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涿郡是個好地方

w伽藍考慮的是如何最大程度的保全龍衛軍的武力,實際上也就是保全他自己的實力,這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他賴以生存的基礎,但龍衛軍內部構成非常複雜,凝聚力並不強,一旦皇帝詔令解散龍衛軍,這支隊伍也就四分五裂了,而伽藍歷盡艱辛所建立起來的實力也將在一夜間土崩瓦解。

誰最希望龍衛軍解散?誰最期盼伽藍這個新貴轟然倒下?答案很簡單,當然是帝國朝堂上的保守貴族集團。

皇帝和以改革派爲核心的中樞迫於帝國目前政局的危機,不得不向保守貴族集團做出某些妥協,而伽藍和龍衛軍因爲在第三次東征中的傑出表現,首當其衝做了政治犧牲品給“妥協”掉了,但皇帝和中樞不甘心就此“妥協”,於是預留後招,把伽藍放在了涿郡太守的位置上,也就是說,真正“妥協”掉的是龍衛軍,是保守貴族集團最爲忌憚的完全忠誠於皇帝的這支軍隊。

伽藍失去了賴以建功立業的軍隊,他還能繼續創造奇蹟?所以伽藍不可慮,可慮的是龍衛軍。

可以預斷,伽藍肯定要想方設法保全龍衛軍的武力,而皇帝和中樞正是寄希望於伽藍,所以才做出了這種妥協策略。依照這一思路推斷下去,不難預見,除了帝國的保守勢力,其他政治勢力都會不惜代價保全龍衛軍。

伽藍是這樣想的,劉炫、孔穎達、蓋文達等河北大儒、名士們也是這樣想的。而柴紹、黃君漢、魏徵等人則從武川系和山東世家豪門的利益出發,也堅決支持保全龍衛軍的武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刻撤消龍衛軍的建制是好事,過去的建制就如一道禁錮。限制了這支武裝力量的發展,一旦這道禁錮不存在了,這支武裝力量可以在律法允許的範圍內,自由發展和壯大。

伽藍的“猶豫”讓龍衛軍內部幾大勢力預感到了強烈危機。

當龍衛軍離開北平,進入臨渝關,距離涿郡首府薊城越來越近的時候,龍衛軍內部幾大勢力終於按捺不住了。

盧龍和阿史那賀寶肯定要追隨伽藍,魔鬼城和紫雲天的沙盜馬賊們沒有選擇權。

阿史那大奈多方權衡後也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伽藍。他們這一支突厥人已經徹底歸附了中土。不久的將來他們的子孫會以自己是中土人而驕傲,所以,爲子孫計,他必須爲族人尋找一棵可以遮風擋雨的蒼天大樹。而伽藍就是他眼中的那顆巍然聳立的大樹。

馮翊和以馮氏故舊爲主的西北將士也在最後一刻做出了選擇。

京兆馮氏本屬於關中本土漢姓貴族集團,與關中韋氏、杜氏、蘇氏等漢姓豪門之間有着共同的地域利益。這一貴族集團的政治立場非常保守,即便蘇威還在中樞核心位置,但他實際上是帝國幾大政治勢力的平衡產物,是做爲反對派的代表人物而存在。這從他在政治上的起起伏伏便可見一斑。這一貴族集團本是帝國的立國之本,但如今卻成爲帝國改革的最大阻礙。如何化解這兩者之間的激烈矛盾,已成爲當前帝國亟需解決的根本問題。馮孝慈陣亡河北,便是這一激烈矛盾的最好詮釋。馮氏一直是關中本土漢姓貴族集團在軍方的代表勢力之一。隨着馮孝慈的陣亡,這一勢力慘遭重創。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大半年後。馮孝慈之子馮翊便在第三次東征中“異軍突起”,再建馮氏之勢力已經指日可待。然而,偏偏在此刻,皇帝解散了龍衛軍,這給馮氏的東山再起蒙上了一層陰霾。無疑,馮氏必須“站隊”,如果站錯了隊,必有滅頂之災。怎樣才能確保馮氏不會站錯隊?緊跟伽藍之後,這是馮氏最好的選擇。

劉黑闥、曹旦、李德逸、趙君德和王安則惶惶不安。雖然劉黑闥在軍議上氣焰囂張,叫嚷着要回河北,但想回去,和能否回去,完全是兩回事。假如伽藍不想讓他們回去,雙方翻臉成仇,後果不堪設想。劉黑闥等人找到劉炫、孔穎達和蓋文達,尋求脫身之計。

伽藍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對未來有什麼看法,誰也不清楚,只能從其過去的言行中模模糊糊猜到一些。以劉炫的說法,既然當初是伽藍決定招募義軍遠征高句麗,那麼現在這支義軍何去何從,也要聽伽藍的安排,畢竟當初伽藍對義軍並沒有什麼惡意,經過遠征戰事的磨礪後,雙方建下袍澤之情,現在就更不會有什麼惡意了。

孔穎達和蓋文達支持劉炫的說法,兩人聯袂請來了伽藍,當着劉黑闥等人的面,直接把話說開了,你給義軍做個安排,闡明理由,就算要分手,也要正大光明的分手,不要結下仇怨。

伽藍正需要這樣的機會,他毫不猶豫地透漏了諸多重大機密。

遠東局勢的變化,引發了帝國政局一系列的變化,其中對帝國最爲不利的變化是,帝國軍隊數量嚴重不足,而國力的不足又加劇了中央與帝國軍隊之間的矛盾,導致帝國軍隊無論是守護邊疆還是維護國內穩定都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從天下大勢出發,迫於大漠北虜對中土的威脅越來越大,帝國主力大軍肯定要部署在漫長的邊界線上以確保“攘外”,如此“安內”就變得愈發的不現實了,實際上它成了一句空話。“安內”不成,則叛亂更盛,而帝國軍隊戡亂不利,導致中央不得不給予地方更大權力,以期讓地方來代替中央平息叛亂,這必然會加速中央對地方控制權的流失,也就是說,以中央集權爲目標的改革飛速倒退,而門閥士族政治會捲土重來,以世家豪門爲主的地方勢力會迅速崛起,繼而加速國內政局的混亂,把統一的中土迅速推進分裂的深淵。

劉黑闥等人面面相覷,被伽藍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嚇住了。

劉炫、孔穎達和蓋文達雖然對帝國政局的走向並不樂觀,但籤於皇帝取得了東征的輝煌勝利,威權上升,而遠征軍的歸來又必將逆轉混亂的國內局勢,所以他們相信皇帝和中央很快就能穩定政局,誰知伽藍卻給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東征的勝利竟然加速了帝國的敗亡。

“東征結束後,中樞到底是安內還是攘外?或者兩者並重?”

孔穎達直指要害。

“問題不在於中樞決策,而在於天下大勢的變化。”伽藍搖手說道,“大漠北虜以超出我們想像的速度重新崛起,考慮到南北戰場的不可避免,大漠北虜必然會乘着中土內部紛亂不止的有利時機,積極南下入侵,以期激化中土內部矛盾,進一步混亂中土局勢。只待中土內部大亂,帝國分崩離析,羣雄並起,則歷史必然再現五胡亂華之黑暗,如此則大漠北虜贏得了戰略先機,即便不能吞併中土,也能摧毀中土統一之大業,繼而給他們贏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將軍的意思是,從現在開始,帝國大軍都要投到‘攘外’戰場上?”劉黑闥直言不諱地問道,“將軍,難道高句麗的滅亡,不能給大漠北虜以警示?”

伽藍面露慚愧之色,搖頭苦嘆,“正是因爲遠東局勢拖累了帝國,南北對峙之局面才急劇惡化。這是某之前沒有想到的,某隻想重創高句麗,把它打得奄奄一息,繼而讓帝國擺脫遠東局勢的摯肘,誰知道結果卻截然相反。現今,不是皇帝和中樞如何決策去改變天下大勢,而是天下大勢如咆哮洪水般一泄而下,逼得皇帝和中樞焦頭爛額,窮於應付,即便知道形勢對中土不利,也是一籌莫展。”

劉黑闥和曹旦等人相顧無言。伽藍這番話顛覆了他們的認知,誰能想到帝國在遠東戰場上的輝煌勝利,竟然給中土帶來了可怕的災難。

“將軍出任涿郡太守,就是爲了應對大漠北虜的威脅?”曹旦問道。

伽藍點頭。

“如此說來,河北義軍並無敗亡之憂?”曹旦接着問道。

伽藍想了一下,說道,“就目前雙方力量的對比來說,不論是山東各地的義軍,還是江左乃至其他各地的義軍,在實力上並不佔據優勢,如果在策略上稍有不當,必有敗亡之憂。當南北戰爭進入高潮,帝國不得不把主要力量放在北疆鎮戍上,那時雙方力量的對比就會發生重大變化,義軍會迅速形成規模,繼而會出現羣雄並起、割據稱霸之亂局。”伽藍嘆了口氣,“中土黑暗之日,即將來臨。”

說到這裡,伽藍的真實想法已經呼之欲出,不要說劉炫、孔穎達和蓋文達了,就算劉黑闥、曹旦等人也是心知肚明,繼續問下去已經沒有意義。

“涿郡的位置很好。”劉炫撫須說道。

“涿郡的位置的確好。”孔穎達微笑點頭,一語雙關。

“涿郡是個好地方。”伽藍笑道,“諸君可願與某齊心協力,拱衛中土?”

Www .Tтkд n .c o

=m

第203章 越王楊侗第39章 寒笳羽衣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289章 誰攻下了平壤?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13章 金狼頭搶了皇帝的女人第268章 攻擊之前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159章 攻敵不備第260章 龍衛軍第62章 菩提寺外第151章 劍指安陽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44章 波羅球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288章 一擊第246章 是非之地第8章 血雨腥風第86章 三個旅第315章 進雁門之前第205章 觀國公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167章 各取其利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212章 時機第118章 山東大儒,劉氏爲尊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110章 崔氏危機第82章 驍果軍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19章 打劫了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61章 上邪第327章 彷徨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11章 未雨綢繆第344章 關鍵時刻第289章 誰攻下了平壤?第217章 秘潛東都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49章 午時決戰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285章 乙支文德第105章 這不好笑第203章 越王楊侗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72章 魔鬼城第76章 長生庫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64章 黑鬍子第19章 打劫了第294章 到底要殺誰?第321章 鵝毛口第310章 七月下的北疆第8章 血雨腥風第313章 最關鍵的決策第266章 被羅藝輕侮了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72章 魔鬼城第126章 鳴鏑報警第347章 最後狂瀾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72章 魔鬼城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87章 金城關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209章 釜底抽薪第144章 太行賊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178章 劇變第214章 自尋死路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62章 菩提寺外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311章 西北狼兄弟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281章 殺戮背後的危機第50章 絕殺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62章 菩提寺外
第203章 越王楊侗第39章 寒笳羽衣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289章 誰攻下了平壤?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13章 金狼頭搶了皇帝的女人第268章 攻擊之前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159章 攻敵不備第260章 龍衛軍第62章 菩提寺外第151章 劍指安陽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44章 波羅球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288章 一擊第246章 是非之地第8章 血雨腥風第86章 三個旅第315章 進雁門之前第205章 觀國公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167章 各取其利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212章 時機第118章 山東大儒,劉氏爲尊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110章 崔氏危機第82章 驍果軍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19章 打劫了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61章 上邪第327章 彷徨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11章 未雨綢繆第344章 關鍵時刻第289章 誰攻下了平壤?第217章 秘潛東都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49章 午時決戰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285章 乙支文德第105章 這不好笑第203章 越王楊侗第170章 一擊斃命第72章 魔鬼城第76章 長生庫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64章 黑鬍子第19章 打劫了第294章 到底要殺誰?第321章 鵝毛口第310章 七月下的北疆第8章 血雨腥風第313章 最關鍵的決策第266章 被羅藝輕侮了第202章 逆天而行第72章 魔鬼城第126章 鳴鏑報警第347章 最後狂瀾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72章 魔鬼城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第87章 金城關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209章 釜底抽薪第144章 太行賊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178章 劇變第214章 自尋死路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269章 遼東城下第62章 菩提寺外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330章 九月初三第311章 西北狼兄弟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281章 殺戮背後的危機第50章 絕殺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166章 老友重逢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62章 菩提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