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身處廟堂,自當謹言慎行!

果然!

當聽到趙祁的話語過後。

原本還是憂心忡忡的河東郡郡尉張不啓頓時間放下心來。

不出自己所料,此番大秦新帝前來此地的目的就是爲了那一批丟失的國庫精糧。

平復一番情緒過後。

張不啓恭聲說道:“回稟陛下。”

“末將自從國庫精糧失竊之後,便是整日調查此中的細微之處。”

“只是當日國庫精糧失竊之時,恰逢天降大雨,故此諸多痕跡皆是被沖刷殆盡。”

“不過末將依舊從一些河東郡百姓口中知曉了大部分經過。”

“末將懷疑此番精糧失竊一事,極有可能是埋伏在河東郡內的六國餘孽所爲。”

張不啓很清楚,到了如今這般境地,那也就是隻能夠將燕國殘黨給供出來。

“六國餘孽?”

趙祁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對於這些自己難道不知曉嗎?

若不是六國餘孽所爲,難不成還是你堂堂河東郡郡尉所爲不成?

“說說吧,到哪一步了?”

趙祁凝視着眼前的河東郡郡尉張不啓,沉聲開口問道。

“是!”

“陛下,這六國餘孽在河東郡內根深蒂固,不少殘黨白日裡都僞裝成我大秦百姓躲在城內。”

“故此,哪怕末將派遣出極大的兵力尋找,依舊是沒能夠找到這六國餘孽的半點蹤跡。”

“不過還請陛下放心。”

“此番國庫精糧失竊一事,事關重大,末將哪怕是將這河東郡刨地三尺,也必然會將六國餘孽給陛下揪出來!”

張不啓看向趙祁,眼中滿是憤懣之色。

倘若不是趙祁早就聽聞過這位河東郡郡尉的‘光輝事蹟’。

說不定還真的會被他此番這一頓感人肺腑的花言巧語給欺騙。

只不過趙祁雖然知曉眼前的張不啓所說的並不屬實。

但也沒有當場揭穿對方。

而是淡淡開口說道:“張郡尉能夠爲我大秦做到這一步,當真乃是我大秦的國之棟樑。”

“只是張郡尉如此勞累,難道就不怕累壞了身子?”

“倘若張郡尉如同王郡守那般累倒於病榻之上的話,那我大秦豈不是少了一位能夠爲君分憂的一方郡尉?”

聽到這話的張不啓趕忙搖頭道:“有勞陛下掛念。”

“不過還請陛下放心,末將打小身子骨便是硬朗,此番能夠爲陛下分憂乃是末將的榮幸。”

“陛下今日能夠不遠千里來到此地見末將。”

“更是末將幾輩子難以修來的福分。”

面對着趙祁的話語。

身爲河東郡郡尉的張不啓當即是一頓阿諛奉承。

本就是市井出身,混跡於三教九流之中的張不啓打小便是伶牙俐齒。

嘴上功夫極好。

故此也是能夠討得那位在朝堂之上官居議郎的李書元的喜歡。

只不過此刻他的這些嘴上功夫卻是用錯了地方。

或者說是用錯了人。

聽着張不啓的一頓阿諛奉承,趙祁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一抹冷笑。

其身側的趙雲更是露出了鄙夷之色。

旁人或許會被張不啓這一頓感人肺腑的話語,感動得痛哭流涕。

覺得他是一個忠臣。

但是他們二人卻是清楚對方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張郡尉不必說這麼多。”

“今日既然朕來找你,那麼便是想要告訴你一件事。”

趙祁語氣平靜。

“陛下聖言。”

“末將自當洗耳恭聽。”

張不啓聞言趕忙拱手於身前,滿臉的恭維之色。

趙祁見狀冷笑一聲。

轉而說道:“朕聽聞王郡守說這段時間,張郡尉可是一直爲國庫精糧失竊一事茶飯不思。”

“朕爲有張郡尉這般肱股之臣而倍感欣喜。”

“朕先前與廟堂之上曾聽聞張郡尉乃是朝中李議郎故友之子。”

“不由得感慨起來。”

“我泱泱大秦,竟是有着李議郎爲文,張郡尉爲武,一文一武當真是我大秦的國之柱石啊。”

聽到這話的張郡尉臉色大變。

非但沒有半分欣喜之色。

反而是臉色有些煞白。

要知道一直以來自己可都是依仗着在朝堂之上的李議郎方纔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

而自己與李議郎的微妙關係,一直都不曾對外人道也。

更不要說在廟堂之上被當今新帝知曉。

“陛下,末將與李議郎竟是萍水相逢罷了,家中父輩雖與其熟識,卻是早已沒了聯繫。”

此刻的張不啓還想要與李議郎撇清關係。

畢竟當初自己坐上河東郡郡尉這個位置之時。

李議郎便是再三囑咐過。

無論是誰問起他們二人的關係,都只能說是父輩有過交集。

切不可提及自己如今的這個位置是李議郎爭取而來。

若是讓他們二人的關係公之於衆。

這不僅僅會影響二人日後的仕途。

甚至極有可能爲二人引來殺身之禍!

“原來如此。”

“看樣子張郡尉如今這郡尉一職與李議郎沒有任何的關係啊。”

趙祁聞言,瞥了一眼此時滿臉擔憂之色的河東郡郡尉張不啓。

旋即淡然一笑。

後者躬身拱手道:“敢問陛下,是從何處聽聞這個消息的。”

“末將今日官職,皆是依靠太上皇提攜,若無太上皇青眼,又何來今日的張不啓。”

“還請陛下莫要被朝中的一些小人的彈劾之言蠱惑啊。”

張不啓此刻越是想要跟李議郎撇清關係。

便越是讓趙祁篤定他今日的成就與李議郎脫不了干係。

只不過趙祁並未將其最後的遮羞布撤下。

而是笑着說道:“不過是前些日子閒來無事,與李議郎手談幾局之時。”

“他無意間提到了你這個子侄,故此讓朕來了興致。”

“此番入河東郡後又是從王郡守口中得知張郡尉這段時間的辛苦。”

“特地過來看看。”

“今日一見,當真是不錯啊。”

此話一出。

張不啓心中的疑慮更爲加重。

他很清楚無論新帝趙祁再如何與李議郎相熟,後者也斷然不可能將自己之事說出去。

畢竟此事牽扯甚廣,可絕不是君臣相宜便能夠安然無恙的!

“陛下說笑了。”

“末將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罷了。”

“今日得見陛下,當真是如傳聞中所言,器宇不凡啊!”

張不啓面帶笑意,恭維出聲。

第404章:新的簽到任務!覆滅齊國殘黨!第447章:叛國罪人!公子高!第419章:兩萬黑甲禁軍?稟報大秦天子!第115章:精糧換糟糠!大秦新帝的謀劃!第224章:士可殺不可辱!問罪姬先生!第171章:衆將起矛!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第481章:生死一念之間第399章:軍中淫亂無度者,應當如何?第420章:九江郡!大戰齊國先鋒騎軍!第168章:始皇帝震驚!兩位五境武人!第99章:大勢已去,燕國何來複國之希望!第358章:江湖武人馳援!浮水房敗退!第433章:魚死網破?你也配?第8章:陛下饒命!第268章:血染白袍!大戰陷入白熱化!第59章:伴君如伴虎!牆倒衆人推!第110章:三百死士齊握劍,何人敢劫囚?第100章:北行艱險,請諸君護公子安平!第354章:衆將聽令!起矛!衝陣!殺敵!第459章:十萬兩銀子!姬先生效力!第13章:陰險趙高,羅網六劍奴第370章:兵分兩路!率軍北上入膠東郡!第426章: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第259章:五千將士逼宮!好大的膽子啊!第36章:你們既然來了,那就把命留下!第460章:無事不登三寶殿!必然有所圖謀第53章:琅琊郡百姓,人人自危!第281章:琅琊郡駐軍?恭迎陛下入琅琊郡第40章:大勢已去!終是功敗垂成!第359章:一命換一命!這便是江湖道義!第271章:廟堂,何來寒門士子立足之地?第310章:蝗災橫行?破局之法!雞鴨可治第61章:三教九流之輩,怎可官拜一方郡尉第56章:河東郡變故!大秦暗流涌動!第182章:刀若出鞘,今日你便死在這裡!第208章:雙拳難敵四手,猛虎難敵羣狼!第290章:賞賜五十大板!整治琅琊郡官員第414章:女子宗師!江湖人士趨之若鶩!第470章:無敵大戟!釘殺楚國死侍!第184章:謀害大秦天子者,自當同舟共濟第170章:天子出城!百官送行!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43章:簽到完成!白袍軍與虎賁軍第337章: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第169章:臥龍于山野,龍吟天下驚!第259章:五千將士逼宮!好大的膽子啊!第209章:縱使是死!也要死在陛下之前!第232章:祖龍震怒!揮師百萬血濺天下!第85章:一國謀士,爲國落子,落子無悔!第418章:軍令如山!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第137章:縱使是死!絕不與亡國畜生爲伍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83章:叛徒,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第460章:無事不登三寶殿!必然有所圖謀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242章:此去見天子,必將有去無回!第140章:君臣相宜!自當以君爲上!第61章:三教九流之輩,怎可官拜一方郡尉第312章:杯水車薪?我以人力抗衡蝗災!第169章:臥龍于山野,龍吟天下驚!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437章:齊國危矣,左右先鋒騎軍衝鋒!第395章:齊國援軍!兩萬戰五萬!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15章:子午門處死方士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6章:盛怒的祖龍,終究大勢已去!第457章: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458章:北方匈奴之主,耶律洪才!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142章:縱使天子犯法,亦與庶民同罪!第417章:齊國的陰暗!生而爲人請善良!第206章:蘆葦蕩遞劍!一劍之下幾近無敵第20章:浮水房願爲公子死戰!第124章:昏君?不可能!絕不可能!第340章:一劍之上再遞一劍!當如何?第469章:人性!所有人不過都是棋子!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強,而是河東郡駐軍弱第277章:消息傳出!韓國皇子心有餘悸!第384章:天子手段,放長線釣大魚!第306章:江湖險惡!一萬餘魏武卒效忠!第334章:規矩?我在的地方便是規矩!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236章:釣出大魚!全軍出擊蕩平潁川!第161章:開倉放糧!先是糟糠,後是陳米第49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214章:今夜風起!李劍仙的捨身一劍!第251章:包藏禍心!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第37章:背水一戰!第121章:天子一怒當如何?伏屍百萬!第150章:簽到任務激活!獎勵劍仙李白!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203章:天子一怒當如何?遍地皆屍骨!第436章:你們不用跑,當然也跑不掉!第293章:再起風雲!死去多日的兩具屍體第208章:雙拳難敵四手,猛虎難敵羣狼!第438章:今日破局便爲魏國馬首是瞻!第6章:盛怒的祖龍,終究大勢已去!第251章:包藏禍心!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第41章:罪臣李斯...領死!
第404章:新的簽到任務!覆滅齊國殘黨!第447章:叛國罪人!公子高!第419章:兩萬黑甲禁軍?稟報大秦天子!第115章:精糧換糟糠!大秦新帝的謀劃!第224章:士可殺不可辱!問罪姬先生!第171章:衆將起矛!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第481章:生死一念之間第399章:軍中淫亂無度者,應當如何?第420章:九江郡!大戰齊國先鋒騎軍!第168章:始皇帝震驚!兩位五境武人!第99章:大勢已去,燕國何來複國之希望!第358章:江湖武人馳援!浮水房敗退!第433章:魚死網破?你也配?第8章:陛下饒命!第268章:血染白袍!大戰陷入白熱化!第59章:伴君如伴虎!牆倒衆人推!第110章:三百死士齊握劍,何人敢劫囚?第100章:北行艱險,請諸君護公子安平!第354章:衆將聽令!起矛!衝陣!殺敵!第459章:十萬兩銀子!姬先生效力!第13章:陰險趙高,羅網六劍奴第370章:兵分兩路!率軍北上入膠東郡!第426章: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第259章:五千將士逼宮!好大的膽子啊!第36章:你們既然來了,那就把命留下!第460章:無事不登三寶殿!必然有所圖謀第53章:琅琊郡百姓,人人自危!第281章:琅琊郡駐軍?恭迎陛下入琅琊郡第40章:大勢已去!終是功敗垂成!第359章:一命換一命!這便是江湖道義!第271章:廟堂,何來寒門士子立足之地?第310章:蝗災橫行?破局之法!雞鴨可治第61章:三教九流之輩,怎可官拜一方郡尉第56章:河東郡變故!大秦暗流涌動!第182章:刀若出鞘,今日你便死在這裡!第208章:雙拳難敵四手,猛虎難敵羣狼!第290章:賞賜五十大板!整治琅琊郡官員第414章:女子宗師!江湖人士趨之若鶩!第470章:無敵大戟!釘殺楚國死侍!第184章:謀害大秦天子者,自當同舟共濟第170章:天子出城!百官送行!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43章:簽到完成!白袍軍與虎賁軍第337章: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第169章:臥龍于山野,龍吟天下驚!第259章:五千將士逼宮!好大的膽子啊!第209章:縱使是死!也要死在陛下之前!第232章:祖龍震怒!揮師百萬血濺天下!第85章:一國謀士,爲國落子,落子無悔!第418章:軍令如山!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第137章:縱使是死!絕不與亡國畜生爲伍第200章:破後而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83章:叛徒,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第460章:無事不登三寶殿!必然有所圖謀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242章:此去見天子,必將有去無回!第140章:君臣相宜!自當以君爲上!第61章:三教九流之輩,怎可官拜一方郡尉第312章:杯水車薪?我以人力抗衡蝗災!第169章:臥龍于山野,龍吟天下驚!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437章:齊國危矣,左右先鋒騎軍衝鋒!第395章:齊國援軍!兩萬戰五萬!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15章:子午門處死方士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6章:盛怒的祖龍,終究大勢已去!第457章: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458章:北方匈奴之主,耶律洪才!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142章:縱使天子犯法,亦與庶民同罪!第417章:齊國的陰暗!生而爲人請善良!第206章:蘆葦蕩遞劍!一劍之下幾近無敵第20章:浮水房願爲公子死戰!第124章:昏君?不可能!絕不可能!第340章:一劍之上再遞一劍!當如何?第469章:人性!所有人不過都是棋子!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強,而是河東郡駐軍弱第277章:消息傳出!韓國皇子心有餘悸!第384章:天子手段,放長線釣大魚!第306章:江湖險惡!一萬餘魏武卒效忠!第334章:規矩?我在的地方便是規矩!第405章:天子口諭!戴罪之人率軍出征!第236章:釣出大魚!全軍出擊蕩平潁川!第161章:開倉放糧!先是糟糠,後是陳米第49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214章:今夜風起!李劍仙的捨身一劍!第251章:包藏禍心!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第37章:背水一戰!第121章:天子一怒當如何?伏屍百萬!第150章:簽到任務激活!獎勵劍仙李白!第156章:子午門,多亡魂,不差你們幾個第203章:天子一怒當如何?遍地皆屍骨!第436章:你們不用跑,當然也跑不掉!第293章:再起風雲!死去多日的兩具屍體第208章:雙拳難敵四手,猛虎難敵羣狼!第438章:今日破局便爲魏國馬首是瞻!第6章:盛怒的祖龍,終究大勢已去!第251章:包藏禍心!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第41章:罪臣李斯...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