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七隻因多情賜金鞭

二零七、只因多情賜金鞭

“張興培已經失去聯繫三日了。”

皇家用於避暑的“清暑樓”,在所有內宮建築中算是比較特殊的,就象黃紹斌在臨安郊外的莊院一樣,巧妙利用了水力,用水來給建築降溫,進而達到清諒解暑的目的。

“先嚐點冰糕吧。”趙與莒沒有表露出急躁的模樣,而是很隨意地指了一下桌子上謝道清剛呈來的冰糕。

霍重城也不客氣,拿起冰糕用小勺舀了一勺,在天子面前自然不能象當初一般大口吃嚼,他小口小口地抿着,擡眼等待趙與莒發話。

“最後一次得到張興培消息是在流求銀行吧?”趙與莒問道。

“是,臣用呈條上報與陛下,有人執張興培所書密碼字紙和僞造存摺,到了流求銀行,提取一百萬貫制錢。”

趙與莒緩緩點了點頭,流求銀行人員都是經過初等學堂出來的,也經過一定的密碼訓練。張興培所謂的存摺密碼,實際上是一組報警求援密碼,翻譯過來便是“錢荒、糧價、受困、求救”八字。他那存摺爲僞制,旁人不知流求銀行之人卻是能分辨得出來,按照制度,提取大額現款者須得預定提款時間,以這個藉口穩住提款人之後,銀行之人便悄悄上報,消息便傳到了霍重城處。霍重城又緊急報給趙與莒,趙與莒拍板,與他一百萬貫,不過是二十萬貫制錢和八十萬貫金元券。

張興培傳出的八個字已經讓經過後世金融動盪的趙與莒明白,這夥人暗中在搞什麼。這些日子他密切關注市場上糧價動態與紙鈔市場變化,已經出現了屯糧的兆頭,而臨安城一些不怕死的報紙,又開始大肆渲染淮北的蝗情,不過這次他們的手段要巧妙些,經過國家新聞司拿得材料,再將歷代蝗情自故紙堆中翻出來。事實上,淮北蝗災消息纔剛剛傳到臨安。真正情形,除了趙與莒這個天子外,便只有崔與之等少數重臣才知道。他們所渲染的,只是根據歷年蝗災進行誇大罷了。

淮北蝗災,自然會引起米價上漲。臨安糧店的行老們已經開始提價,比起張興培失去聯絡地前大約漲了百分之十,因爲是分三日漲的。雖然有百姓開始抱怨,但大體上還不算什麼。

而臨安城及附近州府的錢荒。卻是越發地明顯起來,不僅是臨安附近,其餘各地,象是揚州,也有消息傳來出現錢荒。趙與莒將霍重城召來。便是佈置解決之道地。

“估計便是這兩天了……”趙與莒沉吟了會兒,然後振作道:“你遣人放出風聲,只說自鄱陽運了一綱新制錢來了。”

在流求納土之前,大宋最主要的產銅之地在江南西路,朝廷鑄錢也在江南西路饒州永平監,永平監有運銅船二百八十艘,以四十艘爲一綱,這一綱制錢,便有數十萬貫。雖然數額並不算太多。但對於平息如今臨安錢荒。至少能起到緩解作用。

“宣傳戰……這個年代之中,莫非還有人能比我玩得更好麼?”趙與莒冷笑着想。

“是。”霍重城應聲欲退。但又想起一件事:“陛下,楚州那邊傳來消息,楚州的儒生頗有狂悖之語,真德秀雖然屢次申斥,卻仍無法禁止,是否需要……”

說到此處,霍重城頓了一下,沒有繼續說下去。

真德秀這人影響太大,故此雖然把他弄到了楚州,趙與莒還是在他身邊安插了眼線,同時也讓霍重城遣人注意楚州那些理學儒生地言行。聽得他這般報告,趙與莒搖了搖頭:“國朝不以言殺士大夫,這是祖宗傳來的規矩中最好的一項,若是今日朕因爲他們語出狂悖而做出處置,明日便有天子以巫止謗了。另外,廣樑,你手下之人要約束得緊了,他們只有打探之權,卻無行動之權,若不得朕之命令,便是見着有人謀逆造反,也須忍住只做不知!”

這話是在敲打霍重城,因爲兩人早年地交情,霍重城掌握着趙與莒繞開朝堂建立起的國內秘諜機構,特別是在上次火燒武庫事件之後,這個機構不僅對真德秀這樣外放地大臣,對朝堂上趙與莒心生懷疑的幾個人物,都注意進行調查。但特務政治絕不是成熟政治,更不能將霍重城手下的這個機構變成類似於明代廠衛那般擾民害官的組織。

“是,臣明白。”霍重城心中一凜,恭恭敬敬地答道。

他想起自家妻子曾說的話:天子要地是件利器,但這利器不能反過來傷害天子,若是有此一日,天子便是掛念舊情,他霍重城這一世也只能在拘禁之中度過了。

出了皇宮之後,霍重城因爲有心思的緣故,低頭並未看見有人迎面行來,猛然間他聽得一聲怒喝:“咄!”

他一激靈,本能地向腰間掏去,這纔想起因爲入宮的緣故,一向不離腰間的手弩竟然未曾帶着。就這時,兩個人衝過來夾住他,他擡起頭來,卻看見葛洪那張老臉。

葛洪面色不豫地盯着他,揮了揮手示意抓着他的兩個侍衛放開人,霍重城還待說話,葛洪冷冷地說道:“你便是職方司小吏霍重城吧,雖是天子故交,見着朝中大臣,也不應失禮纔是!”

霍重城行在出宮的御道上,按理說,他一介小吏,見着身爲參政的葛洪,確實是應該避讓行禮。但是因爲心中有事的緣故,他未曾見着葛洪,方會有此誤。他慌忙行禮,剛要說話,葛洪卻毫不理會,振袖便自他面前離去。

霍重城皺着眉,看着葛洪背影若有所思。

葛洪到得宮門前,只說有事求見天子。象他這般參政大臣,原本就有私下面見天子的權力。趙與莒聽說他來了,心中好生詫異,自從崔與之拜相之後,葛洪單獨來宮中拜謁地次數明顯少了,幹起活雖然不敷衍,可也算不得積極。此時入宮,卻又是爲何之故?

纔出得宮門,迎面又見着李一撾懶洋洋地晃了過來。霍重城更加驚奇。因爲李鄴在流求尚未回來地緣故,李一撾如今便是駐臨安近衛軍的指揮官,在最初地一段假期之後。這些日子都很是忙碌,爲何現在又在宮門口見着他了!

“李過之,你不在軍營之中。怎麼有空在此?”

都是熟人,霍重城也不客氣。二人打了招呼之後他問道。

“私事,私事。”李一撾有些尷尬,目光也惶惶不安,霍重城笑眯眯地盯着他,心中卻響起警鐘。

以李一撾身份。能到這皇宮之前辦什麼私事!

如今李鄴不在,禁軍正在整訓,近衛軍便是臨安城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雖然大宋向來實內而虛外,臨安及左近放置了數十萬禁軍,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入城的便只有近衛軍了。

而且恰好最近臨安城中又是暗潮洶涌之時,在這個時候,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得霍重城疑心。他原本是個直爽義氣的青年,被趙與莒放在這個位置上數年,生生成了個疑心重重地小狐狸了。

“李過之。有啥私事。需要幫忙,只管招呼一聲。這臨安城中,我霍廣樑擺不平的事情還不多!”他拍着胸脯滿是義氣地嚷道。

“自有用得着你的時候,呵呵,廣樑兄,你忙便先去吧。”李一撾敷衍道。

這讓霍重城心中更是懷疑,他笑了笑走開,貼着御街走了一段,然後拐進路邊一店鋪,做了兩個手勢,店鋪裡便有一個遊手模樣地走出來,向李一撾這邊張望。

李一撾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他神態有些窘迫,見着熟人都不太敢給看到,直到胡福郎過來,他才慌慌張張地跑過去道:“胡大官人,胡大官人!”

胡福郎是自榮王府出來地,聽得李一撾叫他,臉上不禁就浮起了笑意。在臺莊戰場之上,這李一撾也是死人堆中打滾出來,可在婚姻之事上,卻顯得極爲羞澀了。

“過之,今日終於來尋我了?”他笑着道。

“胡大官人,可曾……可曾替我問過了?”

“自然是問過的,天子交待來的事情,我怎敢不當真?”胡福郎見他一臉熱切地模樣,忍不住便生了要戲諧他的念頭:“過之,你這事情難辦了。”

“啊?”李一撾摘下自己的帽子,因爲到了臨安地緣故,他如今不再理髮,原本光得發亮的頭上如今長出了寸許地短髮。他習慣性地撓着自己的頭,神情有些黯然。

“那於織娘雖是在紡織廠女工,她家裡卻是書香門第,若不是因爲家道中落,而且家中沒了老母的緣故,也不至於去紡織廠。”胡福郎不動聲色地道:“雖是如此,她在紡織廠中並不會做得許久,如今她家父親已經……”

“已經許了人家麼?”李一撾垂頭喪氣地問道。

“呵呵,過之,你脾氣還是這般着急,若是在戰場之上,也這般着急的話,我卻不敢幫你了。”

聽得事情似乎還有轉機,李一撾抓耳撓腮,正想插話,又怕胡福郎再說他性急,故此只得忍住來。胡福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戰陣之事我是不懂地,但若性子過急,免不了要出事,要有個萬一,天子與家人會如何傷

“大官人教訓得是。”若是別人說他,李一撾未必會服氣,但胡福郎不同,若不是胡福郎將他自街上找了回來,他沒準早就死在叔父家中。

“那於家父親正在爲女兒尋一個人家,只是他家道中落,拿不出什麼嫁妝,而且只有一女,若是娶了他女兒,少不得連他也得養着,故此遲遲未有結果。於幼娘是個孝順的好女子,早就說了,非有擔當有血氣的好男兒不嫁,若要娶她,須得替她父親養老送終。”

“倒是個外柔內剛的烈女。”李一撾肅然讚道。

“你總守着織廠門口,倒教你知道她家外柔內剛了。”胡福郎又調侃了一句,然後笑道:“她家老子想尋個書香門第的,你這般軍漢,未必得入他眼,不過這世上之事,誠之所至,金石爲開,你只要有誠意,何愁娶不得嬌妻!”

李一撾聽得連連點頭,只覺得胡福郎字字珠璣,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聽完之後好半晌,又訥訥地問道:“大官人,若是如此,我……究竟當如何是好?”

胡福郎瞪了他好一會兒,然後大笑道:“無怪乎天子要我助你,以你這性子,若不是我相助,你怕是隻敢在門口守着人家小娘子看,一輩子也不敢去她家了。我不是都交待得明明白白麼,誠,誠,拿出誠意來!託人爲媒先去試探,然後再登門拜見,只要你誠心足了,還怕你未來的老泰山不認你這個女婿?”

“是,是。大官人……這媒人只怕還得勞煩大官人來當。”李一撾涎笑着道。

“好你個李過之,倒真會算計,算了算了,將你在臺莊戰中得到的戰利品分一樣兩樣與我,我便替你做這個媒了!”

臺莊戰後,在清掃戰場時,免不了都要留下一樣兩樣紀念品,蒙胡雖然以搶掠爲生,並沒有什麼值當的東西,但至少他們的彎刀、弓箭還有馬鞭之類地,雖是簡陋,卻別有異族風味,這便成了近衛軍最喜愛收集之物。不僅近衛軍喜歡,捷報傳回後,《大宋時代週刊》專門說了此事,臨安百姓對這些小玩意也感起興趣來,不少人都尋門路找近衛軍買上一兩件。

“大官人要那還不是一句話,改日我奉上蒙胡貴酋金馬鞭一條,這可是一個蒙胡萬夫長之物!”李一撾自然是一口應諾,一條馬鞭換個媳婦兒,若是孟希聲在,必然要大叫正是“合算地買賣”了。

“一言爲定。”胡福郎笑道。

二人心中都明白,便是李一撾不給那馬鞭,胡福郎這個媒人也是非做不可的,一來是因爲天子地吩咐,二來則是兩人的交情。他們相視笑過之後,胡福郎便道:“那好,現下正好無事,你與我一起去於家看看如何?”

“這……這不好吧,我還沒準備……”聽得這話,李一撾嚇得一跳,慌忙擺手:“先等大官人探探口風再說,若是對方提條件,大官人只管答應便是!”

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一十五事端下四十弔唁下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一八龍騎兵三六二北巡二八三丈夫偉岸如神祗一三一巧計可使狼變羊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一二八金殿夜語堯思舜五十拂淨征衣問疆外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一八三可汗偵騎過京東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九十三且背青囊白雲邊一六九前驅豹狼後來虎二七九重樓商市售百貨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七十三爲汝癡情爲汝真二四九勿令疏忽防蛇蠍九十四熄燭分香盟誓言一一一亂七八糟亦有得三規劃上三十一春好下三零五咆哮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三二二罪人二五九鋌而走險奮一擊二一零浪花平後餘微瀾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八糧商上七十二世間多有奇女子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三六二北巡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二六二車聲響徹臨安城七十六深入莽荒須放膽三一一大氣魄三零七無印御史九十九何故西窗起惡言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八十五今日南冠做楚囚三五八我心安處即吾鄉七十回首烽煙平息處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二一三羣英會中羣英鬧五十八百戰劫餘剩殘骨六十三俯仰常懷仁義心二一七總因明君譜華章第三十六章一燈市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二十八無賴上三二零鄉老勳議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一五三富貴豈可忘舊賢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一八六戰罷又迎雙重喜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二零五順水推舟引洞蛇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五十九萬丈高臺起壘土二零九結草收網捕死魚七十四塞上忽聞金鼓響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三三八馮雁亭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三三七吳文英三三七吳文英三十二船場上六十一世事洞明亦文章六十八自有妙手破妖氛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四十二餘波上七機械下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三六三大勢所趨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二三八仁心妙手驚杏林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一一九瀚海洶洶涌暗潮二十八無賴下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八十七呦呦鹿鳴食野蘋三零九檄文三十一春好下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二八九汴梁暮春春如歌七十一雖無風雨卻有晴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
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一十五事端下四十弔唁下一五六奇折廣開天下財三一八龍騎兵三六二北巡二八三丈夫偉岸如神祗一三一巧計可使狼變羊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一六六淮北有意來金使一二八金殿夜語堯思舜五十拂淨征衣問疆外二八二夙夜憂嘆心不同一八三可汗偵騎過京東二零三挾威宜行練新軍九十三且背青囊白雲邊一六九前驅豹狼後來虎二七九重樓商市售百貨一四六獻土下拜真吾主七十三爲汝癡情爲汝真二四九勿令疏忽防蛇蠍九十四熄燭分香盟誓言一一一亂七八糟亦有得三規劃上三十一春好下三零五咆哮二三七君子因仁遠庖廚九十九此去應是千層浪三二二罪人二五九鋌而走險奮一擊二一零浪花平後餘微瀾二九三和光同塵聽道途二五零休道聖主易欺瞞八糧商上七十二世間多有奇女子一零二深謀遠慮有晉卿三六二北巡五十二莫道巾幗遜鬚眉二六二車聲響徹臨安城七十六深入莽荒須放膽三一一大氣魄三零七無印御史九十九何故西窗起惡言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二五六觥籌交錯國宴香八十五今日南冠做楚囚三五八我心安處即吾鄉七十回首烽煙平息處二一二安石變法遺教訓二一三羣英會中羣英鬧五十八百戰劫餘剩殘骨六十三俯仰常懷仁義心二一七總因明君譜華章第三十六章一燈市一零五風雲激盪別有天二十八無賴上三二零鄉老勳議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一五三富貴豈可忘舊賢六十二揖別豈是爲私利一八六戰罷又迎雙重喜三二七鳳歌笑孔丘二零五順水推舟引洞蛇二十四一年之計上五十九萬丈高臺起壘土二零九結草收網捕死魚七十四塞上忽聞金鼓響一一零險象環生終獲勝一一四飛鳥盡後弓自藏二一八驚聞妖氛起華亭一一二孰堪身負天下望三三八馮雁亭一七七妾在深宮亦驚魂二零二佯醉日新疾誇富三三七吳文英三三七吳文英三十二船場上六十一世事洞明亦文章六十八自有妙手破妖氛三一九大宋龍騎兵在此四十二餘波上七機械下一五一肘下常備善後方三六三大勢所趨四十六天下英雄出我輩二三八仁心妙手驚杏林一八二單于戰火起河朔一一九瀚海洶洶涌暗潮二十八無賴下九十二澹泊明志靜使遠八十七呦呦鹿鳴食野蘋三零九檄文三十一春好下五十一收拾寶劍看紅妝三五零東勝洲招商局二八九汴梁暮春春如歌七十一雖無風雨卻有晴七十五海外喜傳豐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