得以了很大的推進。

高懷遠進兵鳳翔路之後,不多久麾下兵將便連續攻佔了州府縣城數十座,徹底的肅清了鳳翔路境內的金國勢力。

而金國那邊是有苦難言,蒙古還有兩路大軍不斷的猛攻他們的潼關和黃河防線,令他們無法抽出更多的兵力入鳳翔路對付宋軍,以至於讓高懷遠很輕鬆的便拿下了鳳翔全路,還攻佔了相當一大塊鹿(鹿加一個耳朵旁,電腦打不出來!)延路的地盤,纔算是暫時停止了繼續對金國的進攻。而臨洮路也徹底被割離出了金國的管轄範圍,高懷遠忽然間傳令諸軍,停止繼續進攻金國的行動,並且派出了一個使臣,代表他趕往金國的國都汴梁城,去找金主完顏守緒談判。

而高懷遠則率軍屯駐在鳳翔路,開始整頓地方事務,一邊掃蕩已經控制的地區的金國抵抗勢力,一邊到處張貼安民告示,對轄地中那些貧苦百姓還開倉放賑,大肆沒收原來金國貴族以及富豪們的財產以及田地,充作軍田,招募兵勇進行屯田。

至於新佔轄地之中的那些投降南宋的金國舊官,則按照他們的約定,該留任的留任,該調離的調離,該南遷的南遷,而且要求所有投降宋軍的金國舊官,都要將家人遷至宋境之中安頓,說白了就是留下他們的家人做人質……

雖然不少人不願意把家人移到四川境內安置,但是眼下他們也沒辦法,而且高懷遠還算是對他們很客氣,起碼他們這些人的財產,都被留給他們,宋軍接管了他們的地盤之後,也很好的保護了他們的財產和家人,這讓他們也沒話可說,更不敢違抗高懷遠的命令,只得先派人到四川一帶選擇地方購置房產,然後將家人遷至四川境內,這樣一來,高懷遠便不必擔心這些人以後還反水了……

因爲宋軍軍紀嚴明,除了有針對性的抄沒一些金國權貴的家產之外,對於普通老百姓甚至普通的富戶地主,基本上都做到了秋毫無犯,加上宋軍接管這些地方之後,還從府庫之中拿出不少的錢糧,來振幅當地吃不起飯的窮人,所以種種舉措很快便收買住了這些地方的民心,老百姓很少再有害怕宋軍的了,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宋軍的種種優待百姓的舉措便傳遍了整個甘南一帶,甚至出現了還在金國屬地的老百姓大批逃入宋軍的控制區之內的情況。

而高懷遠雖然留任了像楊漣興、王得兆等一大批金國官員,但是也只是讓他們負責一些民務的處置,不許他們干涉軍務,各地的軍隊全部都歸於他麾下的宋軍軍官執掌,而且嚴令軍不幹政,政不統軍,實行軍政分開,各行其是,而他在新收復的各地還設立監察使,專司監察地方軍政官員,這幫金國投降的官員們也被置於監察之下,所以他們也只能踏踏實實的爲大宋做事,不敢再有半點的貪墨之舉……

而回到潼關的完顏陳和尚也因爲孤軍擊敗蒙古大軍,以少勝多,一戰成名,被授予了定遠將軍的官職,知汾州通判一職,可是他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爲他還是聽到了王得兆降宋的消息,他楞了好半天,最後用力的抽刀把眼前的桌子砍成了兩段,罵了一句:“混賬東西,做人豈能如此不要臉……”然後他便徹底無語了……

鎮守臨洮路的金國樞密副使伊喇布哈,雖然知道了宋軍攻入鳳翔路的事情,他也親自率軍進行了反撲,並且和嶽琨的兵馬打了幾仗,但是結果卻很不好,伊喇布哈對上嶽琨的兵馬,可以說是屢戰屢敗,最後被徹底的打老實了下來,率領殘兵敗將退縮到了臨洮府,說什麼都不再出來找宋軍死磕了,他不但不敢找宋軍的麻煩,還生怕宋軍跑去打他的臨洮府,天天督促着城中軍民加固臨洮府的城池,在城外開挖不少防止敵軍進攻的溝壕,作出了要死守臨洮府一輩子的架勢。

完顏守緒這段時間完全都懵了,一邊是蒙古大軍不停的猛攻潼關、黃河一帶,想要打過黃河把他的大金國給滅掉,這個麻煩他還沒法解決,西邊宋軍便又出川佔領了鳳翔路,他想起這些事情就覺得頭大如鬥,但是這皇帝他還是要當下去。

從他上臺那一天,他的老爹金宣宗完顏珣折騰出一個超級大爛攤子留給了他,他便一直勵精圖治,想要重振國威,他一邊想方設法的結好南宋,免去了以前的歲幣,想要集中力量把蒙古人打回去,但是畢竟金國已經徹底糜爛到家了,能臣有限,兵力不足,糧草不足,錢財不足,而且地方勢力割據,金國在他的努力下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反倒是越來越不成器了。

完顏守緒上位九年,頭髮都累的快白了,可是也沒把金國整治出一個像樣的模樣,反而是局勢越來越糜爛了,眼下的金國如同一頁扁舟在狂風大浪裡面行船一般,隨時都有可能會滅國,完顏守緒真是有些心力憔悴了。

正在他爲眼前的事情無法下手的時候,金正大七年八月十四早朝,卻忽然聽聞,南宋樞密使兼朝廷左相高懷遠突然間停止了繼續朝金國的攻擊,反倒派來了一個使臣,聲稱要和金國談判。

(3G華夏傾情奉獻)

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27章 閉門羹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324章 朝議第142章 投順第29章 危城3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64章 如意算盤不如意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28章 首戰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99章 北進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04章 貴誠的耳聞第69章 銅礦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61章 戰爭之神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46章 最後餘勇第6章 佈局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1章 反擊第122章 忠衛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343章 突擊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327章 當頭棒喝第52章 彙報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204章 城破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49章 低調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27章 孤兒第29章 危城3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49章 夜行第63章 問計(下)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74章 黃家之事第90章 走水第28章 失蹤(下)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24章 朝議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6章 忙碌第103章 決勝2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162章 還師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91章 師妹第21章 我軍威武第63章 平地驚雷第339章 死扛第77章 流雲彎刀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4章 祭奠名將第239章 斥候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96章 湖匪屠村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26章 冗兵之亂第58章 應諾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87章 劍指吐蕃第37章 功成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58章 和談第232章 惦記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44章 承諾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71章 鋌而走險第90章 走水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137章 幻化寺第16章 賜刀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22章 覬覦
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127章 閉門羹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324章 朝議第142章 投順第29章 危城3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64章 如意算盤不如意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328章 首戰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99章 北進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04章 貴誠的耳聞第69章 銅礦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61章 戰爭之神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46章 最後餘勇第6章 佈局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1章 反擊第122章 忠衛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170章 巡視京東3第343章 突擊第169章 巡視京東2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327章 當頭棒喝第52章 彙報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204章 城破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49章 低調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27章 孤兒第29章 危城3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49章 夜行第63章 問計(下)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74章 黃家之事第90章 走水第28章 失蹤(下)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24章 朝議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6章 忙碌第103章 決勝2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162章 還師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91章 師妹第21章 我軍威武第63章 平地驚雷第339章 死扛第77章 流雲彎刀第205章 河中府解圍第4章 祭奠名將第239章 斥候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96章 湖匪屠村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26章 冗兵之亂第58章 應諾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87章 劍指吐蕃第37章 功成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58章 和談第232章 惦記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44章 承諾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71章 鋌而走險第90章 走水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137章 幻化寺第16章 賜刀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22章 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