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薛仁貴

一聲炸雷轟然響起,似從遙遠天際奔騰而來,有倏然遠去。

擡起頭,只見長安上空,雲氣翻涌,在陣陣狂風吹拂之下,如奔馬齊飈,如江河浩蕩,如潮起濤生,倏然之間,竟演化萬千景象。

一滴細雨落了下來,砸在了大地之上,四面濺開。

緊接着,一滴接一滴的雨珠子從天而降,片刻之後,便連成雨線,形成雨幕。

“今年的春雨可是比往年要多得多啊!”張允文喃喃的說道。

站在迴廊之中,看着外面漸漸稀疏下來的雨線,張允文想起了今日朝會之上的事情。

朝會之上,李世民下詔令道:“來年二月有事於泰山!”

這詔書一下,如投石激浪,羣臣盡皆面露興奮之色,各自議論開來。其議論的焦點,無非就是那封禪之時所行之禮。

所謂的有事於泰山,便是指李世民想要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是在泰山之上祭拜天地的活動。《史記?封禪書》有記載“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自秦皇漢武之後,也就只有一個光武皇帝封禪過泰山,距今也是數百年了。遍觀前三者,秦始皇蕩平六合,一統華夏,是爲千古一帝。漢武帝雄才偉略,武功蓋世,威震四夷,李世民一直吧自己與漢武帝相比較,尤其是在武功方面,所以,對於這封禪一事,也是熱心得很。再說了,自光武帝封禪泰山之後,這封禪泰山的儀式,已演變成通過“弘禮樂之制,正三雍之典”,來實現“揚名萬世,以顯祖宗”的目的。

早在貞觀初年,李世民心頭就一直存着封禪泰山的想法。畢竟這封禪泰山,代表着帝王最高的榮譽。根據太史公的記述,能封禪者,“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除了這太平興隆盛世之外,若是天降祥瑞,亦可封禪以答謝蒼天。所以,若是李世民舉行了一場封禪儀式,無論是對於李世民,還是對着這貞觀一朝,都是有着莫大的好處的。

然而,李世民籌劃的封禪之事並不順利。

貞觀五年正月的時候,河間王李孝恭便提議封禪泰山,不過李世民“手詔不許”。貞觀六年,又有地方官員提出封禪泰山的建議,得到了朝中許多大臣的贊同,而魏徵則是極力反對。李世民甚至與他展開了一場辯論。就在他們僵持的時候,河南河北諸州發大水,李世民只好作罷。到了貞觀十一年的時候,李世民那欲圖封禪泰山的心再次跳動起來,這次下了決心一定要去泰山封禪。恰逢國子監博士劉伯莊、睦州刺史徐令言上書請求封禪,李世民當然十分高興。然而,那二人卻對封禪的禮儀說法不同,各執一詞。李世民只好下令秘書少監顏師古、諫議大夫朱子奢等人,研究封禪事宜。這幫人一研究就研究了數年,一直到今年,這才和房玄齡、魏徵等人定下了封禪的禮儀。

於是,李世民便發出了“明年二月有事於泰山”的詔書。

不過在張允文的記憶中李世民好像沒有去過泰山封禪,這是他到死都引以爲憾的事情。

自二月份李世民發出詔書以後,先有長安父老齊至皇宮,請李世民封禪泰山。接着,幷州、洛陽、益州等地父老也齊齊來到長安,請李世民封禪泰山。

張允文知道,這是李世民在爲封禪泰山一事造勢了。

面對這“洶洶民意”,李世民擺出了一副仁君應有的樣子,和善的接待了這些各地父老,安排他們好吃好喝的住下。

如今禮儀定了下來,聲勢也造了起來,剩下的只有等待,等待着明年二月的到來。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一直到四月末,天氣轉熱的時候,李世民又跑到九成宮避暑去了。此次李世民離開,再次將李承乾帶去了九成宮,沒有留下他來監國。

這番舉動卻是讓羣臣不由心頭惴惴,難道是李世民開始極不放心東宮,不願再將國家大事交由他來處理?

李世民去九成宮沒幾日,張允文正在北衙偵察營新兵訓練營這邊,悠然看着那些偵察營的老兵折騰那些剛剛從各地招募而來的新兵。這批新兵是在去年秋季招進來的,約有三百來人。而上一批四百多人,訓練了兩三年的偵察兵已經從這軍營中走了出去,再次分佈在南北衙諸軍之中。

“老馬,你輕點,別把那小羊的骨頭給折了!”張允文瞧見那邊馬望山正在馬望山正在教訓一個沒有射中箭的士卒,滿臉凶神惡煞,不由出聲喊道。

“楊石,你小子在幹嘛呢,那刀揮得那般快,是用來剁肉餡的還是砍人的啊?”瞧見楊石在賣弄刀法,張允文笑道,隨即又覺得有些不對,當下吼道,“楊石頭,你個臭小子,不是告訴你讓你在家陪你新婚老婆子麼?怎麼跑到這兒來了?快給老子過來!”

自那日張允文將菱襄領到楊石那邊,並將楊石介紹給菱襄時之後,便溜之大吉,留下兩人在那裡相對。

這楊石哪裡經過此等陣仗,面對着那位微微有些花癡的少女,一張黑臉頓時漲得通紅,不過他皮膚黝黑,倒看不出來。

這菱襄倒是主動和楊石說起話來,楊石也小心的應答着。一來二去,這二人很快就混熟了。

接下來,在李宇、支柔這兩個閒得無聊的人的煽風點火,嗯,撮合之下,這二人很快就混得極熟了。而那菱襄,也在張允文的府中做了一份差事,其住處,就在楊石的隔壁。

至於王妍,她原本也想摻和進來,可惜的是,隨着肚子越來越大,她的行動也開始不方便了。所以只好放棄摻和進來的想法。

最後,在楊石帶着菱襄見了楊常。楊常一見這菱襄容貌秀麗,體態高挑,別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風韻,再加上是張允文介紹過來的,也就同意了。

不過當時菱襄只有十四歲左右,年紀尚幼,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年,菱襄滿了十五歲,這才正式成親。

成親後,張允文便特批了楊石三個月的假期,如今,正是在這三個月之內,也就是說,楊石可以不用來此處。

“你說說,你怎麼跑過來了?”張允文板起臉說道。

然而那楊石彷彿沒看到張允文板起的臉,嘻嘻笑道:“大人啊,可得恭喜了,這屆新兵之中可有一個異常厲害的傢伙,一手方天畫戟使得是出神入化,許多老兵都不是他的對手!若是好好加以培養,定成大器啊!”

張允文雖然對這楊石岔開話題的行爲表示不滿,但是,話的內容還是引起了張允文的興趣來。

“什麼?方天畫戟?此人用的是方天畫戟?”張允文腦海中浮現出一人的名字出來,當下有些激動的站起身來。

“是啊!那杆大戟有一百多斤重,揮動起來,真是虎虎生風啊!嘿嘿,大人,要不你用大鐵槊和他較量一下!”楊石笑道。

“好,你去兵器庫中取一杆大鐵槊過來,我去會會這薛……嗯,使方天畫戟的人!”

聽到張允文這樣回到,楊石反倒是愣了一下。他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不會真的以爲張允文會以將軍的身份和一個無名之輩打一仗。想不到張允文竟然一口應承下來。

不過想起那人揮動方天畫戟時那出神入化的手段,心頭一熱,這人的武藝應該不在大人之下,可以看一場龍爭虎鬥了。

“好勒,大人稍等!“說着,楊石飛快的往兵器庫方向跑了過去。

張允文翹起嘴角,用方天畫戟,再加上現在的年份,這使戟之人應該是那個人吧,薛仁貴!想到這位大唐名將,張允文渾身肌肉似乎興奮的抽動了一下,能和未來的大唐名將交手,真是榮幸啊!

第455章 春雪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91章 引誘第199章 漠北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2章 蘇聯教官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23章 百騎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47章 冠禮第58章 東宮動作第159章 南遷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46章 出發第79章 收買第238章 驛站內第507章 大限第304章 玩具第271章 軍議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72章 中毒第9章 裝神弄鬼第188章 妍姐第377章 于志寧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479章 長安月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14章 高陽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57章 生了第104章 戡亂第62章 平息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144章 歲末第266章 局勢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3章 進身之資第434章 捕獵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98章 李泰第176章 大漠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24章 塞外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126章 狼王第245章 送禮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12章 遭遇戰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83章 告密第320章 趨利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95章 論功第249章 招新第210章 破城第67章 初戰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508章 山崩第106章 夜談第243章 威懾第35章 袁天罡第147章 冠禮第307章 遊戲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26章 獻舞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357章 修撰書籍
第455章 春雪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91章 引誘第199章 漠北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2章 蘇聯教官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23章 百騎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47章 冠禮第58章 東宮動作第159章 南遷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46章 出發第79章 收買第238章 驛站內第507章 大限第304章 玩具第271章 軍議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72章 中毒第9章 裝神弄鬼第188章 妍姐第377章 于志寧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479章 長安月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14章 高陽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57章 生了第104章 戡亂第62章 平息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144章 歲末第266章 局勢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3章 進身之資第434章 捕獵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98章 李泰第176章 大漠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24章 塞外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126章 狼王第245章 送禮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212章 遭遇戰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83章 告密第320章 趨利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95章 論功第249章 招新第210章 破城第67章 初戰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508章 山崩第106章 夜談第243章 威懾第35章 袁天罡第147章 冠禮第307章 遊戲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26章 獻舞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357章 修撰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