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被圍

這樣的戰法可以說是蒙古軍的拿手好戲,雖然簡單卻非常非常有效,甚至可以說是屢試不爽,不管是對西夏用兵,還是對金國用兵,乃至是西征對西方藩國的用兵,幾乎沒有出過差錯,都讓敵軍最終潰不成軍,成爲他們屠殺的對象。

於是蒙古軍在孛魯的指揮下,立即便發動了新的攻勢,一隊隊弓騎兵呼嘯着衝近宋軍大陣,紛紛揚起了手中的騎弓,朝着宋軍開始猛烈放箭。

看着蒙古軍的行動,高懷遠心知這就是蒙古騎兵最擅長的戰術,於是他下令大陣穩住,令黃嚴率騎兵殿後,掩護住大陣後側,不得讓蒙古軍突襲後陣,而兩翼弓弩兵則立即展開反擊,和蒙古騎兵進行對射,他心知自己不能擅動,否則的話就可能會中了蒙古軍的奸計,所以他着令手下兵將,依託現有防禦,以不變應萬變,展開防禦作戰。

雙方隨即便展開了一場騎兵對步兵的弓弩對射,在平坦的平原上,進行了一場非常激烈的弓箭較量。

兩軍可以說各有優勢,宋軍手中擁有不少強弩,在射程上全面超越蒙古騎兵手中的角弓,而且他們相對擁有一條比較穩定的防線,就是兩翼佈置的偏箱車,可以有效的抵禦蒙古軍的衝擊,還可以依託進行反擊,但是蒙古騎兵卻依靠着高機動性,很不容易被宋軍射中,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傷亡比率,而宋軍的劣勢在於他們固定陣位,成爲蒙古兵很好的目標,可以說兩軍各有優勢,只看誰最先撐不住了。

看着四面不停奔馳而且不停放箭的這些蒙古騎兵,這也是宋軍第一次體驗到蒙古軍的戰術,眼睜睜看着蒙古兵朝着宋軍陣線衝來,可是不待他們靠近,蒙軍便又在宋軍面前,劃出一道弧線,奔馳而去,留下的只是一叢叢從天而降的飛矢。

現在大部分宋軍知道了蒙古人的厲害,這種戰術果真是難以對付,宋軍除了放箭抵禦之外,可以說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蒙古軍在宋軍沒有發生崩潰之前,根本就不靠近宋軍大陣,而只是不停的循環衝擊,釋放箭支。

如此一來,給宋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在蒙古騎兵精準的騎射之下,不少官兵在這樣的打擊下,紛紛中箭撲倒在地。

但是在嚴令之下,宋軍陣線卻並未發生動搖,不斷的有人將傷者搶入陣中位置,安排隨軍醫官進行救治,氣的不少宋軍破口大罵蒙古軍的狡詐,但是卻又拿他們無可奈何。

可是孛魯這邊的蒙古人同樣也不好受,長久以來他們用慣的戰術,今天似乎在這支宋軍面前失去了效能,雖然從發動攻擊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個時辰了,蒙古騎兵反覆往來已經輪番上陣進行過了數次騎射,雖然給宋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宋軍的陣線卻絲毫沒有動搖,連他們的戰陣也沒有發生什麼改變,似乎成了一塊海邊的磐石,在巨浪之中巋然不動,任由他們蒙古軍反覆的衝擊。

反倒是宋軍在經過最初的茫然之後,反擊倒是越來越精準了起來,宋軍的弓弩手們,同樣冒着蒙軍的箭雨,以同樣猛烈的發射來回敬蒙古騎兵。

雖然精準方面宋軍的弓弩手遠不及蒙古軍,但是宋軍卻貴在人多,統一調度,往往可以集中十分優勢的火力,覆蓋一隊衝近宋軍的蒙古騎兵,而且他們陣前的那種怪異車輛,更是難以對付,每輛車上都有幾名弩兵,透過小小的箭孔以直瞄的方式,對着衝擊而來的蒙古騎兵進行發射,而且他們的射程大大超越蒙古軍的角弓,所以給蒙古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使得蒙古騎兵在尚未進入到自己射程之內,就先要面臨強弩的阻擊,並且逼迫蒙古騎兵不能太過靠近宋軍防線,以至於他們的精確瞄準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制。

同樣蒙古軍在採取這樣的戰術的時候,付出的傷亡也並不見得就小到哪兒去,宋軍強弩皆使用的是三棱尖銳的破甲箭,加上宋軍強弩強勁的推動力,蒙軍身上的甲冑往往只要被命中,便可以射穿,給蒙古兵將造成不小的殺傷。

這一個時辰下來,孛魯手下就損失了近十名百夫長,還有兩個千夫長掛了彩,皆因這些宋軍所射弓弩箭矢所致,這樣的損失孛魯可承受不起,要知道能在蒙軍之中當上百夫長和千夫長的人,皆是蒙古部落之中最爲驍勇之士,堪稱千人敵萬人敵,而他們的陣亡往往都讓一隊兵卒失去鬥志,對於全軍的士氣影響都很大。

可是孛魯卻拿宋軍沒有什麼好辦法,強攻的話,他要突破宋軍幾道防線,傷亡一定會非常慘重,而他現在兵力有限,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消耗,即便是以強攻擊敗了這支宋軍,蒙古軍也同樣會損失慘重,所以他一直不能下定決心採取強攻的辦法。

時間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進入到了黃昏,天空中從東南方向又飄來了一層烏雲,漸漸的將偏西的太陽給遮擋在了雲層後面,雖然烏雲帶來了一絲涼意,但是同時也預兆着一場大雨可能會不期而至。

暫且收兵,困住他們!明日清晨再戰!來人,去宋軍之中告知宋軍,讓他們投降,本王可免他們一死,確保不殺他們!孛魯眼看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擊敗這支宋軍了,於是無可奈何的下令道。

於是在鳴金聲中,反覆衝擊宋軍大陣的這些蒙古兵馬紛紛撥轉了馬頭,朝着後方退去,順道還搶去了他們陣亡在陣前的袍澤的屍體,只在疆場上留下了一具具馬的屍體。

而宋軍上下,則也同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今天他們雖然中計,但是主力並未遭受嚴重的打擊,兵將們尚有一戰之力,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假如不是黃嚴突破了蒙古軍的追擊,提前回來報信的話,估計這次他們也很可能會如同其他部隊那樣,被蒙古軍來個突然襲擊,以至於當即潰敗,那樣的話,宋軍這次可就敗的太慘了一些。

眼看天色漸漸的昏暗了下來,不用高懷遠吩咐,激戰了一天的宋軍便開始埋鍋造飯,他們這次出營乃是追擊,故此隨軍攜帶的糧食很少,每個人身上雖然攜帶了乾糧,但是數量卻十分有限,至於飲水,更是匱乏,由於是倉促應戰,他們來不及尋找有水源的地方佈陣,故此軍中的飲水成了問題。

有些兵卒受命搶來了一些蒙古軍丟在陣前的戰馬的屍體,拖入陣中之後,立即就地剝皮剔骨,利用手頭的柴禾架起來燒烤了起來,所以有這些蒙古軍丟掉的死馬,宋軍暫時吃飯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可是飲水方面,高懷遠卻感到十分頭疼,兵將們激戰一天下來,各個都出汗很多,雖然每人配有一囊飲水,但是大部分人白天的時候,已經將皮囊中的飲水給喝掉了,停戰之後,不少人立即感到喉嚨冒煙口乾舌燥了起來。

而那些受傷的兵卒,則更是對飲水需求很大,失血使他們更是口乾,需要水的補充,高懷遠當即着令兵將們收集所有飲水,現供應給傷員飲用,然後在樹林之中,就地安排一批兵卒開始掘井取水,準備好應付來日的大戰。

雖然這裡離冀州城很近,離宋軍大營也不遠,但是高懷遠卻不敢撤退,因爲蒙古軍的速度比他們快很多,一旦他們拔營後撤的話,孛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時機,定會全軍揮兵掩殺,到時候他們能不能保持陣列,安然退入冀州城或者宋軍大營,就是個未知數了。

所以眼下他們唯有堅守,和孛魯磨下去,直到蒙古軍自己堅持不住,撤兵離開爲止,抑或是大營留守的兵馬這個時候來援,但是那樣做卻十分危險,搞不好反倒會被孛魯所乘。

於是高懷遠當即命令黃嚴,入夜之後,派出幾個最精幹的兵卒,趁着夜色的掩護,突圍出去,回到大營之中,着令留守之軍堅守大營不出,先不要前來支援,待機行事。

而這個時候,一個蒙古信使策馬奔至了宋軍的陣前,用漢語大聲在陣外叫嚷道:我乃孛魯王爺所遣使者,要面見你等主帥!

有親兵立即稟報給了高懷遠,高懷遠於是點頭道:兩軍交兵不斬來使,放他進來,且聽他說些什麼!無外乎就是勸降罷了!

不多時在宋軍的押送之下,這個蒙古信使被帶入了宋軍大陣之中,看着宋軍正在吃他們的戰馬的馬肉,這個蒙古信使臉上的表情很是惱怒,冷哼着越過衆多虎視眈眈盯着他的宋軍兵將們,大踏步的朝着中軍走來。

高懷遠站在中軍之中,望着那個蒙古信使走近,在幾步遠的距離下,被李若虎等親兵喝止,令這個蒙古信使跪下答話。

而那個蒙古信使卻一臉的桀驁不馴,絲毫不爲所動,站在那裡環視了一圈這裡的宋將,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高懷遠的身上。

———————————————————————————————

第179章 捷報頻傳2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1章 亡金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6章 名將第62章 問計(上)第342章 伏兵第93章 驗屍第148章 範小五第107章 陷陣甲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53章 王家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25章 弘武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17章 三山散人第79章 截殺第72章 海州告急第45章 新丁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章 反擊2第99章 真相大白第88章 懸案第77章 中計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54章 盤點第44章 無恥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67章 千里眼第65章 壽宴(下)第35章 特種行動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9章 堅壁清野第198章 戰事第65章 崩潰第66章 狼羣第72章 槍林第271章 脅迫第355章 巨餌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81章 獻禮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1章 趙範第97章 揮師南下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282章 受挫第4章 祭奠名將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26章 攤牌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21章 流民第81章 忠僕第9章 初戰告捷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207章 抉擇第101章 替罪羊第361章 內訌第35章 陣前顯威第57章 弓箭社第84章 慘烈搏殺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166章 再世奸商第50章 中華肥皂第76章 親事黃了第10章 抉擇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90章 走水第33章 兵發通江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64章 如意算盤不如意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99章 真相大白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70章 伏兵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43章 殺俘第25章 弘武第73章 兄弟之誼第73章 親情第17章 三山散人第34章 宮門之屠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3章 家書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51章 擴建第13章 把柄第21章 暗鬥(下)
第179章 捷報頻傳2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1章 亡金第59章 改過自新(上)第6章 名將第62章 問計(上)第342章 伏兵第93章 驗屍第148章 範小五第107章 陷陣甲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53章 王家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25章 弘武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17章 三山散人第79章 截殺第72章 海州告急第45章 新丁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章 反擊2第99章 真相大白第88章 懸案第77章 中計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54章 盤點第44章 無恥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67章 千里眼第65章 壽宴(下)第35章 特種行動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9章 堅壁清野第198章 戰事第65章 崩潰第66章 狼羣第72章 槍林第271章 脅迫第355章 巨餌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81章 獻禮第194章 又見秋桐第1章 趙範第97章 揮師南下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282章 受挫第4章 祭奠名將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26章 攤牌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21章 流民第81章 忠僕第9章 初戰告捷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207章 抉擇第101章 替罪羊第361章 內訌第35章 陣前顯威第57章 弓箭社第84章 慘烈搏殺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166章 再世奸商第50章 中華肥皂第76章 親事黃了第10章 抉擇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90章 走水第33章 兵發通江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64章 如意算盤不如意第136章 煙花驚魂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99章 真相大白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70章 伏兵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43章 殺俘第25章 弘武第73章 兄弟之誼第73章 親情第17章 三山散人第34章 宮門之屠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3章 家書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51章 擴建第13章 把柄第21章 暗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