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抱絲貿皮何所求

胡幽攀在高高的桅杆之上,極目南望,然後又失望地搖了搖頭。

這是艘大海船,樣式與在大宋海域中航行的其餘海船差異極大,船身長約是十丈(約是三十一點六米),寬是二丈(約是六點三米),船身稍圓,船首和船尾向上翹起,分爲上中下三層。最下層是密封艙,中層爲貨艙,也有水手住處。最上層則是駕駛艙與尾艙。船上立有四根桅杆,其中三根裝着的是在大宋海域中極少出現的三角帆,此帆可助船在非順風之時行駛。另一根桅杆上裝着橫帆,這是爲船順風行駛時增加更多動力。(注

這些帆布都是塗了杜仲膠的,使得它們的兜風性能更好。

這是“致遠號”的首航,作爲致遠號的設計助手,胡幽也以瞭望手的身份登上了這艘巨船。

“致遠”自然是趙與莒爲江南製造局造出的第一艘海船所取的名字,船身製造上既運用了大宋此時領先於世界的水密隔艙、主副升降舵(輪舵),同時又吸納了趙與莒自後世造船法中“結構法”。因爲準備充分的緣故,在前期試驗的小帆船製成之後,趙與莒離開懸島的當日便開始製造,僅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便造出了這艘船。

船上還配有二十四向羅盤針、四爪鐵錨、兩艘小型帆槳兩用舢板(注3)。以及一樣最爲重要地東西:六分儀。

此次航行,船上水手多是自沿海制置使借來的老水軍,外加江南製造局的船匠、自慶元府招募而來的漁民和家中義學頭三屆的二十名少年,共是一百二十二人。若只是操縱此船,原本無須這許多人,但趙與莒希望能借着首航機會,多鍛鍊一下自家少年。

“致遠號”載重約是三千斛(一百五十噸),裝着這八十二人是綽綽有餘,雖說甲板上空間較狹,可衆人還是不覺得擁擠(注4)。

論是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與時間。趙與莒完全有信心造出後世鄭和下西洋時所乘的大寶船,現在這艘令胡柯這般老船匠都嘖嘖稱奇的大船與之相比,不過是個侏儒罷了。

“可曾望見什麼?”

在甲板上仰頭向胡幽喊話的,卻是鄧肯,他如今已是鬱樟山莊家奴,依着大宋規矩,“自願”簽了賣身契的那種。雖說當時是有兩把柴刀逼着他,但在他內心之中,只怕對自家能投靠着這樣一位主人是極滿意地,至少與那有一頓沒一頓的海賊相比。他如今日子過得安穩。

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女人。

鄧肯用來保命的機密,便是丁宮艾的巢穴在某個大島之上,當他向趙與莒描述那個島的方位時,趙與莒一句話便讓他近乎絕望:“此島名爲流求,又名爲夷州,泉州海客,多有途經者,有何秘密可言?”

“鄧肯,你這個騙子,若是主人知道你在欺騙我們。你必將被剁成肉醬!”

胡幽衝着他怒吼,胡幽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白人,因爲他的海賊同夥在懸島上大肆燒殺。懸島損失了一批人手和木料,致使“致遠號”工期拖延了十餘日才完成。

鄧肯聳了聳肩,這種話語,無論他是在阿拉伯人那兒,還是在海賊羣裡,都聽過無數遍。自然知道這是不當真的。

“致遠號”離開懸山已經是三日三夜,此時已經是嘉定九年的九月,刮的是西北風,故此致遠號順風而行速度極快。按着鄧肯所說,他們已經是接近流求了

“讓我瞧瞧……”對着鄧肯吼了一句之後,胡幽自懷裡掏出一張紙來,一邊看一邊筆劃。算了好一會兒。

他這些年來每隔段時日便要去鬱樟山莊住上一兩個月。這一兩個月中,趙與莒少不得對他進行專門指導。除去教他識字算數與後世地一些造船技巧外,還有重要一項,便是海上如何用六分儀進行定位。胡幽此時還算不上熟悉,不過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還是能借着天上的太陽星辰,來大致推算出自己的位置而且,此行之前,趙與莒還專門給了張圖予他,說是自古籍中翻出的三國時衛溫的夷州海圖。胡幽推算了一下自己位置,判斷船並未偏離方向,若是按着這三日航速來看,致遠號離得那個“流求”島確實極近了。

“爲何還未看到那島?大郎給的海圖,自然是不會錯的……”一邊收起海圖,胡幽一邊擡起頭來,然後他指着南邊大叫道:“陸地,陸地!”

他看到的確實便是流求,後世的臺灣。

在趙與莒穿越來地那個時代,這個島被稱爲中國的“睾丸”,爲着這個,兩邊同根同源的中國人,要將無數自家辛苦賺來地血汗錢,交給俄美兩個軍火商,爲的便是能用最先進的武器對着自家同胞。

如今這個時候,流求遠離大陸,不在大宋官府管轄之列,島上土著高山族人口不多,雖有部族酋長,卻仍處於氏族公社末期,莫說與大宋,便是島上各部之間,也是少有往來。

這也是趙與莒這些年來辛苦佈局的第一個目標,在流求島上爲自家真正建一個基地。早幾年他自家人幼,又沒有安全便利的海船,最重要的是缺乏忠心可靠地人才,自是無法實現這個目標。如今則不同,他自身十二歲,再過幾月便是十三,在一些人家中甚至可以娶妻了,有胡柯的經驗與沿海制置使的相助,這海船也造了出來,再加上頭三批近兩百少年已經培養出來。雖說不都是頂尖地人才,但放到最基層去管着百十個此時的農夫工匠,絕對不成問題。故此,趙與莒做了至今爲止最大一次冒險,一次將二十名少年派上了“致遠號”,若是初航失利,一艘船還算不得什麼,可這些少年就極可惜了。

胡幽雖是看到了陸地,可船真正靠上去卻還需要時間,在一番減速之後。“致遠號”開始緩緩接近流求島。胡幽既是瞭望手,又是領航員,在趙與莒給他的地圖之上,早標明瞭何處便於泊船上岸,故此,又花了超過半日時間,直到太陽西垂,他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一處寬闊地河口。

這便是後世地淡水河口,而現在這處還是密林叢生的地方。致遠號落了錨,將舢板放下。二十餘個人乘着舢板逆流而上,這些人都是告假出來地沿海制置使水軍,頭領正是林夕。他們受了江南製造局的重金,故此告了假前來效力,船上象他們這般的水軍士卒,足有八十餘人。

在趙與莒得知率海賊攻島地正是四年前逃走的丁宮艾後,便下定決心,要徹底消滅這個隱患。鄧肯說他將老巢安置在流求北部,趙與莒便讓趙子曰與林夕交涉,請他們派遣精銳士卒來清剿。在上次襲擊之中。水軍子弟死傷也有二三十人,故此沿海制置使對這夥海賊也是恨之入骨,趙子曰又許下重賞。林夕哪有不應允之理。

“趙管家,這島上原是有土人居住的。”站在“致遠號”上,看着舢板順着河口向岸邊靠攏,林夕指着兩岸林間露出的房屋邊角道。

此時居住於此的乃是“平埔人”,他們住着木板高腳屋,過着遊耕生活。青壯男子聚住於“福寮”公廨之中(注5)。一則便利,二則也是爲了部族防護。阿茅便是此處平埔人部族的一少年戰士,當他見着海面上的大船之時,驚惶失措地吹響了號角,整個部落的青壯,全部執着竹矛木棒衝了出來。

“那個大船是什麼人的?”阿茅向族長問道。

“不象是宋人!”族長是個年長的女子,她揮動竹矛。宋人偶爾也有流落至島上。因此她對於遠方地大宋還有些印象,只知那是一個極大極大的部族。

過了片刻。兩艘舢板靠了岸,見着船上的人手中都拿着明晃晃的武器,族長面有憂色。那是鐵製武器,她自然認得,顯然,這些來自異地的人,並非沒有武備。

林夕遠遠地向平埔人的木屋望了一眼,向身旁的趙子曰道:“趙管家,真要如此麼?”

“我家主人最是仁厚不過的,雖說這島上土人愚頑,我家主人也不欲佔他們便宜。”趙子曰笑了笑,然後揮手道:“將東西擡上來!”

被擡上來的是些布帛綢緞,這些精美的絲綢,卻是在懸島上新建地織坊產物。趙與莒令人將其中一匹抱着,隨他一起前行,自己則拿着一根竹竿,漸漸靠近平埔人的村落,在離之尚有五十丈處停了下來。

從此處,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小村落之中平埔人的不安,他們人數倒不算多,站在最外圍地男子只有不到五十人,再往後便是些婦人、孩童,都是衣不遮體的。趙子曰向着他們笑了笑,將那竹竿插入土中,示意同伴將那匹綢緞放下,然後兩人又緩緩退了下去。

阿茅奇怪地看着這些人的動作,又看了看族長。

“他們是想將那東西送給我們……”無論是何種女子,對這些閃閃發光的美麗織物,都缺乏抵抗之力,族長嚥了咽口水,命令道:“阿茅,拿我們的鹿皮,去把那東西換來!”

阿茅快步跑回屋子,他動作靈敏身手矯健,片刻間便抱着一塊完整的鹿皮來。他一步步接近那匹綢緞,眼睛緊緊盯着趙子曰,趙子曰依着趙與莒地吩咐,臉上始終微笑,卻沒有其餘動作。

阿茅將鹿皮換在那匹綢緞邊上,又抱起那匹綢緞,此物手觸之處既滑又軟,讓他禁不住多摩挲了兩下。他眼睛始終盯着趙子曰,見趙子曰沒有做出任何敵意舉動,便又緩緩退回了原位。

趙子曰吩咐陪他來的李一撾回去再抱匹綢緞來,然後自己夾着這匹綢緞,到了竹竿下,又將那匹綢緞放下,這次他不曾離開,而是站在原地,看着阿茅並向他招手,示意他過來。

“再拿塊鹿皮……還有鹿角來,這東西……”族長反覆摩挲着阿茅帶回的綢緞,無論是精美的圖紋,還是那閃爍的光澤,或者是柔軟的手感,都讓她覺得,便是拿出部族所有的鹿皮換這個都值得。她向船邊望了過來,那裡至少還有十匹,她有些失望,自己部族地鹿皮全部拿來,怕也換不了這許多。

阿茅將第二塊鹿皮與一對巨大地鹿角拿了過來,仍是那小心翼翼地模樣,慢慢接近趙子曰。趙子曰身後約是三十丈處,李一撾屏住呼吸,雖說這土人看上去沒有惡意,他手中也沒有什麼利器,可李一撾還是覺得緊張。

倒是趙子曰自己,始終是自信而穩定,他此時的模樣,很有幾分象是趙與莒面對着當初孩童們時。

在趙子曰身前,阿茅放下了手中地鹿皮與鹿角,卻不肯再接近。趙子曰笑了笑,向前邁出一步,阿茅嚇了一跳,全神戒備起來,但趙子曰卻徑直走到他身邊,將鹿皮、鹿角抱了起來。

這一舉動讓這個小小的部落徹底放鬆下來,換得如此精美的東西,部落男女老少都是極高興,甚至載歌載舞。那些好奇心重的孩童,也大着膽子湊上來摸那綢緞一把,然後快步跑開。

趙子曰向身後招了招手,得了他示意,隨船而下的水軍將一匹匹綢緞盡數搬了過來,又自舢板上搬下兩筐瓷器,將之都放在竹竿之下。阿茅見着那銀白如玉的瓷器,眼睛都直了,他看了看趙子曰,又回頭看了看自己的部落,卻發現族長竟然也走了過來。

族長用顫抖的手摸着一匹匹綢緞和一個個瓷器,嘴中用趙子曰聽不明白的話語嘟囔着,聲音短促節奏極快。良久之後,她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依依不捨地將東西放下。

她見過這來自陸地的瓷器,在這島上,這是極珍貴的東西,只有最大的部落纔有幾個。

趙子曰對她拱手行禮,然後做了個將所有東西都推給她的動作,又轉身指了指河對岸。族長最初之時還極是不解,趙子曰見了之後,便抱了一匹綢緞,又抱了一塊鹿皮,將兩者位置交換了一下,然後又重複了一遍將所有東西推給族長,再指了指河對岸的動作。“他是要和我們交換,拿河對岸和我們交換!”阿茅最先反應過來,對着族長叫道:“他們是傻的,他們用這些極好的東西換那沒有主人的土地!”

“抱走,現在這些都是我們的了!”族長大喜,拼命向趙子曰點頭。

就這樣,趙子曰用十二匹綢緞、一百隻瓷器,換得了後世淡水河北岸的土地。(注6)下爲修改加入,不計算錢的,另繼續向列位看官求各種票

注1:《詩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注2:此段文字是對哥侖布發現美洲時所乘旗艦聖瑪麗亞號的描寫,略有改動。

注3:這些配置是元明時福船所有,對於此時的技術絕對不成問題。

注4:宋時便是不開金手指,所造的大船也有二千斛至五千斛,相當於一百至五百噸,而二百多年後哥侖布發現美洲時的旗艦聖瑪麗亞號,不過是一百三四十噸。

注5:此爲臺灣平埔人民俗。

注6:感謝寫《銀河新世紀》的mayasoo大大提供資料糾正我的錯誤,實際上淡水北岸也有原著民部落,不過在文中被俺開金手指遷到南岸去了:)

一六五徐州雖治尚遺患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十七冬至上十二愈勇下一五七天子壯麗以重威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一八八朕判虜死孰執劍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九十五朕聞上古合天意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三十七親人下第三十七章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三十七親人下二零五順水推舟引洞蛇一九九老虜惶恐臨天誅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一一三忽有云帆登新港二七五勇士之亡正當所一三零以夷致夷有何妨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第四十五章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十一北顧下一七六國子監前攔國子一九三膽破心惶潰窮寇二十八無賴上三十二船場上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三四七財帛動人心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二十六拜師下十九算帳上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三四零集風雷六立威上二十六拜師下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三十巧匠上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三六二北巡三零零鄉音未改心已衰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二謫仙上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二九二國勢飄搖雨打萍三二零鄉老勳議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十一北顧下三十九暗眼上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三規劃下一三五帝星夜耀天子堂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一二零路語基隆論短長三十六結納下一十五事端上一五八迂人尚可欺之方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四十五天下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二零七隻因多情賜金鞭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十二愈勇上一六九前驅豹狼後來虎一七九量爾虜酋豈吾主一十五事端上二八一火槍初現立首功十九算帳上二十二秀才上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三四四從容偷生難一七八振臂三呼發聾聵三一六一世雄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二二三重陽登高賞秋菊四十九怒向海隅棄賊屍三五六官制改革一三六御苑學種昭烈圃二三二慷慨取義沈六娘二一五維新正道多坎坷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三二二罪人三三九制度二五七盤點盈虧運籌忙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十六盜賊上
一六五徐州雖治尚遺患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十七冬至上十二愈勇下一五七天子壯麗以重威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一百炮作霹靂狡兔驚二九五羅裙紛舞現白刃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一八八朕判虜死孰執劍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九十五朕聞上古合天意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三十七親人下第三十七章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三十七親人下二零五順水推舟引洞蛇一九九老虜惶恐臨天誅二零四千裡救災急先鋒一一三忽有云帆登新港二七五勇士之亡正當所一三零以夷致夷有何妨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第四十五章五十六艾殺蓬蒿來此土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十一北顧下一七六國子監前攔國子一九三膽破心惶潰窮寇二十八無賴上三十二船場上二四二唯恆產者有恆心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三四七財帛動人心三六一廢物天子與窩囊皇帝二十六拜師下十九算帳上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三四零集風雷六立威上二十六拜師下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三十巧匠上三四九千古奇勳勝開疆三六二北巡三零零鄉音未改心已衰八十四昔日亞夫屯細柳二謫仙上二一四國勢維新孰執掌二九二國勢飄搖雨打萍三二零鄉老勳議三三二書生豈只有意氣十一北顧下三十九暗眼上二二九近蕃直轄羈縻策三規劃下一三五帝星夜耀天子堂一九八晚花殷勤相謝問一二零路語基隆論短長三十六結納下一十五事端上一五八迂人尚可欺之方二六一願將鐵軌致天下四十五天下二七三將軍烈火護堅城二九八勵兵秣馬劍指北二零七隻因多情賜金鞭二四七欲使蛟龍過三峽十二愈勇上一六九前驅豹狼後來虎一七九量爾虜酋豈吾主一十五事端上二八一火槍初現立首功十九算帳上二十二秀才上四十八冷對槍尖掀血浪三四四從容偷生難一七八振臂三呼發聾聵三一六一世雄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二二三重陽登高賞秋菊四十九怒向海隅棄賊屍三五六官制改革一三六御苑學種昭烈圃二三二慷慨取義沈六娘二一五維新正道多坎坷二八七天下板蕩忠臣死三二二罪人三三九制度二五七盤點盈虧運籌忙二四六雖是親侄猶相疑十六盜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