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故人西進

北定六年八月,楊叢義在濟南府迎來了一個多年不曾再見的故人,辛棄疾。

“自亳州一別,好多年沒有你的消息,這些年可好?”楊叢義面上帶着笑容,十分和藹的問道。

“有勞大人掛念,下官還好,並無大礙。”初入府中的辛棄疾稍稍有些拘謹。

“據我所知你就是濟南府人,如今返回故鄉,感覺如何?”見對方不願多說,楊叢義便換了話題。

“下官當年離開濟南時,濟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處處破敗不堪,如今回來,已經氣象大變,百姓安居樂業,市井都是一片繁榮的景象,比江南不少城鎮都強。”說起此事,辛棄疾回答的很是真誠,眼裡滿是欣慰讚許。

“濟南是大宋舊地,收復之後,朝廷在這兒可沒少下力氣。既然回來,有時間就出去走走,說不定還能找到舊識故人。”

“舊識故人怕是不多見了,不是死於戰亂,便是遠遷他鄉,況且物是人非,今昔有別,不尋也罷。”辛棄疾不願再提往事,也不想回望過去,畢竟從前的那段生活並不幸福。

“也是,故人難尋,不尋也罷。”楊叢義點頭,而後又道:“我想知道,當年亳州一別後,你是在繼續爲官呢,還是困於山野?”

辛棄疾恭聲答道:“下官這些年一直輾轉江南於各地爲官,若不是大人派人去江南尋下官,下官說不定還要困居江南山水間,每日閒散無事,空耗時日。”

“哈哈哈......我知你素有大志,特命人去將尋你,來北方建功立業。”楊叢義哈哈笑道。

“恕下官冒昧,不知大人讓下官來,到底有何安排?”

“看來你在江南確實要被閒的發瘋了。北方有變,尋你來自然有大事交代。”楊叢義說着稍稍一頓,而後道:“你的家人可安排妥當?”

“妻兒尚在江南。”辛棄疾不知對方爲何有此一問,但還是恭聲回覆。

“不妥,接來汴京吧,朝廷也好有個照應。”

楊叢義還是沒有馬上說明原因,辛棄疾雖有疑惑,也沒有詢問,只是回道:“我會去一封書信,讓她們母子來汴京。”

“江南距離汴京十分遙遠,我派人去接,免得路上出什麼意外,接到汴京以後,我來安排。”

“多謝大人。”辛棄疾沒有異議,擡手道謝。

兩人喝了幾口茶,隨後楊叢義問道:“若大宋要再次發動北伐,你以爲先取何處?”

忽聽此問,辛棄疾一驚,沉思片刻之後,方纔回道:“此等大事,本不該由下官來說,既然大人問了下官,下官剛好對北方之事有所瞭解,便斗膽陳說一二。”

楊叢義表示讚許,但沒有言語。

只聽辛棄疾道:“少年時,下官曾仗劍周遊河北多地,從而得知大名府、濟南府以北,直至燕京地區,一馬平川,是廣闊的平原。在此等開闊地帶利於騎兵馳騁衝鋒,所以在黃河、濟水以北與金人作戰,擁有大隊騎兵的金人永遠佔據優勢,確實戰馬的宋軍處處被動。現今大宋雖擁有大名府,又攻佔了河間府,但並沒有跟真定府的金軍正面決戰過,應當也不具備跟他們正面作戰的能力。下官以爲從濟南府、河間府、大名府直接向北進攻,並不可取,即使能奪取幾城幾地,只要真定府的金軍主力不滅,奪取再多的城池也守不住,因爲他們的騎兵隨時可以長途奔襲,攻擊宋軍糧草補給部隊,糧道一斷,先頭部隊便寸步難行。故而,下官建議大人不要把宋軍主力集中在濟南府、河間府,由此發動北伐,很可能是空耗國力。”

楊叢義微微點頭,沒有出言打斷。

“下官以爲,要取真定府、燕京,必須先取潞州、遼州。據下官所知,真定府、燕京以西,不到五十里便是山地。金國騎兵在山地難以展開攻勢,而宋軍多步兵,可以穿行山林。若宋軍奪取潞州、遼州,而後大軍利用山林掩護,悄無聲息的出現在真定府或是燕京城下,金軍騎兵快速機動奔襲的優勢便無法發揮,只能跟我們在城下對峙硬拼,而後等大名府、濟南府、河間府援軍抵達,金軍若不投降,就只能困死城中。當然奪取滁州、遼州之後,也不一定馬上就進攻真定府和燕京,西邊的太原府、平陽府同樣也值得優先進攻。這兩府雄踞關中與大同府之間,只要將這兩府拿下,關中數十萬金軍必定會被困死,除了投降,或是借道西夏北逃,別無他路可走,如此便能輕取關中數路之地。當然,奪取太原府、關中之後,也可圖謀大同府,切斷大同府與真定府之間的聯繫,迫使金軍投降,或是北上燕京,到時候真定府就能不戰而下,最後整合兵力直逼燕京,取回燕京就只是時間問題!”

辛棄疾滔滔不絕的說完之後,看到楊叢義的臉上的神情,方知自己有些自大失言,但話已經說了出去,再也不可能收回,便只能懊惱不已。

誰知就他暗自自責之時,卻聽楊叢義讚許般的笑道:“不錯,我果然沒有看錯你,你是將帥之才,就不該埋沒在江南山水之間。”

說完見辛棄疾滿臉迷惑,馬上又道:“我派人找你北上便是有重任交給你,不想你我心中所想,竟然不謀而合。若想北伐成功,一統天下,必先取關中。而要取關中,就要先取河東。潞州、遼州是取河東必經之地,在對河東發起進攻前,潞州、遼州必須完全控制在我們手中。”

見辛棄疾神色一變,激動起來,似有有所悟,楊叢義馬上笑道:“不錯,便是讓你西入太行山,統御潞州、遼州!”

一聽此話,辛棄疾頓時激動萬分,但片刻之後,忽然冷靜下來,而後憂心的說道:“下官並無多少領兵經驗,也從來沒有同時統御過兩州之地,潞州、遼州又不在大宋手中,下官擔心有負大人期望!”

“你曾是義軍,也帶過兵,與金人打過仗,如何就沒有經驗了。不怕告訴你,潞州、遼州雖不是大宋土地,但也不是金國控制的土地,多年前就已經落入山東義軍和太行山義軍手中,潞州、遼州都是我們的人。原本取河東、關中我要親赴前線指揮作戰,無奈河間府之事,令北方局勢大變,我要留在此處牽制真定府和燕京,如此一來,就需要一個得力干將西進,奪取河東。我覺得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你怎麼看?”

楊叢義說完,靜靜的看着坐在對面的辛棄疾,等待他的答覆。

“恢復大宋河山,一雪靖康恥,是下官畢生心願!下官願往!”辛棄疾忽然起身,望着楊叢義的眼神非常堅定,神情肅穆。

“好!年輕人就該有意氣風發的志向。從今日起,河東就交給你了!”

楊叢義說完,從案頭拿出一個卷軸,走近辛棄疾,遞到他手中。

“這是潞州、遼州、太原府、平陽府、大同府、奉聖州等地的詳細地圖,山川地勢,河流走向,道路寬窄,城池大小高低,人口多寡,駐軍幾何等,幾乎所有需要的信息,圖中都已經標註清楚。有這份地圖,再加上我們這幾年在潞州、遼州的部署,我想你兩年之內拿下太原府、平陽府應該不成問題。”

WWW.тт kдn.℃O

楊叢義將捆綁包裹着的卷軸內容做了大致的說明,至於具體內容如何,還要對方自己去看圖研究。

在陌生的土地上,一份詳細的地圖又多麼重要,領兵打過仗的人都很清楚。

辛棄疾看着手中的卷軸,聽着楊叢義的介紹,內心深處激動萬分,原來朝廷這些年表面上什麼都沒有做,暗中一直在準備北伐,一統河山,並且楊大人也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他真的有準備!

“大人請放心,我辛棄疾對天立誓,若兩年之內不能奪取河東,此生永不回汴京!”伴隨着灼熱的目光,誓言在廳內迴盪。

“好。”楊叢義擡手拍拍對方的肩膀,正聲道:“河東就交給你了。等奪取河東,協助川陝軍隊拿下關中,你我便東西兩路,合攻燕京!到時候我在燕京城中爲你慶功!”

“下官期盼那天早日到來!”辛棄疾越發激動,馬上問道:“下官何時出發?”

“不急這一兩天,關於潞州、遼州和河東,我還有些事要跟你細說。你一路北上,遠道而來,着實辛苦,也該休息幾天。”楊叢義輕輕笑道。

“下官沒事,一點都不覺得苦,時間緊迫,耽擱不得!”辛棄疾急道。

“好了,再急也不急這兩天,還有很多事要跟你細細商談。先吃飯吧。”眼看時間不早了,楊叢義估計辛棄疾之前肯定是滿腹疑問,急匆匆趕來的,說不定還餓着肚子。

聽楊叢義這麼一說,辛棄疾慢慢冷靜下來。

是啊,收復河東這麼大的事,哪能不思慮周全,楊大人一直在籌備此事,他思慮的肯定比自己更多更周全,掌握的消息也是自己難以知曉的,確實該多花些時間向大人請教,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自己怎麼就忘了。

想到這裡,辛棄疾馬上回道:“是,下官聽大人安排便是。”

第616章 破局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611章 駁斥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607章 水戰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171章 增船百艘第207章 煙花爲號第67章 來龍去脈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10章 重任難題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616章 破局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341章 報到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108章 規矩第572章 中間人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127章 謊言第80章 絕路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23章 兇犯越獄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223章 出城退敵第94章 各有心思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328章 別無他途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304章 密謀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65章 奶頭山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681章 交底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548章 成親第147章 學子參軍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296章 水淹敵軍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208章 知州殷勤
第616章 破局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611章 駁斥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607章 水戰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171章 增船百艘第207章 煙花爲號第67章 來龍去脈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410章 重任難題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616章 破局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341章 報到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108章 規矩第572章 中間人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127章 謊言第80章 絕路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23章 兇犯越獄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223章 出城退敵第94章 各有心思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328章 別無他途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304章 密謀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65章 奶頭山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681章 交底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367章 畫像畫師第548章 成親第147章 學子參軍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296章 水淹敵軍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208章 知州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