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前方忽報已獻捷

大慶殿中的氣氛頗有幾分古怪,羣臣都是滿腹疑竇,從那些內侍、侍衛臉上看,卻帶着喜氣,而天子自家,神情卻極爲冷淡。

完成朝禮之後,趙與莒終於開口了。

“今日又召卿等來,是因爲忠義軍京東總管彭義斌處發來急奏。”

聽得忠義軍三字,衆臣心中便是登的一跳,凡與忠義軍有關之事,十之八九都不是什麼好事情。若不是得了金國再度南侵,那便是索要恩賞,總之必要給朝廷添些麻煩不可。

故此魏了翁立刻愁眉苦臉起來。

“前方大捷。”趙與莒抿脣看了百官一圈,大慶殿中鴉雀無聲,他覺得胃口已經吊得十足,這才慢悠悠地說道。

“大捷?”

羣臣一時錯愕,雖然這幾年間金國屢屢南侵,但自如今金國新帝即位之後,這種南侵勢頭便小了許多,那金國新帝還頒了一個詔書,說不再南侵。雖說胡虜無信,可它們如今是首尾難顧,主動南侵幾無可能,難道說忠義軍主動出擊?

“朕數月前曾與朝中重臣商議過,欲於淮南屯田。”趙與莒慢悠悠地說道:“只是欲沿淮屯田,須得先治淮不可,故此命忠義軍疏浚河道,不料金國欺我,侵擾邊疆,焚我戰船。忠義軍憤而反擊,恰好流求護衛軍一部押送糧賞至京東東路,兩軍合力,于徐州破金兵六萬,擒殺金將徒單兀典,如今已奪了徐州。”

“奪了徐州”四字一出,滿朝立刻轟然。

朝中重臣都記得,趙與莒在數月前與他們商議屯田之策時便說過。要先奪徐州再屯田,當時因爲他們反對,趙與莒調不得兵力,只得作罷。如今聽來。天子表面上雖說作罷,實際上卻暗中令忠義軍攻打徐州!

明眼人都知道,疏浚河道之舉,分明是迫金國人出兵先攻。

薛極微微笑了笑,心中卻中極爲自得,當初天子百密一疏,忘了自家繞過朝堂、兵部,還可以調動大軍,這完全是他提醒的結果。故此他頗覺幸有榮焉。

收復徐州之戰,其實是中秋剛過便開始了,在李鄴帶着流求護衛隊抵達之後,立刻開始疏浚運河,對金國只說是以防來年水患。但暗中卻放出風聲,忠義軍準備渡過黃河,攻打徐州。金國果然中計。將徐州周圍兵馬聚攏,並廣遣偵騎,發覺忠義軍在淮河上架橋渡河之後,立刻發動突襲,襲擊沿河北進的忠義軍與流求護衛隊。結果慘敗於李鄴布的卻月陣之下。以騎兵對步兵尚且野戰慘敗,徒單兀典大恐,只得收兵回徐州,企圖借徐州堅城死守。

然後等待他們的便是流求改造的河船上地火炮了。

流求護衛隊將大戰船上的火炮拆下來,架於合適的河船之上,每艘船上只裝有一門火炮,足足集合了數十艘船。

寶慶元年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這支船隊在“章渝”號引領下,開進黃河。之所以會選擇“章渝號”爲旗艦。是因爲在流求所有海船之中,只有這一艘比較適合內河航行。它吃水較淺,不易擱淺,同時又擁有相應火力。

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還是低估了奪淮之後的黃河,大量地泥沙與隱藏於水底的樹木、房屋還有亂石,對於這支船隊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雖然前期有所準備,而且也派出有經驗的引水員測過航道。但一路之上仍是事故不斷。進入黃河口的八十艘船中。有超過四分之一都沉沒了,幸好人員損失不大。

“章渝號”這次成了幸運星。先後十餘次險些撞上水底的暗石樹尖,但還是給它跌跌撞撞地來到徐州城外。

然而,它的好運到此爲止,在徐州城外的黃河之中,得到消息的金人,雖然不知忠義軍弄這麼些船來做什麼,但徒單兀典做出了整場戰役中最正確的選擇,便是在黃河中設置各種障礙。明地攔河鐵鎖且不去說,還遣人自上游點着火排,放下大量浮木來。章渝號在避讓過程中,不幸爲水底亂石卡住,雖未沉沒,卻也無法進退。爲不讓船上大炮落入敵手,護衛隊不得不選擇將章渝號炸沉,這也使得“章渝”這個名字,成了流求護衛隊乃至後來大宋水軍的一個傳奇。

在數十門火炮轟擊之下,徐州的“堅城”成了一個笑話。殲滅金國在徐州的守軍,也意味着中原的大門向大宋敞開,金國失去一屏壁了。

聽了徐州之戰的戰況後,羣臣一片沉默,薛極見時機已至,第一個出班拜舞歡呼:“陛下乃天命之所歸,故此前方將士效命,匡復故土,還於舊都,指日可待!”

有他這帶頭的,自然有官員跟了上來,喬行簡看了看前面不動聲色地葛洪,心中微微嘆了口氣,也出班拜贊。

鄭清之拜倒之前,偷偷看了趙與莒一眼,只覺得這位天子,似乎並未覺得歡喜。他神情依舊淡然,彷彿收復徐州原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鄭清之心中微微一嘆,自己爲天子之師,長達數年之久,可到頭來才發覺,天子深沉若海,實不是自己所能揣測。

當初對付史彌遠,有如雷霆一擊,後來收攏史黨,又有如春風化雨,再避開朝中羣臣掣肘而取徐州,這暗渡陳倉之策實在是玩得爐火純青。偏偏即使是反對他的大臣,也無法在這些問題上挑毛病,官家就算是暗地中動用了流求之力又如何,當初允許流求依舊,只需向朝廷繳納部分賦稅即可的,卻是這些害怕生事的朝中大臣們,難不成現在又要流求將護衛隊又劃歸樞密院與兵部管轄?

便是最一廂情願地大臣,也不會以爲有此可能。

趙與莒抿了抿嘴:“諸卿除了拜賀之外,便無他語麼?”

真德秀動了動,魏了翁與他離得遠,想要阻止卻晚了。然後見真德秀拜在地上:“臣真德秀,彈賅山東總管彭義斌擅開邊釁!”

趙與莒聲音卻極溫和:“真卿,當初朱晦庵與唐某不和,遷怒於嚴蕊。真卿與朕意見不一,意欲遷怒於山東總管麼?”

此前趙與莒批判朱熹,皆是在小朝會之時,在場聽聞的不過是數人罷了。而今聽天子在朝堂之上當衆提及朱熹當初糗事,真德秀血往上涌,恨不得就撞死在柱子之上。他霍然起身,揚眉道:“官家何辱臣太甚?臣之意,武將未經廷議而擅啓兵端,非國家社稷之福。且殺良冒功,自古有之,陛下待武將何其過厚,而待臣與理學何其薄也!”

他這番話說出來之後,胸中氣血翻涌,意氣仍然平定,又拱手道:“臣不才。爲陛下所憎,此誠臣之罪也,臣……臣……”

說得後來,他慘然一笑:“臣願一死,以解天子之恨!”

說完之後。他便以袖掩面,向着這大慶殿上的一根柱子撞了過去。只是他這番話說出來,殿前司侍衛早就注意他了,見他衝撞過來,龍十二一聲不哼地飛起一腳,正踢在他腰上,他“啊”的一聲,側倒在地上,還撞翻了兩個正跪拜地大臣。

侍衛上來將他按住,等待趙與莒處置。鄭清之又悄悄擡頭望去,天子依舊無怒無喜。

相反,天子面上,似乎隱約有些無奈。

對於趙與莒而言,讓真德秀去死——無論是讓他在大殿上自盡,還是乾脆處死他,都是件簡單的事情。但真德秀一死,他孤臣直臣忠臣的聲名必定遠播。而趙與莒這個天子。逼死忠臣,那自然就是昏君了。

有些人死了。力量反倒比活着更大,故此,真德秀不但不能讓他死,而且還要想法子讓他認錯。要讓他認識到理學之誤,並且承認這錯誤,他如今可謂是理學大師,若能如此,對於從根本上解決日後理學對華夏的桎錮,有十分重要之意義。

而且,今日挾前方大勝之威,當着衆臣在廟堂上刺諷真德秀,逼得他幾乎尋死——已經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真德秀所推崇地理學了,暫且還用不着趕盡殺絕。

“罷了罷了,真卿,是朕誤會你了。”想到此處,趙與莒擺了擺手,示意侍衛放開他:“朕不究你君前失儀之罪,不究你陷君不義之罪,你也莫怪朕誤會,如何?”

聽得天子象小民討價還價一般與真德秀打商量,羣臣又是愕然。便是真德秀自己,激憤之中,也呆了一呆。

“彭義斌收復徐州,此乃大功,況且金國先啓兵釁,襲我將士,敗之有何不可?”還是薛極,他站出來道:“真德秀所言乃社稷久安之策,陛下亦宜斟酌察納。”

“是是,薛卿、真卿所言極是。”趙與莒藉着臺階下來:“彭義斌收復徐州,不可不賞,不過真卿所慮,也不可不聽……這樣吧,允彭義斌所奏,以劉全爲淮北屯田使,李鄴爲淮北總管,彭義斌及忠義軍賞錢十萬貫……此錢自朕私庫撥出,魏卿便不要瞪朕了,如何?”

聽得他最後一句,衆臣大半啞然失笑,因爲真德秀而顯得極爲緊張的氣氛,爲之一鬆。

“陛下,臣不知這劉全、李鄴爲何許人也?”雖然如此,又有大臣問道:“向來忠義軍中,不聞此二人姓名,驟得高位,恐非社稷之福。”

“此二人朕倒是知曉。”趙與莒淡淡一笑:“李鄴字漢藩,乃是朕在山陰時府中舊人,劉全乃賢妃親舅,向來在流求主持民事。”

聽得李鄴是天子潛邸舊人,衆臣又是一愣,這纔想起,天子除了可用流求之兵,亦可用流求之人。這對朝堂羣臣卻是莫大威脅,若是天子性起,將流求之人一一拔舉,而朝堂之上諸君子卻一一斥退,那這大宋,豈不要更名爲流求了!

而且,劉全既是外戚,便不宜放諸地方,以免生出禍端來。

但是,此時天子挾前方大勝之餘威,做出這番任命,正是舉國同慶之時,他們此前反對天子伐徐州,已經證明是錯地了,此次還要再錯一回,豈不是要自觸黴頭?

趙與莒不等羣臣發難,立刻又扔出一個大骨頭來:“既是奪了徐州,那淮南之地,便再非邊疆,朕意欲在淮南屯田,隨得一人爲淮南總領,都督淮南兩路屯田事務,不知諸卿有何人選?”

這卻是比攻擊天子任用私人更爲要緊之事了,朝堂之中,立刻咳嗽的咳嗽,使眼色的使眼色,無論是宣繒、薛極一黨,還是葛洪、魏了翁一派,都希望能安插一個自己人上去。

趙與莒見衆官都是做着小動作,心中又是冷笑,羣臣各懷私心,他並不在意,人若無私心,便是聖人了。但是,若因私心而誤大事,如史彌遠一般,那卻是他不能容忍的。

“事關重大,倉促之間,衆卿只怕也想不出好的人選。”他頓了頓,然後笑道,“不如先且退朝,諸卿將認爲合適之人寫成條陳,明日送上來,朕再擇其最佳者與參政衆卿商議,如何?”

天子雖然問了一句“如何”,但衆臣都知道,這便是天子之意了。他們忙着盤算怎麼樣說服天子,將這個淮南總領位子,安置到自己一派的人身上。

魏了翁、真德秀下了朝,真德秀因爲心境尚未平定之故,仍是一副怒髮衝冠的模樣,弄得魏了翁原本想與他商量一番,卻不得不閉嘴。行至和寧門處時,一個內侍突然自後邊跑了來道:“真舍人,真舍人!”

真德秀心不在焉,原本未聽到地,魏了翁拉了他一把,他才愕然回首。

如今他身上,只還有這中書舍人之銜,那內侍喚真舍人,必然就是他。

“天子令你稍候。”內侍近前來低聲道。

真德秀再次吃驚,天子方纔朝堂之上和他起了爭執,甚至到了雙方几乎破臉地地步,可現在又要他留下來,莫非天子下朝之後氣尚未消,要來尋自己地麻煩?

想到此處,他冷笑了一聲:“正好,我也有話要對官家說!”

羣臣散盡之後,那內侍帶着真德秀轉回大內,不過卻不是將他帶到此前常與朝臣見面之所,而是選德殿。這座大殿乃孝宗皇帝時所建,殿內有御屏,上面書寫着監司、郡守姓名。真德秀引入之後,便見着裡面只有天子與方纔踹了自己一腳的那位御前帶御器械,那侍衛還瞪着自己,眼神冷冽犀利。

“臣真德秀……”

“免禮免禮,真卿不必了,今日是朕不對。”趙與莒原本背對着他,正在看御屏之上地地方監司郡守姓名,此刻淡淡笑着轉過身來:“朕讓內侍留你下來,便是有些不好當着衆臣之面說的話與你講。”

雖然早就準備慷慨赴死,但聽得天子如此溫言,真德秀心中還是一鬆,不自覺地便舒了一口長氣。旋即,他又警惕起來,這件天子可謂智謀深遠權術百出,他要說的,究竟是何用意?

修改加入:新一月來臨了,大夥關注分類月票榜,努力寫書是區區地責任,力爭這本書在分類月票榜上的好成績可就看列位的努力啦。)

四十弔唁下四十一夜盜上三三六一牆之隔三二八失而復得二零一舌戰敵帝苦相逼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十七冬至上一零九三軍一時變顏色二十二秀才上二二八繼亡復絕責不義一六九前驅豹狼後來虎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二七五勇士之亡正當所四十一夜盜上一六七天子無心尋芳柳七機械下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一一六怎如猛虎嘯山崗三四四從容偷生難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九頑童下十二愈勇下三六五時代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十九算帳下七機械下一四八天子宴前論鵝湖第四十三章三一一大氣魄二九一里語村言隔簾聽三規劃上二十六拜師下二七七三篇文成似峰迴四孤兒下三五九官員進修制三三九制度二謫仙下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二十六拜師上三零七無印御史一九一千古英魂守故園四十一夜盜下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五十八百戰劫餘剩殘骨二零零煌煌大宋何多士第四十三章三零六興亡二三二慷慨取義沈六娘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三五七自此絕疆無戰事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五章六十四誰道仙山無處覓三二九薨逝四十一夜盜上五十九萬丈高臺起壘土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三十七親人下三三零潑皮一零六漁陽鼓動徒有聲二十三大年下一二二臨安細話逢故交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三三零潑皮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七機械下七十六深入莽荒須放膽六十人情練達皆學問一四五兵臨黃微唯束手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三十五迎新下一六八學士立名博雅樓三三三當罰則罰一九六明朝花落是誰家一四二忽如一夜春風來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九頑童上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七機械下八十晦冥地穴誰扶將十六盜賊上一二三飛來橫財須思量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一八三可汗偵騎過京東二十六拜師上一二三飛來橫財須思量一二五無須狸貓換皇子六十八自有妙手破妖氛四十五天下
四十弔唁下四十一夜盜上三三六一牆之隔三二八失而復得二零一舌戰敵帝苦相逼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十七冬至上一零九三軍一時變顏色二十二秀才上二二八繼亡復絕責不義一六九前驅豹狼後來虎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二七五勇士之亡正當所四十一夜盜上一六七天子無心尋芳柳七機械下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一一六怎如猛虎嘯山崗三四四從容偷生難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九頑童下十二愈勇下三六五時代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十九算帳下七機械下一四八天子宴前論鵝湖第四十三章三一一大氣魄二九一里語村言隔簾聽三規劃上二十六拜師下二七七三篇文成似峰迴四孤兒下三五九官員進修制三三九制度二謫仙下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七十八歸化需得百年計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二十六拜師上三零七無印御史一九一千古英魂守故園四十一夜盜下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五十八百戰劫餘剩殘骨二零零煌煌大宋何多士第四十三章三零六興亡二三二慷慨取義沈六娘一四四九州生氣忖雷霆二七八溫補羊肉定四策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三五七自此絕疆無戰事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五章六十四誰道仙山無處覓三二九薨逝四十一夜盜上五十九萬丈高臺起壘土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三十七親人下三三零潑皮一零六漁陽鼓動徒有聲二十三大年下一二二臨安細話逢故交一二四各懷心思自主張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三三零潑皮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七機械下七十六深入莽荒須放膽六十人情練達皆學問一四五兵臨黃微唯束手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三十五迎新下一六八學士立名博雅樓三三三當罰則罰一九六明朝花落是誰家一四二忽如一夜春風來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九頑童上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七機械下八十晦冥地穴誰扶將十六盜賊上一二三飛來橫財須思量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一八三可汗偵騎過京東二十六拜師上一二三飛來橫財須思量一二五無須狸貓換皇子六十八自有妙手破妖氛四十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