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本官姓馬,名忠義

第48章 本官姓馬,名忠義

知府衙門的方捕頭,帶了三個佩刀捕快趕到了。

“光天化日,爾等欲強闖民宅嗎?”

他一開口,李鬱就知道了他來的目的。

利用總捕頭身份,給王家撐腰來了。

幾個親信捕快,明顯是狠角色。

竟拔刀在手,攔在了王家的門前。

杜仁心中一緊:

“阿鬱,壞了。我們不能這樣當街和官差發生衝突。”

“這樣性質就變了。”

李鬱不是傻子,他看的出來這裡面的兇險。

如果今天維格堂的人強闖王家,帶走甄氏,那勢必和官差爆發衝突,傷亡難以避免。

……

“方捕頭,咱們後會有期。”

李鬱掏出手帕,慢條斯理的擦了一下手,扔在地上。

衆人跟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這方帶着香味的手帕是誰塞的,他也不知道。

隨手掏出來,就隨手扔了。

方捕頭得意的大笑,被當作貴客迎入了王家。

甄氏得知後,氣的大哭。

在房間裡各種砸東西,心如死灰。

不過,就在當天,丫鬟送進來一封信。

“甄小姐安心,耐心等上數日,維格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誓死捍衛大清朝女性的自由戀愛權。”

自由戀愛這幾個字,讓甄氏看的失了神。

反覆唸叨了許多遍,直到丫鬟提醒她該進午餐了。

府衙內,黃通判笑的很開心。

這一次,方捕頭出馬是有他的授意。

知府位置空缺,同知老邁不管事,他這個通判幾乎代理了府衙的所有事務。

雖不是正印官,卻享受了一回知府的感覺。

對於李鬱這個人,他本能的看不慣。

所以,在聽說了判決結果後,他就覺得張有道此人過於貪婪。

一個知縣,竟然聽訟棍的擺佈。

有機會,要好好敲打一下他。

若是他識趣,乖乖奉上孝敬,這事就既往不咎。

否則,他定會在給上司的刑獄文書中涉及一二。

……

正當他沉浸在權力的快樂當中,突然門被推開。

“三老爺,府尊來了。”

“什麼?”

“朝廷派出的新任知府,已經到了衙門口。”

“混賬玩意,這麼大的事爲何不早報。”

黃通判連忙起身,不小心帶翻了茶碗,潑到了官袍上。

他也顧不得清理,趕緊快步向外走。

一路所見,經歷、司獄、照磨、六房典吏、三班班頭,全部急匆匆的從各自屋裡出來。

就像是蟻后歸巢,工蟻紛紛出來迎接。

這纔是真實的官場。

一位穿便裝,體型健壯的中年漢子,站在影壁前。

“本官馬忠義,漢軍旗正藍旗人,蒙皇上厚恩,知蘇州府。諸位同僚,以後咱們就在一口鍋裡掄馬勺了。”

“拜見府尊大人。”

亂糟糟的,一衆官吏慌忙跪倒。

官場禮節,有一些是模糊的。

就比如跪拜,品級低微的書吏見到知府,立即下跪是常理。

而知府的佐官,比如同知,通判,卻是不必跪拜,作揖行禮即可。

黃通判沒想跪,然而身邊齊刷刷像割麥子一樣跪了一地。

自己就顯得很突兀,頗爲尷尬。

馬知府也不經意的往自己這邊瞥了一眼,目光平靜。

……

這位吏部精挑細選,乾隆面授機宜的新任知府,上任後自然是引起了多方矚目。

迎來送往,酒宴派到了半個月後。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這位新官上任,沒有燒三把火,連一把火都沒燒。

一切,都好像那麼的平靜。

不過,黃通判沒這麼樂觀。

他嗅到了一股氣息,“山雨欲來風滿樓”。

颱風來臨之前,總是雲淡風輕。

所以,他最近很低調。

公事早請示,晚彙報,絕不怠慢。

而馬忠義這位漢軍旗世家官僚,也非常的客氣。

每次都詢問他的想法,偶爾還把他送到門口。

馬知府越客氣,黃通判就越緊張。

他總覺得,在這位知府大人客氣的話語後面,是十面埋伏。

若是黃通判知道,蘇州府還有第二個人有相同的感覺,他一定會引爲知己。

這個人,就是李鬱。

他正在通過各方渠道,打聽這個馬忠義的底細。

從巡撫衙門負責文書的一位書吏那,花20兩銀子得到了一個信息。

馬家原先是八旗貴族的包衣,祖輩在一片石大戰中立了軍功。

第二代在平定三藩的大戰中,又立下軍功。

後被康熙看中,擡入漢軍旗了。

屬於根正苗紅,世受皇恩的鐵桿忠臣。

李鬱最近手頭不缺銀子,忙着搞基建,大生產。

他已經基本吃透了火繩槍的全部生產工藝,不說多精湛,至少能造出質量靠譜的武器。

在上方山,做過射擊試驗。

連續打了40槍,沒有炸膛。

又用超量30%的火藥,連續射擊了5次,沒有炸膛。

林淮生,範京,小五等鐵桿心腹,都知道他在造槍,沒人有異議。

他們早就被捏成了一個整體,沒有二心。

而維格堂的其餘人,也都知道堂口存有火器。

作爲混江湖的,他們都覺得有幾桿火器傍身挺好。

只要平時低調點,別被官府察覺就行。

別的不說,鏢局那些鏢師出遠門,哪個不是身懷利刃,弓箭長槍齊全。

李鬱也時常和下屬灌輸,實力纔是王道。

要想過好日子,就得有實力。

否則,鄉紳、青皮、水匪、官差,個個都來拿捏你。

而存菊堂,又悄悄吸納了一些帶孩子的流民。

淮北十幾個縣被黃河淹了。

能活着走到這裡的,都是生命力頑強的流民。

……

這些人一路乞討到了附近,被李鬱挑了一些留下來做勞工,管飯。

十幾個漢子,暫時被安排在了堡外居住。

大家都覺得,這個莊園叫李家堡更貼切。

李鬱覺得,似乎這樣叫也不錯,就默認了。

李家堡的基建一直沒停,需要勞動力。

而他們的孩子,就幫着做點輕鬆活兒,窮人家的孩子都這樣。

至於工錢,那是不可能的。

“阿鬱,你叫我?”

“對,甄氏的案子,也該有個了結了。”

“知府衙門能聽我們的?”

“拿着這份狀紙去,包贏。”

杜仁接過紙,展開一看。

頓時臉色漲紅,又發白,手激動的哆嗦。

“阿鬱,你他娘真是個人才。”

“府尊看了這狀紙,但凡猶豫一秒鐘,都是對仕途的不尊重。”

(本章完)

222.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第337章 李鬱漏算一環,情報署豁命補刀!第560章 拋出一勞永逸的大計劃,吳皇開口借款4個億第557章 吳皇袒露心聲第249章 粘杆處細作:我只說了五個字就暴露第238章 大清朝露出了猙獰的面目193.第191章 走向死亡!步兵硬扛黑龍江馬隊第405章 佞臣的真知灼見!第368章 遍地饑民,若要穩住江西,陛下要麼第286章 聯姻是第一層,拉攏是第二層,制衡第569章 解決譁變最好的方式開戰!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246章 主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杭州城理個第507章 山上怎麼會有門炮?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會留下巨大隱患第443章 文明之師,抽空勸降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第558章 曲阜論戰,狂妄的衍聖公袒露心聲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第12章 盛世?第528章 游擊戰的剋星 軍事理論奇才陛下第311章 幹了這一碗散發着自由芬芳的酒,下第228章 狠下心來搞事,爭取一個窩頭50兩第10章 豪宅的防賊措施第29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鄱陽湖面拼刺刀第15章 剪辮叫魂案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311章 幹了這一碗散發着自由芬芳的酒,下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第493章 火併!火併他們啊!第38章 轉型,做本府大善人179.第177章 邊疆清軍和腹心省份清軍,其差第501章 抵抗指標!第291章 清廷的黑色幽默!第278章 憋屈的海蘭察,被一羣文官給玩了第252章 翻車了,翻車了,洋人當真了,要派第425章 談判桌上,陰險的江南士紳“暴擊”傲慢的倫敦紳士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第84章 又掉鏈子!第388章 你與其被皇上賜死,不如換個轟轟烈第435章 一份劃時代的備忘錄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第24章 變天了第81章 地獄之門,開啓!第247章 江寧演講,煤鐵複合體的一大步第280章 乾隆:若保不住這龍椅, 要天下何用第399章 加速吧!陛下第488章 極度怕死的第4軍團,英勇的向襄陽發起了進攻第96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175.第173章 大清忠誠,日月可鑑,鐵骨錚錚186.第184章 感謝欽差錢峰,湖北白蓮教終於第9章 置地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第22章 堂口遇襲第73章 亂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164.第163章 若如此,入關時咱旗人先輩們的第12章 盛世?第10章 豪宅的防賊措施第364章 王亶望上位閩浙總督,和珅爲何憤怒218.第215章 我軍若死的太少,如何能體現本第496章 四萬大軍,三面拉起絕戶網,全殲蒙古馬隊第431章 一捆柴禾引發的血案第558章 曲阜論戰,狂妄的衍聖公袒露心聲149.第148章 不讓爺爲國效力,爺就爲國拖後第40章 它,無處不在第328章 皇家海軍可伸出援手,炮擊舟山吳軍第284章 第4軍團的八嘎氣質,一言難盡!第330章 結盟?第292章 本土版的“大阪師團”,第一次出征第462章 西征,入鄂艦隊遭遇挑釁!182.第180章 魔幻江南20版本第458章 回蘇之前,挑亂福建的局勢第418章 風雪輕騎出!該清盤了第404章 吳國新官制大調整,告別草臺班子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第264章 讓你們去個衣都這麼難,將來王爺有第247章 江寧演講,煤鐵複合體的一大步第582章 吳皇馬踏紫禁城192.第190章 湖北吃緊,江南緊吃,一東一西第436章 慢慢給甜頭,不要太慣着上帝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220章 和兩江總督李侍堯的第一次交鋒141.第140章 白蓮教拋出的香餌,吞不吞?第86章 各方反應第37章 卸甲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531章 吳軍唯一的山地步兵營登場,密林蹲殺第525章 城小 牆矮 糧缺 炮無,唯一死爾
222.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第337章 李鬱漏算一環,情報署豁命補刀!第560章 拋出一勞永逸的大計劃,吳皇開口借款4個億第557章 吳皇袒露心聲第249章 粘杆處細作:我只說了五個字就暴露第238章 大清朝露出了猙獰的面目193.第191章 走向死亡!步兵硬扛黑龍江馬隊第405章 佞臣的真知灼見!第368章 遍地饑民,若要穩住江西,陛下要麼第286章 聯姻是第一層,拉攏是第二層,制衡第569章 解決譁變最好的方式開戰!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246章 主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杭州城理個第507章 山上怎麼會有門炮?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會留下巨大隱患第443章 文明之師,抽空勸降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第558章 曲阜論戰,狂妄的衍聖公袒露心聲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第12章 盛世?第528章 游擊戰的剋星 軍事理論奇才陛下第311章 幹了這一碗散發着自由芬芳的酒,下第228章 狠下心來搞事,爭取一個窩頭50兩第10章 豪宅的防賊措施第29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鄱陽湖面拼刺刀第15章 剪辮叫魂案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311章 幹了這一碗散發着自由芬芳的酒,下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第493章 火併!火併他們啊!第38章 轉型,做本府大善人179.第177章 邊疆清軍和腹心省份清軍,其差第501章 抵抗指標!第291章 清廷的黑色幽默!第278章 憋屈的海蘭察,被一羣文官給玩了第252章 翻車了,翻車了,洋人當真了,要派第425章 談判桌上,陰險的江南士紳“暴擊”傲慢的倫敦紳士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第84章 又掉鏈子!第388章 你與其被皇上賜死,不如換個轟轟烈第435章 一份劃時代的備忘錄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第24章 變天了第81章 地獄之門,開啓!第247章 江寧演講,煤鐵複合體的一大步第280章 乾隆:若保不住這龍椅, 要天下何用第399章 加速吧!陛下第488章 極度怕死的第4軍團,英勇的向襄陽發起了進攻第96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175.第173章 大清忠誠,日月可鑑,鐵骨錚錚186.第184章 感謝欽差錢峰,湖北白蓮教終於第9章 置地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第22章 堂口遇襲第73章 亂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164.第163章 若如此,入關時咱旗人先輩們的第12章 盛世?第10章 豪宅的防賊措施第364章 王亶望上位閩浙總督,和珅爲何憤怒218.第215章 我軍若死的太少,如何能體現本第496章 四萬大軍,三面拉起絕戶網,全殲蒙古馬隊第431章 一捆柴禾引發的血案第558章 曲阜論戰,狂妄的衍聖公袒露心聲149.第148章 不讓爺爲國效力,爺就爲國拖後第40章 它,無處不在第328章 皇家海軍可伸出援手,炮擊舟山吳軍第284章 第4軍團的八嘎氣質,一言難盡!第330章 結盟?第292章 本土版的“大阪師團”,第一次出征第462章 西征,入鄂艦隊遭遇挑釁!182.第180章 魔幻江南20版本第458章 回蘇之前,挑亂福建的局勢第418章 風雪輕騎出!該清盤了第404章 吳國新官制大調整,告別草臺班子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第264章 讓你們去個衣都這麼難,將來王爺有第247章 江寧演講,煤鐵複合體的一大步第582章 吳皇馬踏紫禁城192.第190章 湖北吃緊,江南緊吃,一東一西第436章 慢慢給甜頭,不要太慣着上帝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220章 和兩江總督李侍堯的第一次交鋒141.第140章 白蓮教拋出的香餌,吞不吞?第86章 各方反應第37章 卸甲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531章 吳軍唯一的山地步兵營登場,密林蹲殺第525章 城小 牆矮 糧缺 炮無,唯一死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