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互坑

“此人應該是自小有名師教導的高手,光看那指力,便知道此人肯定是個用箭高手。”席君買難得中肯的對一人作出評價道。

“用箭高手?難怪敢說出即便是躲在大軍之中,也難保能活命的話來,那個,你的箭術怎麼樣?”

孫享福在幸福村也看到過護衛們訓練射箭,自己拉過弓,以他的臂力,連一石弓都拉不開,席君買開弓射箭倒是很輕鬆,但真正善射的人,一般都有多年的軍伍生涯,席君買從出來混就一直跟着孫享福,倒是與他原本的成長軌跡大相庭徑,不知道這方面有沒有天賦。

“某最擅長的是近身搏鬥,箭術雖然過的去,但在軍中算不得頂尖,與那王旭比起來應該有些差距。”

席君買雖然嘴硬的說了一通自己的特長,卻也不得不承認,射箭上他的天賦只是中上之姿,大唐軍中最能射的是還未出道的薛仁貴,其餘諸將,貌似沒有專精此道的。

“嗯,這種遠程攻擊的手段護衛們還是得練起來,不過咱們現在跟王旭是友非敵,等解決了樑師都的問題,咱們回到長安,他就拿咱們沒辦法了。”

孫享福給王旭畫了一張大餅,吃不吃的下,還得看王旭自身夠不夠硬,但不管他吃不吃的下,對於孫享福來說,只要他肯去吃,自己的目的都算達成了。

開發河套和開發嶺南一樣的意義重大,一旦成功的將草原之地能變成適合農耕的場所,會給所有人打開另一扇大門,那個時候,長城將不再是防治外族侵襲的城牆,而是限制漢民向外擴張的桎梏。

回到死囚營的地盤之後,督戰校尉看向孫享福的眼神中更多了幾分敬畏之色,能夠被太原王氏嫡公子請爲座上賓的人可不多,而且是主動來見,被動請酒,所以,連帶着他都不敢對那些向孫享福靠攏的死囚們大呼小叫了。

“牛將軍有令,死囚營明日一早起行,每日行進八十里,保證大軍五日之內能抵達朔州治所馬邑城下。”

“這大雪天,每日走八十里?而且,再往下走最多兩百里,就是朔州敵佔區了······”

死囚們對於校尉的命令不敢多言,孫享福卻是提出了異議,不過看校尉的神情,孫享福也知道,這事怕是沒商量的,在大唐軍中,就是下級軍官都不敢對主將的命令作出質疑,何況是沒有人權的死囚。

等督戰校尉走開後,孫享福纔對席君買道,“李都督是想對朔州發動突然襲擊,下這樣的軍令不奇怪,不過這些人並沒有像咱們這樣的棉甲裹身,估計是無法這麼快的趕路的,把咱們的備用甲發給他們,另外,從明天開始,把咱們帶來的食物也分發給他們,只希望王旭的信去的夠快,咱們到朔州的時候,不用面對朔州軍的屠刀。”

死囚營的人不僅是用來通路的,還可以用來試探,如果樑師都對朝廷大軍有所防備的話,這些人就會被斬殺,大軍只是用最低的代價知道了朔州軍的虛實。

夜晚,城外被劃成大軍駐紮的營地裡點起了火把,當死囚營的人被護衛們全部召集起來,分發給他們厚實的棉甲的時候,死囚們紛紛感動的向他們下跪了,其實一個護衛只有一身備用甲和兩匹備用馬,並不能裝備所有的人,有些身體實在不堪的人便主動的放棄了穿甲的機會,不過有那些穿甲的人身上脫下來的衣物,倒是讓他們穿的更加厚實了一些。

“連夜打造雪犁耙吧!一輛可以拉三四個人,這樣那些不會騎馬的人速度也能快起來了。”

等大家把能用的物資調配好之後,孫享福才道。

“大人你真好,俺這就去砍樹做犁耙。”

十三歲的郭奎身體還沒有長開,孫享福特意將自己的一套備用甲分給了他,不過穿起來明顯有些大了,孫享福招手叫他過來,叫護衛找了幾截繩子幫他把袖口和腰身扎嚴實了,郭奎頓時就感覺身體更加暖和了,呵呵笑着看着孫享福,想說感激的話,卻不知道怎麼用詞。

“我可不是什麼大人,我跟你們一樣是死囚,瞧見我脖子上的這玩意沒,別看他被皮裘包着,其實是個枷鎖,現在我正受着枷刑呢!”

“我聽這些穿甲的大哥都這麼喊你,就跟着他們喊了,要是我不死,能不能像他們一樣跟着你。”郭奎很是期待的看着孫享福道。

“呵呵,好啊!要是咱們沒有死在朔州,就是好兄弟了。”

“我,嘿嘿······”

郭奎還是不知道用什麼詞彙表達自己的開心,一蹦一跳的就跟着護衛們去弄木料做雪犁耙了。

“嘴笨的人憨實,這娃是個好苗子,如果能不死,收到手下來,能死心塌地爲你效勞一輩子。”

待郭奎走遠了之後,唐奉義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跑了出來,看着郭奎的背影道。

“我說老唐,能不能不把人都想的那麼功利,對了,想知道我跟王旭都聊了些什麼嗎?”孫享福不悅的看了一眼唐奉義道。

“呵呵,你就是老夫見過的最利益至上的人,不過我很好奇你這樣的人有時候居然會把李唐的利益放在心上。”

唐奉義此前在嶺南的時候對孫享福的行動不說了如指掌吧!也算是知道個大概了,對於孫享福處事的一些風格,人精一般的他,經過分析之後,得到了跟李世民差不多的結論,太像個錙銖必較的商人了,走了一趟嶺南,嶺南能爲他創造利益的東西,幾乎一樣沒放過。走了一趟交趾,交趾能爲他帶來利益的東西也是一樣都沒放過。

偏偏這樣的一個人,卻能跟馮盎合作,放棄了很多利益,只爲了幫助嶺南那些蠻夷之民改善生活。

還能甘冒殺頭之罪,殺死在大唐做不法事的倭國使者,當然,唐奉義那時是被關押起來的,他知道的只是改編過後的故事,其實,孫享福殺犬上二田耜也確實是爲了大唐的利益。

“愛賺錢跟愛國有衝突嗎?”

“沒有嗎?”

“我覺得一點都沒有,像我這種天縱奇才,完全可以一邊愛國,一邊把錢掙了嘛!對了,你真的不好奇我跟王旭談了什麼嗎?”孫享福不跟唐奉義就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問題聊天打屁了,再度問道。

“這有什麼可好奇的,如非是些利益交換,你知道王旭有辦法對付樑師都,而王旭,需要你幫忙對付他的兩個哥哥。看樣子,你們是談成了。”唐奉義老神在在的道。

“所以你一點也不擔心去朔州會有危險,連棉甲都沒有爲自己爭取一套,是什麼讓你對王旭這麼有信心?”孫享福看了一眼依舊是原先裝扮的唐奉義道。

“呵呵,老夫不是對王旭有信心,是對王家當代家主王睿有信心,樑師都不過是冢中枯骨爾,王睿不可能看不到,所以,爲了讓王家的損失降到最低,當朝廷的大軍抵達朔州城下時,便是樑師都授首之時。”唐奉義依然是那副模樣道。

“日,本以爲是坑了王旭一把,原來是被他坑了一把。”

唐奉義這麼一說,孫享福頓時反應了過來,主動找上門來的,果然沒好事,原來這個王旭也是個難纏的角色。

朔州之地肯定是有王氏大量的產業的,爲了保住這些產業不受損,他們本來就有殺樑師都,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打算,而王旭用一件他自己本來就要做的事情,讓孫享福答應了他的要求,幫助他兩年之類奪得家族繼承人的位置,這筆買賣對他來說簡直是太划算了。

“怎麼,你答應了他什麼?”

唐奉義取笑的表情已經露了出來,只等孫享福說出來之後,就會放聲大笑,他心裡一直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在孫享福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獲得依賴,這才能保證自己不死,說不定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哦,倒是沒什麼,就是忽悠他到草原上開荒種地而已。”

孫享福暗道幸好有之前馮智戴的提醒,他苦思出了一條坑王旭的策略,不然自己這筆交易可是做虧了。

“嘿嘿,你小子也是個人精,草原上的地哪裡是那麼好種的,怕是種下去容易,收上來難,王旭怎麼可能這麼不智?”

唐奉義本想嘲笑孫享福幾句的,然後提出自己的建議,卻發現這小子似乎並沒有上當,但是,以王旭的智慧,不應該把孫享福這種無稽之談的話聽進去啊!所以,只是乾笑的兩聲,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道。

“我當然知道在草原上種糧食很容易招蜂引蝶啊!但不這樣的話,你們怎麼能歷三戰免死。”

“你,這麼做是想救我們這些死囚?”

“怎麼,是不是覺得我很偉大?”

“這,不對,不對,我先前說什麼來着?對,王旭怎麼可能這麼不智,會同意你在草原上開荒種糧食這種建議。”唐奉義拍着腦袋找到了問題的重點道。

“這很難猜麼?你覺得北方的這些世家會跟關外的那些胡人沒有關係嗎?別說你不知道那些胡人的鹽鐵是從哪裡來的,別的人在草原上開荒種地或許不成,他們,卻是可以做到的。”

聞言,唐奉義身體一震,良久過後,再看向孫享福時,眼神裡多了一絲敬畏,能看到這一層,想到這一計的人,真是有大智慧的人,利用世家,讓漢人的實際統治區域向關外推進,長年累月下來,這可是對漢人有大利的事情。

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573章 開賽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182章 見李績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556章 抓捕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387章 開考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三十章 面聖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620章 九垸夜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210章 回朔州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620章 九垸夜第706章 開武舉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33章 種稻第147章 豐收樂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729章 說服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620章 九垸夜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16章 李香蝶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14章 談妥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733章 到吐蕃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34章 出手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41章 運作
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573章 開賽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182章 見李績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556章 抓捕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387章 開考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三十章 面聖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620章 九垸夜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210章 回朔州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620章 九垸夜第706章 開武舉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33章 種稻第147章 豐收樂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729章 說服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620章 九垸夜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16章 李香蝶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14章 談妥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733章 到吐蕃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34章 出手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41章 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