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

殘酷的攻城戰,一直進行了三天,到了第四天,反覆無常的天氣,終於下起了雨,打雷閃電,響徹雲霄,這才爲這場屍山血海的爭鬥,暫停了些許。

三天時間,宋軍死傷約有八千人,幾乎佔據總數的兩成,久攻不下的閬州城,已經讓這隻軍隊怨恨良久,但士氣卻不可避免地下墜了。

死傷慘重,久攻不下,再加上陰雨連綿,潮溼且悶熱的天氣,讓宋軍的作戰意願達到了低點。

“不愧是嶺南名將,守城的功夫果然不容小覷!”劉光義望着殘缺不全的閬州城,感嘆道,心中的失望溢於言表。

“屢攻不下,大軍的士氣已然難以爲繼了!”曹彬聞言,哪怕一向是自信十足,也不由得感嘆起來,這座閬州城,簡直比成都還要堅固。

“聽聞潘崇徹手下有五萬人,泰半都是蜀軍,不曾想,今日倒是能有這番的氣力。”

劉光義原本對蜀軍瞧不過眼,但這些時日,他發覺蜀軍守城倒是有模有樣,不像之前的那種膽怯無能。

這也是他爲什麼擁軍不過四萬,就敢攻城的緣故,主要是看不起蜀軍。

“將乃軍之魂,一將無能連累三軍,潘崇徹一直在南方名聲赫赫,如今深受蜀國國主信賴,統帥蜀軍,由此可見其能力,看來,這座城攻不下來了!”

劉光義再自大,這些時日也明白,在成名多年的老將面前,他這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奈何不了他。

既然正面不行,那麼就是另闢蹊徑了。

“曹兄,據我所知,附近的蜀軍幾乎都進了閬州城,恐怕不亞於我軍,強攻絕對是難下的,潘崇徹又爲人謹慎,絕難出城,所以,咱們爲今之計,只能重新開闢戰場,逼其必究。”

劉光義目光炯炯有神,讓曹彬有些刺目。

“將軍請說!”曹彬眼睛一眯,彷彿猜到了什麼。

“咱們需要派遣一支精兵,繞開閬州城,南下然後再東去夔州,將孟昶給活捉下來!”

劉光義興致勃勃地指着桌子上的地圖,說道:“只要攻破夔州,俘虜孟昶,那麼閬州城內數萬蜀軍定然士氣崩潰,談何守城?”

“況且,這樣一來,蜀國必定傳檄而定,閬州城就是甕中捉鱉了,插翅難逃。”

“但,比如夔州,山路重重,危險萬分,在整個禁軍中,唯有曹兄,纔算是難得的將才,值得託付之人!”

看着劉光義誠懇的目光,曹彬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將軍放心,末將雖然毛病甚多,但卻絕對不畏戰!”

“那就好,曹兄,入蜀禁軍的前途,全都指望與你了!”劉光義感動地說道。

“不知,你需要多少人?”

“高彥儔作爲寧江軍招討使,如今也在城內,夔州的兵馬肯定不多,閬州城下也需要人,五千精兵足以,且都是擅長山地之卒!”

曹彬琢磨了一下,這場突襲,數百里,山迴路轉,人太多就容易暴露,太少又不經用,所以,五千擅長山地的精兵就足夠了。

五千人,足以破數萬蜀軍。

“好,我就與五千人給你!”劉光義語重心長地說道:“希望曹兄能力挽狂瀾,到時候你就是首功,解救數萬禁軍的大英雄!”

“不求功勞,只求能讓禁軍兄弟們能早日歸朝!”曹彬很謙虛,誠摯地說道。

兩人溫言細語地討論了很久,商討許多細節,夜間,就有數千人披蓑衣,冒着雨,悄悄出營,在這種環境下,幾無人知曉。

閬州城中,藉着雨勢,潘崇徹與高彥儔兩人,也在統計着損傷人數,這三日來不間斷的猛攻,超過了前些時日的損失。

“傷亡約六千人!宋軍真不愧是天下精銳。”潘崇徹雙手靠背,感嘆道。

作爲守城的這一方,依靠着優勢,但仍舊損失很大,而且,許多次的登城作戰,女牆上都抵擋不住,不得已而用八旗兵救助,才堪堪守住。

宋軍強悍如斯!

“末將這才明白,將軍爲何一直不用蠻軍,原來是指望着他們來救火的,果然是個妙招!”

高彥儔感慨道,宋軍兇狠,蠻軍也不差,甚至在靈活,體魄上,蠻軍更勝一籌,單打獨鬥更有利。

“謀畢竟是外人,與蜀軍隔一層,但幸虧有高將軍一直安撫蜀軍,不然傷亡如此激烈,大軍早就崩潰,談何守城?”

聞言,高彥儔心中甚是歡喜,但面色不動,只是謙虛地搖搖頭,看着潘崇徹。

潘崇徹心中越發的喜歡這個謙虛的蜀將,不由得感慨道:

“對於蠻軍,你只猜對了一半,蠻軍其實不適合守城,他們更適合拼殺。”

潘崇徹笑着說道:“高將軍可知,蠻軍有哪些強項?”

“身強體壯,悍不畏死,山地如常,不外乎這三點!”高彥儔毫不猶豫地說道,這三點,都是蜀軍所欠缺的。

“不錯,這三點正是蠻軍的主要強項,若無這三點,憑藉着蠻軍散漫的個性,早就被拋棄了。”

潘崇徹眉毛一挑,笑着說道:“有一點,往往被許多人遺忘!”

“那是什麼?”高彥儔好奇道。

“夜視!”潘崇徹頗爲羨慕地說道:“蠻寮們在山地中如履平地,身手靈活,而且,與普通的漢兒相比,他們經常夜間行走,仿若是白天一般,強普通兵卒多矣!”

“夜視?”高彥儔這纔回憶起來,這些蠻軍果真是夜視了得,甚至僅憑藉着月光,都能正常的上下城牆,這點細節,他這才感覺到突兀。

“萬人軍中,能夜視者只有數百人,千人,但,誰能想到,我麾下的萬人八旗軍,全部都能夜視而走,若是月光明亮,甚至不需要火把都能出城!”

潘崇徹自豪地說道。

“將軍的意思是?”高彥儔驚奇道。

“沒錯,是時候給那些宋軍一點教訓了,不然,咱名聲何在?速戰速決。”

雨持續不斷地撒着,將整個軍營都淹沒了些許,這還得虧劉光義考慮到蜀地多雨,挖溝,加高了許多,不然營地早就淹沒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1376章無名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261章涼意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1190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150章安北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1260章離譜第1344章封王?第一千零八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1171章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1376章無名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169章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196章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1353章民艱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1200章唐奴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1275章木軌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1186章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1324章氣惱第1248章暫住證
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1376章無名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261章涼意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1190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1150章安北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1260章離譜第1344章封王?第一千零八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1171章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1376章無名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169章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196章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1353章民艱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1200章唐奴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1275章木軌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1186章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1324章氣惱第1248章暫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