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攻佔

唐軍一鼓作氣浩浩蕩蕩的往山頂上殺去。

此時已過正午,火辣的太陽直直的射在惡陽嶺上,匆忙行軍,準備一氣攻下惡陽嶺的唐軍士卒無不又飢又渴,然而雙目之中,卻帶着一股狂熱的戰意。

明光甲上的鮮血已經風乾成塊,隨着士卒們的快速移動而簌簌掉落。

沿途遇到的突厥士卒,只要稍稍一抵抗,便被亂刀分屍。這樣一路殺上惡陽嶺頂上。

根據當初王三等人提供的情報,惡陽嶺上共有守軍七千多人,在攻打了三道防線,和守軍大戰一場之後,七千突厥軍隊,已去了一大半,如今惡陽嶺大營中還有不足三千人。

以兩千多精銳唐軍,擊敗這三千潰兵,綽綽有餘。

到達山頂,即刻對大營發動最後的攻擊。\

爲了防止突厥人在大營之內佈置陷阱,李靖想讓張允文打了兩輪炮,將整個大營覆蓋了一遍,然後再派士卒進入大營之中。

霎時間,大營內殺聲四起。

正在大軍廝殺之時,一名士卒卻從山下急急跑了過來:“稟報大將軍,山下出現大量突厥士兵,往山上殺來,現已到達第一道防線處。炮兵和偵察營的兄弟正在第二道防線處佈置防禦!”

“哦?”李靖皺起眉頭道,“比老夫預料的要來得早些!看來這些突厥人倒是見機得快啊!允文,去那邊看一看,指揮一下那邊的戰鬥!”

張允文當即領命而去。

來到第二道防線時,張允文發現炮兵們竟然在石牆之後構築了一個炮兵陣地。\而偵察兵則是依託石牆,用鋼弩瞄向外面。

四百炮兵,李靖那裡有一百多人、五十多門炮,剩下的盡數集中在此處。看着這一百五十多門炮和幾百具鋼弩時, 張允文不禁爲突厥人感到一絲悲哀,當他們們冒着被炮彈分屍的危險衝到石牆前,發現迎接自己的卻是密集的箭雨。想到這裡,張允文嘴角邊不由露出一絲笑容。

士卒們見張允文到來,皆是微微點頭,算是行禮。張允文也不在意,畢竟這是戰前,所以也到沒什麼。爬上一架高高的哨塔,張允文手搭涼棚往山下望去,只見狹長的道路上,突厥士卒排成一條粗長的大蛇,正慢慢往這邊推進過來。

似乎知道唐軍火器犀利,突厥人推進速度不快,而且前面幾排士卒,皆是手舉一名木製盾牌,呈四十五度角斜放在頭頂之上。\這是防禦仰射下來的箭矢的最優角度。

看到突厥人這般模樣,張允文心頭不屑的冷笑兩聲,就憑這些薄薄的木盾,也想防禦迫擊炮的轟擊。

待突厥人漸漸進入迫擊炮射程,張允文在哨塔上一擡手,下面的炮兵頓時拿出炮彈放在炮口卻不鬆手放下,等張允文手臂猛的下揮,第一排的二十門炮齊齊發出一陣沉悶的轟鳴。

二十多枚炮彈劃出一道拋物線,落在正慢慢前行的突厥士卒當中。砸在最前面的幾排舉盾士卒中,轟然炸開。一時間,巨大的衝擊力清空了前面的幾排人,飛射的彈片大面積殺傷後面的突厥士卒。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炮彈都落在人羣中,差不多一半的炮彈落在人羣之外的空地上。\

“前四排仰角擡高一度,後三排仰角擡高兩度,全體齊射!”張允文大聲的吼道。

聽得命令,衆炮兵急忙調整炮管仰角,片刻之後,一百多門迫擊炮同時射出炮彈。

“轟——”

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整個惡陽嶺似乎都微微震動了片刻。

只見第二道防線下的突厥軍隊,被炸出一個大大的缺口來,好像一條粗大的蛇被砍掉了老長一截。那被炮彈洗禮過的地方,密密麻麻的佈滿了彈坑、殘肢、血漬,讓人觸目盡心,膽戰心寒。

一輪炮擊下來,後面的突厥軍隊看到前面悽慘血腥的場景,已是士氣皆失,滿是恐懼的向後潰退,全然不顧身邊督戰的突厥軍官的呵斥、鞭打。\

兵敗如山倒,對於一支沒有士氣對軍隊來說,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一驚一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張允文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突厥人開始潰退的第一刻,他便大聲下令道:“炮兵停止攻擊!偵察營銜尾追殺!”

聽得命令的偵察營士卒一躍而起,手持鋼弩便往突厥人方向衝了過去。踏着地面的彈坑和屍體,士卒們快速的跑着,進入射程中的突厥兵直接被數根箭矢射死。

突厥人雖是退得較早,但是其士卒衆多,蜿蜒排布在惡陽嶺的崎嶇山道上,極不靈便,往往是前面的士兵潰敗下來,而後面的士卒還懵懂不知發生何事。所以偵察營很快就逼近突厥士兵。

甫一接觸,突厥士兵即刻潰退。退不了的則是直接向偵察營士卒投降。\

張允文看着下面一片混亂的樣子,知道這邊戰事已經差不多結束了,當下轉過頭,望向山頂上的大營。

山頂這邊,戰事也差不多結束了。李靖親臨大營,一杆馬槊挑翻了幾名突厥人。頓時間,士氣如虹。在大堂精銳的 強攻之下,突厥人的抵擋完全起不了什麼作用,盡數被殺翻在地。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廝殺,剩餘的千餘突厥人眼見無望,紛紛向大唐軍隊投降,三名突厥將領當場吻頸自殺。

隨着兵器的撞擊聲漸漸停下來,整個大營裡面除了站立的唐軍,就只剩下跪着投降的突厥士卒。

眼見大局已定,李靖不由將目光望向山腰上的第二道防線。

李靖留下五百士卒看守手無寸鐵的突厥人,自己又帶着剩餘的士卒匆匆往山腰走去。\

然而還未到山腰處,一名傳令兵便匆匆上來,見到李靖,傳令兵頓時稟報道:“啓稟大將軍,張將軍已經將來敵擊潰,現正由偵察營的士卒銜尾追殺突厥人。”

聽得這份報告,李靖不由欣慰的撫須一笑,看來可以不用去第二道防線處了。微微沉吟一下,李靖對身邊一名將領道:“你即刻返回朔州,將大軍調至此處!”

那員將領拱手抱拳道:“諾!”說完縱馬絕塵而去。

李靖一揮手,帶着士卒繼續前進。到達山腰處,分出一千士卒協助偵察營追殺突厥人。

“允文,我撥五百軍士與你,你去將那處山谷給我佔領住,不要讓突厥人拿走或是毀掉裡面的一顆糧食!”李靖又吩咐道。\

張允文拱手笑道:“大將軍放心,昨日末將已派五支小隊前往那處山谷,恐怕此時已經得手,末將即刻接管便是!”

李靖聞言,方纔笑道:“既然允文已經考慮周全,那山谷之事允文酌情處理便是,老夫也就不再過問了!等大軍開來,老夫會即刻派遣倉曹入山谷盤查。這段時間內,可不要出什麼紕漏啊!”

張允文鄭重的點點頭:“請大將軍放心,山谷那邊趙毅在守着,不會有什麼事的!”

“好!那你先去吧!”

此戰,唐軍一日之內攻下惡陽嶺,斬首近萬,俘虜兩千千,殺敵大將五名,剩餘突厥軍隊張惶的逃回定襄城中。而唐軍損失軍力不足五百,傷者近千。\

當日黃昏時分,從朔州奔馳過來的三千騎兵最先到達惡陽嶺,極大的加強了惡陽嶺上唐軍的實力。深夜的時候,一萬步卒又到達了惡陽嶺。

當夜,李靖便用這一萬多士卒,憑藉突厥人留下來的工事防線,將整個惡陽嶺經營得如同鐵桶一樣。

第二日的時候,又有五千步卒到達惡陽嶺。當天夜裡,輜重兵緩緩到達這裡。

一座座帳篷拔地而起,迅速的將整個惡陽嶺變成了一座大的軍營。李靖排兵佈陣的水平可是突厥人望塵莫及的,幾個短短的命令下來,唐軍迅速在惡陽嶺構築了一道道陣地、防線,漸漸呈彎月之勢半包圍定襄城。

曾經的突厥大帳如今成了李靖的大帳。大帳之中,李靖坐在大帳上座,帳下坐滿參加過這次惡陽嶺戰役的將領,他們正言笑晏晏,臉上滿是喜悅,相互之間正說着些什麼。\

李靖壓壓雙手,衆將領頓時安靜下來,齊齊看着李靖。李靖笑道:“此次惡陽嶺大捷,全賴諸將戮力同心,將士奮死血戰。來來,老夫以茶代酒,敬上諸位一杯!”

衆將忙起身,向李靖道:“大將軍客氣了,此次勝利,全賴大將軍運籌帷幄,待敵以機,這才大破突厥,斬敵萬餘。

“是啊,是啊,當是我等敬大將軍纔對!”

“來來,大將軍勞苦功高,我等齊敬大將軍一杯!”

衆將和李靖同飲下這盞茶水後,李靖又道:“此次取惡陽嶺,論及衆位之功,老夫以爲張允文當爲第一。其下偵察營與炮兵二部,攻城拔寨,剪滅敵軍,皆爲衆將之首,所以老夫在給陛下的呈報之中,準備首記張允文之功,衆位以爲如何?”

這些將領頓時齊齊將目光射在張允文身上,卻見他眼觀鼻心,彷彿這事與自己無干一般。

一位生得滿臉鬍鬚的將領倏然起身,抱拳對李靖道:“大將軍,俺老林是個粗人,也不會說什麼話!張將軍記首功,老林卻是不服。老林帳下不過一府之兵,只有兩團選入大將軍突襲惡陽嶺的三千鐵騎裡邊,不過四百人。而張將軍一共派出一千多人蔘加惡陽嶺戰鬥,其中我軍火器盡在他手,取此頭功當然易如反掌。若是張將軍也領四百兵馬參戰,取得這般的成績,老林這才認他的頭功!”

這位林將軍此言一出,當下便有七八名將領出來表示附和。

李靖看着這位面容生得豪放粗莽的大漢和他身邊的七八名將領,先是眉頭微微皺起,接着倏然笑道:“既然林將軍不服,老夫便先按下張允文此次戰功,暫且不上表,待破了定襄城,再行論功,諸將以爲如何?”

聽到李靖這般說,那名林將軍咧嘴一笑:“呵呵,既然大將軍不表張將軍的功勞,那俺老林也就沒話可說了。大將軍公正嚴明,末將佩服啊!”說完,不由斜着眼望了張允文一眼,卻見張允文依舊是那副如老僧坐定的模樣。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56章 大勢第66章 五隴阪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25章 就藩第162章 入朝第144章 歲末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434章 捕獵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58章 東都牧第109章 押注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8章 死亡角逐第309章 李治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3章 張文濟第139章 火炮第287章 客棧第432章 歸來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264章 出征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45章 送禮第45章 開業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34章 捕獵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13章 送信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297章 風疾第79章 收買第125章 狼羣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231章 商論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9章 開府天策第44章 酒樓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65章 構陷第293章 許諾第455章 春雪第101章 盡滅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318章 聚散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112章 新兵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488章 楚綜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77章 于志寧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1章 路上練兵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82章 房杜第181章 剿匪第277章 赤水第256章 請客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19章 蘇烈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20章 說客第323章 百騎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262章 點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93章 許諾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1章 徐二狗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62章 平息第124章 塞外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82章 妖僧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71章 軍議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62章 平息第370章 薛仁貴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17章 遭遇第6章 單挑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10章 軍改第301章 斷足第97章 貞觀第301章 斷足第142章 詩會第254章 裴行儉第11章 路上練兵
第456章 大勢第66章 五隴阪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25章 就藩第162章 入朝第144章 歲末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434章 捕獵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458章 東都牧第109章 押注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8章 死亡角逐第309章 李治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3章 張文濟第139章 火炮第287章 客棧第432章 歸來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264章 出征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245章 送禮第45章 開業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34章 捕獵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13章 送信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297章 風疾第79章 收買第125章 狼羣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231章 商論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9章 開府天策第44章 酒樓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165章 構陷第293章 許諾第455章 春雪第101章 盡滅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318章 聚散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112章 新兵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488章 楚綜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77章 于志寧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11章 路上練兵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82章 房杜第181章 剿匪第277章 赤水第256章 請客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19章 蘇烈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20章 說客第323章 百騎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262章 點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93章 許諾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1章 徐二狗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62章 平息第124章 塞外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82章 妖僧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71章 軍議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62章 平息第370章 薛仁貴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17章 遭遇第6章 單挑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310章 軍改第301章 斷足第97章 貞觀第301章 斷足第142章 詩會第254章 裴行儉第11章 路上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