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範寧和朱元豐一起前往開封府陳留縣,朱元豐在那裡開辦了一個紡織機器研究院,請了數十名老工匠,在這裡研究如何改進紡織機。
大宋目前紡織主要以麻紡和絲紡爲主,但大宋開始從大食進口大量的棉布後,引起了各大紡織工坊的極大關注。
棉布明顯比細麻布更舒適、保暖,透氣性好,很多大戶人家都開始穿棉布做的衣服,衆多紡織工坊主都意識到,一旦棉布大量進口,他們就會遇到生存危機,不需要官府組織,從去年開始,紡織工坊主都紛紛開始研究棉紡技術。
十幾年前,大宋從高昌引進了棉花,但沒有得到推廣,漸漸銷聲匿跡,目前只有相州和開封府有少數地區種植,種植面積大約有數千畝,這些棉花已全部被一搶而空,很多工坊主不得不從海外進口棉花用於研究。
在研究紡織機器上,朱家也沒有落伍,朱家這幾年從天竺進口了數千擔棉花,事實上,從三年前開始,朱家便着手秘密研製棉紡機。
在前往陳留縣的路上,朱元豐對範寧道:“我們最初也想用木綿紡織,但木綿的絨太短,很難用織機紡織,只能用手搓成線,才能做成木綿布,尤其剝木綿籽太難,但後來聽說,嶺南儋州卻能用機器來紡織木綿,我前年派人去嶺南學習它們的紡織技術,得到了很大的啓發,現在我們也能用機器脫籽,用機器紡織出木綿布,又輕又柔,甚至比進口的棉布還要舒適。”
範寧笑了笑道:“木綿是一方面,棉花也要研究,畢竟木綿的數量不是太多,而且北方不適合種木綿,反而適合種棉花,一旦棉花種植推廣開,最終還是以棉布爲主,木綿布可以作爲稍微高端的布料。”
“我明白,可以紡木綿,其實也完全可以紡棉花,關鍵是要提高紡紗的技術,紡麻線經做到三錠,完全可以把紡麻搖車改造成紡棉車,紡棉車也能做到三錠,甚至更多。”
“別的紡織工坊技術如何?”範寧又問道。
朱元豐輕輕嘆息一聲,“幾乎每一家大的紡織工坊都有研製機器的工匠,這幾年技術提高非常快。
我給你舉個例子,一般細麻紡車的錠子數目是兩至三枚,最多爲五枚,前年寶德紡織工坊發明了連動手搖機,將紗錠豎起來,用一個紡輪帶動,一次可搖十支錠子,但這還不是最厲害的,今年三月,柴家的柴氏紡織工坊造出大紡機,用水力驅動,一次可以搖數十支錠子,普通麻紡機一天也就紡三斤麻線,但大紡機一天可以紡一百五十斤紗線。”
範寧很驚訝,居然能利用水力驅動,這可是巨大的進步啊!
“那棉紡上可以用水力大紡機嗎?”
“當然可以,我也打算造出大紡機,利用水力驅動來紡棉紗。”
“那織布呢?有沒有什麼新技術?”
“織布一直是用踏板織機,也是最耗人力的地方,每個女工踩一張踏板織布機,每個時辰能織出一丈布,據說很多工坊都在研製利用水力推動,讓織布機能自動踩踏,這樣,一個女工就能看管三到五架織布機。”
“如果實現成功,一匹細麻本錢是多少?”
“兩百文!”
朱元豐伸出亮個指頭道:“現在的本錢是四百文,如果能成功,一匹細麻的本錢還要降一半,兩百文就夠了,京城市場上細麻的價錢已經從四年的一千二百文降到八百文,恐怕還要再降到五百文,這就是大工坊的威力,十幾張織機的小作坊只能倒閉,他們的本錢是七百文。”
範寧沉默了,雖然大工坊的出現大宋無數小作坊都紛紛破產倒閉,但這也沒有辦法,這就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只有大工坊纔會拼命提高技術,想到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大織機,纔會使大量商品充斥於市場,促進人口增加,促進商人去海外爭奪市場。
.........
馬車駛入了陳留縣,朱元豐之所以在陳留建立紡織機器研究院,最主要的原因是陳留縣有大宋最大機坊,也就是製造紡織機器的工坊,製造剿車、紡紗機、提花機、斜織機、踏板織布機等等。
朱元豐指着遠處一座被圍牆包圍、佔地廣闊的大院道:“那裡就是寶德機坊,大宋最大的製造紡機的工坊,東主叫李寶德,是有名的大商人,很善於投機,早年和呂夷簡關係密切,後來又抱上張堯佐的大腿,現在和韓家打得火熱,他自己也開了一家三千張織機的紡織工坊,一隻紡輪同時紡出十根線就是他搞出來的,但還是比不過柴家的水力大紡車。”
“三祖父的研究院,就是從裡面挖的工匠?”
“談不上挖的工匠,都是裡面年老體弱,幹不動活的老工匠,他們雖然幹不動高強度的勞作,但經驗豐富,正好適合研究,軋棉機和攪車就是他們吸取了儋州的經驗而製造出來。”
他們來到了城南的一座大院子,這座院子至少佔地十畝,平時大門緊閉,顯得比較神秘,這裡就是朱元豐建立的紡機研究院。
他們從後門進了大院,只見大院子裡又分出了十幾個小院子,每個小院子都有人在忙碌,整個大院估計有一百餘人。
一名大管事特來迎接東主的到來,又給範寧見了禮,範寧笑道:“先看看你們木綿紡織機器。”
“請隨我來!”
大管事帶着他們來到一座稍大的院子裡,範寧一眼便看見軋綿機,軋棉機主要是把綿籽和綿絮剝離的工具,就是兩根圓木棍同時轉動,木綿從縫隙裡擠壓,綿絮下去,棉籽就留在上方,被木棍上的槽帶走。
木綿和棉花一樣,都有綿核,很難剝離,從琉球府和呂宋府送來的百萬擔木綿都是帶核的,需要人手工剝離,勞動強度很大,大量人工費含在其中,使綿的價格下不來,而且木綿絮纖維比較短,用粗麻機很難搖成捻子,只能用手工捏成捻子,然後再一步步搖成細紗線。
這就需要攪車,把剝棉時壓成的綿餅的木綿再攪鬆散,但這樣還不行,範寧便看到了留存後世的大殺器:棉弓,用彈棉花的方式把纖維彈出來,這樣就使纖維變長,很容易接續做成長綿條,也就綿捻子。
再利用搖機把捻子搖成一股股細線,細麻和粗麻的區別就在搖線的精細程度。
大管事笑着介紹道:“木綿布已經做成功了,但東主要求再精益求精,我們打算用銅棍代替木棍軋棉,然後再進一步考慮用水力驅動,使軋綿、攪綿和彈綿都不用人工,只要有一個人往裡面放入木綿就可以了。”
“讓我看看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在哪裡?”範寧極有興趣地問道。
大紡車雖然是柴家發明出來,但很多工坊都仿製成功了,朱元豐的研究院也不例外。
大管事帶他們來到一座後面大房子裡,水力驅動必須要靠山或者靠河,要有落差,恰好他們背後就靠一條小河,他們便從小河裡引出一條水流,穿過院子,最後流入陳留湖。
這條水流被他們做成了落差,形成潺潺溪流,推動一架很大的平躺的水車,水車轉動,又通過連動杆驅動紡紗機轉動,上面數十支紗錠便同時在轉動了,一名手巧的女工在不停的接線,她的工作就只有一個,把斷掉的線接續起來。
大管事介紹道:“用水力舂米、磨面早在唐朝就有了,關鍵是柴家想到了利用織布機上的連動杆,這樣就把水力轉化爲大紡車的推動力,我覺得這纔是關鍵。”
範寧頓時想到了蒸汽機的發明,其實也是一樣,蒸汽不停推動活塞運動,然後活塞又推動連動杆,使輪軸轉動,火車、蒸汽船就這樣發明出來。
當然,自己不是工匠,細節怎麼處理他想不到,但有這些極富聰明才智,技術熟練的工匠,又有什麼辦不到呢?
範寧心中有點激動起來,別的他暫時不關心,他現在關心怎麼解決遠洋大船的動力問題,如果蒸汽機發明出來,一億兩千萬人口的大宋就會出現一場工業革命。
【注:利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就是在南宋後期發明,連動杆原理也是在宋朝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