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東皇太一的話,秦子戈問道:“閣下雖說求藥難但卻並沒有說不可能,難道這世間還有不死藥!”
東皇太一不答反問道:“公子可還記得在下之前所說的絕地天通?”
秦子戈聞言點頭道:“自然記得!”
東皇太一不緊不慢道:“顓頊氏爲人皇時爲了阻昊天執掌天道並壓制仙的崛起,行了那絕地天通之事。至此天地靈炁流通的通道被斬斷,人界靈炁從此便屬有限,成仙者數量開始走下坡路。
顓頊氏絕地天通之後,飛入天界成爲北方玄帝,與之前的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一同架空擔任天皇的昊天。
顓頊氏飛昇天界後,由之前被昊天奪去天地之位的帝俊化名爲帝嚳入人界接掌人皇天帝之位。
當時帝嚳的第三個妃子慶都夢中遇見下界的赤帝而後生堯,因堯並非帝嚳血脈,所以在他十三歲時被封於陶,遠離都城毫。
時任天帝的人皇帝嚳在自己年老力衰之時將自己的帝位傳位於自己的長子帝摯!而帝摯在位的第九年之時被自己的“弟弟”堯取代。
當初帝嚳(即帝俊)與羲和所生之十日聽聞這個消息後,不滿帝嚳傳下來的帝位旁落他人之手。乃西進並出於天下!遂有十日並出,大地赤焦,百姓民不聊生!十日國首領大弈持當年帝嚳贈予他的彤弓素矰彎弓射落九日,又射殺趁亂爲禍人間的七之大妖,解除天下於危難。
大弈的出手幫助實爲赤帝之子的堯坐穩了帝位,赤帝爲阻止帝嚳加害於大弈,特地讓人界的西王母贈其長生不死之藥。奈何大弈送藥於嫦娥,自己慷慨赴死。死入幽冥界爲宗布神,總領萬鬼。
此時幽冥界后土爲地皇,治於幽都山。大弈下幽冥之後,與土伯、神茶、鬱壘共爲四大鬼帝。
當初被帝嚳征服的共工氏攝於他的威名一直伏低做小,此時見他的帝位旁落於堯之手,共工氏餘部便再次出來作亂。
一時間洪水滔天蓋地,帝堯用鯀治洪水。鯀治洪水未成而堯年衰,帝堯的女婿大舜囚帝堯於平陽,鯀不滿大舜所爲,遂與舜爭帝,最終爭奪帝不成而舜治其罪。
鯀乃天神下界,下界之時曾盜取天帝的九天息壤以止洪水。就在事成之際被天帝發現,命祝融收回息壤並將鯀殺死在羽山。
與此同時,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遷三苗於三危,此即平四罪。此後,大舜又流混沌、窮奇、檮杌、饕餮四凶獸於東西南北四邊。
至此,大舜以平四罪、流四凶之功廢除帝丹朱,自立爲人皇,是爲帝舜。
鯀被殺死於羽山之前,曾在人界留有血脈是爲禹。鯀死後三年屍身不腐,待祝融鬆懈之際化爲玄龜逃亡靈山,請求以前結識的靈山十巫將他復活。鯀雖復活卻並沒有變回人身。
帝舜晚年,命鯀之子禹繼承父業繼續治水。當此之時,化作玄龜的鯀背駝洛書而出,大禹得此書遂知天下地勢水位。
之前被帝舜流放於幽州的共工氏臣子相柳蛇身九頭,再次出來作惡。大禹每鑄一堤壩,相柳就吃一堤壩,而且其口水化爲毒液沼澤。大禹遂誅殺相柳,其血流千里而不生五穀,大禹遂以此血土修建衆帝之臺(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地處崑崙東北!)。
此後大禹治水時,有應龍曳尾畫江於前,玄龜負泥築堤於後。
治淮水時,大禹請應龍擒無支祁,壓於龜山腳下。
治黃河時,大禹鑿龍門,鎖蛟龍入井。
在此之前,龍種皆度天劫。自大禹鑿龍門,化龍一事開始脫離天庭掌控。及至三峽蛟龍窟亦可走蛟入海而化龍。之前四大海神在不周山神戰之中盡皆隕落,大禹鑿龍門使化龍一事脫離天庭掌管,龍族自此開始割據四海。
治水功成之後,大禹攜潑天之功繼爲人皇,定國號爲夏。
自從顓頊氏絕地天通之後,衆神陸續昇天。共工氏幾次叛亂引發的大洪水,令神州大地生靈塗炭,而四凶四罪被帝舜流於四極八荒,衍生蠻夷戎狄。其中南蠻衍於南蠻陀洲,東夷衍於東夷瀛洲,西戎衍於西戎羌洲,北狄衍於北狄胡洲。至於海外三洲與大荒更是荒無人煙,妖獸橫行,致使九洲隔絕。
帝禹遂命命太章自東極至西極,令豎亥自南極至於北極步量大地。凡有不合居住之處,皆遷其民退守中華神州。
隨後帝禹召開塗山大會,會盟三界諸神、九洲伯侯。並效仿當年伏羲定分大九洲、黃帝定分中九洲而再鑄九鼎分中華神州爲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小九洲。
當時東夷塗山部落爲大禹最初入贅部落,塗山氏首領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定位帝禹的帝位繼承人。
及至會稽大會之時,神祇仙人大多居於天山,帝禹雖爲人皇但再難爲天帝,漸有私天下之意。之後有風聲傳出帝禹欲傳位啓,時有巨人族防風氏極力反對。帝禹便在會稽大會時以其後至之名誅殺防風氏,其屍體橫貫九畝地。伯益得知後卻不爲所動,只是把自己當初隨大禹治水時所經歷的地理山川,草木鳥獸等記錄下來,寫就了《山海經》。
及至帝禹晚年,夏后氏的勢力終於大過了塗山氏,而夏啓因此擊敗了伯益,繼帝禹而爲天下主。自此家天下開始,但是夏啓的威望只限於中華神州,而不足以號令中九洲中的其餘八洲。
家天下使人皇失了大義,再無資格執掌天道,自此人皇名存實亡,而天道也終由天皇昊天上帝執掌。
不過昊天雖以天皇之位執掌天道爲天帝,但其根基終究不穩。上有五方天帝架空,下有人族不服。夏商兩朝俱以祖先神爲天帝,夏禹先祖爲黃帝,故夏以黃帝爲天帝。商湯先祖爲帝俊,故商以帝俊爲天帝。
封神之權自人皇繼任天帝就一直掌握在人皇手中,封神之權在皇軒軒黃帝之時達到頂峰,當時黃帝部下爲五行大神,掌管金、木、水、火、土,其餘正官佐使或是天神地祇,或是神通廣大的散仙練炁士。當此之時,人皇封神如封臣。
及至夏啓之時,雖然人皇不再是天帝,但還有人皇餘澤,封神之權仍然在人皇手中,當時有意神道正途的散仙練炁士皆出山輔佐人皇以獲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