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7章 升職

bookmark

離臘月初八還有兩個月,葉昊天決定回雁蕩修煉,平時到縣裡主事。

回去的路上,他一個勁的琢磨天條,越想越覺得有意思。比如其中規定除了天官不可殺,殺一人減十萬佛心數以外,其餘則沒有嚴令禁止。同級殺伐佛心數只減少一千,若仙品差一級,則佛心數減少量增加三倍。比如自己是仙人,殺一仙人則佛心數減少一千,殺一真人則減少三千,殺一修道人則減少九千,殺一普通人則減少兩萬七千。救人卻又不同,普通的救人不直接增加佛心數,要通過別人的感激反應出來。直接增加佛心數的只有救人性命的情形。天條規定救普通人一命佛心數加五百,高一級則加一倍,救修道人加一千,救真人加兩千,救仙人加四千,救神人加八千,等等。

他想來想去不知道天條爲何如此規定。救人還可以理解,仙品越高價值越大,所以增加的佛心數也高。殺人就不好理解,爲什麼殺平民佛心減少那麼多,而殺神人反而少了呢?難道神界鼓勵殺伐以限制仙人數量?還是通過爭鬥來促進大家修煉呢?想想也有道理,如果大家都是神,想殺對方估計也不容易,即使殺了說不定自己也損半條命。而殺平民就太容易了,如果不加限制,平民豈不象雞犬一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大概也符合天道吧。

又想了一下,他忽然心裡一驚,自己殺了兩千倭寇,這筆帳可怎麼算?雖然說殺了倭寇救了樂清百姓,但很可能殺人失去的佛心數遠高於救人得到的佛心數。以後要小心了,輕易不能殺生,乾脆裝進鎮妖塔,讓他們慢慢改造好了。

當他回到雁蕩的時候發現種下的不死草依然活着,心中不禁心喜又驚。若是大量生長不死草,不知天庭會有什麼反應。

接下來的幾天他到縣裡去了幾次,跟衆人商量如何能讓百姓生活更好,還有什麼生財之道。衆人紛紛提了一些見解,其中有曬鹽、養蠶、採石、水產等。大家討論半天決定以後的重點放在曬鹽和水產兩方面。

葉昊天吩咐王吉向溫州知府申請曬鹽、銷售之權,並找些有經驗的養魚、養蟹的師傅,讓他們總結經驗準備傳授給大家。

幾天以後,曬鹽和水產兩項有眉目了,衆人都很高興。

忽然有差人送來吏部行文,葉昊天取過來看時,上面寫道:“吏部考定,樂清知縣李昊治政有方,百姓愛戴,合當升職,除江西行省九江知府。”

衆人知道都圍了過來,王吉道;“大人,恭喜您升任知府,但我們不捨得您走啊!”

葉昊天心情也有些波動,沒想到一下跑那麼遠,搞得連雁蕩的家也不能天天回了。但調令都來了,只好前去上任。他看看衆人感慨的道:“我來此兩年餘,眼看百姓生活漸好,大家功不可沒。今日提早休息,本縣請客,所有人員到酒樓一醉方休。”說到這裡,他回頭問王吉“哪家酒樓最大?”王吉低聲道:“樂天酒家。”葉昊天高聲道:“樂天酒家,中午開宴,先着人通知一聲,讓他們準備好。”話音未落有人跑了出去。

一個時辰後,百多人來到酒樓,衆人舉杯爲他餞行。他杯到即幹,對每個人都勸勉了幾句,最後道:“樂清城牆堅固,民團訓練有素,倭寇不足懼。海塘已成,土地增多,溫飽有憑。若再廣開鹽場、養殖水產,應能致富。”

衆人感謝他爲本縣所作的好事,每個人都多喝了幾杯,結果百來人醉倒了一半。

當他們從酒家出來的時候,發現街上站滿了百姓。大家聽說知縣要走,全都站在路邊,有人熱淚盈眶的叫着:“大人保重,大人一路高升!”還有人直接跪在地上叩頭。每個人都依依不捨的望着他。葉昊天跟衆人揮手告別,心中也有些激動。短短的幾百丈竟然走了大半個時辰。

回到雁蕩,蘭兒剛剛行功一遍,看他神色有異,於是問道:“公子,有什麼事嗎?”

葉昊天故作平靜的道:“我升官了,升九江府知府,正五品。”

蘭兒想了想道:“升官沒什麼不好,不好的是要離開此地。真有點捨不得。”

葉昊天道:“是啊,呆了兩年,人間仙境確實難以捨棄。不過想回來還是可以的。過個十天半月我們就回來住兩天,應該沒有問題。”

蘭兒收拾行李,好些東西摸摸有放下,不知道帶什麼好。

葉昊天道:“什麼也不帶,這還是我們的家,就象當今聖上一樣,出門行宮無數,這裡就作爲我們的一個行宮吧。”

蘭兒口中喃喃的道:“到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仙居啊!”

葉昊天寬慰她道:“神州大地,無處不美,仙境應該還有。我們去找找看。”

兩人在雁湖又呆了兩天,好好的享受了秋風豔陽、湖光山色,然後決定提前到九江府去看看,順便找好新家。

葉昊天從歷代經書中知道,九江府東枕鄱陽湖,北瀕長江,西連幕阜山脈,南屏廬山,下轄彭澤、德安、都昌、武寧、修水五縣。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楊二洲之城,春秋時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后,設九江爲三十六郡之一。自秦始,曾使用過九江、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等名稱。

蘭兒運功改變了些許形貌,隱去絕代風華,跟着葉昊天在九江城裡城外轉了一天,訪問了不少文人雅士,才知道這次到了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這裡不單出了陶淵明、黃庭堅等名人大家,而且也吸引了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等詩文巨擘,同時還陶冶了慧遠、陸修靜、呂洞賓等高士名僧。他們給九江府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詩詞書畫、銘文碑刻、軼文趣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的《題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誦;東林淨土、雲居禪院天下佛門景仰;白鹿洞書院、周瑜點將臺、白司馬花徑、灌嬰浪井馳名四海。

接着兩人到了廬山,走馬觀花的看了雲霧瀰漫的大漢陽峰、五老峰、香爐峰,又看了呂洞賓修仙的仙人洞、三疊泉、龍首崖、石門澗、三寶樹、龍潭瀑布,風景確實極美,尤其是位於五老峰和九奇峰之間的含鄱口,可以把鄱陽湖盡收眼底。無奈這裡來的人太多,不太適合建房定居。若是擺下大陣把人擋在外面,未免又有點驚世駭俗了。

然後兩人又到了鄱陽湖中的大孤山,潯陽江中的桑落州,也不是十分滿意。

主要因爲九江土地肥沃,人口衆多,不象樂清人口稀少,雁湖又位於雁蕩之巔,纔會人跡罕至。

蘭兒愁聚眉峰的道:“我們的新家安在哪兒呢?”

葉昊天想了想道:“要不就住在九江城裡?我有點不想住知府內宅,不如另外買個小院,找幾個丫環下人,你看可好?‘蘭兒沉吟片刻,點點頭道:“也好。”

兩人城裡轉了一圈,走到城南的時候發現一個紅磚綠瓦的院落掩映在竹林從中,門旁有幾棵垂柳,樹旁有個牌子,上面寫道:“房屋出售,紋銀十萬,便宜莫問。”看上面的落款已經兩個月了,大概要價太貴,所以無人問津。

葉昊天上前敲門,時候不大門開了,一個三十餘歲的文士走出來,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

葉昊天注意到那人儀表不凡,神色卻有些晦暗,道:“打擾先生,我們想看看房子,如果滿意就買下來。”

那人看二人衣着光鮮,莊重沉穩,連忙請兩人進去,一邊走一邊介紹。

葉昊天和蘭兒跟着他一路看去,發現院子不大不小,非常雅緻,從前往後一共有三重房屋,每一重都有一個各自的院落。最裡面的內宅院落明顯大些,院中栽了幾棵梨樹,幾株海棠,還有一個花圃,幾十朵菊花正在盛開。

看到這裡,蘭兒點點頭。

葉昊天也很喜歡,口中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嗯,不錯。”

那人卻忽然道:“雨打梨花深閉門。梨花開時,滿園雪白,更有情調。”雖是介紹庭院美景,語音卻十分悲涼,很是傷感。

葉昊天道:“您這房子我買了,只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先生莫怪。”

那人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葉昊天問道:“不知先生爲何出售此宅?”

那人隨口道:“物是人非,觸景生悲,徒留無益,不如賣之。”

葉昊天追問道:“先生爲何索價十萬?但請不必戒慮,略述一二。‘那人沉吟良久,看了看葉昊天和蘭兒真誠而關切的目光,開口道:“此宅爲三十年前老父所建,我於此生活二十年,成親、攻書、遊戲、賞花。娘子是青梅竹馬的大家閨秀。十年前我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回家省親途中被人所擄,輾轉滯留於外,直到三月前才千辛萬苦逃回來。然而…然而物是人非,只有娘子給我留下的一首詞:‘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說道這裡,那人語聲斷續,幾乎哽咽住了,停了一會兒才恨恨的道:“我有同窗數人在軍旅之中,想用這些銀子看看能否活動上下,借支兵馬來除滅妖邪,報仇雪恨。”

葉昊天看了他半晌,明白他是個多災多難的讀書人,心中惻然,道:“十萬紋銀沒有問題,但你報仇之法可能不行。不瞞閣下,我是新任九江知府,您不妨將經過情形細細道來,讓我看看能否想個辦法。”說着從袖中取出上任的文書遞給對方。

那人接過仔細辨認了一番,雙手捧着奉還,然後請二人坐在花園石椅上,整理思緒說出一番話來。

第110章 仁學第73章 教主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228章 明魔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第83章 老僕20 美妙的佛音梵唄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15 儒家的靜坐與神悟修儒核心之一6 終南聽書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73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1 道藏初覽22 鳳凰琴第74章 四珍第63章 聚仙第144章 祝由19 涅磐和大般涅磐第211章 息壤第58章 療傷第68章 觀音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18章 孤墳第10章 終南第231章 戒律第244章 神茶第276章 思辨第271章 佛國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第15章 售劍第168章 元帥第222章 入港12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210章 遺蹟第41章 五靈16 儒家的音樂第59章 定婚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262章 成佛3 仙家境界第73章 教主第295章 出鼎第277章 靈肉第53章 湖底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76章 丹心第226章 棋道第200章 魔本第96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第240章 兵敗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252章 土德第59章 定婚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101章 五帝第128章 故人第281章 仁心第297章 克己?第184章 鼎蹤第256章 居士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235章 魔霧11 七香海佛教的苦諦4 儒家典籍六藝第162章 登天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4 高山流水13 琴鼓爭鳴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61章 貴妃3 地藏鉢盂別有天地第78章 尋覓22 仙心至上第24章 會試第191章 魔輪第163章 天街第254章 佛山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249章 龍師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179章 巡按第75章 大儒12 法印隨心第45章 神尼第41章 五靈第75章 大儒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134章 虎鼓第78章 尋覓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第271章 佛國22 衣帶漸寬終不悔誓作白首同心結10 黎山老母13 琴鼓爭鳴12 法印隨心
第110章 仁學第73章 教主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228章 明魔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第83章 老僕20 美妙的佛音梵唄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15 儒家的靜坐與神悟修儒核心之一6 終南聽書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73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1 道藏初覽22 鳳凰琴第74章 四珍第63章 聚仙第144章 祝由19 涅磐和大般涅磐第211章 息壤第58章 療傷第68章 觀音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18章 孤墳第10章 終南第231章 戒律第244章 神茶第276章 思辨第271章 佛國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第15章 售劍第168章 元帥第222章 入港12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210章 遺蹟第41章 五靈16 儒家的音樂第59章 定婚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262章 成佛3 仙家境界第73章 教主第295章 出鼎第277章 靈肉第53章 湖底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76章 丹心第226章 棋道第200章 魔本第96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第240章 兵敗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252章 土德第59章 定婚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101章 五帝第128章 故人第281章 仁心第297章 克己?第184章 鼎蹤第256章 居士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235章 魔霧11 七香海佛教的苦諦4 儒家典籍六藝第162章 登天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4 高山流水13 琴鼓爭鳴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61章 貴妃3 地藏鉢盂別有天地第78章 尋覓22 仙心至上第24章 會試第191章 魔輪第163章 天街第254章 佛山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249章 龍師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179章 巡按第75章 大儒12 法印隨心第45章 神尼第41章 五靈第75章 大儒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134章 虎鼓第78章 尋覓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第271章 佛國22 衣帶漸寬終不悔誓作白首同心結10 黎山老母13 琴鼓爭鳴12 法印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