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

李百藥笑呵呵道:“老臣慚愧,當年陛下與老臣說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壯,何齒之宿而意之新乎,又愧受陛下所封縣子之名。”

李承乾道:“您也不用總說慚愧,孤希望唐人永遠都是驕傲的。”

李百藥低聲道:“以後的人都會驕傲……驕傲的。”

小於菟道:“爹,爺爺說可以用飯了。”

讓幾個學子攙扶着李百藥前去休息,李承幹這才抱着兒子出了文廟,重新回到隊伍中用飯。

李世民問道:“與李百藥談過了?”

李承乾點頭,“他的兒子李安期就在關中任職。”

李世民點着頭用飯,注意力又放在了孫子與孫女身上。

當隊伍就要離開文廟,一個年輕的學子快步前來,他身着長衫,躬身行禮道:“太子殿下,在下是老先生弟子李義琰,老先生有話讓學生送來。”

李承幹站在車駕邊,道:“請講。”

李義琰道:“老師說他因前隋崩塌無力挽救,中原各地陷入混亂而慚愧,老先生因如今大唐的成就而驕傲。”

歲月一直都是無情的,李百藥一直說着他的慚愧,而他的驕傲只是讓弟子來轉告。

李承幹頷首道:“知道了。”

李義琰再一次行禮道:“學生告退。”

文廟又恢復了來時的靜謐,隊伍再一次啓程。

李承幹見到小於菟正在向父皇問當年李百藥的事,他對這位與吐蕃使者幾次周旋的事蹟很感興趣。

李承幹看着車駕外的風景不語。

貞觀二十年,九月初,皇帝的車駕終於回到了洛陽。

一回到宮中,小於菟與妹妹跑着去見太上皇與許國公。

李淵笑呵呵地抱着孩子道:“你爺爺答應你當太子了嗎?”

小於菟搖頭道:“爺爺還沒答應。”

李淵朗聲道:“他還坐在皇位上不肯讓,你要好好勸勸你爺爺。”

這孩子十分認真地點頭道:“於菟會勸爹爹的,我還要執掌飛虎隊。”

“飛虎隊?”李淵努着嘴疑惑道:“天下各道州府什麼時候有飛虎隊了?”

“那是爹爹執掌的隊伍,就連爺爺也不知道飛虎隊是什麼樣的。”

“是嗎?”李淵詫異道。

“我將來要執掌飛虎隊,我還登上了泰山。”

李淵笑呵呵道:“好,好,不愧是我李家兒郎。”

皇帝出行前往泰山封禪,春日出發,回到洛陽的時候已是入秋的季節。

回到洛陽之後,李世民與李承干與長孫無忌三人處置着這段時間以來留下來的國事。

李承幹先要看看如今的京兆府,獨自走到一旁的偏殿幹陽殿內,召見了許敬宗,顏勤禮,劉仁軌三人。

聽着他們講述着如今洛陽與關中的變化,兩地皆是皇帝的基本盤,天子腳下就是帝國的中心,要成爲最繁榮且最富裕的所在。

因此這兩地的建設情況,李承幹極爲上心。

顏勤禮又重新制定了在洛陽與關中落戶的規矩,必須在兩地的作坊勞作三年,交滿三年的賦稅才能繼續落戶。

劉仁軌也遞交了賦稅的減免之策,他覺得人們勞作一個月,讓收入微薄的人上繳在作坊勞作所得的幾百錢中再上繳市稅,這是不好的,如此一來會讓赤貧者的壓力更大。

聽到李恪不止一次說過劉仁軌的爲人,這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人,當然了他在東征戰場上也是驍勇的。

劉仁軌道:“殿下,臣以爲可以增加富裕人家的賦稅,減少赤貧戶的賦稅。”

一個會將自己的俸祿拿出來救濟鄉民的人,他當了京兆府少尹之後,也一樣保持着這種作風,還是主張給赤貧戶更好的條件。

李承幹頷首道:“有具體的章程嗎?”

劉仁軌一時語塞,道:“還沒有。”

顏勤禮道:“殿下,若真要按照劉少尹所言去辦,需要對關中與洛陽的所有作坊進行查問。”

許敬宗道:“京兆府自立足以來都是迎難而上,從不懼怕煩瑣又困難的事。”

李承幹頷首道:“如今國庫富裕了,父皇也常說要與民休息,是該減少賦稅了。”

三位少尹齊齊行禮。

李承幹正要開口,又有內侍站在了殿外,朗聲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半月之後動身回長安。”

“孤知道了。”

內侍躬身行禮,小步離開了。

再看眼前三人,他們都是京兆府的好手,辦事得力且主持着現在兩地的建設。

李承幹擺手道:“你們與中書省商議,也不能一味地減少,賦稅之策事關根基,也不能一改再改。”

如今年過四十的劉仁軌有些驚異,他沒有想到太子會這麼快作出決斷,如此果決地捨棄了一部分底層人的賦稅,難得是一位寬仁的儲君。

劉仁軌神色嚴肅穿着端正的朝服,躬身行禮。

隨後他與另外兩位少尹離開了幹陽殿。

李承幹翻看着奏章,又有內侍前來稟報,上官御史回來了。

上官儀向太子殿下稟報了山西各地的事,如今這些事都已經擺平,三十六座煤窯都收歸朝中所有,朝中給地方作出了一些承諾,並且出了不少錢。

太子與陛下回來之後,洛陽皇宮又出現了一個奇景。

陛下坐在乾元殿內,太子殿下坐在幹陽殿,兩座殿外都排着長長的隊伍,準備向陛下與太子稟報事宜。

長長的隊伍一路排到了宮門外,甚至要去覲見太子殿下的人比陛下的人更多。

皇帝在泰山封禪之後,前來祝賀的奏章與文書多到幾張桌子都不放下,堆得很高。

其中諸國使者也前來恭賀皇帝在泰山封禪,依舊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祝賀國書先一步送到了,並且又送來不少金銀與珠寶,甚至還有許多吐蕃的青稞酒。

第一天排隊的官吏沒有見到太子殿下與陛下。

第二天陛下又休朝了。

無奈之下,朝中羣臣只能去面見太子殿下。

李承幹用了十餘天,這纔將這些擱置許久的國事擺平,朝中這才恢復到了正軌。

九月中旬,秋意正濃,李承幹坐在大殿前喝着祛火的藥。

東陽道:“皇兄都是被國事累的,哪有人連續數天處理這麼多國事的。”

長孫無忌面帶愧意地坐在一旁。

李承乾道:“舅舅萬萬不要見怪,孤就是不想將事擱置太久,以免一拖再一拖。”

“臣……”

“舅舅不用自責。”

長孫無忌這纔不再言語。

李承幹拿出一份奏章遞上,“這是鬆州錢餉的奏章,今年入冬之前送去即可。”

“臣這就去吩咐。”

接過奏章時,長孫無忌看了眼太子殿下的神色,又是慚愧行禮。

送走了舅舅,李承幹也將碗中的湯藥喝完了,特別地苦,苦得牙齒都在打顫。

蘇婉遞上一碗水,道:“殿下漱漱口吧。”

即便是太子再年輕鼎盛,也不能接連幾天都醉心在國事中,每天與朝臣說話,處置各地的奏章,幾乎是住在了乾元殿。

蘇婉道:“殿下好好休息兩天。”

注意到妻子擔憂的神色,李承幹搖着手中的蒲扇道:“其實這樣的也好,這說明舅舅的威信在朝中越來越低了,而孤在朝中的威信越來越高。”

蘇婉出身名門,自然是知道其中厲害,隨着儲君越來越鼎盛,朝中羣臣自然是偏向儲君的。

而趙國公即便是任職相位,也已不是當年了。

當今鄭公與房相都已年邁,唯有趙國公還留在朝中。

一位儲君越來越強大,外戚則會越來越弱。

若太子的纔能有限,需要仰仗這位舅舅。

那麼趙國公如今應該是如日中天的,反之則如眼下這般。

不過,蘇婉也深知自己也是外戚,武功蘇氏都已被關中士族推舉爲關中士族之首,這不過都是虛名而已。

如今的丈夫如此強大,武功蘇氏唯有與丈夫共進退,只此一條路。

蘇婉身爲太子的正妃,很多時候爲了照顧東宮的家業,有時也是十分耗費心力的,顧不上孩子。

東宮的家業很龐大,河西走廊,蜀中鹽場,關中幾處作坊。

感受到溫暖的手掌握着自己的手,蘇婉也是明媚一笑,丈夫的手是如此地溫暖。

正如殿下所言,殿下不是父皇,也無法成爲父皇那樣的人。

父皇在世人面前是光芒萬丈的,但唯有太子殿下,始終溫暖且有光。

貞觀二十年,臨近十月,回到洛陽半月之後,又要搬家了,因長安送來了消息,鄭公的病情又一次加重。

鄭公又讓人送了信來。

現在的鄭公只能坐在輪椅上,手也無法書寫了。

而書信是他的兒子代寫的,他老人家又一次勸諫陛下退位,讓太子登基。

李承幹站在大殿前,殿內是正在看着書信的父皇。

殿外是一隊隊的內侍衛在搬着要運回長安的箱子。

每年,秋雨如期而至,一直伴隨着這個帝國,李承幹伸手接住一些雨水,感受秋雨的涼意。

遠處,一個身影正在朝着大殿走來。

有人爲這個老邁的身影撐着傘。

走得近了一些,便看到是谷那律老先生,李承幹走入雨中幫忙攙扶,“老先生,怎麼今日來了?”

谷那律懷中還抱着一卷書,道:“這是老朽編撰的書,特意爲殿下送來。”

李承幹接過書籍,扶着老先生在大殿前的屋檐下避雨,又道:“您老不用親自來一趟的。”

言罷,又讓人搬來了椅子。

谷那律坐下來,看了看殿內,道:“陛下這是……”

此刻的父皇正在殿內,情緒低落。

李承幹解釋道:“鄭公病情又加重了。”

谷那律嘆道:“聽說陛下時常將鄭公看作一面鏡子。”

“嗯,父皇一直看重鄭公,其實早在兩年前鄭公的身體就不能再處理國事。”

谷那律低聲道:“這世上總會有很多意難平之事,敢問殿下可知鄭公牽掛的是什麼?”

“他老人家還想着孤登基,其實早在父皇東征之前,鄭公就這麼說了。”

殿前安靜了片刻,只有沙沙的雨水入耳。

谷那律無言嘆息一聲。

李承乾沒有當即打開這卷書,而是詢問道:“老先生此來可否一同前往長安?”

“老朽就不去長安了,也走不了這麼遠的路,就留在洛陽吧,洛陽也很好,這裡繁華,人也多,孩子也多,崇文館的書更多。”

“嗷……”谷那律似有回憶之色,他撫須詢問道:“怎麼紅樓這卷書至今沒有一個結果?”

早在十年前,紅樓就停止了後續的內容。

這卷書在士林中被列爲禁書,他們禁止孩子或者更多的人年輕人去看紅樓。

但這又能如何,紅樓這卷書依舊在坊間或者是士族子弟中傳播甚廣。

谷那律詢問道:“是此書當真沒有之後的事了嗎?”

李承乾道:“不知道呀。”

谷那律笑道:“那世人煩憂便更多了。”

“多一些好,世人多煩憂纔會有人爲之去努力,正如老先生想要教化世人。”

“哈哈哈……”

谷那律忽然放大笑了起來,老人家笑得很開懷,以前從未見過他如此地開懷。

“老朽若再年輕四十歲,那必定與太子殿下是摯友。”

“老先生此言差矣,孤成不了大儒。”

“哈哈哈……”谷那律又笑了,他笑得用柺杖拄地,後仰道:“老朽此生得太子殿下這位忘年之交,此生足矣。”

李承幹蹙眉道:“老先生說笑了。”

谷那律依舊面帶笑容,彎着腰站起身道:“這卷書就交給太子殿下了。”

“謝老先生。”李承幹躬身送別。

依舊有個年輕的學生給這位老先生撐着傘,谷那律的腳步輕鬆了許多。

從前隋到武德年間,再到如今的貞觀二十年,這一代人經歷了太多跌宕起伏。

就如父皇,李衛公,秦瓊,尉遲大將軍,英公他們重情重義,一諾千金願千里奔赴,他們的人生多是豪氣萬丈的。

英雄豪氣令天下人驚豔,馳騁疆場,平定天下。

可如今,他們老了,他們畢生的努力造就了這個時代。

李承幹走入大殿內,坐在父皇身側,也拿起鄭公書信看着。

李世民沉着臉,低聲道:“回長安吧。”

“嗯,確實該回去了。”

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13.第213章 旱情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第43章 一朝一夕間206.第206章 真話第56章 告老辭官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52章 爺孫倆第97章 謠言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113章 班底構成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7章 善終的老臣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50.第250章 夜釣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91章 及冠賀禮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321章 臂膀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61章 迎接陛下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66章 大將軍教導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186.第186章 杜正倫309.第309章 發兵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84章 戰書第131章 折衝府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28章 風波乍起365.第365章 宴席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43章 一朝一夕間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16章 德智體美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3章 太子講故事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175章 莫要內耗第77章 立冬宴席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83章 頡利的近況第165章 難免的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190.第190章 下蛋了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260.第260章 談人生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109章 指指點點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379.第379章 歸長安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14章 偏心的父皇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34章 儲君心事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83章 頡利的近況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
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299.第299章 爲何哭,爲何笑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213.第213章 旱情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第43章 一朝一夕間206.第206章 真話第56章 告老辭官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52章 爺孫倆第97章 謠言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113章 班底構成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7章 善終的老臣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50.第250章 夜釣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91章 及冠賀禮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321章 臂膀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61章 迎接陛下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66章 大將軍教導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186.第186章 杜正倫309.第309章 發兵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第84章 戰書第131章 折衝府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28章 風波乍起365.第365章 宴席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43章 一朝一夕間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16章 德智體美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3章 太子講故事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175章 莫要內耗第77章 立冬宴席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83章 頡利的近況第165章 難免的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190.第190章 下蛋了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260.第260章 談人生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第109章 指指點點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379.第379章 歸長安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14章 偏心的父皇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46章 秋獵前的一致意見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第124章 圓滿的成果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34章 儲君心事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83章 頡利的近況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