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真要功虧一簣麼?

鄧滄瀾想着。在他的計劃中,火龍出水足夠用到讓南軍全軍覆沒,就算尚有漏網,東平水軍與北戰隊也能夠讓他們片帆不能歸航。只是火龍出水意外地提前用完了,雖然衝鋒弓隊最終守住了陣地,卻也陷入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境地,而北戰隊也誤了期限。想到這些,鄧滄瀾心頭似有什麼小獸在咬着。

從戰略上來看,這一戰其實北軍已經大獲全勝,因爲他們以少數兵力將五羊軍主力死死牽制在之江省,爲天水省一戰創造了條件,並且給南軍造成了遠大於自己的損失。何況東陽城即使失去,對整個戰局亦無大損。但這一戰的意外讓鄧滄瀾的信心亦有點動搖,萬一天水省的戰事並不如意想中那樣順利,那己方實是弄巧成拙,反而要面臨一場大潰敗。

真是些好小子。鄧滄瀾眼角有點溼潤。南軍這些年輕將領,無一不是難得的將才,本來是保家衛國的棟樑之材,僅僅在一年多前自己仍這麼想,現在卻已成了生死之敵,包括宣鳴雷這個愛徒。他向身邊的親兵喝道:“搬過得勝鼓來,待本帥擊鼓助威!”

海戰時,本來便是擊鼓爲號,鄧滄瀾的旗艦上這面鼓更大,本來是由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負責,現在搬到了鄧滄瀾面前。鄧滄瀾拿過鼓槌,重重擊下。咚咚的鼓聲響起,東平水軍也終於完全散開陣形,開始與南軍全面決戰。

鼓聲穿過夜空,陸明夷也聽到了。他這四百個衝鋒弓隊雖然落在下風,已損失了近一半,卻仍然死死守定戰線,任由南軍一波波猛衝,還是不退半步。這時候鄭司楚卻已快到崩潰的邊緣了,因爲後面的追兵已熄滅了彈藥庫的大火,開始向前迫來,而先前被打散的昌都軍也在重整旗鼓,開始向這兒回來。

四面受敵,已臨絕境。

他本想用交牙十二金槍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那陸明夷格斃,一舉衝破敵軍火炮陣,可是陸明夷的戰力卻也出奇的強,自己用盡十二金槍,雖然佔了點上風,卻還是殺不了他。不過當鄭司楚聽到了鼓聲時,他也有點欣慰。

顯然,雖然未能如計劃中一般破壞北軍的火炮陣地,但他們的火炮終於用完了,已無法支援水軍,現在就要看宣鳴雷他們這水天三傑能不能搶渡成功。縱然到了這時候,自己身陷絕境,一條性命已然去掉了半條,但只要咬牙堅持到強渡的陸軍到來,仍有一線生機。他厲聲喝道:“諸軍聽令,水軍已然成功,全軍向碼頭進發!”

現在已不必再去衝火炮陣地了。與衝鋒弓隊相鬥,雖然已佔據了上風,但這時南軍也對這一小隊強得出奇的騎軍有點膽寒,一聽鄭司楚說水軍已經成功,到了碼頭肯定有接應,也不知哪來的力量,一個衝鋒,便向東南方衝去。

這時候的陸明夷也不比鄭司楚好多少。鄭司楚的攻勢如雷電霹靂,他從未感受到這等強烈的壓迫感。當鄭司楚不再戀戰,轉向東南時,他一瞬間有種如釋重負之感。

雖然不知道你到底是什麼人,但你確是我生平至敵。在陸明夷心目中,以前的薛庭軒和鄭司楚這兩個至敵以外,添上了這個無名的南軍少年將領。想到南軍有鄭司楚,還有這個年輕將領,自己面臨的挑戰更讓他興奮。雖然因爲用力過度,他現在的雙手都有點發顫,但那種凌雲豪氣在心底如寶刀發硎,越來越明亮。他定了定神,喝道:“追擊!”

邊上一個軍官嚇了一跳,道:“總隊長,還要追?”

方纔他們實是以寡擊衆,四百衝鋒弓隊已傷亡了近半,實沒有餘力再追擊了。陸明夷道:“敵人也是強弩之末,馬上向米隊長傳令,全軍趕來,傷兵即刻休息,輕傷未傷者,隨我追擊!”

看着他仍然昂揚的鬥志,那些軍官無不心折。這個年輕的總隊長身上,竟似涵含着無窮無盡的力量,明明方纔與那個槍法極高的敵將惡鬥了一場,現在卻又渾若無事。他們齊聲道:“遵命!”

此時的年景順率領陸軍在登陸艦上等候多時了。

十多艘登陸艦,每艘都乘了四千多人,除了必要的駕船之處,別的地方都立滿了人,連舉手投足都難。擠滿這麼多人的船,如果遭到攻擊,那將是難以想象的滅頂之災。因爲一直得不到前進的信號,年景順心裡也似煩躁得快要着火。

舅舅和自己的這個計劃,難道出漏子了?

年景順不敢多想。這個計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在佈置這計劃時,年景順也想過,這會不會是鄧滄瀾的誘敵之計,其實東陽城裡有北軍重兵,所謂的主攻天水只是放出的煙霧,他等的便是南軍的這一次攻擊,因此在發起攻擊前,他派出了好幾批能幹的細作。每一個細作報回來的消息都是一樣,那就是北軍確實把重兵調往天水省去了。

趁虛而入,攻敵之必救,這是兵法的真諦。攻破東陽城,勢必會讓那些援軍回援,這樣天水之圍也就不解而解了。在年景順計劃中,得到東陽城尚是第二位,這纔是最主要的目標。他向七天將餘衆,特別和鄭司楚都商量過,覺得這確是連消帶打的妙計,但和計劃的不同,天已將破曉,談晚同和崔王祥仍然未發出可以安全前進的信號。每等一刻,年景順的不安就更甚一分,正在快要再無法忍受的時候,空中升起了三個亮點。

一紅一黃一白。三個亮點形成一個三角形,直直向中天升起。見此情景,年景順只覺身上似一下拿開了一塊萬鈞巨石,嘶聲叫道:“前進!”

水軍終於得手了!這是他們發出的信號,意味着水軍終於打開了一條通道。年景順喊出時,才發覺自己的聲音竟是如此沙啞,只怕是心底不知喊了多少遍吧。

他這登陸艦是最前一艘,當靠近東陽城南門時,已見水軍已爲他們布好了一條屏障。在這條屏障外,東平水軍正在猛攻,但現在五羊水軍已轉攻爲守,布成這一字長陣,舷炮盡數發射。如今五羊水軍不需要攻過去了,只要迫使東平水軍無法靠前就是,他們的舷炮威力雖然和北軍的舷炮相去無幾,但特別司還是有所改良,射速比北軍要高,北軍放出七八炮,他們卻可以放出十炮。雙方炮火交織成一片火網,將夜空都映得亮成一片,如同白晝提早來臨。

鄧滄瀾閉上了眼。到了最後關頭,仍是功虧一簣。現在唯一能寄希望的,就是城中守禦的陸軍能夠超水平發揮,保住碼頭不失。南軍若不能成功強渡,那最終勝利仍然屬於自己。他重重擊了兩下鼓,向一邊許靖持道:“許中軍,北戰隊還沒來麼?”

許靖持痛苦地搖了搖頭:“剛接到羽書,因爲今夜東南風大作,北戰隊無法以全速前進,估計要晚到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雖然一個時辰並不如何長久,可軍情瞬息萬變,再過一個時辰,這一戰勝負已分。此時鄧滄瀾真想仰天一嘯,嘆一聲“天命有歸,非戰之罪。”

從戰略上來說,這一戰已經大勝了,可是大統制能夠理解麼?特別是當天水省一戰若同樣不能順利,以大統制的性情,就算不開罪自己,至少也要將自己撤職。鄧滄瀾最痛苦的,還是想到了若自己被撤職,那所謀劃的全局都將崩壞,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如今自己能做的,只是拼死戰下去。

第一艘南軍登陸艦靠到了東陽城南岸碼頭。此時,南軍水軍擔任護航的戰艦正不斷向碼頭上開炮,不讓碼頭守軍靠近。這碼頭有數千北軍守禦,但被舷炮攻擊,他們無法前來破壞登陸艦,登陸艦上的南軍已在準備下船。

情勢一片大好,但宣鳴雷心裡卻越來越寒。

鄭兄,你確實料錯了。

他和鄭司楚決定不按原計劃行事,便是覺得鄧帥這一次定是誘敵之計,城中仍有重兵,想要一舉消滅五羊水軍。但到了現在,宣鳴雷已然明白東陽城確如餘成功說過,兵力相對空虛。如果那佈防圖並不假,那麼北軍確實是爲了主攻天水,只是五羊軍幾乎全軍都集中在之江省。本來宣鳴雷覺得,攻打東陽是攻敵之必救,但現在卻已想到,就算攻下了東陽城又如何?不能擴大戰果,得到一個大江北岸的據點,仍是孤掌難鳴,就如當初再造共和軍大舉行動,鄧帥發覺自己要孤懸大江以南的東平城一樣。

師尊的真正用意,其實就是牽制住五羊軍主力,不讓我們增援天水啊。

宣鳴雷是鄧滄瀾的愛徒,他比誰都更早一步窺到了師尊的這個真正用意。到此時他才明白鄧帥到底有多可怕,他享有那麼多年的“水戰天下第一”的名字實不是白來的。就算這一戰最終得到了東陽城,南軍付出的代價也實在太大了,已是得不償失,而且一旦天水有失,北軍捲土重來,南軍根本無法守住東陽城。

他正想着,阿國忽道:“大哥,不好了!”

阿國叫得極是惶惑,宣鳴雷一時還不明白,眼中卻已看到,從碼頭靠西北邊,有兩道火光正貼着水面而來,直取登陸艦。

他們還有那種新武器!

宣鳴雷只覺冷汗一下浸透了衣衫。以裝上了如意機的戰艦的機動力,想躲開這種新武器也不容易,更不要說機動力不高的登陸艦。

“放救生艇,準備救人!”

宣鳴雷沒有做多餘的事。在這個距離,登陸艦是不可能躲開的。雖然還不至於一下子粉身碎骨,登陸艦在中炮下沉時也會有一些士兵搶渡上岸,但登陸艦上有好幾千人,急迫之下,起碼有一半士兵會落水。那些都是陸軍,可能不少人都不會水,何況又是這種寒天,自己能做的就是馬上放下救生艇,到時能救幾人是幾人。

年景順走在最前,他已率領一隊人跳上了岸。因爲陸軍已在搶灘,水軍不再向碼頭髮射舷炮,此時北軍已向碼頭衝過來。但年景順明白,雖然眼下敵衆我寡,可自己身後有源源不斷的援軍,敵人卻只有這幾千人,馬上就會強弱易位,因此毫無懼色,正在指揮已登岸的士兵佈防,層層向裡推進,身後忽聽得一聲巨響。他回頭一看,卻見那艘高大的登陸艦已倒向一邊,船上尚未登岸的水兵紛紛驚叫,有些在最外側的立足不定,被擠得摔向江中。摔到江水裡的還好一些,摔到碼頭地上,卻都已爬不起來了。

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4)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一)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6)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5)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6)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4)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5)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6)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1)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3)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5)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二)
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4)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一)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6)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5)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6)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4)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5)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6)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1)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3)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5)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二)