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閣樓,是上邽縣衙的文書舊庫。
這是專用來存放那些,不常使用的戶籍、堪輿等文冊舊檔的,由一位文庫記史掌管。
這位記史姓裴,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吏。
他年紀很大、又聾又啞,也沒人知道他的全名是什麼。
可就是這位小小的屬吏,在上邽衙門裡,卻是“大名鼎鼎”。
這麼多年來,這大文庫裡,各類舊文書積累了成千上萬。
這位裴記史就一個人,一做就是十八年,一個幫手都不要,樣樣書冊都整理得井然有序。
來調看書冊的官吏人等,也必須遵守他的“規矩”。
你要什麼文冊、什麼時候要,就寫張字條,連同衙門的調文憑據,一起放在外面的案子上。然後就是等,決不允許任何人,擅自進入藏書區域。
無論多大的官過來,都是這樣。
你就算着急也沒用。
因爲這麼多的書,沒他的幫助,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找到想要的書。
可無論你多着急,到了限定時辰的最後一刻,他又一定會出現,把你要的書交到你手裡。
此外,這位裴記史還有個習慣。
所有書類的編年,一律不用大唐的年號,而是用前隋煬帝的年號,“大業”。
這可是個大逆不道的做法。
再加上他那“頑固”的個性,好些官員都議論紛紛,說趕緊把這個不聽話的小吏給“弄走”,甚至“整死”。
有些人還真這麼去做了,告了他“忤逆”的大罪。
可不知爲什麼都是石沉大海,這位裴“小吏”的位子,一直固若金湯。反而那些去整他的人,一個個的都被以各種名義,革職拿辦了。
後來,就再沒人敢打這位裴記史的主意了。
“裴老您好。”
趙寒下了木梯,自來熟地打着招呼。
老人沒理會他,吹了吹書上的灰塵,把它整齊地放回架子上,才緩緩轉頭,看着趙寒:
“你剛纔在外頭說的話,我都聽見了。
你說的不錯。
吃糧不做事,狗仗人勢、目中無人。
像這樣的官吏,在這李唐的朝廷裡,遍地都是。”
明白了。
我說這位十幾年來“又聾又啞”的奇人,怎麼突然對我說話了。
原來是被我的話“刺激”了。
看來,這位裴老對這大唐的朝廷,很是不滿啊。
“胡謅謅幾句,”趙寒笑道,“吵着裴老您的清靜了。”
“你找‘大業十四年’的戶籍文冊,做什麼?”老人道。
“查案。”趙寒道。
“人頭鬼案?”
“是。”
“你就是那個,”老人道,“破了‘食人谷案’的趙寒?”
趙寒點頭。
老人端詳着少年。
“我有客人,你看書的時候,不許做聲。
隨我來。”
說完,老人緩緩轉身,走入了昏暗的過道書林之中。
……
……
燭光中,趙寒飛快翻着書,一目十行。
身旁,數十上百本陳舊的文冊,亂七八糟地放着,每本都被翻看過。
他兩眼一閉。
至今爲止,那“惡鬼”一共害了十三人,農商官幫等人都有。
剛纔,他幾乎把這些人十六年前、武德元年的戶籍記錄,都看了一遍。
“武德元年”,是大唐建國之年。
爲什麼要看這一年的記錄?
因爲就在這一年,唐軍大敗西秦軍,圍攻上邽城。
據說也就在那時候,“惡鬼”第一次現世,吃了城裡許多人的頭。
上邽的百姓都說,今天“人頭鬼案”的兇手,就是當年那個“惡鬼”,再次出世害人。
民間因爲奇案而生“謠言”,這是常事。
所以剛開頭,他也沒太在意,一心放在案子的實地調查上。
可隨着案情發展,受害人越來越多,而幾個重要的線索和人物,卻總是在關鍵的時刻,斷了。
正如推斷的那樣,這些受害人之間一定有某種關係。他們絕不是普通人,背後肯定有另一層身份。
所以,他們纔會成爲“惡鬼”的目標。
目前,這也是唯一有望揭穿“惡鬼”真實身份的,大線索。
可無論怎麼調查,都沒找到任何受害人背後秘密的消息。
這時,趙寒才突然想起了十幾年前,“惡鬼”第一次出世的往事。
同一個城池,同一種受害方式,同樣神秘兇殘的“惡鬼”。
查。
這麼大的事,當年的記錄,尤其是和受害人相關的記錄裡,肯定會留下些痕跡。
眼前這些戶籍文冊裡,有上邽城裡,每一戶的人數、姓名、身世和從業等等詳細記載。
可那些受害人的記錄,和之前打聽到的都很吻合,沒什麼特別之處。關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或他們背後的秘密身份,一點消息都沒有。
趙寒又問了裴老,找來從武德元年直到今年,十六年來、所有受害人的戶籍文冊。
可還是沒有任何發現。
怪了。
這麼多年的記錄,竟然一點痕跡都沒有。
難道,這些人在上報戶籍的時候,故意隱瞞了?
這倒不奇怪。
比如受害人裡的孔原,他是翁伯幫主,可在戶籍記錄裡,就只寫着他的表面身份,“瑞鶴軒布商”。
可這不對。
這些戶籍記錄上報後,還需要地方官吏覈實。如有不符事實的,就會責令百姓修改,官員們也會寫上批註。
看其他人的記錄上,都有很多刪改批註。可唯獨這十幾個受害人的,乾乾淨淨,一點修注的痕跡都沒有。
這太不正常了。
一定是什麼地方,自己疏忽了。
問人。
趙寒回頭看了看。
老人坐在案前,腰板筆直、手持長毫,在一本厚冊子上寫着什麼。
角落裡還有個小隔間,燭火透出,似乎有個人影在裡頭。
這就是裴老說的,那位客人吧。
“裴老。”
趙寒道,“那些受害人的記錄,從‘大業十四年’到如今的‘貞觀八年’,一連十六年的,我都看完了。
什麼線索都沒找着。
您對這些書最熟,這裡頭有些什麼我沒想到的,您能否教教我?”
老人沒擡頭。
“瞧我這記性,”趙寒一拍腦門,“今年不是‘大唐貞觀八年’,是‘大隋大業三十年’,對嗎裴老?”
老人繼續寫着,聲音緩緩傳來:
“大業十四年看了,那十三年的呢?”
趙寒兩眼一睜。
對啊。
我這腦子是給凍壞了吧,怎麼這都沒想到?
從武德元年、也就是大業十四年起,往後的記錄我都看了,沒有異常。
那往前的,大業十三年的呢?
趙寒趕緊找了找,又看了起來。
大業十三年的戶籍記錄,城南疊翠坊。
“人頭鬼案”的第一個受害人汪同和,一個商人,他就住在這個坊裡。
戶一,劉嚴、字寬仁,出身書門,家有妻一人、兒女二人……
戶二,黃七郎、無字,屠戶出身,無妻無兒,有老父一人……
坊裡一共十七戶,記錄都看完了。
沒有“汪同和”的記錄。
怎麼回事?
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