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帝國利益,阻擋者死

看着意氣風發、如魚得水的楊帆,公孫節臉色陰晴不定。

早晨見面時之所以敢對楊帆如此強硬,其實是一種姿態。

因爲楊帆威名在外,他想要通過踩着楊帆的名聲來提升自己在吐蕃的威望。

只有表現出強勢,才能讓駐守在吐蕃的驕兵悍卒甘心爲自己驅使。

事實上,擠兌楊帆時公孫節心裡怕得要死,唯恐楊帆牛脾氣一發作,不管不顧的將他捆起來砍了腦袋。

不過楊帆的不理採倒讓他更顯得意,認爲楊帆是畏懼於李二陛下的旨意。

不管怎麼說,他也是李二陛下安排過來制衡李道宗的將領。

根據計劃,在吐蕃設置西南都護府,最後只能留六千名士兵在這裡駐守。

他與李道宗各領一營,也就相當於有互相牽制的意味。

更主要的是,臨行之前,張亮讓他尋機破壞楊帆在吐蕃制定的策略。

一旦策略失敗,吐蕃再反,李二陛下一定把所有的罪責往楊帆身上扣,到時候楊帆這個提出策略的罪魁禍首定然難辭其咎。

從楊帆把張慎幾宰掉之後,就已經成了他們的敵人,對於敵人,不管是張亮還是公孫節當然不會心慈手軟。

在他看來,既然之前已經挫了楊帆的銳氣,現在就是拉攏吐蕃各地官員和豪強的時候。

因爲公孫節知道,僅憑他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撼動楊帆在吐蕃所實行的策略。

只有從吐蕃本地的勢力着手,把他們聯合起來,以架空李道宗爲目的,最終讓計劃不能順利實施。

今天的酒宴就是最好的時機,畢竟這裡聚集了吐蕃大多數的‘上層人物’。

想到這兒,公孫節決定主動出擊,端起酒杯朝着吐蕃一衆官員走去……

對於公孫節這個自來熟的大唐將領,即使吐蕃的各個首領和官員心中緋腹不已,但也只能笑臉相迎。

畢竟公孫節作爲駐守的將領,以後大家還是要經常打交道的。

對於這些曲意迎合的吐蕃貴族,公孫節顯得洋洋得意,更讓他自信心爆棚,甚至已經美滋滋的暢想以後揮手頤指的威風場面。

看着刻意顯擺,甚至像小孩一樣耀武揚威的公孫節,楊帆只是微微撇了一眼,心頭卻暗暗警惕。

這貨明顯想將自己除之而後快,若是任其留在吐蕃,恐怕對於自己的佈局多有阻礙。

可是這傢伙是與李道宗一起來赴任的,得先問問他的意見才行。

心中有事,楊帆當然不想與這些吐蕃人再蛇委與虛,眼神環視了一週,卻見李道宗正與吳王李恪在輕笑着閒聊。

放下酒杯,轉身朝着兩人走去……

來到兩人跟前,楊帆揶揄道:“郡王倒是會躲清閒啊。”

李道宗捉狹一笑:“忠義侯在吐蕃這麼受歡迎,要不本王奏請陛下,讓忠義侯擔任西南都護府都督,怎麼樣?。”

“別……可別……”

雖然知道李道宗在開玩笑,但楊帆還是苦笑着連連擺手拒絕。

相比於大唐長安等城池,吐蕃還是太苦寒了一些。

說楊帆有些嬌氣也行,吃不了苦也罷,他真不想再繼續待下去了。

更何況,長安城還有一大家子人等着他回去呢!

雖然同化吐蕃的策略是他提出來的,可楊帆真沒想過由自己來親自實施。

畢竟這可不是一、兩年就能夠見到成效的。

李道宗倒也沒有繼續打趣楊帆,反而看着遠處的一衆吐蕃官員說道:“忠義侯可是給本王留了個難題呀,這些吐蕃人趨炎赴勢,爲利是圖,真怕他們陽奉陰違。”

“郡王此言差矣,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這些人不足爲懼,倒是某些人好像另有所圖!”說着,楊帆的目光不由飄向了公孫節身上。

還不得不佩服公孫節這小子,在他口吐蓮花的巧言令色下,一衆吐蕃官員正不停的向他恭維。

公孫節那鼻孔朝天的模樣簡直傲嬌到了極點。

也許感應到了楊帆的目光,亦或者公孫節一直關注着楊帆的動態。

見到楊帆朝他看來,公孫節挑釁的呶了呶嘴,顯然認爲自己已經有了抗衡楊帆的能力。

公孫節如此囂張的動作,李道宗當然看在了眼裡,可是卻只能無奈的笑了笑:“爲之奈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說完,李道宗微微嘆了口氣。

對於這個公孫節,一路上驕傲自大的行爲早就讓李道宗煩不勝煩。

可公孫節是李二陛下特意派過來的,誰敢反對?

當然,並不是說李二陛下信任公孫節,平衡,只是帝王的權術罷了。

李道宗本來就是被猜忌才被下的大獄,當然不敢再對李二陛下的安排有所抱怨。

楊帆當然能夠看出李道宗的爲難,意有所指地道:“吐蕃剛剛平定,劫匪縱橫,太囂張很容易發生意外啊!你們覺得如何?”

李道宗與李恪對視了一眼,滿是駭然,他們都聽出了楊帆的意思。

雖然他們都不喜歡公孫節的囂張,但好歹這傢伙是李二陛下親點的校尉,如果將之斬殺?這也太……他們不敢再深想下去!

不過還是李恪首先回過神來。

自從上次聽了楊帆的一番話後,李恪謹言慎行了很多。

但爲了大唐帝國的利益,李恪覺得自己再也不能袖手旁觀,擲地有聲道:“本王認爲忠義侯說得不錯,此人留在吐蕃,可能會對吐蕃的佈局極爲不利。”

楊帆略顯詫異的看了李恪一眼,沒想到這個開始明哲保身的吳王殿下會出言贊同。若是一般人聽到楊帆的話,自然而然會認爲楊帆是想報復公孫節之前的無禮頂撞。

甚至會認爲楊帆是想將公孫節這個對他有惡意的傢伙先下手爲強給除掉。

顯然,李恪想到了更深一層的意義,果然不愧是最聰慧的皇子之一。

當然,楊帆花費了這麼多的精力,可不想輕易被人給破壞掉。

即使這個人是李二陛下派來的也不行,只要敢阻攔他的佈局,只有死路一條。

李道宗沒想到李恪會贊同楊帆的話,很快,卻也輕輕的點了點頭。

雖然李道宗一直謹小慎微、不爭不搶,可還是被污了名聲,甚至被削官罷爵下了大獄。

要不是楊帆平定吐蕃,他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從大牢中出來呢!

之前接到李二陛下的旨意,讓他前來擔任首任西南都護府都督,其實李道宗的心理其實是很有些牴觸的。

畢竟吐蕃這地方實在太過偏遠荒涼,即便身居都督高位,可到底比不得關中的繁華,誰願意離鄉背景到苦寒之地來當官。

他這個人懂得審時度勢,也不熱衷於權勢,這也是爲什麼李二陛下故意污他名聲而毫不反抗的原因。

在李道宗看來,只要能夠陪伴家人平平安安一生就已經很知足了。

可是當李二陛下拿出楊帆對於吐蕃的戰略規劃以後,李道宗頓時覺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觀。

即使再是淡泊名利的一個人,也不可能不在意史書上留下的成就。

在楊帆的整個佈局裡,李道宗看到了整合吐蕃的可能。

而且一旦這個策略成功施行,那麼在未來,整個吐蕃都將同大唐緊緊聯繫在一起,乖乖的變成大唐的一份子。

因爲只有大唐,才能帶給吐蕃財富、生機和未來。

更重要的是,這種佈局不僅適合吐蕃,甚至可能適用於任何接壤的國家。

能實驗如此驚天之策,李道宗心動了,畢竟這件事可能會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筆。

一路上,公孫節的種種表現卻完全是對着來,李道宗自然看不慣這傢伙。

如今楊帆提議把這個礙眼的傢伙除掉,李道宗當然不會反對。

一旦公孫節這個傢伙死掉,豈不是再也無人制肘他了?

想到這兒,李道宗的嘴角不由泛起了一絲微笑。

如果吐蕃儘早步入正軌,他也能早一日回到長安城與家人團聚。

三人協力同心,相視看了一眼,顯然已經達成了共識。

酒宴一直持續到晚上,也算賓主盡歡,待到曲終人散,各自歸家,各找各媽。

李道宗直接留在了王宮旁的臨時駐地,並前往軍中營房。

只有等到楊帆和劉蘭的駐軍離開邏些城之後,纔會正式接手吐蕃的防務。

畢竟,這次駐守吐蕃,只留下在益州臨時徵招的六千府兵。

夜色茫然,看起來頭重腳輕的楊帆被王孝傑攙扶着回到營房駐地,一進帳門楊帆便變得一臉冷峻。

用水胡亂洗了把臉,便一屁股坐到胡凳上,便捧着茶盞呷了一口茶水,楊帆這才悠然問道:“調查的情況如何?”

王孝傑彙報道:“屬下派親衛前去監視,那公孫節很是小心,即使在公衆場合,都會跟隨好幾名親兵護衛,若想無聲無息的把他幹掉幾乎不可能。”

說完,王孝傑站立在一旁等待着楊帆的指示。

楊帆放下茶盞,手指在桌案上下意識的敲擊着,腦中飛速運轉。

這個公孫節看上去囂張跋扈,卻沒想到這麼小心,看來這人還是有些能力的。

可這種人一旦得勢,破壞力也極大。

一旦自己撤走,所有的駐防兵卒皆是新調來的益叫叫府兵。

公孫節獨掌一營,真有可能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可能將李道宗架空。

雖然楊帆不認爲文武雙全的李道宗會是這般窩囊,但是被掣肘不好施展那是一定的!

若是公孫節鐵了心也要破壞自己在吐蕃的佈局,那可謂是輕而易舉。

如果這傢伙再狠一點,甚至能聯合吐蕃中一些心懷叵測之輩攪動局勢,將大好局面直接葬送。

這種情況楊帆當然不允許發生,那麼迎接公孫節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一天後,大軍餘部就出發返程回長安,如果不把公孫節這傢伙解決掉,心中難安。

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再去做仔細的安排,看來只能硬幹了。

只要不讓人明着抓到把柄,即使李二有所猜疑也再所不惜。

想到這兒,楊帆沉聲說道:“大軍出城以後,你帶領幾個親衛找準時機返回邏些城把公孫節給解決掉,不可傷及無辜。”

“諾!”王孝傑應了一聲,隨即不解地問道:“侯爺,若是公孫節被殺,孝傑唯恐會引起陛下的猜疑,這對侯爺極爲不利,一旦追究起來,有些不好收場。”

楊帆無所謂的擺了擺手,說道:

“本侯知道,但這個公孫節絕對不能留,不過你暫且放心,只要不留下明顯的證據,即使陛下懷疑也拿本侯爺無法。”

有滅國之功墊底,即使李二真的想懲戒,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更何況,僞裝的親衛神出鬼沒,殺一個校尉簡直不要太簡單,這也是楊帆的底氣所在。

既然楊帆做了決定,王孝傑當然不會再勸,應聲稱諾以後,直接轉身離去。

看着王孝傑的背影,楊帆陷入了沉思,覺得自己經過這場戰爭,狠辣了許多。

不過,只要對大唐帝國有利,即使揹負罵名又如何?……

第二天,邏些城臨時都督府。

李道宗與楊帆相對而坐, 幾盞茶過後,兩人言談甚歡。

“在長安之時,陛下委派本王任都督之職,說心裡話,本王是極爲牴觸的。”

“一方面,本王怕受到猜忌不敢擔任如此重任。”

“另一方面吐蕃雖然被大唐佔領,然地處偏遠,山高路這,吐蕃國內定然有很多不安分的傢伙,雖然稱不上羣狼環首,但稍有不慎便一敗塗地。”

“自在陛下給本王看過忠義侯的佈局之後,本王才懷着對帝國的憧憬前來赴任。”

“今日與忠義侯一番談話,方知那奏章之上不過是冰山一角,遠未將忠義侯之奇思妙想展現出來。”

“本王敢斷言,若是這個佈局真的能夠順利完成,你之名必將名流千古。”

通過交談,李道宗真的是被楊帆的奇思妙想給震住了。

以經濟捆綁吐蕃之命脈,以文化改造吐蕃百姓……

想前人之所不敢想,簡直開創了歷史之先河。

雖然自詡文武全才,但李道宗是真的服氣了。

真沒想到年紀輕輕便會綻放出此等讓人敬佩的才華。

果然長江後浪推前浪!

只是依靠經濟,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吐蕃掌控在手中,簡直是奇思妙想。

怪不得李二陛下曾有“宰輔之纔不足以表”的評語,現在看來,絕非是誇讚之言。

楊帆呵呵一笑,落落大方的說道:“哈哈……長者贊言,晚輩可就厚顏接受了!”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很是融洽。

喜歡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請大家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更新速度最快。

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七百八十二章航海新時代篇章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七百五十七章鉅額財富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二百四十二章 設局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三百一十章箭術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三百零四章 新仇舊恨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應第一百六十章尷尬了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六十九章 佳人愛才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七百五十九章作爲穿越者的責任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二十章 猛將兄入坑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二百九十五章 魯莽犯上第六百五十二章交鋒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五百二十六章降維打擊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別猜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礦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六百零八章圍攻第六章 玻璃是奢侈品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二百七十三章 別有心思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七百六十章樂極生悲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
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七百八十二章航海新時代篇章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七百五十七章鉅額財富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二百四十二章 設局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三百一十章箭術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三百零四章 新仇舊恨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應第一百六十章尷尬了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六十九章 佳人愛才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還得叫好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七百五十九章作爲穿越者的責任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爲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二十章 猛將兄入坑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二百九十五章 魯莽犯上第六百五十二章交鋒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五百二十六章降維打擊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別猜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礦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六百零八章圍攻第六章 玻璃是奢侈品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二百七十三章 別有心思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七百六十章樂極生悲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