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生死與共

bookmark

武烈侯帶着護軍府掾吏和五千虎烈軍將士縱馬飛馳,日夜兼程趕赴南陽。

沿途之上,南下災民的隊伍日漸稀薄,災民洪流已經衝離中原,這讓寶鼎暗自鬆了口氣,但想到未來一段時間自己要想方設法保證他們的生存,心情又是異常沉重,百萬人的生死就像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進入南陽,轉入大道,寶鼎看到災民成羣結隊,拖家帶口,艱難行進,但他們神色平靜,眼裡滿含着希望,他們知道在遙遠的南方,有一塊可以讓他們逃離死亡,可以讓他們繼續活下去的神秘樂土。

一路上,隨處可見南陽地方軍將士在維持秩序。大道上的一個個驛站就是臨時救濟點,地方官吏和臨時徵發的庶民們盡心竭力,給災民們提供食物、飲水、藥物和歇息之處。

“武烈侯回來了。”

將士們激動地高聲歡呼,地方官吏們紛紛上前迎接,庶民們則跪在道路兩旁翹首以待,期待着看一眼聲名顯赫的封君,而災民們更是匍匐在地,對這位拯救他們的君侯頂禮膜拜,很多人痛哭流涕,磕頭如搗。

“武烈侯,武烈侯……”歡呼聲此起彼伏,越來越大,漸漸如滾滾驚雷,響徹天地。

局面轉瞬失控,災民們從各個方向蜂擁而至,他們要感謝武烈侯的救命之恩,想親眼看一看這位拯救他們的封君,但他們更想問一問,他們的希望在哪,他們要走到哪一天才能停下來,他們何時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園。

虎烈將士緊張起來,號角聲沖天而起。

荊軻、遏雲和東方無畏也是全力戒備,墨者劍士和黑鷹銳士更是把武烈侯團團圍住,唯恐出現意外。

寶鼎情緒激動,眼眶溼潤了,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即便因此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傳令將士們,稍安勿躁,不要驚擾災民。”寶鼎對東方無畏大聲下令道,“黑鷹銳士前方開道,好言勸慰,不要有任何粗暴舉動。”

命令層層傳遞,但災民卻是呼嘯而至,歡呼聲震耳欲聾,大道因此完全堵塞,寸步難行,那些地方官員更是陷在洶涌的人潮裡,辨不清東南西北。

寶鼎苦笑搖頭,“怎麼會這樣?”

荊軻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容,“你的傳奇就是最大的號召力。”

“那些人都造了什麼謠言?”寶鼎連連搖頭,意識到趙國爲了把災民趕出河北,中原人爲了把災民轉徙南下,不顧一切的大造謠言,而自己就是謠言的中心。

災民聚攏而來,人山人海,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只是聲嘶力竭地叫着吼着,“武烈侯,武烈侯……”

“怎麼辦?”趙高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場面,那驚雷般的吶喊聲就像千斤巨錘一下下砸在他的心上,讓他驚恐不安,大汗淋漓,“武烈侯,必須儘快衝出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寶鼎搖搖頭,果斷揮手,“都給我閃開。”

荊軻、遏雲、東方無畏大吃一驚,趙高更是失聲驚呼,“武烈侯,萬萬不可。”

這時唐仰的叫聲從後方遠遠傳來,“武烈侯,王離、烏重號角傳訊,災民正在衝撞戰陣,形勢萬分危急。”

“給我閃開。”寶鼎急了,手中馬鞭狠狠抽向擋在前面的東方無畏,“快點閃開,只要讓災民見到我,形勢即可緩解。”

“武烈侯,絕無可能。”東方無畏夷然不懼,厲聲叫道,“除非你殺了我。”

“你個癡兒,我再不出去,虎烈軍迫不得已就要殺人了,你知不知道?”寶鼎情急之下,扯着嗓子叫了起來,“你想看到這裡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嗎?你要陷我於不義之地?”

東方無畏楞了片刻,但想到自身職責所在,還是沒有動彈。

忽然,荊軻騰身下馬,兩步衝到了寶鼎的馬前,一把抓住了馬轡(pei)。這個動作讓衆人霎時醒悟過來。此刻武烈侯必須面對災民,爲了確保武烈侯的安全,近身扈從只有捨命相護了。

遏雲二話不說,飛身下馬,與荊軻並肩而立,抓住了另一邊馬轡。

東方無畏苦笑搖頭,振臂狂呼,“銳士,前方開道。墨家劍士,請左右列陣,誓死護衛武烈侯。”這種情況下,武技高強的墨者劍士遠比全副武裝的黑鷹銳士更具戰鬥力。

黑鷹銳士、墨者劍士紛紛下馬,急速列陣,瞬間把武烈侯護在中央。

東方無畏猛地舉起鐵盾,長劍“嗆啷”出鞘,“長史,你左我右,盾劍相護。”

趙高俯身解下掛在戰馬上的鐵盾,同時右手拔劍,口中低叱一聲,戰馬急速貼近了寶鼎。

“幹什麼?”寶鼎看看兩人,冷笑道,“打仗嗎?”

“武烈侯,事關重大,你必須聽我的。”東方無畏怒目而視,大聲叫道,“你的生死不僅僅關係到這些虎烈將士,更關係到百萬生靈,我不能不這麼做。如果你要懲罰我,那就到江陵再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寶鼎氣往上撞,厲聲吼道,“給我退下。”

東方無畏理都不理,催馬貼上寶鼎,然後衝着前方高聲喊道,“先生,荊卿,我們走……”

寶鼎氣得面紅耳赤,舉起馬鞭就要抽過去。

“武烈侯……”趙高哀求道,“職責所在,請武烈侯寬容。”

寶鼎深深吸了一口氣,強壓怒火,“我命令你們,把盾劍收起來,給我掌旗。如果有人行刺,你們就拿自己的身體保護我。”

東方無畏毫不猶豫,收起盾劍,戰馬卻貼得更緊了。

在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裡,武烈侯出現了。

一隊銳士前方開道,兩人牽馬,兩位掌旗跟隨兩側,兩隊劍士左右跟進。武烈侯全身甲冑,手中馬鞭高高舉起,在空中連連揮動。

“武烈侯,武烈侯……”

歡呼聲霎時突掀狂瀾,驚天動地,這一瞬間天地都爲之顫抖。

寶鼎熱淚盈眶,他猛地高舉雙手,聲嘶力竭地叫了起來,“我以生命發誓,我們一起南下我們患難與共我們生死與共”

他的叫喊聲淹沒在地動山搖般的歡呼聲裡,但荊軻聽到了,遏雲聽到了,銳士和劍士們聽到了,他們熱血沸騰,用盡全身的力氣吼了出來,“我以生命發誓,我們一起南下我們患難與共我們生死與共”

趙高揮動戰旗,命令身後的虎烈將士們把武烈侯的誓言傳遞四方。

誓言聲聲傳遞,如層層大浪,在空中掀起陣陣驚天波瀾。

“我以生命發誓,我們一起南下我們患難與共我們生死與共”

武烈侯的誓言席捲大地,猛地衝擊着災民們的心靈。上天拋棄了他們,王國拋棄了他們,大王拋棄了他們,但武烈侯拯救了他們,武烈侯以生命發誓,與他們生死與共。武烈侯賜予了他們生命,武烈侯給了他們希望,武烈侯就是他們心中的上天。

這一刻,災民們爆發了,他們身體裡的血液沸騰了,他們放聲狂呼,他們在大道上飛奔,他們要追隨自己的上天,他們要追求自己的希望。

人流開始涌動,如咆哮洪水,滾滾而下。

銳士在人潮中奔跑,荊軻和遏雲牽着戰馬在奔跑,虎烈騎軍如同漂浮在洪流中的巨舟,在波濤的推動下揚帆前進。

洪流越來越龐大,災民越來越多,沒有人願意放開自己的希望,所有人都在吶喊中匯入洶涌澎湃的南下大潮,於是大道上形成了波瀾壯闊的一幕,天上的雲在飛,空中的歡呼聲在飛,地上的洪流在飛,生命在此刻匯聚,一起飛向心中的樂土。

“跟着我……緊緊跟着我……隨我殺出一條活路……”

寶鼎嘶啞的吼聲迴盪在天地之間,猛烈衝擊着蒼茫天穹。

災民們的恐懼隨着武烈侯的出現,隨着武烈侯的誓言而煙消雲散,南下轉徙的速度驟然加快。

寶鼎想早日趕到江陵,想離開這股滔滔洪流,但這股洪流每時每刻都在擴展,他們緊緊裹挾着自己的希望,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希望,寶鼎和虎烈將士無奈之下只好與災民一起南下。

拖延在中原的災民聽到這個消息,再不猶豫,甩開大步,日夜追趕。已經抵達荊宛的災民聽到這個消息,心裡的恐懼一掃而盡,飛速趕赴大江。而追隨武烈侯的災民更是越來越多,短短數天內,竟然聚集了幾十萬人,轉徙南下的隊伍綿延幾十裡而不絕。

武烈侯在焦慮中抵達宛城。進城是絕無可能,就連會見南陽官員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昌文君熊熾帶着守相兩府官員在黑鷹銳士的保護下,大汗淋漓地擠到了路邊一座小山坡上,總算看見了風塵僕僕的武烈侯。

山坡下的大道上,災民洪流洶涌而過,所有經過山坡的災民看到武烈侯的大纛,都知道他就在山坡上看着他們,無不激動地縱聲吶喊,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沒有一刻停息。

昌文君和兩府官員被眼前這聲勢浩大的一幕所震驚,第一次認識到武烈侯已經擁有了驚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從當前形勢看,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因爲西南策略在很多官員的眼裡不過是個權宜之策,甚至可以說是個騙局,其主要目的不是救助災民,而是轉嫁災難。武烈侯爲了把災民騙到江南,動用了一切非常手段,現在災民擁戴他,是因爲武烈侯給了他們希望,一旦這個希望破裂,後果可想而知,憤怒的災民不但切齒痛恨武烈侯,更會大量死亡,而這種恐怖的死亡將給武烈侯的聲譽帶來致命打擊,他極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永遠困於西南。

昌文君和兩府官員拜見了武烈侯,詳細稟報了東南局勢。救助和轉徙災民是東南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雖然準備充分,但對災民的數量和轉徙速度估計不足,再加上災民本身對南下非常恐懼,而東南庶民對這些災民也非常排斥,導致東南局勢一度危急,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衝突,造成了人員死傷。

“糧食還能維持多久?”這是寶鼎最關心的問題。

“南陽的糧食還能維持大半個月。”昌文君說道,“好在墨家正在各地發動義捐,募捐的糧食和物資正在源源不斷運到東南,樂觀估計,應該可以維持到秋收。”

“巴蜀的糧食呢?是否已經運抵江陵?”寶鼎追問道。

巴蜀的糧食不僅僅用來救助災民,還要用來攻打長沙和遠征西南,所以它直接關係到西南策略的成功與否。

“巴蜀正在全力運送。”昌文君稍加遲疑後又說道,“巴蜀商賈大都存有餘糧,雖然我們派人多次聯繫和商討,但他們不斷加價,並且乘機囤糧,導致糧價飛漲。”

寶鼎臉色頓沉,冷聲問道,“琴氏家主還在咸陽?”

昌文君搖搖頭,沒有說話。

“隗氏已經位極人臣了,還想怎麼樣?”寶鼎的聲音愈發冷森,“我憎惡貪得無厭的人。”

昌文君急忙搖手,“西南策略是否如你所願,關鍵在於巴蜀的支持。”

熊熾心裡很清楚,這次武烈侯在與秦王政的對決中雖然全面勝出,但武烈侯並沒有拿到任何好處,好處都給熊氏和隗氏了。熊氏在王統上贏得了先機,隗氏則獨攬相權,巴蜀人算是崛起了。武烈侯冒着生命危險與秦王政對決,事後又非常慷慨地把勝果給了熊氏和隗氏,都是爲了實施西南策略。假如西南策略失敗,熊氏當然有所損失,但隗氏卻是毫髮不傷,相反還能從中獲益,所以巴蜀人在這個關鍵時刻可能會逼迫武烈侯給予他們更多的好處,而這顯然觸犯了武烈侯的底限。

昌文君這句話讓寶鼎更爲惱怒,他不屑地撇撇嘴,發出一聲冷笑。

“守相已經先期南下江陵,我也要馬上離開,南陽就完全託付給昌文君了。”寶鼎躬身爲禮。他是南陽的封君,甘羅是南陽的守相,這兩人都跑去西南了,把南陽這一大攤子事都丟給了昌文君,於情於理都要表示一下謝意。

“熊氏更要感謝武烈侯。”昌文君言辭懇切地說道。

年前他接受了武烈侯的勸諫,留在了東南,而昌平君現在也到了中原,雖然兩人都是輔佐角色,但實際上卻掌控地方大局,熊氏外戚等於把自身的實力由京都轉到了地方,這完全符合急流勇退、韜光養晦的策略。

從表明上看,隨着華陽太后的薨亡,熊氏外戚急劇沒落,而罪魁禍首就是武烈侯。正是武烈侯的一系列謀劃,把昌平君和昌文君先後趕出了咸陽,但咸陽中樞都知道,武烈侯這一系列舉措事實上是保存了熊氏外戚的實力。只要熊氏外戚實力依舊,那麼未來無論是確立王統還是重返中樞,熊氏都能進退自如。

熊氏外戚當然不想輕易離開咸陽,但武烈侯太厲害,威逼利誘,利用華陽太后的辭世和公子扶蘇的出鎮中原,硬是把熊氏外戚拉出了咸陽。既然離開了中樞,熊氏外戚也不得不接受事實。昌平君和昌文君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這一放下來,再擡頭看看局勢,眼前豁然開朗,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不管是昌平君還是昌文君,現在都無意與武烈侯對抗。合作則雙贏,既然如此,當然全力合作。至於將來是不是反目成仇,那不是現在要考慮的問題。

昌文君的這句話就是對武烈侯的承諾,在武烈侯經略西南之際,熊氏會調集中原和東南兩地的全部力量予以支持。

白氏帶着趙儀和溥溥也趕到了城外。

寶鼎跪別母親。白氏手指山坡下的災民,問道,“你聽到了自己的誓言嗎?”

寶鼎鄭重點頭。

“你要實現自己的誓言,你要救活他們。”白氏神情嚴肅,語氣決絕,“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誓言,你就不要回來了,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兒子變成殺人屠夫。”

寶鼎呆了一下,然後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兒子謹遵母親之命。”

趙儀跪在寶鼎身邊,淚如雨下。

寶鼎握住趙儀的手,對白氏說道,“母親,我要帶她一起走。”

白氏眼圈突然紅了,顫抖着聲音說道,“你沒有信心?”

“母親,西南之行,缺了她不行。”

白氏驀然醒悟,“你要她去夜郎?”

“西南之戰,我必須得到夜郎人的幫助纔有勝算。”寶鼎苦笑道,“我曾寄希望於琴氏家主,但她……”寶鼎搖搖頭,望向趙儀,“我現在只能指望她了。”

“她從未去過夜郎。”白氏有些慌亂了,“即便你要她去夜郎,也必須有琴氏家主相陪。”

“她至今還在咸陽。”寶鼎嘆道,“有大匠陪同,我估計也能達到目的。”

白氏上前把趙儀摟進懷裡,又是心疼又是擔心,“你真狠,竟然連自己的妻子都不放過。”

寶鼎垂首無語。

“母親,我願意去。”趙儀哭道,“爲了救活我的國人,我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第333章 縱虎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433章 反擊第256章 回家第325章 退一步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217章 犁第55章 琴氏大匠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446章 這是叛國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217章 犁第228章 牛刀第260章 攻楚?第346章 青陂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97章 最後一刻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225章 蓋聶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60章 三個茶盞第185章 吶喊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5章 痛扁第137章 鼓風機第35章 痛扁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24章 身陷重圍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199章 這就是所有秘密的根源?第424章 帝國時代的來臨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260章 攻楚?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240章 換帥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185章 吶喊第30章 人間蒸發第93章 再無退路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68章 《呂氏春秋》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72章 選擇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87章 過江龍第88章 麃公危矣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445章 決裂第433章 反擊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35章 痛扁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450章 獨斷專行
第333章 縱虎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433章 反擊第256章 回家第325章 退一步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217章 犁第55章 琴氏大匠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446章 這是叛國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217章 犁第228章 牛刀第260章 攻楚?第346章 青陂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97章 最後一刻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225章 蓋聶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60章 三個茶盞第185章 吶喊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5章 痛扁第137章 鼓風機第35章 痛扁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24章 身陷重圍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199章 這就是所有秘密的根源?第424章 帝國時代的來臨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260章 攻楚?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240章 換帥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185章 吶喊第30章 人間蒸發第93章 再無退路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68章 《呂氏春秋》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72章 選擇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87章 過江龍第88章 麃公危矣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445章 決裂第433章 反擊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35章 痛扁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450章 獨斷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