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李泌之策

豫陰沉着臉大步走進御書房,後面的宦官和宮女遠遠在他們記憶裡,皇上登基以來似乎還從來沒有這麼震怒過,一進門,李豫一把扯下頭上的沖天冠,將它狠狠摔在地上,房間裡的幾個宦官嚇得立刻跪了下來。

“統統給朕滾出去!”

李豫仰躺在龍椅中,目光緊盯着頭上的房頂,牙齒將嘴脣咬出兩個深深的血印,今天,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他信賴而準備重用的張倚,竟被李清栽上通敵之罪給宰了,不僅如此,如此明顯的栽贓,竟無一個大臣出來反駁,看來他們都是被李清的五千騎兵嚇破了膽,竟連師傅都站在李清一邊。

其實李豫也知道李泌是爲自己好,但他這種偏向於李清的立場卻使他憤恨不已,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在大唐的朝堂裡竟沒有一個人願爲他赴命,他用力揉搓着太陽穴,心中一陣陣悲鳴,“難道朕真的要做一個傀儡皇帝嗎?”

“陛下!又是在爲那李清生氣了嗎?”

聲音清而甜膩,李豫輕輕嘆了一聲,返身捉住她的手,這是他最近新納的一個妃子,極爲寵愛,她叫長孫藍玉,是郭子儀手下大將長孫全緒的獨女,而長孫全緒也是大唐貴族,是唐初長孫無忌的嫡嗣,家族勢力龐大,而且長孫全緒手下也有二萬寶應軍,目前駐紮在河東蒲州。

長孫藍玉聰明伶俐,極會討李豫歡心,又精通文墨,顧李豫便特許她可以進入自己的書房。聽到她的聲音,李豫氣便消了一半,他將長孫藍玉坐在自己膝上。忿忿說道:“只恨朕手上無兵,不要多。只要有幾千忠義之士,朕就可以親率他們奪回屬於朕的東西。”

長孫藍玉低頭想了一下,她忽然擡起頭對李豫道:“要不然臣妾寫一封給父親,請他支持皇上!”

李豫原本只是幾句氣話。但長孫藍玉地話卻彷彿給他打開了一扇窗戶,使他一下子看到了明媚的陽光,李豫立刻興奮地道:“長孫世代忠良。朕怎麼把你們忘了呢!愛妃可立刻與長孫將軍聯繫。若有消息。可即刻通知朕!”

長孫藍玉回身摟住他的脖子。用玉指在他鼻尖上輕輕點了一下。撒嬌道:“不準叫將軍。要叫國丈!”

李豫聽她地聲音又嗲又嬌。腹下的火漸漸升起。手上也開始不老實起來。

這時,守侯在門外馬英俊心情十分複雜,他很清楚張倚被殺這件事地前因後果。正是自己一紙密報,送了他的性命。不過邊令誠沒有回來。卻又使他長長地鬆了口氣,對皇上的不幸他深表同情。可又恨他不體諒自己的難處,宮中地鬥爭可比朝堂裡殘酷得多。

馬英俊心裡正在爲自己解脫。忽然,他遠遠地看見一大羣宮女正簇擁着皇后沈珍珠向這邊快步走來。他立刻低聲向房間內稟報,“陛下,皇后娘娘來了。

沈珍珠的突然到來打斷了李豫的性致,他臉一沉。不悅地道:“讓她回去,朕不想見她!”

“皇上爲何不想見臣妾,難道有什麼不便嗎?”沈珍珠面色如寒冰,極爲難看。她剛聽人稟報皇上受了氣,怒氣衝衝返回,心中擔憂他認死理而想不通。便急急趕來勸慰,不料卻吃了閉門羹,她見侍侯長孫藍玉地幾個宮女也站在外間,便立刻明白是被她搶了先機,皇宮裡這也本是正常之事。但皇上竟當着另一個女人地面讓她下不來臺,這使她心中十分難受,而且這是在御書房。是處理天下大事地地方,長孫藍玉卻勾引皇上宣淫。若事情傳出去,皇上地名聲可就毀了。

“皇上,這麼晚御書房還亮着燈,大臣們都在以皇上地勤政而自勉,臣妾地話雖不好聽。卻是爲了皇上好,請皇上愛惜身體,早一點回宮吧!”

過了半晌,長孫藍玉從另一個門急急惶惶地跑了,李豫卻慢慢開了門,冷着臉道:“皇后可以進來了。”

沈珍珠進了書房,只見在李豫地龍椅上還掛有一條桃紅色地腰帶。她心中極爲不滿。但仍然強作笑顏道:“臣妾聽說陛下今日受了委屈。所以特來探望,希望陛下將目光放長遠一點。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臣妾也知昔日韓信受辱而不驚,憤而好學才終成大器;漢之高祖出身亭長,一生挫折何其之多,但他屢挫屢奮,最後打下四百年漢室江山,只要陛下勤政愛民,親大臣、遠小人,事事以我大唐社稷爲重,臣妾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若是李豫爲楚王時,沈珍珠這一番話必定使他心中感動不已,可現在聽來,卻感覺異常刺耳,他冷哼一聲道:“皇后之責在維護內宮秩序,不得干政、不得過問國事,你來朕的御書房已經壞了規矩,請不要再說不符合你身份的話,若沒別地事,你可以去了!”

沈珍珠見丈夫話語冷漠,心中不由暗歎,李豫爲王時是何等謙恭多禮,可當了皇帝后爲了權力的得失,他似乎完全變了一個人,變得無比陌生,沈珍珠本也是個極剛烈地女子,見李豫不但不聽勸告,還出言譏諷,她再也忍不住心中地憤怒,跪下來反駁道:“臣妾是皇后,不得干政不假,可臣妾又幾時過問過國事?既然皇上口口聲聲說規矩,不準臣妾來御書房,那爲何長孫婕妤卻可以隨便進入,她只是一個婕妤,隔着九嬪四妃纔到皇后,皇上卻攬她在內而摒我於外,這宮中的規矩爲何又不講了?”

她句句據理力爭,駁得李豫啞口無言,他臉上掛不住,氣得渾身發抖,他指着沈珍珠斥道:“長孫雖只是婕妤,但她出身名門。她地父親可助我一臂之力,比起你這個無用的皇后管用得多,你膽敢再當面刺朕。朕就廢了你!”

沈珍珠地眼中涌出了淚花,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竟是這樣涼薄無情。一時她灰了心,不再說一句話,行了個禮,起身慢慢地走了。

李豫心情愈壞。他將門重重一摔,‘砰!’地一聲將沈珍珠關在門外,這時。一名宦官正匆匆趕來。見此情景頓時嚇得不敢吭聲。但正好被李豫在

一瞬間看見了。

過了半天,他才緩緩問道:“什麼事?”

“皇上。李詹事在宮外求見!”

李豫長長吐了一口悶氣,“召他進來!”

他知道李泌必然會來,所以才特地在御書房等他,過了一會兒,李泌匆匆趕來,進了房間,卻將準備跟進的馬英俊關在了門外。雖然他猜不出是馬英俊泄的密,但今天他要和李豫談的話,絕不能讓第三人聽見。

李泌快步走到李豫面前,向他深施一禮笑道:“這麼晚陛下還勤政不休,真是大唐之幸也!”

“朕其實也有點累了,師傅請坐吧!”李豫拾起一本奏摺翻了翻,隨即扔在桌上嘆道:“他一回來。這些奏摺朕恐怕就做不了主了。”

“今天李清殺了張倚,臣倒以爲是一件好事。”

李泌見皇上眼中詫異,便輕捋長鬚笑了笑,慢慢開導他道:“張倚看似事事替陛下着想,可他卻是盡揀陛下順耳的話講,讓陛下覺得他似乎總說到點子上,聽之信之,其實他是在害陛下。遠地不說,就說郭子儀之事,上次陛下告訴我想用郭子儀替代李清,這大概就是張倚出地主意吧!若真這樣做了,陛下恐怕要大難臨頭。”

李豫的目光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這次召郭子儀進京正是有這個打算,而李泌的話卻似迎面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師傅請詳說!”

李泌輕輕點了點頭。繼續道:“張倚實際上只是一個政客。他只能泛泛而談。話似好聽,可在細節上卻一帶而過。可真正要做成一件事,又必須得從細節上入手,還是說郭子儀這件事,張倚只說用他替代李清,可郭子儀本人的態度呢?他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能替代李清嗎?若能的話,怎麼替代?是直接奪李清的兵權,還是讓他們血拼一場?還有最關鍵地一事,他有沒有被李清收服?如果連這個都不瞭解清楚,就貿然告訴他,陛下要用他爲大元帥,倘若他轉身去告訴李清,陛下豈不是大禍臨頭?”

說到此,李泌嘆了一口氣道:“從今天郭子儀地表現來看,他確實是一個十分圓滑之人,表面上他給陛下跪地叩首,說什麼君臣之禮不可廢,可當李清指責張倚通敵時,他也在洛陽作戰,完全可以站出來爲陛下說話,可他卻沉默了,試問這樣地人陛下怎麼能託付他大事呢?”

李豫的臉略略有些紅了,師傅說地這些,他都沒有考慮過,他確實打算明日就召見郭子儀,和他談接李清兵權之事,現在他才覺得自己是有些孟浪了。

“師傅,那我該怎麼辦呢?”李豫無奈地嘆了口氣,不知不覺,他把‘朕’換成了‘我’字,彷彿又回到了他謙虛好學的少年時代。

“忍!”李泌重重地說出了這個字,“我還是那句老話,忍耐以等待天時!”

李豫搖搖頭,不甘心地說道:“可是師傅,我真的很難忍,現在安賊大勢已去,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我,不!朕好想施展拳腳,好好的大幹一番,可眼前卻擋着李清這座大山啊!”

李泌靜靜地注視着這個年輕地君王,可以感受到他焦急的內心,這是個在深宮裡長大的君主,還缺少挫折與磨練,他怎麼可能是已在官場中拼鬥了十年的李清的對手,但幾個月的帝王生涯,他也開始有些進步了,至少在今天他忍下來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兆頭,假以時日,他必將越來越老辣成熟,完全可以和李清一博。

想到這,他淡淡地笑了笑道:“其實陛下也不是沒有事情可做,雖然陛下不能動李清地兵權,但卻可以動郭子儀、李光弼的兵權,尤其是郭子儀,他手下的幾員大將如衛伯玉、李抱玉、長孫全緒、張知節、烏崇福等等,這些要麼是京城世家子弟,要麼就是羽林軍出身,完全可以效忠陛下,過些日子我沒猜錯的話,李清必然會去相州會戰安慶緒,陛下便可趁機將這些忠良之後調入京中,奪了郭子儀的兵權,那時,李清也就不敢對陛下輕舉妄動了。”

此刻,李豫已經完全沒有了沮喪之感,他想起了長孫藍玉的話,立刻興奮地道:“朕可以用長孫全緒爲突破口,讓他逐一替朕進行聯繫,只要朕有兵在手,又有君王的大義,除非那李清效仿安祿山造反,否則他如何能取代朕?”

但李泌卻似乎沒有受他的情緒感染,他有一點憂慮,目光盯着窗外徐徐道:“陛下,臣這幾日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臣最擔心李清有一天會攀上李氏皇族地這棵大樹,宣稱他也是高祖之後,這樣以後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極有可能行纂位之事,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將李清的名份定下,讓他無法邁出這一步。”

這突然冒出的兩句話使李豫臉色大變,是!李清也是姓李,若他真稱自己爲皇室的某一偏支,宗正寺也不敢不聽,這確實是一件天大的事,多虧師傅先提了出來,他定了定心神,急忙問道:“那如何才能定下他的名份?”

李泌微微一嘆,“按道理是很簡單,陛下只要重重封賜他的先祖,先將他地身份大白於天下便可,可問題是臣翻遍了吏部和戶部地資料,又派人去儀隴查訪他地底細,竟找不到他的戶籍,只知道他最早是一個道士,而他地父母家人一概不知,這件事還真很難辦!除非.

“除非怎樣?”李豫急問道。

“除非他肯接受陛下指任給他的先祖,比如衛國公李靖,若他肯接受,那篡位可能性就沒有了。”

李泌長長地嘆了口氣,“這件事就由交給臣來和他談吧!”

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349章 清洗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374章 滿月酒第261章 策劃第314章 導火索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246章 科舉案(八)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69章 縣尉縣丞(一)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馬匪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56章 暗訪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60章 兄弟鬩牆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114章 成親第295章 對手第20章 官司(四)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37章 發薪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65章 利用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50章 暗流(二)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212章 求婚第36章 貴人(二)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暗流(一)第74章 絆腳石(二)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63章 楊家(二)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13章 以字鑑人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166章 誰是臥底?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233章 朝會上的爭奪(上)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59章 挖牆角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66章 歸程第209章 假道滅虢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203章 悲情牌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126章 暗渡陳倉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88章 刀刀見血第89章 困獸猶鬥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16章 義助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74章 絆腳石(二)
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349章 清洗第363章 馬嵬坡(六)第374章 滿月酒第261章 策劃第314章 導火索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385章 家國天下(五)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246章 科舉案(八)第76章 捐錢募款(一)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08章 暗流涌動第69章 縣尉縣丞(一)第292章 大國的決策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馬匪第21章 儀隴小攤(一)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56章 暗訪第369章 殺將立威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60章 兄弟鬩牆第155章 東宮案(九)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114章 成親第295章 對手第20章 官司(四)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37章 發薪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65章 利用第207章 觸犯權貴的利益第50章 暗流(二)第217章 和親事件第212章 求婚第36章 貴人(二)第238章 清平調李翰林醉酒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365章 微妙的朝議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17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暗流(一)第74章 絆腳石(二)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146章 東宮案起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9章 以直報怨(一)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59章 初見詩聖第63章 楊家(二)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127章 滇東收官第13章 以字鑑人第366章 勸說李豫第166章 誰是臥底?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233章 朝會上的爭奪(上)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59章 挖牆角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66章 歸程第209章 假道滅虢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70章 終下決心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203章 悲情牌第327章 安祿山的時機第126章 暗渡陳倉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375章 京兆尹與左相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88章 刀刀見血第89章 困獸猶鬥第92章 北番有人來第16章 義助第354章 戰爭與陰謀(四)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199章 王忠嗣的進勸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74章 絆腳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