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

大唐併入南亞的過程,比計劃中還要順利,不過,李世民想要的,從來都是長遠的統治,所以,接手政權,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搞建設,發展經濟,讓所有百姓穩定下來,纔是更重要的。x23us.com

畢竟,這些地方,都是被宗教政權統治了很久的地區,想要徹底改換文化傳統,需要天長日久的努力。

十月下旬,大唐各地,都爲在南亞取得的勝利,舉行各種盛大的歡慶活動,新一批獲得了國家級文憑的學子,高達數萬人,他們將在一些有施政經驗的老官員的帶領下,趕赴南亞地區,擔任各個州縣行政官員的職務,李承乾親自在長安的碼頭,爲他們送行。

這一去,或許就是三年五載,但是,他們並沒有別離的憂傷,反而,個個都鬥志昂揚,想要做出一些成績,載譽還鄉。

在君士坦丁堡的希拉剋略就沒有那麼歡樂了,歷史上的他,早就被別人刺殺而死了,或許正是因爲他沒有死的原因,讓拜占庭帝國的大敗,推遲了兩年多才到來。

畢竟,多次訪問大唐,讓他有了比他父皇弗拉維斯更爲開闊的視野,並且,學習了很多大唐更加先進的政治,和軍事管理手段,採購了較多可用於軍事裝備的物資,雖然,這些行爲,讓他欠下了高達幾千萬貫的債務。

所以,在拼命的穩住了防線後,沒有什麼選擇餘地的他,還是隻能再度向大唐舉債。

如果不是前線的這場失利,他甚至看到了自己這個國家,重新崛起的希望。

因爲,那些由大唐農學生帶領民衆種出來的田地,都實現了豐收,玉米棒子上長滿了顆粒飽滿的玉米,沉重的稻穗,麥穗,甚至能壓彎整株作物,不需要多久,他的糧倉,就能被這些糧食裝滿。

而學會了大唐的這些農耕技術的民衆,會給他帶來無窮無盡的這種戰爭資本,就像大唐帝國一樣,他們從不考慮一副鐵甲需要花費多少錢打造,從不考慮一個戰士,需要吃多少糧食,多少肉,拿多少薪酬。

所以,頹廢過後的他,來到了孫享福居住的莊園,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幾天前,屈突詮已經帶着各方的情報,在這裡跟孫享福密議了一個晚上。

“希拉剋略陛下,您可是一個人口千萬的帝國的皇帝,不應該如此頹廢。”客廳之中,早已不復幾個月前那般神韻的希拉剋略入坐了之後,就沒有說話,作爲這座莊園的臨時主人的孫享福,便率先打開了話題道。

“只是人口千萬麼?我們拜占庭帝國,本應該是這個世界最強的帝國,現在,能夠拿出來說的,就只剩人口千萬了。”希拉剋略有些落魄的接話道。

其實,就算失去了地中海以南的大部分區域,拜占庭帝國的國土面積,也並不比大食小,因爲,此時整個北歐地區,都屬於拜占庭帝國,包括後世的西班牙,意大利,英,法,德,甚至丹麥,挪威,瑞典。

只是目前這個時期,那邊的文明比較落後,產出比較少,拜占庭帝國對於那一塊的控制,也比較薄弱而已,細算下來的話,即便這次失敗,讓他們失去了不少土地和人口,拜占庭帝國,仍然有近三千萬人口,不比壯大了之後的大食帝國少。

但這些人論到打仗的話,卻與大食人不是一個級數,在馬背上長大的大食人,是天生的戰士,其兇悍的程度,甚至要超越原本大唐北方的突厥人許多,因爲,他們有着狂熱的信仰,歷史上,他們就擊敗了盛唐時期,由高仙芝這樣的名將帶領的大唐勁旅。

“有人口在,就還有希望,而且,我不覺得,您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

似乎是受到了孫享福這句話的鼓勵,希拉剋略深吸了一口氣,打起了精神道,“我這次來,是想和你談一談,借款的事情,我知道,作爲大唐的全權大使,你有直接決定的權力。”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沒錯,在我第一天抵達君士坦丁堡的時候,我就跟伊凡執事長官說過,我大唐的皇帝陛下,希望看到拜占庭帝國更好一些,所以,願意給你們提供一些農業技術,或者其它各個方面的援助,你需要什麼,可以跟我說說。”

“我們需要足夠擊敗大食的武器,鎧甲,戰車”聽到孫享福這麼說,希拉剋略語氣有些激動,快速道。

不過,說到後面,他的聲音越來越小了,因爲,借貸這些東西,需要用來做抵押的東西太多了,畢竟,軍事裝備的造價本來就貴,大唐是不可能便宜賣給他們的。

可誰知,孫享福給了他一個意外的答案。

“沒有問題,這些東西,只要你報個數,我大唐都可以出售給你們,而且,質量和威力,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好,除此之外,還能向你們提供一筆無抵押貸款。”

“這”

希拉剋略想不到孫享福在面對這麼大額度的借貸問題的時候,都不需要思考,就答應了,這倒是讓他整個愣住了。

而孫享福,則是苦笑道,“若是在我最開始抵達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你們就與我們大唐簽署協議,獲得這些武器裝備,或許,你們就不會有這次的大敗了。”

聽到孫享福這話,希拉剋略頓時一陣大悔,只可惜,後悔也沒有用了,當時,他和伊凡兩人,都還不太信任大唐,對此,保持了猶豫,不曾想,只是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局勢就出現了大變。

他們當然不知道,大食帝國的動作,大唐從一開始就瞭如指掌,這個世界,能夠左右天下勢力格局的,只要李世民,這整場戲,都是他導的。

所以,此時,在大食與大唐交界的克爾曼沙地區,成隊成隊的被大食人俘獲的拜占庭帝國百姓,正被侯君集接手,而一車車糧食,布料,鐵器裝備,則從唐軍的軍營拉出,被大食人運回麥地那,這種用戰俘交換物資的協議,在大食向拜占庭發難之前,就已經簽署了。

“那,我們,要付出什麼?”希拉剋略悔完了之後,面色凝重的看向孫享福問道。

“很簡單,將你們之後在戰爭中俘獲的大食人,交給我們大唐抵債。”孫享福笑了笑道。

雙向收俘虜,消耗掉兩國的戰爭潛力,就是李世民制定的戰略計劃,這些人力,到了大唐的手上,就能不斷的創造各種物資,用物資,再去交換更多的人力,這樣一個循環,會使得大唐的國力,處於不斷上漲的狀態。

而相互消耗,人口流失的大食和拜占庭,獲得了物資的輸入,使得他們的戰爭得以繼續,從而在戰爭中,又將那些得到的物資,又再度消耗掉,所以,他們會越來越虛弱,等他們最終維持不住局面,崩盤的時候,大唐再出來收拾殘局,用最省力的方式,統一歐亞大陸,就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並且,在整個過程中,大唐都不擔心他們的戰爭會停止,因爲,大食的民族特性,決定了他們不能自給自足,當他們的兩方的實力達到了平衡的時候,大唐又能輕易的通過援助一方,打破他們的平衡。

就比如現在,希拉剋略得到了大唐早些年淘汰下來,毀了可惜,用又用不上的那些軍事裝備,就很可能打個翻身仗,收復失地,而當大食人頂不住的時候,孫享福也差不多從拜占庭帝國回來,出使大食了。

很快,希拉剋略就跟孫享福簽訂了協議,並且,只是在協議簽訂了半個月後,大唐這邊,就給他送過來了兩萬架牀弩車,兩萬架連弩車,五萬架投石車,二十萬副鐵甲,十萬副馬凱,二十萬匹戰馬,精鐵鋼刀,長槍,五十萬柄,糧食兩千萬石,後續還有不少。

當然,也因爲這些東西,拜占庭欠大唐的國債,達到了一億五千萬貫,每年光利息,就得一千五百萬貫,而這些錢,他們可以通過從戰場抓捕俘虜來償還,大唐不分種族,不限老幼,全部以十貫錢一個人的價格收購,以目前的情況,他們至少得抓捕一半以上的大食人,交給大唐,才能填上這個窟窿。

大食人用新佔領的地區的五百多萬人口,在大唐這裡換到了價值五千萬貫的糧食,布匹,鐵器裝備等物資,軍力和物資儲備,以及地盤,都壯大了許多,開心的不要不要的。

而在大唐借貸到了價值一億貫的軍事裝備的希拉剋略也很開心,有了這些威力強大的裝備,他立即整軍備戰,打算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將遭受的損失奪回來。

而大唐,則是最忙碌的一個國家,加上南亞地區併入的近三千萬人口,大唐的總人口數,突破了一億一千萬,在統治區域劃定州縣,建屋,分田,調撥農耕用的牲畜,種子,忙的是不亦樂乎。

就這麼地,時間一晃,就到了貞觀十八年,孫享福,依舊每天都在君士坦丁堡周邊地區的田間地頭講學,過千農學生和熟手農夫們,分散在拜占庭帝國各地,效仿着他,爲百姓們講解農耕知識,帶領他們種地。

僅僅是半年的時間,漢語,這種原本只在拜占庭帝國的權貴之中流行的語言,就讓當地的百姓不再陌生了,甚至,許多普通的百姓,都能張嘴說上幾句。

自從他們看到了田地裡的農作物,遠超之前的產量之後,他們就更加願意安靜下來,聽這些來自大唐的神人們講話了,語言的障礙,他們會想盡辦法克服,能有這種神奇的本事的人,在他們看來,都是神人,神人的諭示,他們必須聆聽。

當然,還有他們已經知道,大唐的這些能夠讓農作物的產量變多的人,不會一直留在這裡教他們種地的原因,所以,他們的時間,非常有限,必須抓緊學習。

而讓他們比較鬱悶的是,希拉剋略大帝看到田地裡的產出增多了之後,便提出了加稅。

所以,即便是他們種出了遠超原先的產量,他們自己得到的,也沒有多出多少。

而對於希拉剋略徵稅的原因,拜占庭的民衆們基本都能理解,因爲帝國正在遭受大食人的入侵,希拉剋略大帝,需要徵召更多的軍隊,去前線抗擊入侵者。

所以,爲了能夠讓自己能夠多得到一些,他們要更加努力的種田,這樣,他們就必須要更加努力的向大唐派過來的那些使節學習耕種技術。

想要學習,得懂漢語啊!所以,君士坦丁堡以及其附近城池的漢語學院,現在是最熱鬧的地方,漢文化,快速在這一地區開始傳播。

而接觸到了漢文化,他們才知道,自己原本信仰的那些東西有多愚昧。

原來,人家大唐,都是信仰科學知識,探索追尋事物的本源,才變的強大的,所以,漢文化在本地傳播的越快,那些信仰宗教的民衆,就越少,這,就是孫享福出使的真正目的。

第717章 到遼東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18章 殺倭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21章 開工第260章 抓生產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270章 戲劇院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64章 驚變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721章 開工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576章 中計了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66章 大戰起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770章 大結局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31章 去交趾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55章 過黑海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67章 受邀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11章 誣告第238章 都來了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721章 開工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621章 公告欄
第717章 到遼東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18章 殺倭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21章 開工第260章 抓生產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270章 戲劇院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64章 驚變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721章 開工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576章 中計了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66章 大戰起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770章 大結局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31章 去交趾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55章 過黑海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67章 受邀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711章 誣告第238章 都來了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721章 開工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621章 公告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