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

“本末倒置”云云,其實也僅僅是一句隔岸觀火式的話罷了,真正交鋒之時,黑眚槍這種奇妙變化,足以令人防不勝防。陸明夷慢慢將馬帶轉,手中的白堊槍也似沉重了許多。

方纔自己單手用二段寸手槍,打了王離一個措手不及,但這路槍本來應該使用雙槍,兩槍同時二段發力,儘管力量不及單槍,變化卻遠有過之,這纔是父親創出這路槍的真正用意。單手使槍,用的仍是不完整的槍法,只能起到出其不意之效,對付真正的高手卻是沒用的。

而這個王離,就是個真正的槍手高手。

馬已轉了回來,現在要開始第二個照面了。陸明夷此時卻想起了在西原曾交過一槍的那個楚國元帥薛庭軒的槍法。薛庭軒使的,纔是真正的單手槍,如果能有他這樣的槍法,纔可能擊敗王離。只是薛庭軒是因爲一隻手殘廢了才練成那種單手槍的,自己並沒有專門練過。

王離已在催馬了。他的馬比陸明夷的坐騎好得多,速度也要快。方纔這一招沒能得手,這回他一定是想要速戰速決。不過這也是陸明夷的用意,二段寸手槍本來就不是輕易便能使出的槍法,何況還是單手,陸明夷也不知道自己共能發出幾次,如果不能儘快擊敗他,那自己肯定就沒有勝算。

兩匹馬越來越近。王離單手握槍,雙眼緊緊盯着對面的陸明夷。這個對手的本領,他也很清楚,但真正交上了手,他才明白自己仍是小看了這個年輕人。雖然這只是練習,白堊槍也傷不了人,可是在王離心中,對手包着棉布的槍卻仍似鋒利無比。

只要擊中一下。他想着。

陸明夷年紀雖輕,個子卻也不矮,雙臂更是比一般人都要稍長一些。這樣的人,是天生的槍術好手,而顯然陸明夷還經過多年的苦練。王離的右手將白堊槍緊緊握着,掌心也開始發熱。

兩匹馬越來越近,馬蹄聲也咚咚如戰鼓。王離盯着陸明夷,卻見陸明夷的眼神卻並不盯着自己的臉,反而有些向下。他心中暗笑,忖道:“是想刺我的胸口麼?”刺前心當然比刺頭部要容易得多,陸明夷應該自恃雙臂較長,可以先行刺中。可是王離自己的雙臂也比一般人要長一些,這一點上陸明夷並不佔上風,他不看着自己,當真是在找死。

戰馬疾馳之下,數丈的距離只是一瞬間而已。當王離估計着兩匹馬的馬頭已快要交錯時,在馬上一長身,喝道:“看槍!”一槍猛地刺出。他單臂使槍也並不習慣,但槍法練得熟極而流,這一槍使出仍是毫無破綻。這一槍從正中直直刺出,正對着陸明夷的前心。他已算計停當,陸明夷縱然再用上次那種兩敗俱傷的無賴戰法,他只需將槍桿一振,便可將陸明夷的白堊槍震落在地。

這一槍直如電閃雷鳴。齊亮見王離出槍,驚得失聲“啊”了一下。王離發槍,哪裡像是在操場上比試,簡直就是生死相搏。他下意識地上前一步,正待衝出去大叫,卻聽得“啪”一聲響,這聲音卻極是黯啞,兩匹同時發出了一聲嘶鳴,王離和陸明夷也同時從馬上摔了下來。

比試居然比出了這種結果,誰都沒想到。兩人雖然身上都披着軟甲,卻都沒有戴護面。如果白堊槍紮在臉上,把眼睛戳瞎了也完全有可能。第二隊和第五隊的人同時向場上衝去,一些正在觀看的人也隨之上前。待上前幾步,定睛一看,卻見王離和陸明夷兩人竟是穩穩地站在地上,倒像是從馬上跳下來的,而不是摔下來一般。

齊亮心中一寬,見兩人的前心同時有個白印,叫道:“兩位將軍當真了得,不分勝負啊!”他心想這樣的結果最好,誰也不會丟面子,王離可以下臺,陸明夷也不會被手下看輕。

王離的臉上,卻有些異樣。他嘴角抽了抽,忽然將白堊槍一扔,笑道:“不,我還是輸了,方纔我還是用雙手握槍纔算把槍穩住。”

方纔他一出槍,眼看就要刺中陸明夷,突然間陸明夷的槍自下而上猛地刺上來。那一瞬間王離還一怔,心道:“他怎麼會把時機把握得如此之準?”這時正是他力量使盡之時,陸明夷的槍自下而上,力道極大,槍桿已格住了他的槍桿,槍頭卻如毒蛇蟠着樹杆般順着他的槍桿直刺過來。王離只覺右手的虎口一陣發燙,但他這一槍刺出,力量已盡,再不能壓住陸明夷的槍了,而陸明夷卻藉着馬勢而來,馬上便要將他的白堊槍崩出。他心知不妙,在千鈞一髮之際將左手握住了槍尾,雙臂猛一用力,總算把陸明夷的槍壓住,可這樣一來兩槍就幾乎並在了一起,隨着戰馬一交錯,兩人的前心同時中槍。王離老於行伍,騎術精湛,心知定要摔下馬來,足尖已極快地脫出馬鐙,甩鐙躍下了馬背。可是一落地,卻見陸明夷居然也跳下了馬,並沒有摔倒在地。這一槍力量雖大,但槍頭包着厚厚的棉布,兩人胸前也有軟甲,只覺得有點疼而已,並沒有受傷,可王離卻如被刀扎一般難受。只是他頗有大丈夫氣概,這一招輸便輸了,卻也不賴。

陸明夷淡淡一笑,也把白堊槍扔到一邊,拱了拱手道:“王將軍的槍術確實高明。”

方纔他並沒有看着王離的臉,看的其實是地下的影子。在馬上看過去,估算距離總會有些誤差,但這影子卻是個平面,可以精確看出兩人的距離。陸明夷知道王離槍術高強,用尋常手段對付不了他,自己能用的仍是二段寸手槍,但二段發力的時機卻還把握不好。借這影子,他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只是王離仍然把他的槍壓住了。交鋒時他全神貫注於槍上,也沒有發現王離有沒有用雙手,聽此人直承最後用了雙手,只覺這人雖然對自己不依不饒,卻的是個大丈夫,不覺對他也有了幾分好感。

他這樣說也是真心佩服,可是在王離聽來卻似在嘲諷。王離更有些惱怒,正待說什麼,邊上有人高聲笑道:“王將軍,陸將軍,你們兩位的槍法果然是一時之選啊。”

這是第一隊的百夫長韓宣的聲音。韓宣是個老兵了,四十多歲仍是個百夫長,不過此人生性甚是忠厚,在衝鋒弓隊裡頗得愛戴,傳說本來他應該被提升爲衝鋒弓副隊長,只是當時的隊長商君廣與洪修光是莫逆之交,所以洪修光做了副隊長。商君廣在西原戰死,衝鋒弓隊偏生又不設副隊長了,他仍然留任第一隊百夫長。他一說,邊上的第三隊百夫長時萬雄和第四隊百夫長米德志亦隨聲附和。時萬雄與米德志與陸明夷一般,都是西原之戰後新近提拔爲百夫長的,其中米德志還是王離部下的一個什長。王離對他們也不甚看得起,在心底裡他們實已站在了陸明夷一邊,只是也知道槍術不及王離,王離沒來找他們的麻煩便謝天謝地,見陸明夷居然能擊敗了王離,他們暗地裡都有種揚眉吐氣之感。當然不好說王離的壞話,不過他們附和時卻都暗暗捧了陸明夷,聽起來好像陸明夷倒是大獲全勝一般。

韓宣一開口,王離已不好再說什麼。他這人縱然狂傲,對韓宣卻也頗存敬重。他向韓宣行了一禮,笑道:“韓將軍,讓你看笑話了。”

韓宣道:“王將軍客氣。西原這一仗,我們衝鋒弓隊失去了不少好兄弟,不過新上來的兄弟也都個個了得,用不了多久,必能爲戰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了。”

他這話一出,王離以降四個百夫長都吃了一驚,王離道:“韓將軍,難道又要出征了?”

韓宣點了點頭:“方纔畢將軍的傳令官回來傳令,要我們加緊操練,隨時準備出發。”

畢煒去首都謁見大統制,來回總得幾天,他們卻沒想到這命令竟會如此急法。王離追問到:“什麼時候走?仍是畢將軍統兵麼?”

韓宣道:“詳細的情形還沒說,我也是碰到了洪隊長,洪隊長跟我說了幾句。聽說,這回畢將軍只是作爲三路中的次路主將。”

“另兩路是誰?”

畢煒是第二上將軍,第一上將軍魏仁圖已是個斷臂的廢人,不太會出徵了,再上面的三元帥中,僅存的三帥鄧滄瀾也是水軍,而且駐紮五羊城,近期輪防,正要調到東平城去,這些事就夠他忙一陣了,同樣不太可能出征。畢煒是次路主將,他們都想不出誰會成爲首路主將。韓宣卻頓了頓,道:“是胡上將軍。”

胡繼棠!

陸明夷幾乎叫出聲來。第五上將軍胡繼棠,出身士人,卻在軍中立下赫赫名聲。胡繼棠最大的功績,就是遠征倭國,迫使倭國的幕府將軍源太吉投降。倭人遠處海外,心性狠毒,多年以前總有些倭人騷擾東南沿海一帶,在海上劫掠貨船,還上岸來殺人越貨。共和國成立初年,倭人更是大舉進犯,兩路齊下,一路跨海侵攻東北的句羅國,另一路化整爲零,在東南一帶無孔不入。胡繼棠以數年之力肅清沿海海盜,然後跨海遠征,源太吉接戰不利,將侵攻句羅諸軍調回,在關之原與共和國的遠征軍決戰,結果被打得全軍覆沒。源太吉再無可戰之兵,只得率國主投降,數百年的倭患至此徹底平息,胡繼棠這個半路出家的將軍最終也名列開國八大名將之一。

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5)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3)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1)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2)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一)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1)
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5)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3)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1)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2)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1)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一)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