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深藏功與名

莫離捏着瓶子剛剛一仰頭,就聽到幾聲沉悶入肉的聲音,隨着幾人的倒下,原本緊逼過來的包圍圈立即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幾名莫離並不認識的武人一躍而入,將他護在了身後,擡手間將手中的勁弩重新上箭,瞬間又發出去;跟先前一樣,又有幾名江湖人被一箭穿喉悶聲栽倒在地。

與此同時,爲首的江湖人已飛身撲到了一株大樹後,藉着樹木爲掩體大呼了一聲:“扯呼!”

只一個照面,兩方並不算正經交手就要逃跑,不是他懦弱膽小,而是他素來有眼力:那些人雖然來歷不明,但是手中的勁弩分明是軍制的精鋼短弩!

大燕軍制器械素來管理嚴格,倘有流落民間,會被嚴格追查;可是這些人手中不僅有這一批勁弩,而且出手還這麼精準乾脆,沒有經過嚴酷的訓練是不可能的……

不管對方真是軍中的人,還是跟軍方有關係的人,都不是他願意得罪的。江湖人行江湖事,能不跟朝廷、官兵對上,不到萬不得已,就是地方上的官府,能不對上就儘量不對上。

丟了一個莫離不過是失了一筆賞金,要是真跟這些來歷莫測的人對上了,失的只怕是自己的性命了……

一聲“扯呼”過後,先前還對莫離虎視眈眈的一羣江湖人立即沒入山林中,幾息之間就退了個乾淨。

莫離卻半絲不敢放鬆,轉頭盯着突然出現救下他的那幾名武人,警惕地開了口:“萍水相逢,幸得幾位兄臺出手相救,不知幾位高姓大名……”

先前還如惡狼般兇焰冷酷的幾人神色猶豫地對視了一眼,閉緊了嘴退開了幾步,一名一道疤痕斜貫了大半張臉的大鬍子彎腰探了探麻蜻蜓的傷勢,大概覺得不算太厲害,直起身只一拱手就領着人撒手走了。

這年頭,還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做完好事就深藏功與名拍屁股就走的?莫離被救的莫名其妙,瞧着人走遠了,也知道這時候不是糾結這些事的時機,連忙給麻蜻蜓服了傷藥,將他扶上了馬車,匆匆駕車離開了這是非之地。

莫離的馬車走了個沒影,後面的路上才又駛過來一駕馬車。先前已經走了的疤痕臉大鬍子帶着人不知道從哪裡躥了出來,恭敬候在了路邊:“大人,那些江湖人已經退了,麻蜻蜓受傷不算重,莫離給他服了藥,已經又往前走了。”

車門簾子被人一把撩開,一道清脆的女聲傳了出來:“常軍爺,小莫他沒事吧?”

常大興擡頭看了易長安一眼,又飛快地垂下了頭:“易……大人,莫離並沒有受傷。”

第一天他看到陳嶽從馬車上扶下來的這一位時,眼睛差點沒瞪出眼眶,還是雷三娘在後面踢了他一腳,他纔回過神來。

回神是回神了,可是這心理上一時半會兒還是接受不了,這好好的一個朝廷命官,還娶了妻生了子的易大人,怎麼就突然成了個嬌滴滴的女人呢?

難不成是爲了這次任務,爲了他們這一行不讓人起疑,易大人甘願犧牲讀書人的氣節而扮成了女裝?

直到晚上打尖的時候,常大興傻傻地跟雷三娘說出自己的想法,被雷三娘狠狠嘲笑了一通:“傻了吧你,易大人本來就是個女的,不然你以爲大人怎麼會……”

雷三娘心中早有懷疑,這一回見了易長安穿了女裝,也不過是驗證了自己先前的猜測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常大興卻是目瞪口呆。

陳嶽身邊一直沒有女人,後來跟易長安關係親密,常大興是真的以爲陳嶽喜歡的是……男人;所謂瑕不掩瑜,陳嶽就這麼一點小癖好,何況易長安也樂意,兩人之間你情我願的事,外人也不必置喙什麼。

所以常大興在心裡是早接受了陳嶽喜歡一個男人的事,這冷不丁的,本以爲是男人的易長安突然變成了女人……

即使被雷三娘私下取笑了幾次,常大興每次見到易長安,總還是有些彆扭。

易長安聽着常大興的回話放了心,瞧着他依舊那麼一副彆扭侷促的樣子,一時忍不住逗了他一句:“莫不是我穿着打扮得太醜了,常軍爺這幾天都沒有正眼瞧我一眼呢。”

常大興愣愣地“啊”了一聲,回過神來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易大人穿得很好——”

那個“看”字還沒說出口,想到自己這樣誇一個女人,還是自己上司的女人並不合適,常大興又急忙打住了,有些無措地看了易長安身邊的陳嶽一眼。

陳嶽有些好笑地擺擺手,示意常大興下去,吩咐把那些屍體就地處理後繼續趕路,放下車簾後輕輕捏了捏易長安的臉:“明知道常大興心眼兒直,你還這麼欺負他,回頭雷三娘可不依。”

易長安哂笑了一聲:“我這是給他加強心理建設,免得他老是過不去這一關,瞧着他那彆扭樣子就讓我不得勁兒。”笑語過後,卻是又有些擔心起莫離來,“還好你的前哨發現了這夥江湖人不太對勁,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江湖仇殺,都過了這麼久了,這些人一瞧見莫離,還要這麼盯上來,往後這一路上,也不知道莫離他們還太不太平得了……”

陳嶽不以爲然:“那些江湖人被一擊即退,想來也是看到了常大興他們用的是精鋼勁弩,那是我大燕的軍械,輕易不會流傳出來的。

常大興那幾個人手一把勁弩,準頭向來又好,肯定會把那些江湖人震懾住。江湖之人並不願意與軍中爲敵,想來也是會好好考慮的,不會爲了那點銀子不要命。”

時隔這麼久江湖人還追殺莫離,無非就是有人懸賞了花紅而已。

那些人再眼饞花紅,也得有命留着花,所謂江湖越老,膽氣越小,從剛纔那些人很快撤退的動作來看,這爲首的不會是個拎不清的,以後可能會把遇上莫離的消息轉賣出去,卻未必還會再過來劫人了。

易長安聽了陳嶽一番解釋,心中這才釋然,想着陳嶽對江湖人這麼熟悉,只怕以前辦差的時候也沒少在江湖裡打過滾,忍不住好奇問了起來:“江湖上那些幫派多嗎?丐幫是不是天下第一大幫派?幫主是不是穿着九個口袋的麻布衣服?”

陳嶽失笑:“你哪裡看來的這些閒書?除了漕運上有漕幫管理,地方上有官府在呢,哪裡會允許什麼天下第一大幫派存在?

你說的什麼丐幫還真是沒有,不過有些大的州城倒是有幾個花子會管着下面的幾個乞兒,爲首的也不叫幫主,叫做團頭,也不會穿什麼九個口袋的破衣服。

團頭受着底下乞兒的供奉,尋常都穿着綾羅綢緞,日子過得滋潤着呢,也算是下九流裡有些臉面的人物,不過也不敢跟官府叫什麼板的……”

第334章葳了腳第341章先發制人第345章面聖第200章孃家人第13章蜂蠟第195章天客來第432章銜恨報復第346章賞賜第80章因爲我喜歡你第468章易長安在我的手上!第455章賞梅第282章又見滅門第210章倒黴第31章下官跟大人不沾親第250章此人是女子!第306章熨帖第302章內宅心思第267章行情好第126章烏頭第393章碰瓷第172章河底沉銀第309章仙靈山傳人第86章心煩第68章大手大腳第120章風水輪流轉第304章如何謝我?第43章呸,姦夫淫婦!第465章沒想到第378章搶奪屍身第40章阿姆生氣第313章酥酪第440章復原第284章巧合?滅口?還是報復?第235章蟾蜍仙鶴古銅香爐第77章如意第379章仔細搜!第393章碰瓷第251章閉眼第390章莫離的師兄第351章兩輛馬車第368章摺子的事兒第280章禽獸還是禽獸不如?第208章不好當第162章銀箱第138章真兇招供第4章煉蟻第391章管賬第235章蟾蜍仙鶴古銅香爐第464章宮變第124章與子同車第1章庫銀失竊第252章溜得太快第256章搜第126章烏頭第26章簡單、粗暴又有效的威脅第262章完全一致的口供第391章管賬第358章殺人動機第63章申家的人,申家的錢第397章姨娘有喜第61章陳玉蘭第11章殺人了!第365章示好第446章地窖第222章嚇跑第309章仙靈山傳人第20章內奸第271章背後第198章牀頭打架牀尾和第435章山崩第366章沒有如果第334章葳了腳第248章敬酒第144章因故打殺下婢第375章寶嬋第216章金指環第220章我回來接你了第461章白骨現第299章殘繡再現第397章姨娘有喜第419章不相同的環狀紋第334章葳了腳第315章鄭夫人的管理能力第380章逆鱗第379章仔細搜!第64章這些男人第217章全部格殺!第246章打臉啪啪啪第94章他殺第166章緣分既來第24章我們和離吧第362章噁心透頂第226章美人局第407章黃柏第386章西南夏依府?第71章巨人觀女屍第329章納妾第139章一千兩
第334章葳了腳第341章先發制人第345章面聖第200章孃家人第13章蜂蠟第195章天客來第432章銜恨報復第346章賞賜第80章因爲我喜歡你第468章易長安在我的手上!第455章賞梅第282章又見滅門第210章倒黴第31章下官跟大人不沾親第250章此人是女子!第306章熨帖第302章內宅心思第267章行情好第126章烏頭第393章碰瓷第172章河底沉銀第309章仙靈山傳人第86章心煩第68章大手大腳第120章風水輪流轉第304章如何謝我?第43章呸,姦夫淫婦!第465章沒想到第378章搶奪屍身第40章阿姆生氣第313章酥酪第440章復原第284章巧合?滅口?還是報復?第235章蟾蜍仙鶴古銅香爐第77章如意第379章仔細搜!第393章碰瓷第251章閉眼第390章莫離的師兄第351章兩輛馬車第368章摺子的事兒第280章禽獸還是禽獸不如?第208章不好當第162章銀箱第138章真兇招供第4章煉蟻第391章管賬第235章蟾蜍仙鶴古銅香爐第464章宮變第124章與子同車第1章庫銀失竊第252章溜得太快第256章搜第126章烏頭第26章簡單、粗暴又有效的威脅第262章完全一致的口供第391章管賬第358章殺人動機第63章申家的人,申家的錢第397章姨娘有喜第61章陳玉蘭第11章殺人了!第365章示好第446章地窖第222章嚇跑第309章仙靈山傳人第20章內奸第271章背後第198章牀頭打架牀尾和第435章山崩第366章沒有如果第334章葳了腳第248章敬酒第144章因故打殺下婢第375章寶嬋第216章金指環第220章我回來接你了第461章白骨現第299章殘繡再現第397章姨娘有喜第419章不相同的環狀紋第334章葳了腳第315章鄭夫人的管理能力第380章逆鱗第379章仔細搜!第64章這些男人第217章全部格殺!第246章打臉啪啪啪第94章他殺第166章緣分既來第24章我們和離吧第362章噁心透頂第226章美人局第407章黃柏第386章西南夏依府?第71章巨人觀女屍第329章納妾第139章一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