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楊氏

除掉了長孫無忌,可以說朝廷大事幾乎全部掌控在了武后的手裡,英國公李勣、定國公我、李義府、許敬宗都得到了武后的重用。

顯慶五年,也就是公元660年,在春寒料峭中,一隻皇家隊伍正行進在從洛陽道幷州文水的官道上。金黃色的旗羅傘扇,在陽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前有宮廷虎賁開路,後有千牛衛馬隊護衛,甲仗鮮明,幡影重重,一行人浩浩蕩蕩,顯示着皇家出行的氣派和威嚴。

武后依偎在高宗李治的懷裡,二十五年了,自從貞觀九年她與家人來文水爲父親武士彠送葬,她已離開這裡二十五年了。當初的一個黃毛丫頭到如今她已成爲了大唐國權傾朝野的皇后,她此次迴文水是衣錦還鄉,但不是回來顯擺的。

我的馬車和英國公李勣馬車並行,我穿着厚厚的絨衣,竭力維持着自己的體溫,西北真是太寒冷了。

我們的馬車後面跟着李義府、許敬宗、袁公瑜、辛茂將、任雅相等人的馬車,一個個都縮在馬車裡。

一行隊伍走了都有幾天了,我們終於到了文水縣境內。

我撩起車窗簾,只見前呼後擁的皇家倚仗掀起了一陣陣的煙塵,長長地隊伍看不到盡頭。

還沒有春耕的田地連綿廣闊,這文水真可說是一塊福地啊。要不怎麼出了這樣一個女人!

老天沒眼啊!

這時儀仗突然停了下來,只見武后從最前面的龍輦上下來了,我盯着她,不知道她在幹什麼。只見武后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後蹲下身子來,捧起田地中的一捧土,放在鼻翼下聞了聞,好像很依戀。

我舒了一口氣,想不到武后還是一個這麼戀家的人,看來她也是一個女人。

過了一會兒,她又回到龍輦之上,又過了一會兒,武壯前來傳旨,先不入文水城,而是去祭奠武后的父親已故的利州大都督、應國公、(這是太宗皇帝封的)司徒、司空、周國定公(這是武則天爲後後,高宗封的)武士彠。

李勣撩開窗簾子說:“又到文水了,二十多年了!武老兄,老夫又來看你來了!”

要說這武后爲什麼這麼敬重這位英國公李勣,那還得從她父親武士彠說起。

武士彠,幷州文水人,他是追隨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的大功臣。被列爲第二等功臣,賜以‘太原元謀勳效功臣’,出任尚書省兵部苦部郎,官居正五品,主要管理武器設備等設施。

到了貞觀九年,武士彠聞聽太上皇李淵病故,吐血而死,太宗聞之,哀悼說:“公可謂忠義之士!”

於是追封他爲禮部尚書,諡號爲‘定’。

不得不說的是武士彠死後,他的葬禮是太宗皇帝下旨命英國公李勣親自主持的,所以就武后而言,這位三朝元老對自己可是恩重如山。不僅如此,武士彠死後,武后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哥武元爽、武元慶,兩個堂哥武懷運、武惟良對武后母女相當不好,趕他們出了家門,這時武后的親戚幾乎全部躲着她們,這時第一個出來接濟她們的就是英國公李勣。

所以對武后來說這輩子除了她的父親武士彠,她最敬重的就是這位幫助自己進宮,渡過難關,幫助自己爲後的英國公李勣了。

來到武士彠的陵前,只見石人石馬都隱沒在蒿草之中,偌大的山墳顯得孤零零的,看來很久沒人來。

擺好香燭祭品,拔去蒿草,我們這些大臣都站立在兩旁,武后、高宗並肩走向山墳,武后剛一走近,突然跪倒在地,撫摸着墓碑,失聲痛哭起來,這時高宗站在她身旁,不知道是跪還是站。

要知道這武士彠雖然是武后的父親,可他總歸是大唐的臣子,自古以來哪有君跪臣的,可這時武后含着淚光的雙眼深情的看了他一眼,又轉過了頭去,又哭了起來。

高宗站在那裡,真是左右爲難。

這時武后又轉過頭來看了他一眼,高宗突然跪在了武士彠的墓前。

我們這些大臣趕緊跟着跪了下去。

我聽見有些大臣低聲說:“這不是亂了禮數嗎?自古哪有君王向臣子下跪的。真是有悖倫理!”

我偷偷笑了一下,心道:‘管你們什麼事!再過幾十年,這躺在墓地裡的武老爺子就成了大周國的孝明高皇帝,你不跪行嗎?’祭奠完武士彠,我們一行人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文水縣。

高宗、武后住進了臨時的行宮,而像英國公李勣和我這樣的國家級元老也安排住了進去,其他的也就只有只在一旁的民居里了。

其實和皇帝住在一起最大的好去就是安全,而且吃得也不錯。

翌日,高宗以武后的名義將她的三親四友,左右鄰居全部請進了行宮之中,我和李勣作爲國之重臣,有幸陪宴。

第一個走進來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婦人,她的身後跟着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美麗婦人,還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和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女。

我想:‘這恐怕就是武后的老媽楊氏了,以後代國夫人了,後面的應該就是武后的姐姐武氏和她的子女了。這楊氏雖然五十多歲了,可保養得很好,相當的漂亮,但看武氏,就明白爲什麼武后這麼漂亮了。’武后一見那老婦人,趕緊站了起來,撲了過去,哭泣道:“娘!女兒好想你啊!”

‘果然如此!’

第六十二章上官婉兒第五十七章新皇上任第二十四章門神歸天第七十八章終章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四十七章李勣病逝第六十五章高僧面首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七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九章心理輔導第三十八章三藏圓寂第十七章再見俠女第四十一章泰山封禪第三十四章贖李香蘭第七十六章智鬥酷吏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五十六章高宗駕崩第六十六章祥瑞之象第四十八章色膽包天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五十七章新皇上任第二十章廢立太子第十七章再見俠女第十三章懲戒貪官第七十六章智鬥酷吏第六十五章高僧面首第十章盧府佳人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第二十一章大破突厥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二十八章武后姐姐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十三章懲戒貪官第七十七章武帝則天第五十五章太子罹禍第六十三章平定叛亂第三十七章魏國夫人來訪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五十八章武后稱制第五十二章憑空誣陷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五十八章武后稱制第二十二章李貓升官第七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十章最後的準備第六十二章上官婉兒第四十四章攻打平壤第三十三章李貓遭報應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十八章因禍得福第三十七章魏國夫人來訪第四十八章色膽包天第五十二章憑空誣陷第二十五章板倒大樹第四十二章壞主意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二十七章家宴第六章長孫無忌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六十七章一二三酷吏第四十七章李勣病逝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三十三章李貓遭報應第七十三章推理推理第十九章錦蘭夫人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六十九章狄公爲相第七十二章斷案如神第六十九章狄公爲相第三十章高麗反叛第七章地主階級第十章盧府佳人第四十六章賀蘭敏之第二十九章武后臨朝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六十八章劉相遭禍第五十三章家規第六十九章狄公爲相第五十章太子病逝第三十五章太子李弘第十九章錦蘭夫人第五十六章高宗駕崩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二十八章武后姐姐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十五章智擒女俠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二十九章武后臨朝第十六章征討突厥第六十七章一二三酷吏第十八章因禍得福第一章冷雨夜的奇遇
第六十二章上官婉兒第五十七章新皇上任第二十四章門神歸天第七十八章終章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四十七章李勣病逝第六十五章高僧面首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七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九章心理輔導第三十八章三藏圓寂第十七章再見俠女第四十一章泰山封禪第三十四章贖李香蘭第七十六章智鬥酷吏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五十六章高宗駕崩第六十六章祥瑞之象第四十八章色膽包天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五十七章新皇上任第二十章廢立太子第十七章再見俠女第十三章懲戒貪官第七十六章智鬥酷吏第六十五章高僧面首第十章盧府佳人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第二十一章大破突厥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二十八章武后姐姐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十三章懲戒貪官第七十七章武帝則天第五十五章太子罹禍第六十三章平定叛亂第三十七章魏國夫人來訪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五十八章武后稱制第五十二章憑空誣陷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五十八章武后稱制第二十二章李貓升官第七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十章最後的準備第六十二章上官婉兒第四十四章攻打平壤第三十三章李貓遭報應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十八章因禍得福第三十七章魏國夫人來訪第四十八章色膽包天第五十二章憑空誣陷第二十五章板倒大樹第四十二章壞主意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二十七章家宴第六章長孫無忌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六十七章一二三酷吏第四十七章李勣病逝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三十三章李貓遭報應第七十三章推理推理第十九章錦蘭夫人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六十九章狄公爲相第七十二章斷案如神第六十九章狄公爲相第三十章高麗反叛第七章地主階級第十章盧府佳人第四十六章賀蘭敏之第二十九章武后臨朝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六十八章劉相遭禍第五十三章家規第六十九章狄公爲相第五十章太子病逝第三十五章太子李弘第十九章錦蘭夫人第五十六章高宗駕崩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二十八章武后姐姐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十五章智擒女俠第七十四章再會李顯第二十九章武后臨朝第十六章征討突厥第六十七章一二三酷吏第十八章因禍得福第一章冷雨夜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