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回 宜將勝勇追窮寇

瓜高抵城牆上,唐軍將十面煮蒼白。雙眼中閃爍着憤切望着正在城下耀武揚威的西秦大軍。城外,有數千頭顱堆積起來的京觀。這是實軌大軍的將士們,如今再次被薛仁呆堆積爲京觀。

“這個薛仁呆是在激大將軍出兵呢?”將士之中,忽然一個面容瘦削的士兵淡淡的說道。正是盧照辭三十位學生中的祖明。

“祖郎,你也是跟隨大將軍身邊學了一個多月了,你且說說,他們爲什麼這麼做?”聲音洪亮,祖明望了過去,卻見是同班同學甘衝,在他的身邊的卻是秦勇,正對這自己擠眉弄眼的。祖明雙眼一亮,頓時明白秦勇的用意了。當下笑嘻嘻的說道:

“薛仁最大軍遠道而來,這西涼雖然戰馬衆多,但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糧草不足,大將軍之所以緊閉城門,並且下了命令,言擅言出戰者斬,就是要拖到西秦大軍沒有糧草,這樣一來,他們就得餓着肚子個我們作戰,哼。多,大家想想。餓着肚子的敵人還有什麼可怕的呢?”衆將士聞言紛紛發出一陣陣大笑聲。

“所以這薛仁皋就一定要逼着大將軍出去和他們野戰。靠着他們先進的騎兵和咱們廝殺。我軍缺少騎兵,這能和他們廝殺嗎?就算我們打贏了,對方還可以跑啊!我們也追不上啊!”祖明雙手一攤,皺着眉頭說道。

“是啊,是啊!這個鼻仁暴真是奸詐,牽虧大將軍識破了他的詭計。不然我們可就慘了。”

“跟着大將軍,肯定是沒錯的。想想當初大將軍憑藉着丹百人馬就能縱橫關中,如今我們有數萬精銳。還怕他一個薛仁最不成。”

“對,對,聽大將軍的。”

一時間城牆上一片議論之聲。無外乎訴說薛仁吊的殘暴與奸詐,宣揚着盧照辭的英名與機智。剛剛生出的來不滿瞬間消失的不見蹤跡。再也無人提要出城野戰,爲死去的袍澤報仇了。那祖明和秦勇、甘衝三人相視一笑,好似在慶祝三人首次合作的成丁。

可憐的薛仁呆哪裡知道城牆上所發生的一切,他還在城下耀武揚威。等待着城牆上士兵們的暴動,以逼迫盧照辭出城與他決戰。只可惜等到太陽落山,也不見對面的高塘城有任何的動靜。

“這廝怎麼這麼沉的住氣,難道他不想爲自己的袍澤報仇嗎?”薛仁易面色陰沉,坐在中軍大帳之中。口中一陣怒罵。周圍的將領卻不敢高聲發話。

“這宗羅猴怎麼還沒有攻下涇州?”薛仁最又轉首問道。

“聽說涇州的守將乃是屈突通,此人是前隋的名將,有他死守涇州。宗將軍一時難以攻下,也不足爲其。”渾幹破天荒的爲宗羅矚說了一句好話。道:“此事倒沒有什麼,關鍵是我軍的糧草不足,最近有不少支糧隊被劫掠。臣懷疑是隴州刺史常達所爲。”

“常達?是個什麼東西。”薛仁呆不屑的說道:“此人要壞我糧道。簡直是找死,渾幹,你去替聯除了他。”

“陛下,這常達來無影去無蹤。除非進攻隴剛纔能徹底將他拖住。”渾幹小心翼翼的說道:“如今我軍雲集在淺水原,又分兵攻打涇州城池,這對糧草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也是給常達各個擊破的機會,若是再分兵的話,不但會造成糧草運輸的崩潰,而且還會給對方以更多的機會,偷襲我們的糧道。”

“那你準備怎麼辦?”薛仁皋冷冷的望着渾幹,雙眼中不滿之色很是明顯。

“末將以爲常達也是一名將,若是領軍與他在隴西一帶周旋的話,對方熟悉當地的地理形形勢,雖然其兵力遠在我軍之下,但是若是不想與我軍決戰,只是爲了拖住我軍的主力,還是有這可能的。不如派遣一支小隊兵馬,突入隴州城內,一舉擒拿常達,或許能取得勝利。剿滅這股偏師。”渾幹腦袋低的更低了。

“哼,常達何許人也!一個小小的刺史而已,他有這麼大的能耐?看來你是打仗打的越久,膽子就越小了。哼,聯也不用你去捉拿那常達。聯親自前往,你就領着大軍給聯守住盧照辭,每天就給聯在城下罵陣。一直把他罵下來爲止。”薛仁最冷哼道:“待聯滅了常達之後,再來滅了這高斑城。”

“臣領命。”渾幹心中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他是猛將不假,但是猛將就並不代表着他很愚蠢。他一眼就看出了盧照辭之所以避而不戰。就是爲了拖住西秦大軍,而其他的諸路兵馬都是爲了拖住大軍而用的。盧照辭是想要一舉擊垮西秦大軍了。如今面對這個小慨…習刺史居然懷要大軍前往,懷要薛仁某親自出堯吊然以武勇顯於世,但是有的時候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太重於武勇,最後必然是敗在這方面。薛仁皋見狀只是冷哼了一聲。就出了中軍大帳。片刻之後,就聽見一陣陣馬蹄聲滾滾而去,顯然薛仁皋已經率領着親衛騎兵出發了。

隴州刺史府內,常達剛剛卸下身上的明光鎧甲,他本是一個武將出身。初任隋鷹揚郎將,跟隨李淵身後,深受李淵賞識,李唐建立後,外放爲隴州刺史。此次西征薛仁暴。奉盧照辭之命,側擊薛仁呆。如今數次大軍出擊,到是獲得了不少的收穫。

“父親大人門外忽然走進一個弱冠少年,正是常達之子常看是也!生性勇猛好鬥,經常與陝州城內遊俠兒爲友。

“我兒何來?”常達嘆了口氣。臉上的風塵之色更濃了。

“聽說父親出征,特來請命爾!”常春拱手應道。

“就你?”卑達面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

“聽聞右武衛大將軍十八歲就剿滅山匪,獻霍邑,十九歲平定關中。爲左朗衛大將軍,二十歲晉爲右武衛大將軍,孩兒很是佩服,想去投軍常春昂首應道。

“右武衛大將軍是何等人物。豈是爾能學的。”常達口中雖怒,但是臉上卻露出一絲笑容,道:“當初在霍邑的時候,父親也曾見過此人,是個人物。”

“對了,父親大人,那薛仁皋會來進攻隴州嗎?”常春小心翼翼的問道。

“怎麼?”常達好奇的望着自己的兒子。

“聽說涇州劉感將軍被殺了。是被亂箭射死的。”常春小心翼翼的說道。

“沒想到劉公也成仁了。”常達忽然仰面長嘆道。劉感,後魏司徒高昌王豐生之孫也!與寅軌一起鎮守涇州。

“孩兒想去高塘城,投靠大將軍麾下常春聲說道。“你想去?”常達盯着常春道:“那裡可不同於隴州啊!你若是受不了那裡的規矩,就不要去了。”

“孩兒想去常春認真絲毫了片刻,方說道。

“好,你去常達點了點頭道:“那裡雖然也危險,但是也是立功之所,父親這裡雖然每日都去騷擾西秦軍隊,但是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你連夜就走吧!”常達想了想,又將懸掛在兵器架上的長槊取了出來,遞與常春道:“這件兵器就送給你了。”

“父親。”常春驚訝的望着自己的父親。

“去吧,去吧!不要給爲父丟臉。”常達拍着常春的肩膀道:“先走西門,去涇州,看看屈突老將軍,那裡與折撼城沒有多少路,你到那裡去尋找屈突老將軍,屈突老將軍會安排你去李靖軍中。”

“李靖?爲什麼?。常春好奇的問道。

“李靖手中有一支騎兵,這纔是大將軍的最後籌碼,只要進了騎兵。你就不怕沒有立功的機會常達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好像一頭老狐狸一樣。

“孩兒領命當下就取了長槊。告別常達而走,徑自出了西門。

府內燈光照耀出,常達滿面憂色,手下諸多將領,並着隴州長史等人皆已落座。好半響,才聽見常達嘆息道:“大將軍緊閉城門不出,以耗盡薛仁呆大軍糧草,雖然是妙計。但是如今高瞧城周圍的州縣都在薛仁呆大軍進攻的範圍之內。剛纔接到探報,涇州將軍劉感出城大戰宗羅矚,失手被擒,又被宗羅眠亂箭射於城下。如今屈突老將軍只能死守涇州城池。近日本將屢次出擊。截獲西秦大軍糧草插重無數,斬殺了西秦將士數千之人。本將擔心這隴州也是薛仁皋進攻方向之一。所以連夜召集諸公,商討如何抵擋薛仁暴大軍

“無非是兵來將擋就走了。府尊太過小心了。”長史王禪搖了搖頭。道:“如今據大將軍堅守高瞧城已經一月有餘,那薛仁呆想必糧草已經所剩無幾了。此人一方面派遣大軍攻打高塘城,一方面又攻打涇州。難道還敢兵分三路,攻打我隴州不成?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取死之道了。大人只要緊閉城門,拖延他一段時日。想必他也不能攻破隴州其餘衆將也連連點頭。畢竟這薛仁皋兇名傳揚關中,非勇猛之士。誰敢與他野戰,不如緊閉城門來的自在。常達雖然不願,但是也沒有辦法,只得黯然同意。

第546回 拓土第85回 對策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三)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一)第45回 慧空和袁天罡(二)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三 高麗棒子和城管第196回 再詐第276回 和親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129回 都來摘果實了第416回 陰險的貞觀天子第380回 景陽鐘聲響第680回 洛陽迦葉寺(二)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449回 夜襲與反夜襲第100回 推倒(一)第11回 獻霍邑(一)第119回 奪兵權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78回 敗逃第215回 暴怒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296回 宣德殿大學士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236回 太子盧承祖第12回 陰氏兄妹之求親(四)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691回 來自邊軍的箭矢第640回 計將安出第419回 朕不是楊廣那個傻蛋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627回 自我限制第15回 奪糧(二)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二)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6回 太原王氏(二)第38回 定關中(四)第145回 着急的蕭禹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一)第645回 一石二鳥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14回 借刀殺人(二)第100回 推倒(一)第30回 李靖(三)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24回 陰世師(二)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423回 君臣密謀第611回 招供第204回 長孫無忌進涇州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12回 陰氏兄妹(一)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26回 暗潮(一)第338回 憤恨第18回 玄甲鐵騎(二)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2回 長林軍(二)第32回 漁翁(一)第238回 陌刀威風第449回 夜襲與反夜襲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38回 定關中(二)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597回 背後的故事第100回 推倒(一)第242回 拋棄第442回 高麗棒子的由來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第497回 關中狼煙第5回 覆滅(三)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438回 哪管死後罵名滾滾來第478回 黑手初露第11回 獻霍邑(四)第78回 敗逃
第546回 拓土第85回 對策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三)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一)第45回 慧空和袁天罡(二)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418回 出征前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三 高麗棒子和城管第196回 再詐第276回 和親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129回 都來摘果實了第416回 陰險的貞觀天子第380回 景陽鐘聲響第680回 洛陽迦葉寺(二)第104回 詐死取慶州(二)第449回 夜襲與反夜襲第100回 推倒(一)第11回 獻霍邑(一)第119回 奪兵權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78回 敗逃第215回 暴怒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296回 宣德殿大學士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236回 太子盧承祖第12回 陰氏兄妹之求親(四)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613回 被拋棄的韋氏第691回 來自邊軍的箭矢第640回 計將安出第419回 朕不是楊廣那個傻蛋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627回 自我限制第15回 奪糧(二)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193回 東宮之主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二)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6回 太原王氏(二)第38回 定關中(四)第145回 着急的蕭禹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一)第645回 一石二鳥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476回 武媚娘之死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14回 借刀殺人(二)第100回 推倒(一)第30回 李靖(三)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24回 陰世師(二)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151回 大勝與落幕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423回 君臣密謀第611回 招供第204回 長孫無忌進涇州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12回 陰氏兄妹(一)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26回 暗潮(一)第338回 憤恨第18回 玄甲鐵騎(二)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2回 長林軍(二)第32回 漁翁(一)第238回 陌刀威風第449回 夜襲與反夜襲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234回 勝州失陷(二)第38回 定關中(二)第16回 父子兄弟(一)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597回 背後的故事第100回 推倒(一)第242回 拋棄第442回 高麗棒子的由來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一)第497回 關中狼煙第5回 覆滅(三)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438回 哪管死後罵名滾滾來第478回 黑手初露第11回 獻霍邑(四)第78回 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