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逼宮,人多勢衆

皇宮之內,宮禁叢叢,廣從朱雀廣場到舉行朝會的太政殿光宮門就有五座,還好那個伍長是薛仁貴的親兵,平時就負責代表薛仁貴來回奔波聯絡各軍,而薛仁貴這一年多因公提拔爲左金吾衛大將軍,專司宮廷宮禁。

靠着薛禮的令牌,親信伍長這方纔一路過關通門,滿是焦急的趕到了太正殿前。

不過,交叉在一起的金瓜卻是結結實實的擋在了他面前。

“太學生暴動,糾結數千生員圍堵宮門,卑職奉屯門校尉之命,需要速速面見大將軍!”急得滿面通紅,親信伍長梗着脖子,焦慮的大吼着。

可惜,守衛宮門的禁軍卻不忙賣賬,兩個金瓜武士臉色冰冷的彷彿鐵人那樣,生硬的說道。

“開國之制,大朝會上,非聖命不得開門也!汝速速退下,否則,格殺勿論!”

金瓜武士沉重的長柄瓜錘直指伍長面門,傲慢的說着,眼看着冰冷的錘子,驚愕在那裡的親信伍長愣了片刻,旋即卻是深吸一口氣,退後了兩步,對着宏偉壯觀的太正殿昂頭大吼了起來。

“大將軍,我是薛安,太學生暴亂圍攻宮門,請速速定奪!”

似乎是傳令兵出身,伍長這一嗓子,震得太政殿上的瓦片似乎都嗡嗡作響,幾個守門禁衛臉色大變。

不過殿中,除了最靠後的幾個芝麻綠袍小官聽到點端倪,寬敞的太政殿內,連個波瀾都沒激起來。

爲了防止泄密,各大殿閣設計之初已經尤爲注意隔音,外面就是天塌了

哪怕聽到的小官也不敢出聲,朝堂擅自說話跑動,罰俸半年,擾亂國政大事,流三千里!

所以哪怕宮門口猶如開了鍋一般,朝堂之內也是波瀾不驚。

當然,身爲閩王,還是有着別的消息渠道的。

丹殿下,負責管理阿拉伯河支流卡倫河的河道官員,一個工部老頭子拿着寫的密密麻麻的笏板,又臭又長的念着連工人一天吃幾頓飯,上幾趟廁所都記錄的清清楚楚的摺子時候,一個黑衣禁衛忽然小步急促的從殿閣後頭急急匆匆出來,附在李捷耳畔急促的說了些什麼。

坐在下方,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閩王的崔道融明顯捕捉到了李捷臉上那一抹一閃而逝的驚訝。

頓時,他的心頭變得更加得意,太學生鬧事,出於他的手筆。

都說窮文富武,實際上讀書要讀的精,還是需要一定家底,不然書都沒有,讀什麼?

儘管關隴世家中同樣不乏大儒,可畢竟關隴世家屬於軍事集團,而關東漢人門閥則是正統的耕讀傳家,儘管不願意,在教化異族百姓上,閩國還是很大程度上依賴關東門閥的大儒們。

作爲關東門閥出類拔萃的代表,崔道融很輕易的就像太學生們散佈了閩王要廢世子,改立河中郡王的消息。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曾經廢長立幼,晚年卻又想從新擁立長子,結果釀成了沙丘宮變,王室在火併中損失慘重,就連趙武靈王自己都是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中。

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聽信讒言加害戾太子劉據,戾太子奮起起兵反抗,長安血流三日,血直末到腳踝,長安戶籍亡軼半數,巫蠱之禍,關中至少牽扯到了三十萬人,無數名門世家抄家滅族。

晉朝,權利分贓不定,永嘉之禍更是差不點沒讓漢人丟了中原絕了種,如今,李捷的作爲似乎要把閩國拉進內戰的深淵中,彷彿一堆乾柴的太學生們被崔道融幾句讒言,就彷彿烈火烹油一般熊熊燃燒了起來,有了今日的太學生暴動。

這是在向李捷示威!

大唐的良好傳統似乎被閩國繼承了,不論多麼劇烈的政治鬥爭,都要先處理完政務,可眼前這位河工老夫子,口水賬實在是又臭又長,讓憋着急於攤牌,交鋒的兩派都是太過於不耐煩。

終於,李捷還是煩躁的擺了擺手。

“修河堤缺錢不是嗎?戶部,今年的河工錢多調撥三十萬緡撥給河工,此事就這麼辦好了!”

說了一大通無非是要錢,得到李捷的這個許諾,老的掉渣的工部員外郎立馬也不囉嗦了,歡歡喜喜讚了一句陛下聖明,就推回了自己的朝班行列。

也許剛剛念奏摺太過辛苦,回去後這個老傢伙居然闔上了眼睛微微打起盹來。

還好,朝廷的主戰場不在他身上。

李捷的目光落在了王玄策身上,頓時讓這位當了十多年的首輔宰相頭皮發麻,不過硬着頭皮,王玄策還是不得不出列站了出來,恭敬的大禮拜下。

“啓稟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準!”

“西有阿拉伯帝國,盛行伊斯蘭法,曾悍然與我朝爲敵,如今,阿拉伯國中大亂,逆賊盜匪四其,襲擊官府,殺掠城池,暴民更是連連襲擊我大閩邊境,弄得民不聊生。”

從袖口摸索着早就準備好的材料,王玄策一面面容嚴峻的說道。

“臣接到渴州,嶽州,海州,漁州等數州刺史發來奏報,皆言阿拉伯匪寇兇殘,入侵我州縣,殺縣官,屠戮百姓,劫掠縣城,事態嚴重,臣請朝廷早做準備,發兵邊疆,以防局面糜爛不可收拾!”

這就是王玄策的計劃了,先不說國戰,找一個由頭髮兵到阿拉伯帝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與閩國呼羅珊伊朗高原的交界處,打幾仗,先開了這個戰爭口子,打的順利了,閩軍一旦攻進去了,自然追加派兵擴大戰果就順利多了。

就算敗了也沒關係,更是可以誇大局勢危機,給李捷進兵阿拉伯的充足理由。

不過王玄策計劃的挺好,計劃卻沒有變化快,沒等他把奏摺遞交上去呢,身後,一個略微有些肥胖的身影卻是站了出來,頗帶有嘲諷的說道。

“閩國如今正處於危難之中,僕射大人爲什麼目光總是盯着纖芥之疾呢?”

不用說,自然是蓄謀已久的崔道融,聽着後面的聲音,王玄策禁不住驚愕的回過頭,旋即看着崔道融略微肥胖的臉,眼神中卻是流露出了冷意。

自從他爲太原王氏拼盡全力,到頭來卻落得個棄子下場,若不是李捷收留,還指不定過得多麼悽慘後,王玄策對這些世家子弟就一貫多了濃郁的敵視與排斥。

崔道融,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世家子,聲名顯赫的清河崔氏長房,先後歷任天竺河州知州,鸞臺主事,鸞臺舍人,最後依靠治理恆河運河的功績入了宰相,從三品鸞臺散騎常侍。

看似崔道融精明能幹,功勳卓著,可王玄策太瞭解這幫世家子的底細了,崔道融這是把不知道多少像他以前一樣底層世家官員的功勞都攬在了自己身上,活生生的踩着人頭升遷起來的。

對這樣人,王玄策向來是尤爲厭惡,更不要說崔道融現在還打破規矩,當衆挑釁起了他宰相的權威來,當即,王玄策橫眉冷目的訓斥道:“陛下一向愛民如子,我等官員亦是以保民護民爲己任,阿拉伯賊攻略我縣城,殺我邊民,難道成千上萬邊民的生命,在崔散騎眼中,就是纖芥之疾不成?”

視人命如草芥,這罪名可重!如果落實了,崔道融的官就做到頭了。可誰知道面對王玄策的指責,崔道融卻是昂頭哈哈大笑起來,笑了好半天,剛纔在王玄策鐵青的臉色下回過頭來,對着李捷拱拳說道。

“陛下,邊民性命固然是大事,可如今朝廷有更大的危機,一旦處理不好,死者百倍千倍於邊民,難道不大?”

生怕李捷不讓他說一樣,什麼規矩都拋在腦後了,崔道融猛地擡起右手,指向了右面武將行列中,看着熱鬧的李讓厲聲說了起來。

“陛下寵溺河中郡王太甚,授之以地,授之以雄兵,朝夕攜於身邊,其恩寵早就倍於世子,如此厚此薄彼,世子當如何做想,陛下不見當年,先帝處處寵幸魏王,引得太子怨望,終釀成貞觀十七年之禍否?”

“就算河中郡王無異心,掌控偌大江山權柄,他日一旦陛下仙去,小人挑撥,河中郡王以圖自保,也不可避免禍起蕭牆,生靈塗炭,父母慈愛,人皆有之,然世子身系天下,往陛下三思,早日外放河中郡王,收其精兵,平息世子之心,不然,漢朝巫蠱之禍可能在我朝重演啊!”

說着,崔道融猛地跪拜在地,磕起頭來。

他這話說的可夠禁忌,當年皇位爭奪戰,李捷都是其中玩家之一,可以說他們幾兄弟釀成了上一代的悲劇,如今被崔道融赤裸裸的挑了出來,尤其是他還直接指使起閩王當如何如何來,不說李捷,王玄策等幾個都是氣的直哆嗦起來。

“崔道融,大膽狂徒,陛下委任哪位皇子,是陛下家事,哪兒輪到你來威脅陛下!”

“天家無小事!往陛下三思!”

絲毫沒有把王玄策的指責放在眼裡,崔道融又是叩首下去,彷彿一個信號那樣,朝野兩旁,無數官員拖着衣襬走出座位,也是跟着跪倒在朝道中央,磕頭叫嚷着:“望陛下三思!”

雖然是跪着,可這足足幾百人卻是氣勢十足,逼宮的味道尤爲濃郁,不可置信的看着朝局失控,一個個本來應該對自己馬首是瞻的各部官員們轉眼背叛到了對立面,王玄策簡直氣的臉色蒼白,渾身哆嗦。

站在差不多三分之二朝臣的對立面,李捷卻是面沉如水,僅僅是靜靜的看着,猶如一個旁觀者一般。

不過如果近上前去,明顯能看出李捷雙目中已經涌現出了濃郁的殺機。

寒光,刺骨!

第517章 .仇恨的唐人,猥瑣的唐人第934章 .難得的團圓新年第11章 .人型坦克?第601章 .顯靈,聽甕第188章 .白巖城,孫家第783章 .午夜繁星第710章 .閩國博覽會第649章 .破營第373章 .強娶,徵夷大將軍第597章 .我既十府兵第232章 .高句麗僞政府第914章 .兇殘第1218章 .腐刑?奸細第690章 .馬革裹屍,導火索第555章 .曾經的夢想第1249章 .妥協第1149章 .繚煙,煎熬第91章 .媳婦團殺到第631章 .閩國戰績第643章 .弊端,碰撞之箭雨第1208章 .聚攏甲兵,師出有名第800章 .暗流第1094章 .瘋子第820章 .昏君奸臣第1195章 .在背芒刺第304章 .空城計?第42章 .鐵騎,驍果第248章 .天下無賊第690章 .馬革裹屍,導火索第1000章 .大戰氣息第619章 .對峙,海神之觸第704章 .懲罰第721章 .一統天竺第468章 .遲來的迎戰第668章 .風起漠南第957章 .缺官,規勸第910章 .拜占庭的反攻第573章 .意外的變故第261章 .內應,地道第787章 .狼煙遍地第1314章 .不陷之城的隕落第653章 .王圖霸業,萬國來朝第967章 .警訊第1215章 .水師第888章 .埋伏打成僵局第1211章 .初戰告捷第867章 .層層包圍,害人害己第1035章 .阿拉伯人的蛻變第1200章 .災難,主之怒第30章 .迎親射燈第405章 .撩亂再起第1317章 .傳承第289章 條件.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704章 .懲罰第238章 .四面包抄第463章 .王舍之下,攻城慘烈第121章 .齊州囧事,新年朝會第258章 .悍兵,誤局第1338章 .閹宦誤國第631章 .閩國戰績第521章 .伏屍填壕第501章 .曲女城驚變第51章 .舉朝震驚第52章 .突厥馬賊第548章 .高宗皇帝的挫敗第1160章 .責任第253章 .南下烏骨城第368章 .厲兵秣馬,西國武士第361章 .漳地,開拔,意外第1190章 .補給線斷第708章 .腐儒第152章 .誘餌,引動風雲第669章 .誤國第983章 .軍魂,爭奪第968章 .太子立威第401章 .螳螂,黃雀第811章 .新的威脅第529章 .絕不拋棄第1379章 .折騰的大唐第1168章 .災難,侯賽因的反擊第131章 .太子終謀反第1050章 .加稅,加稅第1044章 .搶奪,憋氣第1086章 .分歧,賭第1082章 .利用,全面反攻第991章 .彈劾,軍不幹政第757章 .震撼,信心第446章 .最後一筆收穫第636章 .大軍攻城,好漢饒命第625章 .輸不起與退不了第1302章 .知己不知彼,李捷再倒黴第136章 .援軍終至第777章 .剷除政敵第1109章 .聯合國家大會第1346章 .世界大戰始第1080章 .收買第1284章 .王玄策的建議第696章 .動盪第1200章 .災難,主之怒
第517章 .仇恨的唐人,猥瑣的唐人第934章 .難得的團圓新年第11章 .人型坦克?第601章 .顯靈,聽甕第188章 .白巖城,孫家第783章 .午夜繁星第710章 .閩國博覽會第649章 .破營第373章 .強娶,徵夷大將軍第597章 .我既十府兵第232章 .高句麗僞政府第914章 .兇殘第1218章 .腐刑?奸細第690章 .馬革裹屍,導火索第555章 .曾經的夢想第1249章 .妥協第1149章 .繚煙,煎熬第91章 .媳婦團殺到第631章 .閩國戰績第643章 .弊端,碰撞之箭雨第1208章 .聚攏甲兵,師出有名第800章 .暗流第1094章 .瘋子第820章 .昏君奸臣第1195章 .在背芒刺第304章 .空城計?第42章 .鐵騎,驍果第248章 .天下無賊第690章 .馬革裹屍,導火索第1000章 .大戰氣息第619章 .對峙,海神之觸第704章 .懲罰第721章 .一統天竺第468章 .遲來的迎戰第668章 .風起漠南第957章 .缺官,規勸第910章 .拜占庭的反攻第573章 .意外的變故第261章 .內應,地道第787章 .狼煙遍地第1314章 .不陷之城的隕落第653章 .王圖霸業,萬國來朝第967章 .警訊第1215章 .水師第888章 .埋伏打成僵局第1211章 .初戰告捷第867章 .層層包圍,害人害己第1035章 .阿拉伯人的蛻變第1200章 .災難,主之怒第30章 .迎親射燈第405章 .撩亂再起第1317章 .傳承第289章 條件.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704章 .懲罰第238章 .四面包抄第463章 .王舍之下,攻城慘烈第121章 .齊州囧事,新年朝會第258章 .悍兵,誤局第1338章 .閹宦誤國第631章 .閩國戰績第521章 .伏屍填壕第501章 .曲女城驚變第51章 .舉朝震驚第52章 .突厥馬賊第548章 .高宗皇帝的挫敗第1160章 .責任第253章 .南下烏骨城第368章 .厲兵秣馬,西國武士第361章 .漳地,開拔,意外第1190章 .補給線斷第708章 .腐儒第152章 .誘餌,引動風雲第669章 .誤國第983章 .軍魂,爭奪第968章 .太子立威第401章 .螳螂,黃雀第811章 .新的威脅第529章 .絕不拋棄第1379章 .折騰的大唐第1168章 .災難,侯賽因的反擊第131章 .太子終謀反第1050章 .加稅,加稅第1044章 .搶奪,憋氣第1086章 .分歧,賭第1082章 .利用,全面反攻第991章 .彈劾,軍不幹政第757章 .震撼,信心第446章 .最後一筆收穫第636章 .大軍攻城,好漢饒命第625章 .輸不起與退不了第1302章 .知己不知彼,李捷再倒黴第136章 .援軍終至第777章 .剷除政敵第1109章 .聯合國家大會第1346章 .世界大戰始第1080章 .收買第1284章 .王玄策的建議第696章 .動盪第1200章 .災難,主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