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燙手山芋

楊雲楓與趙雲龍進入豐王府將蝗災即將來臨的事情通知李澄,李澄看了一眼南邊黑壓壓的天空,立刻讓人請來了李適之,張九齡如今正在回京的道路上,李澄在想是否等張九齡回京再說,楊雲楓卻不以爲然,立刻道:“此事刻不容緩,需要立刻進宮面見聖上,將實情相告,最遲明晨只怕大災就要來臨了,今夜必須做好一切準備!”

李適之立刻點頭道:“然也,蝗災來的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只怕我等上奏的奏摺,皇上看沒看到尚不可知,雲楓所言極是,此刻必須進宮面聖!”

李澄見李適之也如此說,只好換上服飾,與李適之、楊雲楓一起進宮,到了大明宮丹鳳門門口,士兵立刻上前攔住,道:“現在已經宮禁,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宮……”

李澄上前從腰間拿出一塊玉牌,衝着守衛喝道:“本王有緊急要務要向父皇稟告,誰敢攔我?”

守衛接過那玉牌看了一眼,正左右爲難之時,卻聽見後方一陣腳步聲傳來,楊雲楓轉頭看去,只見後來一堆人馬正向丹鳳門趕來,兩側的侍衛都提着燈籠,將路道照的通亮,李適之這時在楊雲楓李澄耳邊低聲道:“是壽王與李林甫!”

楊雲楓聞言心下一凜,這李林甫不用說了,在蒲州之時就已經開始聽聞他的名號了,至今都無緣得見,而那壽王李瑁也是進了長安,名號總在耳邊響起的人物,如今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一下在丹鳳門前都見到了。

李澄這時收起玉佩,轉頭看去,冷冷地道:“李林甫與李瑁來這裡……莫非也是……”

李澄正說着,那對人馬已經到了丹鳳門前,兩頂轎子落下,從中走出兩人,前方轎子中走出一個年紀二十五六,一身皇子服飾的青年,身材略胖,留着一瞥八字須,剛剛站定,就伸手摸了一把鬍鬚,見到楊雲楓、李澄與李適之後,本來就不大的眼睛眯了一下。

後面的轎子中則是走出一個身材高大,年過五旬,國字臉,劍眉方眼,鼻高嘴闊,頜下一縷青須較長,在微風中飄動,雙手負背,一雙眼睛也正盯着楊雲楓看,眼神深邃,完全看不出他的心裡究竟在想什麼,應該就是李林甫了。

只見李林甫與李瑁這時同時走向丹鳳門,李瑁看了一眼三人,最終眼神落在李澄身上,微微一笑道:“皇弟,這麼晚了,你來這裡所爲何事?”

李澄也是淡淡一笑,回道:“這麼晚了,皇兄不也是來這裡了麼?”

李林甫這時上前一步,對着李適之拱手道:“李大人也在此啊?”

李適之冷冷一笑,上前一步,拱手道:“李大人不是也來了麼?”

楊雲楓站在一旁覺得好笑,這一窩姓李的,現在在這窩裡鬥,還真是好不熱鬧,這時李林甫與李瑁的眼神都落在了楊雲楓的身上,李林甫這時微微一笑,對楊雲楓拱手道:“這位應該就是新上任的曹掾官楊釗,楊雲楓楊大人了吧?久仰久仰!”

楊雲楓知道李林甫心中定然是恨透了自己,此刻表面上卻裝作若無其事,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表演天賦,立刻拱手道:“下官見過李大人!”

李林甫只是點了點頭,立刻走到丹鳳門前,對守衛道:“本官與壽王有要事稟告皇上,速速開門!”

那守衛看了一眼李林甫,隨即立刻點頭道:“是,李大人!”說着站到一旁,將丹鳳門打開。

楊雲楓見狀不禁皺眉,自己這邊豐王李澄拿出玉牌都不讓進,而對方那邊只是李林甫一句話,便開門了,差距啊,這就是差距啊,楊雲楓甚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站錯了隊。

這時李適之在楊雲楓耳邊低聲道:“這守城的陳玄彬是陳玄禮的胞弟,也正是李林甫的推舉的!”

楊雲楓立刻會意,原來是李林甫的人,那就難怪了。

李林甫與李瑁進門後,轉頭看了一眼李澄、李適之與楊雲楓,隨即道:“既然三位也是要面見皇上的,不如一起吧,相信我等也都是所爲一事吧?”說着拂袖而去,李瑁看了李澄一眼,又看了楊雲楓一眼,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跟着李林甫而去。

李澄這時攥緊了拳頭,轉身道:“既然壽王與李林甫也是爲此事而來,我等還去何用?回府……”

李適之卻一把攔住了李澄,低聲道:“既然蝗災已經不可避免,然而此時又是太子之位的關鍵時刻,這賑災的差事,殿下必須爭來!”

楊雲楓聞言也立刻上前勸阻道:“李大人所言極是,殿下三思!”心中卻暗罵李澄這個蠢貨,這點問題都想不通,就只知道意氣用事。

李澄想了一會,這才點了點頭,立刻領着楊雲楓進了丹鳳門,聽着丹鳳門隆隆關閉之聲,楊雲楓暗道:“前兩日老子還要走側門,如今也堂而皇之的走正門了,哼哼!”

一衆人先後到了大明宮的紫宸殿偏殿,這紫宸殿後面就是所謂的後宮了,大臣一般情況都不能進入,所以只能在紫宸殿的偏殿等候,這也是楊雲楓第二次來紫宸殿了。

衆人在紫宸殿的偏殿等了片刻,一旁的宮女給衆人上茶,李林甫這時盯着楊雲楓看了好一會,笑道:“楊大人今年尚未至弱冠之年吧,小小年紀,就已經是從五品的大員了,真是後生可畏啊!”

李林甫的眼神讓楊雲楓感到很不舒服,楊雲楓起身拱手道:“雲楓初入仕途,猶如莽漢入花叢,粗手粗腳,不免會踐踏花叢,有得罪之處,還請李大人多多海涵與指點纔是,楊雲楓一個無知學童,蒙聖上恩典纔有今日,日後要與李大人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李林甫見楊雲楓表面上對自己客客氣氣,但是說話的語氣卻是不卑不亢,看着楊雲楓沉吟了良久,這才連道:“好說,好說,你我日後同朝爲官,既是同僚,學武前後達者爲先,互相學習的機會還有很多!”

卻在這時,只聽高力士的聲音在後殿傳來,道:“皇上駕到!”衆人聞言立刻起身,紛紛跪倒在殿中,楊雲楓無法,也只好跟着跪下,心中暗道:“若是老子當政,先廢了這鳥甚子的破規矩!”

不時李隆基一眼惺忪的走來,看了一眼衆人後,立刻坐下伸手道:“都起來說話吧!”待衆人謝恩起身後,掃了一眼衆人,問道:“這麼晚了,幾位愛卿前來所爲何事?”

李澄立刻起身,卻被李瑁搶先了一步,拱手對李隆基道:“父皇,兒臣今夜見南方有黑雲北移,又見長安城中蝗蟲異常之多,所以親自騎馬去了南方查探了一番,發現那團黑雲原來是蝗蟲,正向長安而來……”

李澄這時也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王,昨日兒臣就已經上了奏摺,只怕南方官員多有瞞報蝗災,如今蝗災北移長安,我們需要早做準備纔是,兒臣已經親自查過了,長安的幾座義倉存糧並不多,只怕不及救災啊!”

楊雲楓聽着兄弟倆一個比一個能吹,那李瑁竟然說自己親自騎馬去南方看了,實在可笑,而這李澄也不遑多讓,說什麼親自查了長安的義倉,連自己向他說明災情之時,他都不放在心上,又豈會親自去查?最多也就是手下的人查到了,通知了他們罷了。

這時只見李隆基皺起眉頭,道:“澄兒,你上過奏摺麼?爲何朕至今尚未看到?”

李林甫這時拱手道:“皇上,即便是看到了奏摺也無濟於事,如今當務之急是籌措救災之事!”

李適之這時也道:“不錯,雖然一個晚上,只怕於救災也無濟於事,不過畢竟能先穩定周邊百姓的民心!”

李隆基點了點頭,道:“那麼兩位愛卿可有何良策?”

李適之與李林甫對視了一眼,李適之這時道:“長安的義倉存糧最多隻能維持一個月的,而眼下情形,若是從江南調糧食來,最快也要一個半個月,也就是說當中會有半個月時間的斷糧期……”

李隆基皺眉道:“那麼周邊的義倉呢?”

李林甫這時上前道:“皇上,這些義倉的糧食大多數已經計算在內了,而較遠的岐州、鳳州、興州、涼州都已經遭災了,即便是將長安北邊的糧草暫時調運過來,這蝗災不同其他,待它們吃光了長安的,必然還會北上,到時候北方也會缺糧,更何況北方還有戍邊的將士……”

李隆基這時候站起身來,怒聲道:“南邊遭了蝗災,爲何朕一封奏摺都沒有看到過,這些官吏是否將朕當做了隋煬帝了?如今事出突然,你們說如何是好?”

李林甫與李適之這時立刻跪倒在地,李林甫立刻道:“如今之計,應該立刻向長安城以及周邊城市的米商借糧度宰……”

李隆基這時看向李適之,問道:“你呢,你有何辦法?”

李適之立刻道:“李大人所言極是,不過城中米商的積糧只怕也是有限,現在不是長安一處遇災,而是南方蜀中之地盡數遭災,只怕需要更多的糧食!要借也是要向城中的那些皇室宗親們借……”

李隆基皺眉道:“你的意思是向宗氏、親王他們借?”

李適之立刻俯首不再言語,李林甫這時也俯首不語,李澄與李瑁這時坐在一旁低着頭。

李隆基沉吟了良久,這時看向楊雲楓,問道:“楊釗,你可有何妙計?”

楊雲楓心中暗道:“你總算看到老子也在了麼?”想着立刻上前拱手道:“微臣以爲,事情還沒到了這個程度,蝗災的損失也未必有這麼大,但是必須全程動員,今夜就做好準備才成!”

李隆基聞言面露喜色,立刻坐回了原來的位置,問楊雲楓道:“雲楓,你有對付蝗災的辦法?”

楊雲楓立刻道:“不錯,只要所有百姓,今夜連夜下田,帶上乾草、牛羊的幹糞,蝗蟲來之時,點上乾草與牛羊的幹糞,在田地中奔跑,此爲煙燻之法!”

李隆基聞言奇道:“此法當真有用?”

楊雲楓立刻拱手道:“絕對有效,不過事情只怕總有萬一,還請皇上命人現在即刻下田捉田雞,越多越好,明日待蝗災來時,將田雞放到田中……”

李隆基聞言立刻拍手道:“妙哉,妙哉……”說着看向李林甫與李適之,道:“你們也學學雲楓,遇事多用用腦子,能防患於未然,就要早做準備!”

李適之與李林甫立刻道:“是,皇上!”

楊雲楓這時又道:“不過這一夜即便全程動員,只怕也捉不了多少田雞,兩位李大人所奏的善後工作也應該同時進行,微臣斗膽,在此推薦豐王李澄,爲賑災督辦使,去向皇室宗親催糧!”

李澄聞言心下一驚,自古這催糧的差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這楊雲楓是不是腦殼被驢踢了,竟然舉薦自己來幹這個?

李適之聞言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向那些城中的大戶催糧還好辦,而這些皇室宗親、王宮大臣們,哪一個是好惹的主,向他們催糧,只怕比要他們的命還難。

李適之正想着,李林甫立刻也拱手道:“皇上,臣也舉薦豐王李澄!”

李隆基何時看着衆人,沉吟了半晌後,對衆人道:“李澄可以麼?”說着看向李澄,問道:“澄兒,你自認可以辦好這趟差事麼?”

李澄這時也是趕鴨子上架了,如何敢說不能,只好跪倒在地,拱手道:“兒臣自然全力以赴!”

李林甫拱手道:“皇上,豐王在洛陽時,主辦的洛陽春試舞弊案,也是井井有條,相信此事他也定能辦妥!”

李隆基盯着李澄看了良久後,這才點了點頭,立刻道:“此事刻不容緩,既然如此,李林甫你就與壽王李瑁去督辦楊雲楓剛纔所說之事,而李適之與楊雲楓協助豐王李澄催辦糧草!”

衆人聞言立刻下跪領旨道:“微臣(兒臣)遵旨!”

衆人出了紫宸殿,李澄這時等着楊雲楓,問道:“雲楓,你這是吃錯什麼藥了?爲何推舉本王去辦這種差事?你可知道,這種差事其他人都是避之不及的,辦不好,父皇那邊沒法交差,辦好了,也就等於將滿朝大臣,王宮貴族,皇親國戚都得罪光了,你要本王以後在朝堂如何立足?”

李適之這時也對楊雲楓道:“雲楓啊,這件事你做的實在是有欠妥當,你事先爲何不與我商議一下?”

楊雲楓還沒有說話,這時就聽身後的李瑁笑道:“澄弟,恭喜你接了個好差事啊!”

李澄聞言立刻轉頭看向李瑁,悶哼一聲,沒有說話,李林甫這時也上前道:“豐王殿下,此差事若是辦好了,可是大功一件啊,這等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接下的,只有像豐王這般果敢決斷之輩,才能力挽狂瀾啊,豐王若是辦好了這趟差事,得到皇上嘉獎,也莫要忘了林輔舉薦之勞啊?”

李林甫與李瑁說着紛紛拱手而去,李澄冷哼一聲,看向楊雲楓,道:“雲楓,你說此事應該如何了斷?你好好一個主意出的,最後倒是被壽王與李林甫他們領去了差事,我們卻接了這燙手的山芋!”

楊雲楓一直沒有說話,這時哈哈一笑,道:“豐王殿下,你們也不必如此勞神,既然雲楓如此做,定然就已經想好了善後之事,況且如今皇上最擔心的就是長安的災情,雲楓不過是給殿下攬來了一個可以立功的差事罷了!”

李澄瞪了楊雲楓一眼後,道:“此事既然是你楊雲楓接下來的,你自己看着辦吧,明日起本王告假……”說着拂袖而去。

楊雲楓心中卻是冷笑一聲,暗道,老子等的就是你這句話,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老子在朝中本就是新秀,也沒有什麼人怕得罪的。

李適之看着楊雲楓嘆了一口氣,道:“雲楓啊,你心中是不是有了什麼周詳的計劃,不妨與本官說說,你剛來長安不久,若是爲了此事而得罪於滿朝文武,不值得啊!”

楊雲楓立刻對李適之拱手道:“多謝李大人提點,雲楓本就是閒人一個,只求爲皇上,爲天下百姓做點事,至於得罪了什麼人,雲楓卻不會去計較什麼,況且雲楓早就得罪了李林甫,得罪了他一人,本就已經得罪了朝中大半的官員了,既然如此,又豈怕再得罪一次?”

李適之聞言心中一嘆,喃喃道:“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本官也想看看雲楓你這次如何收藏?”說着與楊雲楓一起出了丹鳳門。

楊雲楓對李適之道:“李大人,若是學生有什麼冒犯之處,還請見諒,不過學生的確認爲這是豐王的一個絕好的上位機會,不可錯失啊,希望李大人你多去勸勸豐王殿下才好!”

李適之當然沒有看到這是李澄的什麼絕好上位機會,立刻對楊雲楓道:“雲楓啊,你剛纔長安,有些事情還不清楚,如果豐王這次接下了這個差事,他的確可以向一些皇親國戚去徵糧,但是徵了那些平日裡不來往的,那些人自然要攀比與豐王親近的人,你讓豐王如何去徵那些自己屬下與支持自己的官員?如此還談何上位?”

楊雲楓微微一笑,不再說話,良久後,這才道:“既然如此,這個醜人就讓雲楓來當吧,到時候辦好了差事,功勞是豐王殿下的,若是辦砸了,一切由雲楓來擔當就是了!”

李適之聞言看着楊雲楓良久之後,心中暗道,此事不接都已經接了,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想至此拍了拍楊雲楓的肩膀,道:“那雲楓你好知爲之吧!”

這一夜,整個長安城,包括長安城的周邊鄉鎮,都是個不眠夜,街道上到處都響徹着鑼鼓之聲,不時一對人馬舉着火把出城而去,卻沒有帶兵器,看來是出城去抓田雞的。

楊雲楓與趙雲龍回了府邸後,宗露卻早就等的着急了,見楊雲楓回來,立刻問楊雲楓長安城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了,楊雲楓輕嘆一聲,對楊雲楓道:“家裡儲備的糧食夠不夠,只怕明日的糧食要飛漲了!”隨即將蝗災一事告訴了宗露,宗露連忙道:“哎呀,只怕家的糧食不夠熬一個月的,我現在就讓人去買……”

楊雲楓立刻拉着宗露,笑道:“那也不用這麼着急……”說至此,心念一動,立刻對宗露道:“也好,露兒,你將家裡的錢都拿上,明日開始只怕城內會有災民涌進,你多囤積一點糧食,到時候可以向災民施粥!”

宗露聞言一愕,隨即握着楊雲楓的手,對楊雲楓道:“夫君,你心地真好……”

楊雲楓微微一笑,心下卻道:“我也這也是爲自己打算,若是明日李澄當真裝病的話,這個差事必然要老子來接,既然肯定要得罪那些權貴了,至少在百姓這裡也要贏得一些名聲吧!”

楊雲楓讓宗露帶着下人趕緊上街買米,只怕去遲了,什麼也買不着了。自己則是與趙雲龍去了書房,今天這一夜,看來是不指望睡了。除了即將到來的蝗災,還有另外一個頭疼的問題,就是那個糾纏不清的黑龍幫,這也是當務之急,必須要儘快解決此事。

楊雲楓與趙雲龍商議了一晚的對策,也沒想到一個妥善的辦法,現在黑龍幫在暗,自己在明,他們要找自己很好找,而自己若是想要找他們,只怕不是那麼容易,如今之計,也只能立刻讓覃毅加快招攬長安城遊俠豪傑了,同時楊雲楓還讓趙雲龍通知覃毅,讓覃毅儘量與長安城的另一個幫會鴻鳳閣取得聯繫,最好能與她們達成聯盟,心中暗想,若是裴旻在此就好了,今夜遇到的那些高手,若是趙雲龍與裴旻聯手的話,只怕就不畏懼了。

這時宗露與楊府的下人都回來了,帶着兩車米,宗露對楊雲楓道:“街上的米加都高了一倍了,好在相公你讓我早點去,現在好多米店都被搶購一空了,有錢都買不到米!”

楊雲楓聞言笑道:“搶購一空?那也未必,最多隻是將店面的買光了罷了,只怕這些人是想奇貨可居吧!”

宗露聞言奇道:“相公的意思是,這些米商是將米都囤積了起來,準備過些日子再擡高價格?”

楊雲楓點了點頭,心中卻在沉吟道:“看來這也是個問題,米價若是上漲的話,勢必造成長安的混亂,方纔在宮中這麼久沒想到這個問題,不然應該向李隆基建議,讓官府出面,強行控制物價纔是,看來只能天亮之後,讓李澄去向李隆基彙報了,如此也好,李澄可以專心的去控制物價,而老子則是去徵糧……”

話雖如此說,楊雲楓是將此事當成了自己上位的一個絕好的機會,不過也正如李澄與李適之所擔心的,肯定會得罪朝廷大部分的官員,到時候自己在長安只怕也難以立足了,既然自己是決心出仕的,這官場之上也絕對不可能光是自己一人吧?如果在官場上處處是敵人,那做起事來只怕是處處受制,不過既然已經接下了這個差事,也只能迎着頭皮而上了。

宗露見楊雲楓滿臉的愁容,也不知道如何勸慰楊雲楓,宗露未與楊雲楓成親之前,也是洛陽有名的才女,而如今也只是一心的打理楊府罷了,對於楊雲楓外面的事,向來不過問。

楊雲楓這時看着宗露,問道:“露兒,如果爲夫將長安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得罪了,在長安再無立足之地了,你說如何好?”

宗露微微一笑,給楊雲楓倒了一杯水,遞給楊雲楓後,道:“那要看相公辦的是什麼事了,如果是因爲私事得罪了滿朝文武的話,只怕當真再無立足之地了,但是若是公事的話,即便是如此,只要相公沒有得罪皇上,皇上自然會爲相公你說話……況且這天下又不是隻有長安……”

宗露一言點醒了楊雲楓,楊雲楓立刻放下茶杯,一把抱起宗露,笑道:“聽夫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宗露微微一笑,道:“相公,露兒也沒有什麼能幫上你的,這些話,也都是婦人之言,相公莫要當真!”

楊雲楓抱着宗露在大堂上轉了幾個圈後,這纔將宗露放下,看着宗露道:“若露兒說的此話都是婦人之言,只怕這滿天下皆是孩童之言了!”

第25章 康阿犖山第31章 拜訪楊宅第34章 乘機要挾第50章 美人之計第29章 訓練新軍第02章 鮮于仲通第41章 喪心病狂第40章 新羅求援第04章 紫宸宮內第37章 發泄之舉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2章 宮宴羣臣第49章 爲伊憔悴第22章 平息禍亂第07章 強行拜師第06章 楊家大姐第47章 剛聚便離第38章 武惠皇妃第02章 初到戎州第04章 前線來人第06章 政治交易第20章 遼城一日第24章 薊州被困第03章 結拜兄弟第32章 一箭雙鵰第42章 風吹雲散第03章 結拜兄弟第43章 衛墨的劍第01章 欽差出巡第40章 新羅求援第20章 再回益州第06章 面臨刺客第14章 火拼王宮第24章 兩女之爭第24章 兩女之爭第17章 陽奉陰違第07章 強行拜師第37章 計外之謀第15章 大婚之前第24章 楚氏風流第16章 自動請辭第44章 雙方叫價第19章 二度洞房第06章 戎州之變第23章 張旭上任第28章 一統六昭第03章 計得猛將第11章 監牢若市第05章 大補藥丸第34章 乘機要挾第28章 酒席之亂第10章 兵發安戎第14章 查無此人第02章 蜀道意外第04章 統軍之威第02章 吳氏之謀第06章 政治交易第07章 崔府療傷第04章 統軍之威第09章 兵鋒相對第19章 酒館允婚第21章 再臨崔府第06章 山海關外第23章 神秘女子第25章 康阿犖山第29章 長安一曲第39章 極力備戰第16章 新羅欲反第21章 再臨崔府第40章 生死關頭第06章 面臨刺客第09章 六昭求親第43章 刺客行動第24章 楚氏風流第36章 落井下石第37章 計外之謀第09章 豐王府謀第38章 武惠皇妃第18章 三百狀紙第31章 拜訪楊宅第06章 面臨刺客第02章 宮廷詭宴第13章 奉命徵糧第41章 林中遇險第21章 連環陷害第04章 統軍之威第24章 含元殿試第29章 長安一曲第37章 狐臭之謎第37章 預料之外第06章 山海關外第08章 酒宴敲詐第21章 就地正法第34章 情愛難捨第20章 遼城一日第31章 開設酒廠第22章 又見杜張第29章 訓練新軍第04章 將門虎女第23章 薊州遇襲
第25章 康阿犖山第31章 拜訪楊宅第34章 乘機要挾第50章 美人之計第29章 訓練新軍第02章 鮮于仲通第41章 喪心病狂第40章 新羅求援第04章 紫宸宮內第37章 發泄之舉第32章 各懷鬼胎第12章 宮宴羣臣第49章 爲伊憔悴第22章 平息禍亂第07章 強行拜師第06章 楊家大姐第47章 剛聚便離第38章 武惠皇妃第02章 初到戎州第04章 前線來人第06章 政治交易第20章 遼城一日第24章 薊州被困第03章 結拜兄弟第32章 一箭雙鵰第42章 風吹雲散第03章 結拜兄弟第43章 衛墨的劍第01章 欽差出巡第40章 新羅求援第20章 再回益州第06章 面臨刺客第14章 火拼王宮第24章 兩女之爭第24章 兩女之爭第17章 陽奉陰違第07章 強行拜師第37章 計外之謀第15章 大婚之前第24章 楚氏風流第16章 自動請辭第44章 雙方叫價第19章 二度洞房第06章 戎州之變第23章 張旭上任第28章 一統六昭第03章 計得猛將第11章 監牢若市第05章 大補藥丸第34章 乘機要挾第28章 酒席之亂第10章 兵發安戎第14章 查無此人第02章 蜀道意外第04章 統軍之威第02章 吳氏之謀第06章 政治交易第07章 崔府療傷第04章 統軍之威第09章 兵鋒相對第19章 酒館允婚第21章 再臨崔府第06章 山海關外第23章 神秘女子第25章 康阿犖山第29章 長安一曲第39章 極力備戰第16章 新羅欲反第21章 再臨崔府第40章 生死關頭第06章 面臨刺客第09章 六昭求親第43章 刺客行動第24章 楚氏風流第36章 落井下石第37章 計外之謀第09章 豐王府謀第38章 武惠皇妃第18章 三百狀紙第31章 拜訪楊宅第06章 面臨刺客第02章 宮廷詭宴第13章 奉命徵糧第41章 林中遇險第21章 連環陷害第04章 統軍之威第24章 含元殿試第29章 長安一曲第37章 狐臭之謎第37章 預料之外第06章 山海關外第08章 酒宴敲詐第21章 就地正法第34章 情愛難捨第20章 遼城一日第31章 開設酒廠第22章 又見杜張第29章 訓練新軍第04章 將門虎女第23章 薊州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