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說服

這次,比上次更惡劣,直接被打了,而且,應該也是白打了。

倒是站在舞臺下看熱鬧的李淳風,嘴裡碎碎念道着,“新聖的崛起,必然會對往聖造成衝擊,孔老頭今天可是送上門來了。”

舞臺上,孔穎達道,“孫少師,先前的事情,就此揭過了,你既然是欽差身份,持節在此,那老夫現在就將此地的一些不法事,舉告於你,請你裁決。”

孫享福伸手示意道,“您老請說。”

孔穎達指了指已經擠到了舞臺前的虞真道,“此子不學無術,胡亂教導治下學童蠱毒之術,此乃誤人子弟,禍亂國家之罪,請欽差懲處。”

孫享福指了指虞真道,“你上臺來答話,這位孔祭酒指認的罪名,你可承認?”

虞真三兩下爬上了舞臺,回話道,“無有此事,九垸縣學所教授,研究的課題項目,都是經過朝廷允許的正經學說,孔祭酒所說的蠱毒之術,我們並不知道是什麼,他當時所砸的,是學生們飼養的,探索船隊從北美洲引進的‘黃粉蟲’的攤位。”

聞言,孔穎達氣惱的指向虞真道,“胡說八道,朝廷縣學教授的,都是先賢所著人間至理的學問,怎麼會允許你教授這飼養蠱蟲的邪門歪道,老夫親眼見到,他們之中,有人將蠱蟲給人吃了,想來,是要達成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聽到這裡,孫享福大致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道“據本官所知,被您老指認爲蠱蟲的黃粉蟲,它確實是一種食物,尤其是油炸過後,香脆可口,乃是十分滋補的美食,可不是什麼蠱蟲。”

九垸縣學,是目前唯一開了生物自然學科的學校,學生們摸索養殖趙龍他們帶回來的黃粉蟲,已有所成,今天拿出來展示,也藉機讓前來圍觀的百姓們,吃個新鮮。

可是,黃粉蟲的樣子,尤其是很多被集中裝在一起的時候,和蛆蟲一樣噁心,平時,也只有膽大的百姓,敢試着食用,孔穎達這種完全沒見過黃粉蟲的人,看到一堆黃粉蟲,第一反應就是頭皮發麻,將其認定爲蠱蟲之類的邪物了。

“荒唐,人那有吃蟲的道理,若是如此,與雞鴨禽獸何異?”孔穎達甩了甩袖子大怒道。

“人吃什麼,確實不是道理,吃糧食,吃魚蝦,吃雞鴨,吃牛羊,只要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又何須管它是什麼種類?

弱肉強食纔是道理。

百姓羸弱,他們如果不自強,就會被統治權貴,或者外敵,吃的骨頭都不剩。

怎麼讓他們變強?

教會他們更多的生存技能知識,讓他們可以有辦法培育更多可供他們食用的食物,可穿着的衣物,可居住的房屋。

這纔是正確的道理,也是孔聖人所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正解。”

孫享福說到論語的兩句中,停頓的非常明顯,孔穎達聽的眼神大亮,他突然發現,原來,九垸縣學做的這些東西,居然是將儒學思想,真正用到了實處。

這句話用孫享福的斷句,意思便是,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好,由得他們去過,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了,咱們就教他們怎麼過。

與之前儒家各學派中普遍認爲的,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不要讓他們知道爲什麼,的愚民主張,完全對立。

而講學天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孔子,會是一個主張愚民思想的人嗎?

絕對不是,他要是認爲老百姓都應該愚笨一點,何必講學天下,不遺餘力的傳播自己的知識,能說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又怎麼可能主張實行愚民政策?

只因爲,後世的儒生曲解掉聖人的意思,哄騙君主採取愚民政策,能讓他們這些儒家的士大夫羣體受益,所以才這麼做的。

只有百姓一直愚昧下去,他們這些掌握了知識的人,才能一直做人上人。

“孫少師高才,難怪陛下會讓你擔任太子少師之職,原來,你對經義的理解,竟然遠超我等,還想方設法,將其用到了實處,我等羞愧,不如也。”孔穎達突然十分恭敬的拱手給孫享福行了一禮道。

要不是他眼眶上那個被砸傷的黑眼圈有些滑稽,孫享福險些都忘了自己是在處理與他爭端的,他這個彎轉的好急,差點把孫享福甩下了車,想看他有什麼下文的孫享福只好客氣的回禮道,“孔祭酒過獎了。”

然之後,孔穎達的下文馬上就來了,道“所以,孫少師應該也是認爲,只有聖人之學,纔是能使我大唐發展進步的大學問,我輩後學,就應該以研究理解聖人傳下來的學問爲主要······”

“您老等等,可能有個事情,您得搞清楚,聖人講的,那都是道理,可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我輩後學,可不能只學道理,更應該學的,是真理。”孔穎達的心真的是大,他甚至想一把將孫享福扯進儒家羣體之中,但從後世來的孫享福,又豈是能被他輕易套路的人。

“連道理都沒有學懂的人,又怎麼知道什麼是真理?”孔穎達反問道。

孫享福絲毫不做考慮,就答道,“我剛纔說過,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就像有的人生下來就聰明,聞一知十,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傻瓜,學一輩子,連最基礎的文字都學不會一樣,有什麼道理可講?

您難道讓那些傻瓜,都去死磕經義,學習道理?這是不現實的。

但是,傻瓜也是人,也需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許多化外蠻夷,他們愚昧無知,但是,他們懂得用武力搶奪別人的生存資源,飯都吃不飽了,他們不會跟別人講道理。

而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學道理了,誰來學習生產,種田,養殖的知識?莫非,您覺得,跟這些糧食作物,跟那些牛羊雞鴨,講道理,他們就能長的好?

所以,科學真理,纔是人類生存必須的,只有大家都解決了生存問題,纔能有條件去學習那些道理。

管子所言的,‘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就是這個道理。

但可悲的是,今天的儒生,都只知道學習道理,卻不能理性的看待道理,就好像您老,以及身後的這些人,今天聚集在這裡,爲的是什麼?

爲的是儒家的地位,爲的是這些儒生的利益,卻從沒有思考過,它是否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東西。甚至,還在想方設法,阻止別人傳播於國有用的真理知識,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聽到這裡,孔穎達張了張嘴,卻沒有發出聲音,因爲,他似乎沒法否認孫享福說的這些。

然之後,就聽孫享福繼續道,“道理,若是對於百姓有好處,百姓就自然就會願意去學習它。

反之,則百姓們就不會願意去學習它。

這也是爲什麼,關中那些學堂的學生,都轉到新學校去讀書的原因。

因爲,新學校教的,是有用的,可以真正解決他們生存問題的真理知識,儒家所教的那些知識,並不是他們所必須要學習的。

當然,朝廷也從來沒有否認儒學對於這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從來沒有阻止儒學的教育傳播,但是,儒學只應該是全民都可以學習的基礎知識之一,而不應該是國家唯一的教學知識。

否則,它就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內部平衡,並且,被儒生們按照自己的利益所曲解,所利用,成爲一門專門用來剝削他人的下三濫的學問,這個道理,孔祭酒你懂嗎?”

“儒學,只應該是全民都可以學習的基礎知識之一,而不應該是國家唯一的教學知識。”孔穎達喃喃的品味着孫享福的這句話,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孫享福知道,自己不可能一把,就推翻一個人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堅持的信仰,所以,他需要讓這些儒生看到,科學真理的力量,它存在的道理,一點一點的去影響他們。

其實,真正能夠把四書五經學到一定程度的人,在智商上面,其實都不低,因爲,即便是在後世,不是大學的專業文科生,也未必能把這些東西理解到什麼程度。

這些高智商的人才,全部都用在學習這些沒有多少用的大道理上,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在後世,一般都是把這些人集中起來,學習科學知識,搞科學研究,能夠找機會,從他們之中,挖掘一些人才,去學習科學技術,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見到孔穎達久久不說話,孫享福也要找個理由,讓他下臺。

畢竟,剛纔,他已經用了一些辦法,將百姓們心裡的怨氣給驅散了,於是,向臺下吆喝道,“好了,大家各回原位,該吃的吃,該玩的玩,該表演的,都繼續表演,今天發生的事情,只是一個誤會而已,既然孔祭酒和一些儒學生對於我們九垸縣學教授的知識有誤會,那咱們,就向他們好好的展示展示我們的知識,等他們真正的瞭解了這些東西,就不會再有誤會了,虞真,你安排一下。”

孫享福並沒有像十多年前,得了理,就不饒人,而是選擇了息事寧人。

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並沒有什麼錯,站在他如今的高度,需要考慮的,是更長遠,更符合未來發展的道路方向。

人是不可以喪失道德的,目前來講,對於道德方面的教育,儒家學說,是最全面系統的。

所以,新的教育體系中,也一定要爲儒家學說,保留一塊地方,這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來說,是有利的。

像宋朝,就是因爲儒家思想貫徹的夠徹底,就從來沒有大臣造反的情況出現,而唐朝,正是因爲大臣缺乏思想教育,煽動造反,因此由盛轉衰。

一個武力強大,經濟發達,卻道德喪失的國家,是要不得的,孫享福要儘量的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尤其是在四邊少數民族,沒有真正融合進來的時候。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560章 審問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69章 自救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179章 互坑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38章 都來了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51章 發動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126章 用計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84章 九垸縣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267章 受邀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66章 書畫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04章 擺鐘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165章 忽悠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711章 誣告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00章 再對質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56章 抓捕第509章 大招工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
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560章 審問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69章 自救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179章 互坑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38章 都來了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51章 發動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126章 用計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84章 九垸縣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267章 受邀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66章 書畫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04章 擺鐘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165章 忽悠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711章 誣告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00章 再對質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56章 抓捕第509章 大招工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