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單獨補試

演武場內兵器齊全,看到長槍,楊叢義頓時手癢。一路上陪他防身的那杆槍,在達到湖州之後就賣掉了,畢竟帶武器進臨安,怕會惹麻煩。

路上一個月幾乎沒什麼時間練槍法,一有時間就看書了,不知槍法是否生疏。他放下包裹,取出一杆長槍,入手感覺輕重尚可,稍稍拉伸一下臂膀和腰身,便挺槍抖了幾個槍花。

等身體完全活動開,便開始練習槍法,初時還擔心生疏,可第一槍刺出後,後續招式連綿不絕,只憑身體的本能反應,就將一趟槍法使完。當初在香爐峰也學了些槍法,還不是特別熟練,趁着時間還早,便也練習了一番。

若考弓馬,步射倒是不擔心,但騎射就真不擅長,他也就在離開懷寧的前些天才學會騎馬,馬上開弓射箭,準頭實在不行,最好的情況也就是十箭能中兩三箭。還有兵法文章,這一個多月雖然每晚趁夜讀書,看些兵書兵法,但卻並不能理解透徹,由於不瞭解古代的軍隊,很多兵法看來都是一知半解,後世信息化高科技戰爭戰役根本就不能有效套用兵法,只能多想想紅軍解放軍五十年代以前打的那些低科技含量的經典戰役,以此來稍稍增加對古代兵法的認識和理解。

不知道這次考試的難度有大多,楊叢義其實心裡也沒底,特別是看多了兵書兵法之後,想的越多越深,越不能體悟兵法的奧妙,這讓他的信心受到打擊。

半個時辰時間快到了,他不再舞槍,原地坐下調整氣息,調息之後更覺得精神煥發。

沒過多時,就見主簿帶了三人一起過來,走進演武場。

只聽主簿道:“楊叢義,諸位考官給你臨時加試一場,好好應試,不可懈怠。”

楊叢義抱拳行禮,高聲道一聲“是”。

三考官略作商量之後,其中一考官對楊叢義道:“由於是加試,時間倉促,今天只考步射、武藝和兵法問對。你可清楚?”

楊叢義再次高聲答“是”。

“好,那就先考步射。百步十靶,中五箭即爲合格。”那考官公佈步射考覈標準。

隨即就有差役進場佈置箭靶,又有差役送來一張弓和十支箭。

一切準備停當,考官當即發令:“開考。”

楊叢義左手抓起那張弓,感覺有些沉,跟平常用的還不太一樣,竟然是鐵胎弓。不過也沒什麼關係,因爲時常練槍,臂力自然沒有問題,這張弓可以輕鬆拉開。

只見他張弓搭箭,瞄準最左邊一個箭靶,右手一鬆,羽箭脫手而出,眨眼間就出現在最左邊的箭靶之上,這一箭很輕鬆。

隨後楊叢義張弓搭箭,一氣喝成,連續張弓九次,全部中靶。

“好,十靶全中,步射考覈通過。稍作歇息,接下來考武藝。”三位考官看得心喜,顯然十分滿意。

楊叢義放下鐵胎弓,稍稍活動了一下手臂,張弓十次倒不至於就累了,但運動完就要舒展一下,這是他的習慣。

沒多一會兒,考官見楊叢義好像並不累,便道:“開考武藝,十八般兵器可自選一樣,演練一番就是。”

楊叢義伸手從兵器架上取出一杆長槍,擺了個架勢,抖了槍花練過手後,就用盡全力將一套槍法使了出來,長槍一動,虎虎生風,刺戳點掃,格撥擋架,攻防一體,進退有據。

槍術演練完畢,考官當即宣佈:“武藝考覈通過。”

兩項考試輕鬆通過,楊叢義自然很高興,但就不知道最後的兵法問對,是怎麼個考法,這個他最沒信心。這些考官顯然都是文官出身,是主戰還是主和尚不清楚,不知在兵法問對時會不會暗藏玄機。

“最後一場,考兵法問對。跟我們來。”三位考官連同主簿轉身就走。

楊叢義收好長槍,撿起包裹,緊緊跟在他們後面。沒走太遠,就來到一處低矮的房屋前,擡眼一看,門頭上方有三個大字:講武堂。

主簿推門進去,其他三名考官跟上,楊叢義則在門外等候。

等考官們稍稍準備一番後,才叫楊叢義進場,落座。

進了房門一看,這是一間大教室,三位考官並排坐在最前面,一尺高臺之上。下面則擺滿了整整齊齊的低桌矮凳,應該有百十來個座位。

楊叢義直接在第一排,離三位考官最近的位置坐下。

見考生做好準備,坐在當中的考官開口道:“考生楊叢義,你既是來應試武學生員,接下來當考兵法謀略,我先問你,你可知何爲武學七書?”

楊叢義剛好從陳大人那裡借了一套兵法書籍,當時陳大人說這是南渡之前在武學裡必講的兵書,他也都翻看過,當即答道:“武學七書爲《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元豐年間由國子監校訂成書,是武學必授兵法,是武將必讀必研之書。”

考官點頭,又問道:“你對這七書是否熟悉,可有研讀?”

楊叢義如實回道:“以前讀書時未曾接觸,這一個多月來時常翻閱,對《孫子》較爲熟悉,其他六書尚未有時間認真研讀。”

考官道:“能熟悉一書也爲不易。那就考一考你對《孫子》的熟悉程度。我說前句,你說後句。‘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後邊爲何?”

這是《孫子兵法》中講的用兵虛實之道,就跟與人打鬥一樣,講求避實擊虛,這部分楊叢義很容易理解,自然熟悉,立即接道:“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爲敵之司命。進而不可御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考官點頭,又道:“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這一句出自《孫子兵法》中論兵勢這一篇章,楊叢義也較爲熟悉,當即接道:“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考官見楊叢義馬上就能接上來,很是欣慰,又問道:“你可知幾句是何意?”

楊叢義道:“這幾句的意思是,一般與敵交戰都是排兵佈陣正面對敵,要想打勝仗,就必須還要輔以奇兵,出奇制勝。善於運用奇兵戰術的人,他們的戰法變化就像天地一樣,變化無端,無窮無盡,象江海流水一樣,永遠不會枯竭。像日月運行一樣,周而復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復來。聲雖然只有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譜寫出來的音樂,永遠也聽不完;基礎顏色也不過只有五種,但五種色調的組合變化,畫出來的作品,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鹹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嘗不完。任何戰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相互轉化,就好比圓環旋繞,無始無終,不可琢磨。”

三位考官見楊叢義對《孫子兵法》如此熟悉,當然很高興,當即就有考官又問:“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何解?如若給你一支軍隊去攻擊金國,你如何藏,又如何攻?”

這是要考論述題了嗎?越來越難了。不過楊叢義十幾年來參加過不知多少考試,這自然難不倒到他。只聽他回道:“用兵之人,善於防守的,就要保護己方的有生力量,不願開戰時,能把軍隊隱藏的如同在地下消失一般,善於進攻的,攻擊起來猶如神兵天降,令人捉摸不透,攻敵措手不及。若我獨領一軍與金國交戰,我會徵調大船,行軍於海上,出海百里,隱形跡於無邊大海,在海上等待登岸攻擊時機。或引兵北上,分營分隊隱藏於大別山、桐柏山莽莽山野,靜待攻擊機會出現。進攻則不攻城,用小股部隊佈置於有利防守之地,正面佈陣引誘敵軍來攻,分出一軍奔襲繞後,再分一軍埋伏於敵軍支援或撤退必經之路,將敵軍殲滅於城外。守城之軍全殲,則城不攻自破,因此遇敵交戰當以殺傷有生力量爲主。滅敵十萬精銳,縱使敵軍一月之內再組十萬新軍,戰力不強,也可再次殲滅。況且十萬精銳無戰時,亦是勞力,殺傷十萬,便可使敵國每年減少糧食幾十萬擔,長此以往,敵國國力衰退,不戰自亡。”

考官聽完楊叢義的論述,短暫交流之後,中間那名考官道:“暫不說你有些說法是否符合兵法,單就你對《孫子兵法》的熟悉程度來說,也比諸多考生高出許多。經我三人裁定,考生楊叢義,你可補入武學外舍。即刻辦理入學事宜,明日一早在此開課。”

一聽這話,楊叢義十分激動,當即起身行一個大禮,口中謝道:“多謝諸位先生。”

三名考官未再言語,轉身出了講武堂。

主簿過來說道:“楊叢義,這次補考機會頗爲難得,入學之後當好好學習兵法。”

楊叢義點頭道:“多謝先生,學生定當不負先生教誨。”

“好了,跟我來辦理入學事宜。”說完就走。

此時楊叢義真想大笑三聲,以作慶賀,然而看到主簿在前,終是作罷,不可張狂,以免壞了印象。

入學手續辦完已是下午,既是武學生員,就須住在武學齋舍,楊叢義當即回四海客棧退了房,搬進齋舍居住。

第432章 召集令第17章 無罪身輕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47章 升官第685章 完顏亮的困境第77章 好消息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46章 回城覆命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713章 州試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46章 回城覆命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446章 江口村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655章 取臨沂第714章 選才第190章 夜會湯鷽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96章 傳訊自救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748章 家事第53章 議事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681章 交底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80章 絕路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501章 回家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5章 結案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535章 重獲新生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549章 一家親第83章 失而復得第1章 穿越南宋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564章 奇異氣味第522章 駐軍昌國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673章 大軍北進
第432章 召集令第17章 無罪身輕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47章 升官第685章 完顏亮的困境第77章 好消息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46章 回城覆命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713章 州試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46章 回城覆命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446章 江口村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655章 取臨沂第714章 選才第190章 夜會湯鷽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96章 傳訊自救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748章 家事第53章 議事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681章 交底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80章 絕路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501章 回家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504章 調離臨安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5章 結案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535章 重獲新生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549章 一家親第83章 失而復得第1章 穿越南宋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564章 奇異氣味第522章 駐軍昌國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673章 大軍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