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母妃的眼淚與父皇的交談

經過這一場事件,我突然明白有些事根本不能按照自己的預期下去,或許有些事歷史已經偏離了軌跡,本應在貞觀十年改封吳王的我,如今在貞觀八年我卻是在一場戲劇性的鬧劇中被戲劇性的分爲了閩王,這是一個什麼王,至少前世大唐的歷史中我還真不知道。

不過既然有些事無法改變,該做什麼,我還得做什麼,該怎樣生活還得怎樣生活!雖說此次無法扳倒長孫無忌,不過父皇的那句‘畢竟你是長輩!’這句話的含義是不言而喻的,間隙縱是沒有,二人也定不會像以往那般親密。

……

出了宣政殿,李靖卻是走了過來。

“三郎,恭喜啊!”

“衛公說笑了,三郎改任閩州都督,只不過是責任更大了一些,豈有什麼恭喜可言!”

“哈哈!是老夫糊塗了!”

看着李靖有些欲言又止的神態,我卻是笑了笑。

“衛公可是要問業詡兄?”

“哦,這個,三郎啊,我那不孝子給你添麻煩了!”

“呵呵!衛公說笑了,業詡兄在恪平定琉球海寇時屢立戰功,現如今鎮守臺南,更是爲我大唐有守土護疆之功啊!”

業詡啊!業詡,誰說衛公不疼愛你這個唯一的兒子,只不過作爲一個父親,愛深深幾許,需要的是時間慢慢沉澱,亦是如那老酒越藏越香……

“諸位,改日恪將在王府設宴,到時諸位可是不要有所推辭啊!”——

南薰殿。

“不孝子拜見母親大人!”

母親依舊一身碧綠羅綺,只不過明顯有些消瘦。

“恪兒啊!你這又是何苦呢!”

說完母妃竟是忍不住抽泣了起來,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母親永遠是個偉大的名稱!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即使你漂泊天涯、無依無靠,但你記住家中還會有人爲你牽掛,那就是母親!

“母親,一切都是恪兒的錯,讓母親您擔心了!”

母妃終於沒有再抹眼淚,畢竟那些事似乎已是過去,再提對誰都不好。

“恪兒,過來,讓爲娘看看你的背傷。”

其實我本不願當着母妃的面脫下衣裳,只不過作爲一個兒子‘順’比‘孝’有時更加的重要。

“啪!啪……”

怎麼後背有水珠劃過?原來看着那一條條被荊棘劃過的傷痕,母親再次忍不住落淚了。

哎,母親啊!我可憐的母親!兒子再也不會讓您爲我留下一滴淚了,這些事兒子再也不會做了,就是做也定不會再讓你知道!而爲我擔心,爲我落淚!

……

“母親,這是閩地所產的紫珍珠,兒臣親自爲您採摘的!”

雖說是急匆匆的趕回長安,可是一些必備之物當然不能落下,就像這紫珍珠。

“恪兒啊,此物雖好,不過這後宮之中可是還有皇后!”

母妃是個聰明人,作爲一個前朝公主在今朝後宮,自然很多方面其實是比不上那些今朝貴胄之女的,不過母妃卻在後宮人緣極好,這也與她的爲人處事是分不開的!

“母親放心,這裡還有十多顆紫珍珠是獻給皇后以及衆位姨娘的!”

……

“咦,三郎,此爲何物啊!”

母妃一眼就看到了我帶來一筐水果中的木瓜,哈哈!母妃,您眼光真不錯啊!

“母親,這是閩地所產的木瓜,又名萬壽瓜,此物與牛奶一起燉湯卻是又養顏的效果,特別適合母親!若是母親喜歡,以後每年兒臣都會派人來爲母親送上一些。”

“恪兒,你費神了!”

“哦,對了,恪兒,仙兒在泉州還好?是不是不太適應啊!”

“回母親,仙兒在泉州一切都好啊!”

“那恪兒啊!不是爲娘說你,你可仙兒成婚都快二年了吧!怎麼到現在還連個孩子都沒有啊!要不要爲娘再幫你府上選上幾個媵人如何!”

就知道母妃問起小仙兒來沒什麼好事!這不,原來說到底是要給我選媵人!其實嘛,就是給咱選了媵人也沒用,爲什麼?咱根本就沒打算做禽獸!

“父皇!”

當然父皇的出現正好給了咱一個臺階下。

“哦,三郎啊!你也在這啊!”

看着父皇表現的一副驚訝,咱還真不知道,到底是巧合呢?還是父皇你有意而爲之?

“哦,三郎,看來你這次來長安給你母妃帶的東西還不少嘛!”

……

“恩,不錯,這傢伙味道還真不錯!三郎啊!此爲何物啊!”

“父皇,此爲閩地特產福橘,若是父皇喜歡兒臣每年願爲父皇送來千斤!”

“哦,這個嘛,三郎啊!還是算了吧!這傢伙即使如此美味想來也是貴重吧!”

果真是一代明君,縱使是自己喜好之物,首先考慮的也是民生問題。

“父皇有所不知,此物雖是美味無比,卻在閩地廣爲種植,而且產量頗豐,兒臣在泉州的都督府裡面亦是種植數棵,父皇若是喜歡,兒臣願爲父皇每年親自採摘,以表兒臣孝心!”——

“三郎啊,閩地多艱,這些爲父是知道的,朝堂之事,三郎無須擔心,只要是有利於我大唐基業之事,父皇絕對鼎力支持,至於你說的漳州建州之事,朕沒有意見,只不過那琉球之事還需父皇再三斟酌。”

“父皇苦衷兒臣明白,閩地縱是再多艱,兒臣亦無悔!只不過這琉球建州事宜還請父皇好好思慮!”

……

“三郎,這是何物!”

一早父皇怕就是看上了咱掛在腰間的望遠鏡,沒辦法,他是爹!

“三郎,此物端是神奇啊!不知此物何來!”

“父皇,此物乃是兒臣制之,名爲望遠鏡,卻是海上、陸上戰爭適用勘測敵情所用!亦是可以用於圍獵,父皇若是喜歡就贈與父皇!”

“哈哈!這個父皇那就不客氣了啊!”

第73章 女皇死了第56章 沿海炮臺修建與遠征前的舉措第85章 劉仁軌第74章 雙收第48章 改造船場與建造泉州火器司第62章 負荊請罪回長安第88章 失蹤的百濟武王第62章 負荊請罪回長安第8章 聯合經營與宴會的開始第81章 攻佔百濟(上)第36章 大敗吐谷渾與探礦事件第67章 那一夜的柔情第51章 蕭氏宴第7章 朝堂之上的忽悠第10章 發電機的構想和新一代製茶第80章 白江口海戰第88章 失蹤的百濟武王第39章 父皇要去秦嶺石炭礦第21章 母妃的生宴(上)第39章 父皇要去秦嶺石炭礦第26章 鳥銃製作與火器司的誕生第69章 陳郡謝氏與合資辦鐵路第37章 太原王氏與新的煤炭大業第14章 被電了第76章 名將蘇定方第81章 攻佔百濟(上)第13章 茶葉經營第33章 煤炭的發現第40章 蕭老爺子到訪與王氏來人第40章 蕭老爺子到訪與王氏來人第42章 長安城外話離別與一點小插曲第71章 長安城的機車表演第75章 出征!高句麗第31章 商會成立與遠征吐谷渾的帷幕第76章 名將蘇定方第49章 颱風來了與木瓜的用處第58章 出征!將士們第90章 蘇定方請纓第49章 颱風來了與木瓜的用處第85章 劉仁軌第80章 白江口海戰第4章 花露水製作(上)第71章 長安城的機車表演第81章 攻佔百濟(上)第18章 肥皂誕生外加樑王出事了第54章 鼓山野餐與海寇來犯第11章 晚宴(上)第42章 長安城外話離別與一點小插曲第86章 心中有我第21章 母妃的生宴(上)第54章 鼓山野餐與海寇來犯第40章 蕭老爺子到訪與王氏來人第18章 肥皂誕生外加樑王出事了第77章 海戰!一觸即發第66章 開漳之事與蒸汽機的發明第30章 水泥修路與官商合作的提出第9章 詩名滿長安第45章 野人山的傳說與泉莆大捷第88章 失蹤的百濟武王第56章 沿海炮臺修建與遠征前的舉措第84章 薯童謠第73章 女皇死了第90章 蘇定方請纓第7章 朝堂之上的忽悠第13章 茶葉經營第79章 遭遇大食商船第12章 晚宴(下)第67章 那一夜的柔情第45章 野人山的傳說與泉莆大捷第69章 陳郡謝氏與合資辦鐵路第16章 朝堂之上的爭論第68章 大唐的蒸汽機車夢第5章 花露水製作(下)第84章 薯童謠第22章 母妃的生宴(下)第60章 澎湖海戰與泉州移民第45章 野人山的傳說與泉莆大捷第15章 點亮大唐第一盞燈第48章 改造船場與建造泉州火器司第55章 原來是倭寇第32章 造福大唐女性的新發明第74章 雙收第64章 母妃的眼淚與父皇的交談第16章 朝堂之上的爭論第82章 攻佔百濟(下)第31章 商會成立與遠征吐谷渾的帷幕第2章 大唐的新一天第74章 雙收第27章 大唐的冬天與咱的幸福生活第23章 胡姬舞與大唐的假冒僞劣第17章 紫宸殿的表演第15章 點亮大唐第一盞燈第69章 陳郡謝氏與合資辦鐵路第77章 海戰!一觸即發第71章 長安城的機車表演第8章 聯合經營與宴會的開始第66章 開漳之事與蒸汽機的發明
第73章 女皇死了第56章 沿海炮臺修建與遠征前的舉措第85章 劉仁軌第74章 雙收第48章 改造船場與建造泉州火器司第62章 負荊請罪回長安第88章 失蹤的百濟武王第62章 負荊請罪回長安第8章 聯合經營與宴會的開始第81章 攻佔百濟(上)第36章 大敗吐谷渾與探礦事件第67章 那一夜的柔情第51章 蕭氏宴第7章 朝堂之上的忽悠第10章 發電機的構想和新一代製茶第80章 白江口海戰第88章 失蹤的百濟武王第39章 父皇要去秦嶺石炭礦第21章 母妃的生宴(上)第39章 父皇要去秦嶺石炭礦第26章 鳥銃製作與火器司的誕生第69章 陳郡謝氏與合資辦鐵路第37章 太原王氏與新的煤炭大業第14章 被電了第76章 名將蘇定方第81章 攻佔百濟(上)第13章 茶葉經營第33章 煤炭的發現第40章 蕭老爺子到訪與王氏來人第40章 蕭老爺子到訪與王氏來人第42章 長安城外話離別與一點小插曲第71章 長安城的機車表演第75章 出征!高句麗第31章 商會成立與遠征吐谷渾的帷幕第76章 名將蘇定方第49章 颱風來了與木瓜的用處第58章 出征!將士們第90章 蘇定方請纓第49章 颱風來了與木瓜的用處第85章 劉仁軌第80章 白江口海戰第4章 花露水製作(上)第71章 長安城的機車表演第81章 攻佔百濟(上)第18章 肥皂誕生外加樑王出事了第54章 鼓山野餐與海寇來犯第11章 晚宴(上)第42章 長安城外話離別與一點小插曲第86章 心中有我第21章 母妃的生宴(上)第54章 鼓山野餐與海寇來犯第40章 蕭老爺子到訪與王氏來人第18章 肥皂誕生外加樑王出事了第77章 海戰!一觸即發第66章 開漳之事與蒸汽機的發明第30章 水泥修路與官商合作的提出第9章 詩名滿長安第45章 野人山的傳說與泉莆大捷第88章 失蹤的百濟武王第56章 沿海炮臺修建與遠征前的舉措第84章 薯童謠第73章 女皇死了第90章 蘇定方請纓第7章 朝堂之上的忽悠第13章 茶葉經營第79章 遭遇大食商船第12章 晚宴(下)第67章 那一夜的柔情第45章 野人山的傳說與泉莆大捷第69章 陳郡謝氏與合資辦鐵路第16章 朝堂之上的爭論第68章 大唐的蒸汽機車夢第5章 花露水製作(下)第84章 薯童謠第22章 母妃的生宴(下)第60章 澎湖海戰與泉州移民第45章 野人山的傳說與泉莆大捷第15章 點亮大唐第一盞燈第48章 改造船場與建造泉州火器司第55章 原來是倭寇第32章 造福大唐女性的新發明第74章 雙收第64章 母妃的眼淚與父皇的交談第16章 朝堂之上的爭論第82章 攻佔百濟(下)第31章 商會成立與遠征吐谷渾的帷幕第2章 大唐的新一天第74章 雙收第27章 大唐的冬天與咱的幸福生活第23章 胡姬舞與大唐的假冒僞劣第17章 紫宸殿的表演第15章 點亮大唐第一盞燈第69章 陳郡謝氏與合資辦鐵路第77章 海戰!一觸即發第71章 長安城的機車表演第8章 聯合經營與宴會的開始第66章 開漳之事與蒸汽機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