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

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訪大使

興慶宮,花萼相輝樓。

李隆基剛定下後天舉行新年大宴。

以往的新年,李隆基會和其他的嬪妃們和兒子女兒,在大宴前舉行家宴。

現在則是隻宴請公主、駙馬、皇子、王妃、太子、太子妃和皇孫們。

嬪妃只有楊玉環一人。

除此之外,楊家姐妹一起在新年玩樂,堂而皇之參加李隆基的家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這是楊玉環封爲貴妃後的真實寫照。

不過細細一數,壽王和壽王妃好像不在場。

剛纔壽王來拜見一番後,就以身體不適爲由,在壽王妃韋氏的攙扶下,離開興慶宮。

李隆基只是叮囑壽王好好調養身體。

其他的子女倒還好,兒子不談,有幾個女兒,李隆基還是很寵愛的,她們頻頻在李隆基年前撒嬌祝福,李隆基一高興,就賜予她們許多金銀珠寶。

皇子王孫們對楊氏三姐妹都很尊敬,不斷向她們示好,以“娘子”相稱,

他們這些皇子皇孫的話,肯定沒有楊玉瑤等人有用。

就在李隆基玩得開心的時候,加急奏摺至興慶宮,高力士匆匆入殿,到他耳邊低語道。

被打擾雅興,本來李隆基很不耐煩,但當得知是九曲的捷報後,立刻來了精神。

李隆基愛美人,更愛江山。

他在乎自己身後的地位。

雖然監軍張道斌秘密彙報過雞心谷的戰況和李瑄橫掃九曲。

但張道斌在雞心谷,對九曲的事情一知半解。

而且張道斌也沒有詳細的戰報。

監軍在河隴沒地位可沒那麼高。

張道斌就很怕李瑄!

郭全因爲污衊李瑄,然後人沒了。使張道斌一直聽從李瑄的話,不敢插手軍務。

李瑄沒敲定九曲之戰結束,張道斌就不能仔細密奏李隆基。

當前,李隆基只知道李瑄連克吐蕃五城,斬吐蕃大論,九曲初定。

是否徹底佔領九曲,穩住九曲,李隆基還不清楚。

“三位姨先陪玉環觀看歌舞,我有事處理一下。”

李隆基起身向楊氏姐妹說了一句。

“今日元正?三郎貴爲天子,什麼事要親力親爲。”

楊玉瑤與李隆基熟絡後,說話大膽。

“七郎從邊關帶來軍事,需要我去偏殿一觀。”

李隆基起身,說出緣由。

“原來是七郎啊!那一定是又打勝仗了。”

楊玉瑤眼眸一亮,對於她得不到的人,她一直饞得很。

像長安這些王公貴族,哪個不拜在她石榴裙下。

唯有對她不假辭色的李瑄,令楊玉瑤心癢難耐。

“哈哈……”

李隆基笑了一聲,在高力士的陪同下,步入偏殿。

楊玉瑤這纔沒有阻攔,她絲毫沒感覺到旁邊的楊玉環心不在焉。

偏殿內,李隆基先是打開賀表。

看到賀表的內容,他心中的石頭落地。

不僅僅收復九曲,還將九曲以東,全部收入囊中。

河隴交界,吐蕃的勢力僅剩下青海了。

從戰報的描述上,李隆基看到士兵們的艱辛,一直在雪中戰鬥,有上千名士兵還未開戰,就已病倒。

他能理解李瑄沒有乘勝追擊至青海,與吐蕃決戰。

在深厚的積雪中作戰,有極大的風險。

總共殲滅敵人七萬五千人,還收復了九曲吐谷渾、白蘭羌。

從頭到尾,也僅僅戰死不到萬人。

在李隆基的理解中,攻城戰都死傷慘重,李瑄卻能做到這麼少的損失。

這保留了大唐精銳,可以爲他開擴更多疆土。

在所獲上,也十分罕見。

李瑄已經派遣士兵將四十五車金銀珠寶,通過河西長行轉運,送至長安。

這些是所獲得金銀珠寶的九成,按照軍規,節度使能截留一成,分給將士。

但需要擬訂分配名單,交給兵部,以防止節度使私吞。

事實上,節度使私吞金銀珠寶有許多種方法。

以至於李隆基覺得李瑄繳獲的物資,比別的節度使多得多。

在唐初的時候,每一次將領出徵後班師回朝,都有官吏向李世民彈劾出戰的將領,無非是這些將領和將領的手下貪污戰利品。

基本上一彈劾一個準!

“力士,七郎慰我啊!”

李隆基看完賀表後,向自己的老夥伴高力士說道。

“還是聖人慧眼如炬,得到霍去病一樣的忠臣猛將。”高力士回答很圓滑。

“九曲已失,城池皆被我大唐所拔,青海雖大,卻無險要可守。將吐蕃驅逐出青海,指日可待。”

李隆基腦海中呈現青海的地圖,覺得以李瑄的能力,今年一定可以幫助他拿下青海。

至於石堡城?

什麼樣的庸人才會想着去進攻石堡城?

“還是不要大意,青海西南可是大非嶺,大非嶺旁邊是大非川,聖人當爲七郎準備好錢糧,一舉將其攻克,解除河隴百年的憂患。”

高力士向李隆基提醒道。

“如此大的功勞,我會厚賞河隴將士的絹錢,激勵三軍士氣。相信七郎會汲取教訓,妥善地完成青海之戰。”

李隆基點頭,等假期結束,他會向宰相們商議對將士們的賞賜,還有對李瑄的封賞。

高力士提示李隆基,還有兩份奏摺,李隆基繼續觀看。

關於九曲設郡的奏摺。

徹底將九曲和九曲以東,納入版圖,讓李隆基拍案叫絕。

他覺得一定要實行,這樣就可以將邊軍往前推移,河隴變得更安全。

“九曲郡、洮陽郡。以後平定青海,可以設一個青海郡……”

李隆基邊看邊點頭。

設立牧監、牧區、屯區,這也是必然的,不能浪費這麼肥沃的土地。

可以趁機遷徙一批百姓到九曲,緩解土地兼併帶來的壓力。

李瑄的改軍計劃,是爲進攻青海準備,李隆基覺得很合理。

在李隆基看來,拿下九曲這肥沃之地,隴右河西多養活一萬三千士兵輕而易舉。

wωω ⊕TTκan ⊕¢ ○

河西雖然兵力少,但回紇骨力裴羅請書賠罪,獻上大量金銀珠寶。

等冰雪過後,回紇繼承人磨延啜會到長安謝罪,李隆基看到回紇的誠意,料定他們不敢再冒犯大唐。

但王忠嗣佈置在峽口的兵馬一直未撤走,以防止回紇兩面三刀。

最後是爲將士請功的奏摺,他只是看一眼就同意,讓宰相和兵部去安排。

一場大戰後,將士通過軍功進爵無可厚非,不僅僅是李瑄,安祿山、王忠嗣亦如此。

將領建立威望,爲將士爭奪利益是很大一方面。

“對了!那個斬殺吐蕃元帥的南霽雲,和擒拿吐蕃大論的車神塞,一定要拜爲大將軍,朕曾有詔書,不能食言!”

李隆基沒忘記這件事情。

雖然有大臣彈劾李瑄貿然殺死吐蕃大論,但李瑄在奏摺上向李隆基解釋過。

論悉頰藏的做法引起軍憤,冒犯聖威,藐視大唐。如果不殺論悉頰藏,以後打仗的時候,吐蕃都用漢人奴隸來要挾,那會有更多無辜的子民被殺,還會影響戰鬥。

李瑄強調李隆基愛民如子,不過是殺一名小國宰相,如果聖人一聲令下,哪怕遠在邏些城,也會將吐蕃贊普的頭顱奉上。

有這樣連吹帶捧的奏摺,李隆基自然不會因爲李瑄斬殺論悉頰藏而生氣。

更何況李隆基對吐蕃一直印象不好,殺就殺了。

吐蕃宰相死在大唐手中,看看周圍的藩屬國哪個還敢無禮冒犯?

又看一次戰表後,李隆基才美滋滋地回到宴會上。

高興的他,拿出綠色的玉笛吹奏,子孫們不斷歡呼。

楊玉環看起來也很高興,笑靨如花,花萼相輝樓中冬季綻放的水仙花,也不及她的美麗。

李隆基看楊玉環笑得很開心,他吹着玉笛走到楊玉環,眼角也露出笑容……

正月初三的大宴會上,李隆基向李林甫和裴寬支會一聲,讓他們儘早傳令郡縣,把收復九曲的好消息,傳遍全國。讓天下百姓知道他的治下的豐功偉績。

天寶相比於開元,更爲繁盛!

同時,李隆基讓李林甫、裴寬擬訂對河隴將士的獎賞、提拔。

至於李瑄的封賞,由李隆基親自決定。 元正大宴上,李隆基愛屋及烏,將李適之邀請到榻前,一連飲酒六杯。

還特意問李適之的其他兒子現在都在幹什麼?

得知李適之其他兒子的官職後,他當即提拔四兄李季卿爲宗正少卿,大兄李霅爲禮部侍郎,三兄李琦爲京兆少尹。

甚至在殿前爲羽林郎的李琅,都被李隆基賜予一個五品的散官,用以標榜身份。

別的名將立功,都是兒子萌蔭受封。如不久前王忠嗣的一個兒子,被封爲五品官。

而李瑄讓自己的兄弟富貴,這件事情傳出去,必定成爲美談。

李適之也唏噓不已,連忙代替兒子們謝恩。

……

下方,李林甫和安祿山兩人坐在一起,推杯換盞。

安祿山露出憨厚的笑容,恭恭敬敬地向李林甫敬酒。

每喝一杯酒,還搖頭晃腦的。

“上面那個人當宰相的時候不如我,現在回家養老卻在我之上了,這是何爲?”

李林甫看了一眼大殿的最上方,緩緩地說道。

上方只有李隆基、楊玉環、李適之。

他說得是誰,不言自明。

“胡人愚鈍,右相的意思我不明白。”

安祿山裝作不知,大眼睛看着李林甫,似乎是讓李林甫說詳細一點。

他幾天前剛趕回來,作爲楊玉環和李隆基的乾兒子,過年時自然要討好一番,以盡孝心。

他知道李瑄與李林甫的爭鬥,但李瑄勢大,更得聖人寵愛,這個時候他不願與李瑄作對。

他剛聽說李瑄大破吐蕃,收復九曲的事情,暗歎李瑄太厲害了。

他麾下的燕雲鐵騎不知與李瑄的兵馬對比如何?

反正李瑄的戰績,他無法達到。

“你覺得是宋國公尊貴,還是我更尊貴。”李林甫不管安祿山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又對他問一句。

“右相是百官之首,當然是您更尊貴了。”

安祿山脫口而出。

“呵呵……”

李林甫只是笑一聲。

他被李瑄幾棒子打得,現在都沒反應過來,權勢遠遠不如開元后期。

之前眼看就要重新兼任吏部尚書,李瑄又整他一番,讓他兼任吏部尚書遙遙無期。

“唉!今年秋天我請王忠嗣派兵幫助我修建雄武城,防止契丹、奚再造反,可他率領太原的兵馬到我那裡走一圈後,竟然向聖人誣告我謀反。我肚子裡裝着赤誠的忠心,怎麼可能謀反呢!還好聖人明鑑,沒有信王忠嗣的鬼話。”

突然間,安祿山貌似很生氣地向李林甫說道。

大家都是聖人的乾兒子,卻被王忠嗣告一狀。

當時他收到消息後都炸毛了,還好他和監軍關係不錯,河北的採訪處置使也說他沒有造反。

實際上,安祿山讓王忠嗣派人築雄武城,確實憋着壞心眼。

他想趁機在城築好的時候,將王忠嗣派來的士兵截留,爲范陽、平盧所用。

正常情況下,王忠嗣派遣士兵去就行。

但王忠嗣覺得不對勁,因爲范陽、平盧那麼多兵馬,還需要從河東調兵去築城嗎?

所以王忠嗣親自帶人到安祿山的地盤。

但是沒有見到安祿山,卻見到安祿山麾下軍城儲存有大量的攻城器械。

這還得了?

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對付的都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有城可攻。

安祿山儲存攻城器械幹嘛?

再加上安祿山地盤有許多昭武九姓慄特人,讓王忠嗣覺得安祿山有謀反的嫌疑,就上奏安祿山謀反。

李隆基想到安祿山“純樸野人”的形象,一點都不信安祿山謀反,覺得王忠嗣多慮了。

爲保險起見,李隆基讓監軍和河北採訪使回信。

監軍說安祿山安邊衛民,採訪使張利貞說安祿山公正無私。

李隆基又召見兩位宰相。

李林甫自然不會說安祿山壞話,更何況他早就看王忠嗣不順眼了。

裴寬又因安祿山接替他而離職,覺得范陽軍沒問題。

這讓李隆基打消顧慮,下詔王忠嗣好好守土安疆,這樣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不要再揣測了。

王忠嗣明知安祿山有造反的動機,卻無能爲力。

由此,安祿山對王忠嗣恨之入骨。

這是他成大事的絆腳石之一,必須想辦法除去。

“安將軍,某些人賊喊說賊也不一定呢!”

聽到安祿山的話後,李林甫眼睛微眯。

他覺得可以利用一下安祿山對王忠嗣的仇恨。

“我贊成右相的話,他一定貌忠似奸。如果需要,我支持右相做任何事情。”

安祿山看周圍沒人,湊到李林甫面前說話。

李林甫也微微一笑,沒有再多說。

有安祿山支持,搬倒王忠嗣就更容易了。

由於王忠嗣一直在太原,他已經物色好一個在太原幹過的官吏,準備去彈劾王忠嗣。

現在只需要等,或者製造一個機會。

李林甫怕王忠嗣入相,更是準備借打擊王忠嗣,再次牽連李亨。

一箭雙鵰的計策!

至於王忠嗣弄倒後,朔方、河東誰來兼任,他不管。

總不可能是已經兼任兩鎮節度使的李瑄……

……

一場元正大宴,在歡快的氣氛下結束。

紙醉金迷,歌舞昇平。

還有看不見的刀光劍影。

沒過幾天,李隆基收到尺帶珠丹的國書。

國書的內容讓李隆基看後笑得合不攏嘴,數十年的對手,相愛相殺的妹夫,第一次口頭承認爲大唐的附屬。

這一瞬間,讓李隆基非常爽快。

再看李瑄的奏摺後,李隆基明白這是尺帶珠丹忍辱負重的緩兵之計,爲拖延唐軍進攻青海的步伐。

現在唐軍步步緊逼,控制洪濟橋隨時入青海,吐蕃想以此換取和平,通過上貢,來獲得休養生息的時機。

即便如此,李隆基也很高興。

他提出一個無禮的要求,求和可以,但尺帶珠丹要親自來長安拜見大唐天子,商議每年的上貢物品。

李隆基知道,以尺帶珠丹的自負,斷然不可能來到長安。

連吐蕃的松贊干布,都從未來過長安,倒是吐蕃的大相來過幾次。

他也害怕一來長安,就無法再回去了。

可以說,當李隆基的詔書傳到吐蕃後,是一紙宣戰書。

吐蕃要麼捨棄青海,要麼全力備戰。

在第二日的朝會上,竟然有大臣同意尺帶珠丹請爲藩屬的,李隆基大怒,直接以赤嶺會盟爲例子,痛斥這些大臣一頓,差點就把這些大臣以“阻礙邊功”爲由免職。

緊接着,對隴右諸軍的絹、錢封賞也出來了,從洛陽、長安的府庫出錢三十萬貫,絹十萬匹,作爲朝廷的賞賜。

任南霽云爲左武衛大將軍,任車神塞爲左領軍衛大將軍。

高秀巖爲隴右節度營田支度副使,安思順爲河西節度營田支度副使。

哥舒翰爲九曲郡太守,慕容曦皓爲洮陽郡太守兼河隴押蕃副使。

封白蘭羌王爲忠義王。

其他對將領、僚屬的封賞,兵部和政事堂同意李瑄的舉薦。

李瑄有理有據,李林甫都不敢反駁,怕李瑄鬧到李隆基那裡去。

兵部尚書皇甫惟明更是直接簽字。

接下來就是關於對李瑄的封賞,大臣們都看着李隆基。

“李將軍收復九曲,大破吐蕃,一雪國家的恥辱,當爲忠臣英雄……”

“賞李將軍絹三千匹,金五百,銀兩千,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漆器一百件,教坊歌舞美女十名。”

“今免去李將軍左龍武大將軍,遷右羽林大將軍,兼任河西、隴右採訪大使,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實封加三百戶。其他職事官、使職、散官品秩不變。”

李隆基話音落,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臣們面面相覷,終於還是封公爵了。

父子同爲公爵,從古至今,沒有同時出現過。

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6章 回樂城中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2章 大案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4章 殺人滅口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55章 頗黎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06章 積石軍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章 靈翠樓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17章 楊玉環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72章 心在動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43章 豪強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4章 神勇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23章 名將的落幕
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6章 回樂城中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2章 大案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44章 殺人滅口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55章 頗黎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06章 積石軍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章 靈翠樓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17章 楊玉環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72章 心在動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43章 豪強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4章 神勇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23章 名將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