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八月三十日

八月二十九日,白狼塞戰場。

從雲內城南下支援而來的三萬北虜控弦抵達白狼塞,並在俟利弗設阿史那咄慄的指揮下,不顧連日急行軍的疲勞,馬上投入了鵝毛口戰場。

鵝毛水以北,北虜大軍的兵力迅速增加到了五萬人,數倍于堅守鵝毛口的帝國軍隊。

阿史那咄慄手上的兵力多了,實力增強了,其攻擊手段也豐富了,攻擊方向也由鵝毛口要隘這一個點,迅速向其兩翼擴展,向整條防線展開攻勢,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北虜軍隊,鼓號喧天,殺聲如雷,氣勢如虹。

燕北軍統帥伽藍親臨鵝毛口查看軍情。

伽藍下令,調劉黑闥、曹旦、王安、李德逸、趙君德五個鷹揚府進入鵝毛口要隘的兩翼防線,而蘇定方和司馬長安兩個鷹揚府則繼續堅守要隘,並授予劉黑闥鵝毛口戰場的最高指揮權。

伽藍又下令,緊急調燕北預備軍十個團進入鵝毛口戰場,以做主力軍團的兵力補充。

同一時間,黃花堆戰場,俟利發康鞘利亦指揮麾下大軍發動了潮水般攻勢。事已至此,再想保存實力毫無意義,而且愚蠢至極,唯有不惜代價的攻擊,拿下白狼塞,才能打通回家之路,假若回家的路都沒有了,又哪來的實力可言?

康鞘利指揮所部展開全線攻擊,燕北軍隨即也在黃花堆戰場上投入了更多兵力進行防禦。伽藍命令苗雨、李豹、楊淵、謝慶四個鷹揚府進入黃花堆的兩翼防線,與扼守黃花堆要隘的喬二、高泰兩個鷹揚府。共同構成鉗形防禦,全力壓制北虜攻勢。

同日。燕北長城戰場。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接到了俟利弗設阿史那咄慄從白狼塞發出的飛羽傳信。這封信的傳遞速度非常快,超過了戰時正常的傳遞速度,可見俟利弗設的心情之急切,事態之危急。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叱吉設得知阿史那咄慄和康鞘利兩支大軍都在白狼塞下遭到了帝國軍隊的重創,當即意識到戰局的發展對突厥人已經極其不利,南下中土的幾十萬控弦已被中土人攔腰斬爲兩截,其中始畢可汗和突厥人的主力大軍已被中土人包圍,假若始畢可汗和十幾萬突厥人的精銳將士全軍覆沒。則必然對突厥人造成致命打擊,諸虜大聯盟必然四分五裂,突厥人的牙帳必然敗落,而大漠也將重現諸雄爭霸之亂局。

這一發展趨勢是叱吉設所不願看到的,也是牙帳保守勢力所不能接受的,這時候牙帳各方勢力必須擱置矛盾,齊心協力一致對外了。

叱吉設下令。全軍將士自即日起向燕北長城要隘發動最爲猛烈的攻勢,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攻陷要隘,殺進燕北,繼而從側翼方向支援代北戰場,與代北戰場上的突厥人前後夾擊燕北軍隊。

同日,雁門戰場。北虜大軍攻勢如潮,始畢可汗和莫賀咄設皆親赴城池之下,在戰場的最前沿指揮戰鬥,以此來鼓勵士氣振奮軍心。雁門城則岌岌可危,但皇帝和中樞大臣們始終堅守在最前線。與雁門軍民同生共死,始終鼓舞着軍民的士氣。而雁門軍民們則以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着帝國的尊嚴和皇帝的權威。

同日,崞山戰場,左屯衛大將軍雲定興指揮驍果第二軍、太原軍以及從河東支援而來的李淵所部,向北虜展開了反攻,雙方在崞山一線激烈廝殺。

帝國軍隊的猛烈反攻,讓康蘇密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再加上他獲悉白狼塞已被帝國軍隊佔據,大軍的後撤之路被切斷,而始畢可汗不但已經分兵增援句注,擊退了從樓煩關出擊的帝國軍隊,還分兵增援駐守善陽的康鞘利,猛攻被帝國軍隊所佔領的白狼塞。事實證明,南北決戰戰局已經向不利於突厥人的方向發展,而始畢可汗雖然還在堅持攻打雁門,但其內心裡的必勝信念已經動搖,所以他才分兵北上攻擊以確保大軍退路的安全。也就是說,大軍後撤之期已經越來越近了,這時候完全沒有必要與救援而來的帝國軍隊在崞山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康蘇密下令,全軍堅守戰陣,由攻轉守,並命令攻打崞城的軍隊暫停攻擊,把主力調到崞山和崞城之間,以阻御正從太原陸續殺來的帝國援軍。

康蘇密急報始畢可汗,帝國援軍日益增多,今日已經展開反攻,我部爲確保崞山防線之安全,不得不暫停攻打崞城,集結全部力量阻御帝國援軍。其言下之意,他的實力有限,可能抵擋不住帝國龐大的援軍,雁門之戰已經不可繼續,還是考慮儘快撤離爲佳。

八月三十日,白狼塞戰場。

從雁門支援而來的兩萬北虜控弦抵達金沙灘,由此導致攻打黃花堆的北虜軍隊的數量接近了三萬人。而整個白狼塞戰場上,北虜軍隊達到了八萬控弦。

燕北軍只有一百三十四個團,兩萬六千餘人,經過這段時間的損耗,戰鬥減員已超過兩千餘人,雙方兵力對比懸殊,雖然燕北軍依舊佔有地利,但這一優勢很快便會被兵力上的嚴重劣勢所抵消。

伽藍十萬火急向薛世雄求援。

從北虜軍隊在白狼塞的兵力部署來看,鵝毛口外的俟利弗設阿史那咄慄的軍隊要多於金沙灘上的俟利發康鞘利的軍隊,由此可以推斷,始畢可汗和北虜的主力大軍還在猛攻雁門,依舊沒有撤離的跡象,但目前雲集於白狼塞的北虜兵力遠遠超過了燕北軍,雙方連番苦戰互相消耗後,燕北軍的損失會非常慘重,若沒有後續援軍進入白狼塞堅守,那麼始畢可汗和他的主力大軍抵達白狼塞之時,也就是白狼塞失陷之刻。白狼塞失陷了,始畢可汗和北虜主力大軍也就從容撤走了,這是對中土尊嚴的沉重打擊,對帝國榮耀的嚴重踐踏,更侮辱了皇帝和中央的權威,也破壞了皇帝所制定的南北決戰的大戰略,我等北疆將士萬死莫贖,罪在不赦。

伽藍下令,燕北軍主力軍團全部進入鵝毛口和黃花堆戰場,另外再調十個預備團進入白狼塞做爲兵力補充,而僅剩的十個預備團則全力保護連接白狼塞和青陂道之間的運輸通道。這是白狼塞的生命通道,不能斷絕。

這一天白狼塞南北兩個要隘的戰鬥都異常慘烈。北虜倚仗人多的優勢,不計代價的輪番攻擊,而燕北軍爲了最大程度的節約體力,減少損失,也採取了輪番上陣的戰術。雙方棋逢對手,旗鼓相當,打得血肉橫飛,屍橫遍野。

就在這天晚上,伽藍接到了斥候報訊,薛萬鈞和他所統率的兩個鷹揚府已經抵達白狼塞與青陂道之間的“生命通道”,隨時可以進入白狼塞戰場。

伽藍喜出望外,急書薛萬鈞,請他火速趕赴白狼塞,以振奮軍心,激勵士氣,與北虜血戰到底。

八月三十日,燕北長城一線。

北虜攻勢突然猛烈,叱吉設擺出了一幅不惜一切代價攻陷長城,殺進燕北之決心。

郭絢毫不猶豫,投入全部兵力,誓死阻御北虜,但他擔心叱吉設會召來更多的大漠及遠東諸虜軍隊加入戰場,所以他急書行轅薛世雄,請他派兵支援。長城防線若失,北虜呼嘯而下,必然能以最快速度殺進代北戰場,如此對南北決戰十分不利。

這天,薛世雄剛剛接到薛萬徹從雲內送過來的消息,得知雲內城有數萬北虜大軍急速南下。很顯然,俟利弗設阿史那咄慄在白狼塞下遭遇慘敗之後,着急了,孤注一擲了,要與伽藍和燕北軍拼命了。

考慮到戰局的變化,薛世雄認爲薛萬鈞已經無法守住海北頭。薛萬鈞的兵力太少了,即便他佔據了海北頭並向白狼塞方向做騷擾性攻擊,也無法對白狼塞戰場形成威脅,畢竟阿史那咄慄手上的兵力太多了,只要他一發怒,一拳打過去,薛萬鈞反而有全軍覆沒之危。

薛世雄果斷下令,薛萬鈞即刻撤出海北頭,假若已經迫於形勢撤出了戰場,那麼十萬火急趕赴白狼塞戰場。

薛世雄又命令薛萬徹,繼續對雲內方向的北虜進行騷擾性攻擊,竭盡所能牽制他們,想方設法阻止他們繼續派兵南下趕赴白狼塞戰場。

薛世雄又急書郭絢,與叱吉設可以邊打邊談,充分利用突厥人內部之間的矛盾,實施離間、反間之計,行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之事,比如向叱吉設提供代北戰場的最新軍情,有真有假,讓其真假莫辨,誤導他對戰局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總而言之,這場決戰的主戰場在代北,而不是燕北,所以東北道的主力大軍將陸續進入代北戰場,至於阻御叱吉設的北虜南部軍團入侵燕北的重任,就完全託付給郭絢和他的五千將士了。

薛世雄又命令屯軍於安陽鎮的武賁郎將趙十住、賀蘭宜,武牙郎將晉文衍,馬上率幽州主力軍團推進兩百里,進入青陂道的崇山峻嶺之中,以便隨時支援白狼塞。

又命令正在安陽負責前線軍需調度的劉炫等行轅官僚,考慮到進入白狼塞戰場上的軍隊越來越多,戰鬥越來越激烈,軍需的需求量會暴增,要求他們在不增加民夫數量的基礎上,迅速提高運送效率,以確保決戰所需。

這一天入暮時分,薛世雄接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78章 鳴沙園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137章 初見竇建德第197章 過溫城第178章 劇變第41章 答案第294章 到底要殺誰?第278章 觀國公的決斷第169章 兵變的核心問題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327章 彷徨第279章 一夜之後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111章 這是一個機會第221章 千鈞一髮第11章 火狐和鷲第93章 焦慮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275章 血染靉河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56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14章 黑夜第85章 一個可能存在的秘密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39章 寒笳羽衣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74章 假亦真時第310章 七月下的北疆第212章 時機第314章 決戰背後的迷霧第2章 西北狼第83章 這裡是我的家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11章 火狐和鷲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68章 太陽谷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290章 驚變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218章 豎子敢爾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第344章 關鍵時刻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86章 三個旅第62章 菩提寺外第260章 龍衛軍第42章 蹴鞠第76章 長生庫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283章 甥舅第90章 太子餘黨第164章 獨孤震的“中庸”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32章 瓦崗第3章 胡楊林第111章 這是一個機會第171章 李建成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198章 獨孤武都第257章 搶人?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199章 樊子蓋膽敢殺某?第313章 最關鍵的決策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107章 只有一個選擇第1章 突倫川第149章 子時出戰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43章 魏徵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1章 老狼府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110章 崔氏危機第101章 水漲船高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8章 血雨腥風第56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63章 燃燒的菩提寺第194章 變化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148章 楊玄感第234章 李世民要救人第164章 獨孤震的“中庸”第104章 竟然是你第217章 秘潛東都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
第173章 自陷絕境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78章 鳴沙園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137章 初見竇建德第197章 過溫城第178章 劇變第41章 答案第294章 到底要殺誰?第278章 觀國公的決斷第169章 兵變的核心問題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327章 彷徨第279章 一夜之後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111章 這是一個機會第221章 千鈞一髮第11章 火狐和鷲第93章 焦慮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275章 血染靉河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56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14章 黑夜第85章 一個可能存在的秘密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39章 寒笳羽衣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74章 假亦真時第310章 七月下的北疆第212章 時機第314章 決戰背後的迷霧第2章 西北狼第83章 這裡是我的家第282章 繼續攻擊第65章 我的人頭不值錢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11章 火狐和鷲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68章 太陽谷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290章 驚變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218章 豎子敢爾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第344章 關鍵時刻第267章 大遼東策略第86章 三個旅第62章 菩提寺外第260章 龍衛軍第42章 蹴鞠第76章 長生庫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283章 甥舅第90章 太子餘黨第164章 獨孤震的“中庸”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第32章 瓦崗第3章 胡楊林第111章 這是一個機會第171章 李建成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198章 獨孤武都第257章 搶人?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199章 樊子蓋膽敢殺某?第313章 最關鍵的決策第251章 忍氣吞聲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107章 只有一個選擇第1章 突倫川第149章 子時出戰第333章 劇變前夜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43章 魏徵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1章 老狼府第223章 局勢顛覆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110章 崔氏危機第101章 水漲船高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8章 血雨腥風第56章 匣裡金刀血未乾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63章 燃燒的菩提寺第194章 變化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148章 楊玄感第234章 李世民要救人第164章 獨孤震的“中庸”第104章 竟然是你第217章 秘潛東都第326章 八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