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觀國公

諸多疑問得到了解釋。

伽藍,一個官奴婢之子,一個敦煌戍卒,何以會贏得慧心和尚的青睞收爲弟子?何以會贏得裴世矩、薛世雄的器重和信任?何以會被皇帝欽點驍果並加官升爵獨領龍衛?何以會承擔推動和駕馭這場風暴的重任?原因無他,他是貴胄,是身具三個皇族血脈的世家子,更是權勢顯赫的宗室觀王楊雄的外孫。

楊侗率先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望着伽藍的眼神裡,不僅有崇拜,更透出一股血緣上的親近。他不但是孤的沙門師兄,還是孤的族表兄,那麼,他肯定會幫助孤,伯父也是一樣。

楊恭仁面對伽藍那雙痛苦、悲憤而殺氣凜冽的眼睛,忽然失去了自信,內心裡充滿了悽苦,蹣跚後退,無力坐下,思緒紛亂,恍惚間便陷入了往事的回憶。大人,爲甚,爲甚你如此殘忍,如此對待可憐的妹妹?

崔賾理清了錯綜的頭緒,突如其來的答案仿若一道耀眼的金光,霎那間驅散了埋藏在心底的陰霾。他感激伽藍對崔氏的援手,假如沒有伽藍的“泄密”,崔氏不可能在風暴掀起之初做出正確的決策;他更感激觀國公楊恭仁,假如沒有楊恭仁對崔氏的信任,當着他的面揭開一個塵封已久的皇族秘密,他可能在風暴中迷失方向,把崔氏帶向敗落的深淵。

崔氏的確強大,中土第一世家的底蘊太過雄厚,但崔氏的衰落是不爭的事實,而隨着改革進程的加快,像崔氏這樣的大世家必然成爲改革的阻礙,可以想像,一旦皇帝贏得了這場博弈,必將對崔氏展開猛烈“攻擊”,所以,崔氏必須未雨綢繆,崔氏決不能坐以待斃。也就是說,東都一旦陷落,楊玄感在博弈中佔據了上風,皇帝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那麼崔氏就必然要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選擇一個支持者。

崔氏的心態,實際上代表了帝國保守貴族的政治立場,他們與皇帝,與改革派貴族,與帝國的以中央集權爲目標的改革國策,是對立的。這場風暴實際上就是改革和保守兩種政治理念的戰爭,是中央集權制和門閥士族政治的生死大戰,而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只有失敗者,一旦皇帝和楊玄感陷入長久僵持,帝國分裂,承擔損失的必定是帝國整個貴族集團。

所以,不要說崔氏反對這場戰爭,以楊恭仁、獨孤震爲代表的宗室、外戚貴族也反對這場戰爭,反對皇帝激進的改革策略,但戰爭已經開始了,爲了減少損失,帝國的貴族集團必須團結起來,聯手抗衡。

楊恭仁從大局出發,用這種含蓄的方式告訴崔氏,不要侷限於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的仇怨,而要看到這場風暴的本質,這場風暴的本質是帝國政治理念的戰爭,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戰爭,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因此,不論是山東人還是關隴人,只要是保守派,就必須攜手自救。

自救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阻礙改革進程,迫使改革的步伐停下來,爲此,保守派必須聯合。假如讓改革派贏得了這場博弈,那麼保守派必將在風暴過後的大清洗中慘遭重創,不論是關隴人、山東人還是江左人,只有是持保守的政治立場,在朝堂上就無立錐之地。

總之一句話,保守派不能因爲楊玄感的叛亂,因爲這場風暴而覆滅,所以,楊恭仁要與崔賾聯手拯救東都。

楊恭仁是皇族,他拯救的不是自己一個家族,而是整個帝國,但獨木難支,他需要盟友,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一致的盟友,而崔氏顯然是最好的盟友之一。只要把崔氏拉過來,讓崔氏接受了拯救策略,那麼以崔氏的實力和影響力,足以讓山東貴族集團一分爲二,其中保守派會追隨崔氏,而改革派會支持樊子蓋,如此一來,堅守東都以自救的保守貴族會越來越多,支持楊玄感的越來越少,而以樊子蓋爲首的改革派則被孤立、架空。

崔賾想明白了,也接受了這一策略。

伽藍是關鍵人物,是“支點”,是“橋樑”,不論在河北還是東都,他的使命都是如此。崔賾至此不得不佩服皇帝和裴世矩的智慧,伽藍的個人能力是次要的,他始終是一把刀,而如何用好這把刀,纔是智慧所在。

現在楊侗要用這把刀,楊恭仁也要用,但如何利用這把刀實現他們的目的,則考量他們的智慧。

大堂陷入沉寂,唯有伽藍粗重呼吸聲,但很快呼吸聲便漸不可聞。

伽藍冷靜了下來。

當務之急是藉助所有可以藉助的力量守住東都,其他都不重要,東都若失,一切都將歸於塵土。這是自己日夜兼程趕來東都的目的,而衆多智慧超羣者與自己的目的一樣,也要藉助自己背後的勢力,所以便發生了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變化,而這每一個變化,都正在改變着東都局勢。

楊恭仁爲什麼要當着楊侗和崔賾的面揭開一個塵封的秘密?

明概上座肯定在第一時間把自己抵達東都的消息告訴了楊恭仁,而楊恭仁在看到楊侗、崔賾和自己聯袂而來後,肯定第一時間想到了皇帝和裴世矩,而自己在這一關鍵時刻出現在東都,並第一時間與楊侗、崔賾取得聯繫,然後又在第一時間趕來懇請其起復,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一切都源自皇帝和裴世矩的謀劃。

楊恭仁極度被動。楊侗和崔賾上門來請他復出,如果拒絕,他便把自己推到了楊侗和崔氏的對立面,假若東都丟失,他必受連累,純粹是無妄之災,更甚至有同情或暗通楊玄感之嫌,反之,如果答應,便上了楊侗這條“船”,被捲進皇統之爭。皇統的選擇與皇族雖然密切相關,但皇族中人未必就有資格或者敢於捲進皇統之爭,但像楊恭仁這等位高權重的宗室大臣,遲早都要捲進皇統之爭,根本無從躲避。

既然無從躲避,坐在家裡禍事都上門了,楊恭仁當然要“反擊”。

觀王楊雄文武幹略,權勢傾天,門生故吏衆多,勢力龐大,更難得的是,他在每一次政治風暴中都選擇了正確的立場,屹立不倒。宗室太強悍,對皇帝是個威脅,尤其在今上的改革大計中,宗室也是遏制和打擊的對象,雙方的矛盾很激烈。幸運的是,去年東征,觀王楊雄病逝,但他的長子楊恭仁是吏部侍郎,次子楊綝是司隸大夫,三子楊續是地方郡守,這樣一個龐大宗室不是說打倒就能打倒的,必須選擇一個恰當時機。

時機就這樣出現了。伽藍來了,他的背後站着皇帝和裴世矩,這意味着楊恭仁必須義不容辭地站出來輔佐楊侗,但楊侗的助力是崔氏,而崔氏是山東人,是朝堂上的保守派。楊恭仁也是保守派,他一旦上了楊侗這條“船”,關隴保守派和山東保守派的兩個領袖級人物就結盟攜手了,無疑,這股保守力量將成爲皇帝和改革派勢力首要的打擊對象。

既然未來政治形勢已經是既成事實了,楊恭仁唯一的辦法就是藉助這場風暴,給楊侗以功勳,增加楊侗的實力,最大程度地保全保守派力量。

伽藍,都是因爲伽藍的到來,都是因爲他忠實地不折不扣地執行了皇帝和裴世矩的計策,東都的保守派力量纔在惡劣局勢的推動下,不得不攜手結盟,而這一結盟的後果,必然導致皇帝和改革派在摧毀了以楊玄感爲首的叛亂貴族後,接下來要清洗的對象。

楊恭仁藉助揭開伽藍這個秘密堅固楊侗、崔賾和自己的聯盟,而伽藍必然會向皇帝和裴世矩稟報這一切,那麼楊恭仁則藉此告訴皇帝和裴世矩,我們是忠誠你的,如果你一定要大開殺戒,那麼在關隴和山東兩大保守派貴族攜手結盟的情況下,必是兩敗俱傷甚至是玉石俱焚之局。維持抗衡,有利於帝國,反之,魚死網破,帝國便有分崩離析之危。

伽藍不能再沉默了,他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不論崔賾和楊恭仁是否相信,他都必須推動東都局勢向有利於帝國穩定的方向發展。

“明天,洛水以北,楊玄挺將兵臨太陽門,而落水以南,楊玄感將陳兵上春門。”

伽藍神態平靜,仿若剛纔那驚心動魄的一刻根本沒有發生。

“觀公,東都危在旦夕,如今唯有觀公起復,振臂一呼,方能力挽狂瀾。”

楊恭仁也恢復了平靜,也像剛纔那一幕沒有發生一般,輕輕搖手,“戍守東都者,樊留守也。”

“樊留守一出,東都必定血流成河。”

楊侗目露驚色。崔賾微微頷首,他也看到了這一步,裴弘策也看到了,所以乾脆不回來,躲到北邙山去了。

楊恭仁更是心知肚明。樊子蓋若要守住東都,首先就要建立威權,就目前形勢而言,建立威權的唯一辦法就是殺人立威。必須阻止他,必須壓制他,必須掌控東都局勢。

“伽藍,你給某一個承諾。”

伽藍猶豫着,權衡着,但在楊恭仁的期待下,在崔賾的逼視下,在楊侗的祈盼中,在東都危局的重壓下,他不得不屈服。

“某誓死拱衛殿下。”

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136章 劉炫的玄機第6章 甲騎具裝第20章 野蠻人第197章 過溫城第46章 酣戰第249章 窮於應付第86章 三個旅第183章 太原唐氏第54章 綁架了第57章 日月峽谷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137章 初見竇建德第21章 老狼府第232章 臨別之前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37章 樓觀道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第41章 答案第283章 甥舅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317章 八月十八第59章 誰是兇手?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第283章 甥舅第11章 火狐和鷲第231章 伽藍何在?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64章 黑鬍子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204章 她是誰?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25章 伽藍,堅持住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1章 突倫川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327章 彷徨第2章 西北狼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308章 假戲真做第39章 寒笳羽衣第145章 元寶藏第296章 涿郡是個好地方第60章 菩提寺第117章 原來他就是蘇定方第199章 樊子蓋膽敢殺某?第181章 開倉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5章 天馬戍第52章 要戰,便戰!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277章 伽藍的失望第191章 司馬同憲第206章 神秘師兄第95章 騎虎難下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6章 甲騎具裝第240章 世事無常第346章 結束了第220章 明日再戰第321章 鵝毛口第240章 世事無常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36章 大葉護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190章 師兄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164章 獨孤震的“中庸”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286章 兵臨薩水第40章 夜議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272章 烏骨城外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250章 臨危受命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266章 被羅藝輕侮了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190章 師兄第23章 河東三鳳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92章 自圓其說第141章 你要造反?
第133章 就食黎陽倉第136章 劉炫的玄機第6章 甲騎具裝第20章 野蠻人第197章 過溫城第46章 酣戰第249章 窮於應付第86章 三個旅第183章 太原唐氏第54章 綁架了第57章 日月峽谷第135章 這裡是河北第309章 召見王辯第137章 初見竇建德第21章 老狼府第232章 臨別之前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37章 樓觀道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第41章 答案第283章 甥舅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317章 八月十八第59章 誰是兇手?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第283章 甥舅第11章 火狐和鷲第231章 伽藍何在?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64章 黑鬍子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204章 她是誰?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25章 伽藍,堅持住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1章 突倫川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327章 彷徨第2章 西北狼第262章 龍衛軍的複雜局面第308章 假戲真做第39章 寒笳羽衣第145章 元寶藏第296章 涿郡是個好地方第60章 菩提寺第117章 原來他就是蘇定方第199章 樊子蓋膽敢殺某?第181章 開倉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5章 天馬戍第52章 要戰,便戰!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152章 如你所願第277章 伽藍的失望第191章 司馬同憲第206章 神秘師兄第95章 騎虎難下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6章 甲騎具裝第240章 世事無常第346章 結束了第220章 明日再戰第321章 鵝毛口第240章 世事無常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36章 大葉護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190章 師兄第131章 竇建德的使者第164章 獨孤震的“中庸”第89章 右候衛大將軍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286章 兵臨薩水第40章 夜議第243章 初見李淵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272章 烏骨城外第300章 長城內外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第250章 臨危受命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266章 被羅藝輕侮了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190章 師兄第23章 河東三鳳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92章 自圓其說第141章 你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