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第360章 歸心

李世民聽着崔敦禮的講述,道:“朕知道,承幹這個孩子向來是講究成本的,大軍出征付出了這麼多,他自然要收回成本。”

只要陛下能夠理解,崔敦禮便放心了許多,道:“正是。”

所謂知子莫如父,李世民心中很清楚承乾的心思。

崔敦禮說着之後的治理之策,並且開設崇文館,他道:“陛下不用煩憂,待捷報送入洛陽,太子殿下自會讓人治理,在此之前,陛下只需要劃州府而治,建設都護府。”

李恪站在一旁聽着,這個崔敦禮就差沒說餘下的事交給皇兄,讓父皇不用多想,也不用擔憂。

李世民詢問道:“不設立高句麗王?”

“回陛下,歷代遼東動亂皆是因高句麗王而起,太子殿下決定不設立高句麗王,從此廢黜。”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他還真是趕盡殺絕。”

崔敦禮道:“殿下向來是愛惜鄉民的,往後還要派來官吏治理高句麗,收取賦稅,查封各處礦產。”

唐軍贏了,高句麗滅了,從此設立安東都護府,爲了防止高句麗死灰復燃,將高句麗六萬戶人口遷徙到營州。

崔敦禮與陛下說完了治理之策,再一次見到金春秋。

這位新羅使者如何要回去了。

“回去之前,太子殿下有兩件事交待你。”

金春秋行禮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吩咐?”

崔敦禮道:“使者回去之後,需要操練兵馬,吞併百濟,將來登基成爲新羅王。”

金春秋看了看四下道:“太子殿下,是想讓外臣篡位嗎?”

崔敦禮道:“太子殿下從未說過要你篡位,你們新羅的事大唐不參與。”

金春秋神色瞭然又是行禮。

崔敦禮又道:“往後你要好好治民,你若爲新羅王要讓臣民向大唐繳賦稅,你若不能成爲新羅王,就繼續做個使者。”

金春秋忙拜倒在地,道:“外臣願意聽殿下吩咐。”

“好,之後的事,等你成爲新羅王之後,再給你吩咐。”

“喏,外臣願聽殿下吩咐。”

崔敦禮笑着道:“太子殿下願意給你一個機會,望你好好把握。”

金春朗聲道:“願聽憑太子殿下吩咐。”

李世民站在大殿外,遠遠看着這一幕,那新羅使者就拜倒在崔敦禮面前,並且還聽到那句聽憑太子殿下吩咐。

李恪也知道如今皇兄在朝中的權勢已強大得一發不可收拾,不知父皇此刻作何打算。

他行禮道:“父皇,或許是皇兄對新羅另有安排,這個新羅使者向來是個諂媚的人。”

李世民收回目光,道:“告訴全軍休息半月,回家。”

李恪忙道:“兒臣這就去安排。”

他笑呵呵地離開父皇,腳步朝着王宮外走去,父皇說了要回去了。

在出徵之前,皇兄說過要讓父皇不留遺憾。

那麼現在來看,父皇該是不留遺憾了。

貞觀十九年的五月下旬,唐軍班師回朝了,命降將高延壽與突厥將領李思摩鎮守高句麗王城。

回去一路上,景色蕭條,千里看不到人煙,隨着這一次的大勝,天可汗命高句麗人口大遷徙。

因此這支回師的大軍越來越壯大,四周聚集的都是高句麗的子民,現在他們要做天可汗的子民。

回去的路上,崔敦禮給李恪解釋着疑惑,“他們要去營州接受崇文館的教化。”

李恪詢問道:“遼東的崇文館教化與西域的崇文館教化一樣?”

“多半是一樣的,都是儒家典籍,但讓他們成爲天可汗的子民,需要時間,最好從孩子開始教導。”

李恪頷首。

唐軍又一次來到了鴨綠江邊,李世民命人繼續搜尋前隋將士的屍骨。

大軍在鴨綠江邊又休整兩日,李世民看到崔敦禮收了很多高句麗的孩子作爲弟子,教他們中原話與中原禮儀。

當這裡的一切平定之後,李世民望着鴨綠江良久不語,多年以來留在心中的一口氣吐了出來。

這天夜裡,皇帝又做了一個很漫長夢,在夢中李世民夢到了承幹站在朝班上,權力都已到了他的手中,而自己這個皇帝卻成了擺設。

夢中就連皇后都爲承幹戴上了天子的冠冕。

醒來的時候,李世民走出大帳之外,看着漫天的星空,營帳內將士們的鼾聲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鴨綠江邊看見劉仁軌一個人坐在這裡。

這個皇帝不動聲色坐在他的身邊。

看到是陛下,劉仁軌連忙起身行禮。

李世民道:“不用多禮。”

“陛下,禮數不可廢。”

“你有孩子嗎?”

劉仁軌道:“臣有兩個兒子。”

李世民嘆道:“朕的兒子很有手段,現在朕要回去了,那個兒子大權在握又一年,如今他的權勢該更大了。”

陛下的孩子中,權勢最大的就是太子。

劉仁軌閉口不言,似乎說什麼都是不對的。

李世民笑道:“朕的這個兒子很厲害,也很有手段,恐怕這一次回去之後,朕還要給他幾分薄面,你說朕見到他該如何言語?是誇讚他,還是指責他。”

“臣……”劉仁軌蹙眉回道:“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親,不論是指責還是誇讚,對子嗣來說都是雨露。”

大軍要回家了,全軍上下都是高興的,可如今這位陛下顯得很憂愁。

涉及皇帝的家事,劉仁軌不敢左右皇帝的想法。

皇帝的家事與尋常人家的家事不同,現在陛下東征大勝而歸,而如今太子的權勢早已勝過往昔。

先前劉仁軌沒有想這麼多,現在一想,也替陛下爲難。

往後皇帝與太子父子之間,該怎麼相處?

大軍再一次啓程,行軍半月之後已有兵馬先一步到了營州,陛下的旨意昭告天下,高句麗滅亡,拿下了高句麗王城,手刃淵蓋蘇文,並且拿回了前隋將士的屍骨。

此戰唐軍,在高句麗連克城池。

貞觀十九年六月,李世民抵達了營州。

張儉看着一車車的屍骨送到了城下,當年前隋將士的屍骨都已成了森森白骨。

當年隨着楊廣出征的東征將士們的家眷也都來到了營州,男女老少看着這堆屍骨一時失語。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抱着一根白骨,哭泣着道:“兒啊!你十五歲出徵,母親來接你了……”

嚎哭聲越來越多,男女老少看着滿地的屍骨,紅了眼眶。

李世民擦去眼淚,仰頭道:“恪兒。”

“兒臣在。”

“命人準備祭祀,朕用太牢之禮祭拜這些將士。”

“喏!”

太牢禮是歷代帝王祭祀的禮儀,牛,羊、豕三牲全備,在營州郡城前擺好了祭壇。

皇帝如此行爲,足可見對前隋將士的重視。

李世民親自祭拜這些屍骨,命鄉民們各自帶走屍骨,雖說無法分清這些屍骨是誰的,又是誰的家人。

www ⊕тTk án ⊕c○

但各家都拿取了一些,帶回去安葬。

屍骨回來了,家人的牽掛也就回來了。

李世民淚水從眼眶中滑落,他對身邊的李道宗道:“現在朕也可以如承乾那般,說到做到了吧。”

李道宗頷首道:“天下臣民皆會記住這一天。”

大軍在營州散去,貞觀十九年的七月,李世民率兩千騎兵打算奔赴洛陽。

或許是奔襲得太着急,當這位皇帝到了定州的時候,就病倒了。

李世民只能躺在車駕內,減緩回去的速度。

高燒轉醒之後,李世民睜開眼見到了女兒的臉,疑惑道:“東陽?”

“嗯,女兒來看望父皇了。”

李世民撫着頭上的溼佈道:“你何時來的?”

東陽回道:“得知父皇生病,女兒就先一步來了。”

“朕……”

東陽將要起身的父皇按下,身體靠着行進中正搖晃的馬車,一臉不悅地道:“父皇的身體無大礙。”

李世民頷首道:“朕只是風寒。”

東陽又給父皇把脈,片刻之後,道:“從遼東奔赴而來,應該先在遼東休整幾天的,怎麼能這般着急,父皇都這般年紀了,如此奔波自然就得病了。”

有女兒在身邊,李世民安心地一笑,後背靠着馬車坐起來,道:“那些孩子可都還好?”

東陽整理着自己的藥箱道:“稚奴與慎弟去了博州,麗質皇姐如今過問京兆府的事,明達陪在母后的身邊,父皇放心家裡一切都好。”

“你爺爺……”

“爺爺也挺好的,近來天天與明達一起打拳。”

“打拳?”

東陽解釋道:“是李道長傳授的一種拳法,與五禽戲差不多,練一練也無大礙。”

“他們都知道朕大勝了?”

“那是自然。”東陽神色慵懶地道:“爺爺聽到捷報高歌了小半個時辰,老人家差點唱岔氣了,得知父皇要回來了,小於菟與鵲兒每天都在城牆上望着,望着父皇平安回來。”

聽到孫子與孫女,李世民的臉上有了笑容,“朕的孫子與孫女,當真這般想念朕?”

東陽嘆道:“是呀,他們很想念父皇。”

李世民撫須道:“朕也想着早點回去。”

東陽看着父皇鬚髮多了幾縷白色,便收回目光看向馬車外,如今父皇應該是沒有牽掛了。

行進了一天,外面的天色也入夜了。

東陽從車轅上下來,親自給父皇準備飯食,見到皇叔提着酒水而來,道:“不能喝酒。”

李道宗還未說話。

車駕內的李世民道:“朕就喝一口。”

東陽用一個小陶鍋煮着粥道:“父皇剛用了藥,現在喝酒就會壞了藥性,不僅好得更慢,要是更壞了,如何是好?”

李世民確實恢復了許多,嘴裡也有了味道,道:“朕……”

“父皇要是喝下這一口酒水,女兒現在就回去,不管父皇了。”

口中的話語還沒說出口,聽東陽這麼一說,李世民擺手示意讓李道宗拿着酒壺離開。

東陽親自給父皇熬了一碗粥,盛好端上,道:“放涼了再用。”

李世民聞着粥香道:“這粥的味道爲何……”

“這是藥膳,女兒與明達平日裡討論出來的藥膳,這粥可以讓藥性更好地發揮,其中藥理與人的臟腑有關,算是一種輔藥。”

如果是尋常的肉粥,倒也可以。

李世民用木勺子舀起一些,聞了聞之後,神色艱難。

再看了看女兒的神色,李世民抿着嘴道:“嗯,果然一股藥味。”

隨後也是眼睛一閉,一口氣碗中的藥吃完了。

如此東陽才滿意。

見到女兒又拿出了藥材開始熬藥,李世民走下馬車道:“朕恢復了,可以走路了。”

東陽狐疑道:“是嗎?”

李世民又多走了兩步。

火光下,東陽看着父皇還顯蒼白的臉,道:“那父皇不妨多走幾步。”

李世民雙手揹負繼續走着,忽然又感到一陣頭暈目眩,身後扶着車駕。

東陽搖着手中的蒲扇,面帶笑容,意料之中地暈了。

李道宗連忙上前來扶,道:“陛下。”

李世民神色更差了,不過還是一笑,道:“看來是朕太着急。”

李道宗道:“陛下不如休養一些時日。”

“朕的孫兒與孫女還在等着朕。”

李道宗攙扶着陛下道:“不着急這一兩日。”

李世民踉蹌走着,道:“朕坐片刻。”

“哎。”

東陽打量着皇叔與父皇兩兄弟,又是搖頭一嘆。

李世民道:“若朕明日繼續趕路,等到了洛陽,朕的病是否就好了?”

東陽想了片刻,道:“看父皇恢復得如何,女兒是醫者,不能斷然給病人承諾。”

李世民又笑了,笑得很開心。

這一刻,皇帝即便是病着,也很高興。

遼東一戰大勝,心結也打開了,此生再無遺憾了。

東陽將藥湯盛出,小小的一碗藥湯遞上,道:“喝了。”

李世民苦着臉道:“剛吃了藥膳。”

“一天兩頓,需要用三天,而後排藥五天。”

李世民盤算着前後需要八天,按照現在的腳程來看,若趕路夠快,到了洛陽,多半是九天,那時候的病情該痊癒了。

思量完,一想到能見到孫子與孫女,便端着碗一口氣將湯藥喝了。

東陽又道:“父皇病重的消息送入洛陽時,朝臣中有人在勸諫皇兄登基。”

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325章 佳節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6章 小女徐慧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11章 圖表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74章 太子拜師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79.第279章 清查第163章 杖責365.第365章 宴席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67.第367章 看洛陽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323章 新爺孫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54章 臣來告老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37章 舅爺與舅舅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80章 漠北恩怨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109章 指指點點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第85章 兵馬未動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146章 早朝缺席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161章 監察第92章 兄弟三人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337.第337章 “奇觀”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316章 人的孤獨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65章 難免的
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第325章 佳節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6章 小女徐慧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11章 圖表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74章 太子拜師第110章 涇陽的葡萄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79.第279章 清查第163章 杖責365.第365章 宴席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67.第367章 看洛陽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15章 各縣彈劾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323章 新爺孫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54章 臣來告老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37章 舅爺與舅舅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80章 漠北恩怨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第109章 指指點點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第85章 兵馬未動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146章 早朝缺席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161章 監察第92章 兄弟三人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337.第337章 “奇觀”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316章 人的孤獨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65章 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